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4586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78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汇总.doc(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理上篇 彭子益着 李毓泾 梁家富 刘运玟校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辞的所以然。欲认识名辞,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所以然。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升浮的圆运动。右下左上中。降沉升浮中。秋冬春夏中。西北东南中。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为地面下,虚在线为地面上。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由中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图的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

2、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

3、即是说宇宙大气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的热的降沉升浮。图的虚线,在宇宙为地面之际,在人身为胸下脐上之间。在脐上二寸。热性本来升浮,不能降沉。热之降沉,秋气收敛之力降沉之也。热降,为生物有生之始,热不降,为生物致死之因,详下文各篇。秋气收敛详下文。阴阳一个生物所在之地,太阳射到此地面之光热,就是阳。此地面的光热已过,与光热未来之间,就是阴。(伏羲画卦为阳卦为阴卦其义即此)阳往上澎,阴性下压。阳性直上,阴性直下。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阳性动,阴性静。静则沉,动则浮。由静而动则升,由动而静则降。升浮降沉一周,则生中气。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此大气的圆运动之所由来,亦即造化个

4、体之所由成就。人秉造化阴阳圆运动之大气以有生。人的个体,即造化个体的遗传。先认识造化大气的阴阳,自能认识人体的阴阳。五行者,阴阳二气整个升浮降沉中的五种物质。行,即运动也,生物个体,皆有阴性阳性者,大气中有阴阳故也。此中医阴阳二字之来源也。造化二字,乃宇宙大气圆运动时,生育生物之称,亦即宇宙之称。阴阳未交合图阴阳已交合图 五行一年的大气,夏气属火。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夏时为多,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火也。热则上浮,故夏时大气热浮而属火气。夏时太阳旺于南方,故南方属火气。一日之午时,亦属火气。午时太阳的热,射到地面的多也,春分至立夏的热,称为君火。小满至小暑的热,称为相火。君相二字之义详下文。秋气属金

5、,秋时太阳往南,地面的压力渐大,天空之间,金气弥漫,大气的压力,即金气之下降也。天空的金气,至秋始显,故秋时大气,凉降而属金气,造化之气,东升西降。降气旺于西方,故西方属金气。一日之酉时,亦属金气。酉时金气凉降之力独大也。天空之间,指地面之上言。金气详宇宙篇气象学的证明。五行整个圆运动图: 此图乃假设五行运动停止时之图。运动圆,则五行融合,只见中和,不见五行。五行一见,便失中和,便是病了。凡说宇宙,便是说人身。因人身是宇宙圆运动的大气生的。为宇宙的遗传体故也。此宇宙,名曰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冬气属水,生物的生命,全是太阳射到地面的热所产生。今夏太阳射到地面的火热,即是来年生物生命之根。然此火热

6、,必须经过秋时降入土下,经过冬时,藏于土下的水中,然后能生生物的生命。冬时大气沉而能藏,沉而能藏者水也。大气热则上浮,寒则下沉,故冬时大气,寒沉而属水气。南方在地面之上,北方在地面之下,故北方属水气。一日之子时,亦属水气。子时,大气沉极之时也。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是上南下北,大气上浮之方为南,下沉之方为北。春气属木,一年的大气圆运动,冬时为终,春时为始。终即始之根也。上年夏时,太阳射到地面之热,经秋时金气收而降于土下,又经冬时藏于土下的水中,火水化合,水气温暖,则往上升。此温暖之气,交春升泄出土,草木发生。故春时大气,温升而属木气,升气旺于东方,故东方属木气,一日之卯时,亦属木气。木者水中火气

7、,由封藏而升泄之气也。中气属土。一年的大气,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故春气属木,夏气属火,秋气属金,冬气属水。升浮降沉、运动一周、而为一岁。夏秋之间,为圆运动的中气。地面的土气,居升浮降沉之中,为大气升降的交合。故中气属土气。金水木火土,大气圆运动之物质也。行,运动也。此中医五行二字之来源也。故人身亦有春夏秋冬,亦有东南西北。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物质,各有能力。木气有疏泄能力,火气有煊通能力,金气有收敛能力,水气有封藏能力,土气有运化能力,能力亦称势力,亦称作用。春气由冬气而来,故曰水生木。夏气由春气而来,故曰木生火。长夏之气由夏气而来,故曰火生土。秋气由长夏之气而来,故曰土生金。冬气由秋气而来,

8、故曰金生水。夏秋之间为长夏。收敛作用,制疏泄作用,故曰金克木。煊通作用制收敛作用,故曰火克金。封藏作用制煊通作用,故曰水克火。运化作用,制封藏作用,故曰土克水。疏泄作用,制运化作用,故曰木克土。运化者,运动化合也。煊通者,煊热通散也。土克水者,土能伤水分也。相生者,大气圆运动次序的先后。相克者,大气圆运动对待的平衡。相生者,补其不足。相克者,制其太过。相生相克,皆圆运动自身维持自身运动之圆而已。天人之气,和平则无病。运动圆则和平,亦和平则运动圆。相生则和,相克则平。相生相克者,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医理之事也。一年的五行圆运动,要归纳一日看。一日的五行圆运动,要归纳一息看。一呼一吸则大气升降于人

9、身,成一整个也。天人的天字,乃整个造化的简称。六气一年大气的圆运动。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生长收藏化,五行圆运动之成功也。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乃五行运动不圆,作用偏见之气。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故曰六气。君火运行,重在上升。相火运行,重在下降。相火由秋降入水中,再由春升上,乃为君火。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名曰五行,其实六行。因六气各有事实,故又曰六行六气。 六行六气,是融合极密,分析不开,和平不偏的圆运动。木气偏见,则病风。君火之气偏见,则病热。相火偏见,则病暑。金气偏见则病燥。水气偏见则病寒。土气偏见,则病湿。故六气名目,而有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

10、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之称也。内经谓在地为五行,在天为六气,在事实上,说不过去。此即五行图,加一相火,名曰五行六气,其实六行六气。阳升阴降,自然之事。阴性本降,三阴之升,阴中有阳也。阳性本升,三阳之降,阳中有阴也。金木水火,分主四维。相火土气,同主中宫。中宫在地面之际,四维距地面较远。六行六气的圆运动,四节一气。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属初之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属二之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属三之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属四之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属五之气。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属六之气。此时令病发生之根源也。圆运动的天人一气,时令病上,最为显著。内伤杂病,亦属六气,特不似时令病关系

11、生死之速耳。因时令病,乃整个六气分散,中气消灭极易,故死甚速也。厥阴风木地面上属阳,地面下属阴。初气之时,大气由寒而温。地下水中所封藏经秋收来的阳热,动而上升。此阳热与水化合,是为木气。木气者,一年之阳根也。大寒节气,当阴极之时,故称厥阴。厥者,极也。木气主动,动而不通,则成风。故称风木。少阴君火二之气,亦从地下阴位升出地面,即木气上升之气也。此时大气较热,不似厥阴之阴极,故称少阴。木气上升之气,即水中所藏上年秋时下降的阳气。此阳气,由地下升至地上,照临大宇,光明四达,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称君火。此时大气由温而热,又称热火。少阳相火三气之时,地面上阳热盛满。经暮夜大气之凉降,降入地面下之水中

12、,然当暑热上腾之时,旋降旋升。地下水中,为生物生命之所从出,此阳热实为生命之本,地面上阳热盛满,地面下所得阳热不多,故称少阳,此阳热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气。中气旋转,则上下交济,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此火不降,暑热熏蒸,又称暑火。太阴湿土四气之时,地面上阳热盛满,地面下旧有的阳气,亦升上来,地面上非常之热,地面下非常之寒。热属阳,寒属阴。大气阴多,故称太阴。火在水下则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此时地面上阳热盛满,尚未降入土下。寒热相逼,湿气濡滋。土气在升降之交,故称湿土。阳明燥金地面上为阳位。五气之时,地面上盛满的阳热,经秋气之收敛,正当下降。中土之下,阳气充足。湿气已收,大宇光明。阳盛而明,故

13、称阳明。金气当旺,湿气收,则燥气结。此时地面上空的金气,压力极大,故称燥金。太阳寒水六气之时,地面上的阳热,经秋气之收敛,全行降入土下的水中。造化之气,中下为本。中下阳多,故称太阳。此阳热降入水中,水即将他封藏不泄。此时大气降压,水外即寒。水外已寒,则水内阳藏,故称寒水。五行的运动圆,合成一气。木升金降,木不病风,金不病燥。水升火降,火不病热,不病暑,水不病寒。土运于中,土不病湿。运动不圆,升降不交,各现各气,则病风、热、暑、湿、燥、寒。病者,大气病也。人身之气,亦如是也。初气之时,宜养木气。二气之时,宜养火气。三气之时,宜补相火之气。四气之时,宜养土气。五气之时,宜养金气。六气之时,宜补水气

14、。相火下降于水中,为君火之始气。君火者,相火之终气,君火又随相火下降也。人秉大气的五行而生脏腑人秉大气的木气而生肝脏与胆腑。造化的木气,乃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由秋季降入冬季,再由冬季水中,升出春季而成。人身的木气亦然。肝胆的体质,均在右。肝经的作用在左,胆经的作用在右。必胆经相火,由右降入下部水气之中,再由下左升,然后发生肝经作用。肝经有病,诊在左脉。左腹有病,治在肝经。肝胆主筋,有疏泄作用。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处处有木气。秉大气的火气而生心脏与小肠腑。心与小肠主血,有煊通作用。人身处处有煊通作用,处处有火气。秉大气的金气而生肺脏与大肠腑。肺与大肠主皮毛,有收敛作用。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处处有金

15、气。秉大气的水气而生肾脏与膀胱腑。肾与膀胱主骨,有封藏的作用。人身处处有封藏作用,处处有水气。秉大气的土气而生脾脏与胃腑。脾与胃主肉,有运化的作用。人身处处有运化作用,处处有土气。秉大气的相火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心包与命门主油膜,有燔灼作用。人身处处有燔灼作用,处处有相火之气。右肾内的白油,即是命门相火。心房为心脏,油膜包住的心尖,为心包脏。燔灼,即是燃烧。胃为脾之腑,脾为胃之脏。脏者,藏也。腑者,化也。阳性化,阴性藏。藏者藏其所化,化者化其所藏。人身秉造化的阳气而生腑,秉造化的阴气而生脏。腑为阳,其色明。脏属阴,其色暗。阳而明,故能化。阴而暗,故能藏。此脏腑二字之意也。他脏他腑

16、仿此。人身肝木之气,疏泄不及,则现无汗、尿少、粪难、腹痛、胁痛、妇人月经来迟等病。疏泄太过。则现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气不足,疏泄太过者,金气不足也。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则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收敛太过,则现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煊通也。人身心火之气,煊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煊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煊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煊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人身肾水之气,封藏不及,则现阳越,头晕,发热,足肿等病。封藏不

17、及者,金气收敛之力衰,木气疏泄太过也。肾水无封藏太过之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坚固也。人身脾土之气,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运化不及者,水火之气虚也。脾土无运化太过之病,有土气填实之病。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外之烧热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圆运动的五行,是融合不能分析的。五行之病,皆运动不圆,作用分离,不能融合所致。以上各病,略举数端,以概其余。大气的五行,是融合

18、的,分析不开的,人身亦然。五行融合,中气之事,造化个体的中气,在地面之际,而分布于整个造化之间。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此中医的生理也。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不升降而已。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去运动轮的升降,与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由轮而轴,是为先天,由轴而轮,是为后天。易经河图所以表示先天后天的生理的运动,病理医理,都在其间矣。河图详生命宇宙篇。由轮而轴者,由升降而成中气也。由轴而轮者,由中气而成升降也。大气是实在的物质,大气的物质运动,有一定的方法,有显明的程序,有各别的

19、作用。由各别而共同,由共同而各别,此圆运动的河图,所以立造化之极也。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金收降于土下的水中,经水气的封藏,阳热与水化合,升出地面而成木气。木气再升而成火气。是为四象。四象运动而生中气。中气亦名土气,土气在四象之中也。此一个五行的圆运动,称曰宇宙。宇乃大气圆运动的个体,宙乃大气圆运动的范围。此宇宙的范围不过地球与日球公转之间,地面上之际,极小极小的一段。是寻常的,是现成的,是自然的,是简易的。人身个体,是宇宙圆运动的大气生的,为宇宙的遗传体。故曰,人身一小宇宙也。 西方以金气为主东方以木气为主北方以水气为主南方以火气为主中央以相火土气为主十二经名辞的说明手太阴肺经辛金,手阳明大

20、肠经庚金。肺为阴脏,大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金气而生,庚辛者,分别金气的阳性阴性之称。金气有收敛作用。肺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上而下,大肠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肺经自胸走手,络大肠,主降。大肠经自手走头,络肺,主升。太阴阳明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大肠经秉阳金之气,肺经秉阴金之气,兼秉阴土之气。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阴肾经癸水。肾为阴脏,膀胱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水气而生。壬癸者,分别水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水气有封藏作用。膀胱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肾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膀胱经自头走足,络肾,主降。肾经自足走胸,络膀胱,主升。太阳少阴者,太阳寒水

21、,少阴君火。膀胱经,秉阳水之气,肾经,秉阴水之气,兼秉阴火之气。足少阳胆经甲木,足厥阴肝经乙木。肝为阴脏胆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木气而生。甲乙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疏泄作用。胆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上而下,肝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胆经自头走足,络肝,主降。肝经自足走胸,络胆,主升。少阳厥阴者,少阳相火,厥阴风木。肝经秉阴木之气,胆经秉阳木之气,兼秉相火之气。手少阴心经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丙火。心为阴脏,小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火气而生。丙丁者,分别为火气的阳性阴性之称。火气有煊通作用。心经火气的煊通作用,由上而下。小肠经火气的煊通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

22、心经自胸走手,络小肠,主降。小肠经自手走头,络心,主升。少阴太阳者,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心经秉阴火之气,小肠经秉阳火之气。兼秉阳水之气。此阳火乃太阳寒水封藏之大火,故小肠经,称太阳。手厥阴心包经相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心包为阴脏,三焦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相火之气而生。相火有燔灼作用。心包经相火的燔灼作用,由上而下,三焦经相火的燔灼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包经自胸走手,络三焦,主降。三焦经自手走头,络心包,主升。厥阴少阳者,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三焦经秉阳性相火之气,心包经秉阴性相火之气。兼秉阴木之气。足阳明胃经戊土,足太阴脾经己土。脾为阴脏,胃为阳腑。同秉大气中土气而生。戊己者,分别

23、为土气的阳性阴性之称。土气有运化作用。胃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上而下,脾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胃经自头走足,络脾,主降。脾经自足走胸,络胃,主升。阳明太阴者,阳明燥金,太阴湿土。脾经秉阴土之气,胃经秉阳土之气,兼秉阳金之气。十二经的经字,有经过之意。脏腑如储电之瓶,经如传电之线,又经管之意也。默记此图,为研究本书第一功夫。如难于默记,将每经名辞前三字,随后再记亦可。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之三阴,自胸走手。足之三阴,自足走胸。将此八句,先为记熟,再记各经,亦是捷诀。如记不熟,全书皆无着落矣。特别注意。历在各校,得到最优成绩,即三日之后,默写此图的好处。自

24、修之家,不能自己督率,自己默写此图,用力多,成功少,可惜之至。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小暑大暑二节。太阳直射地面的热,称之曰暑。大暑者,一年的地面的热此时最大也。太阳的热,为万物生命的原素。此热经秋由地面降入地面之下,经冬则沉而藏于地下的水中。次年交春,由水中与水化合,升出地面之际。交夏浮于地面上的天空,再经秋偕地面新到之热,降入地下的水中。此宇宙一年的圆运动也。地面上的天空,此的字、注意,言不甚远也。热之能降,金气之力。立秋处暑二节。此节,为一年圆运动的起点,立秋时,距地面不远的天空之上,压力初降。降到处暑,此压力增多,遂将降到地面而未入土之热,压入土内。处者,归也,入也。言地面的热,经秋

25、金之降,归入土内也。此时正当中伏。夏至第三庚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第五庚日起,为末伏。伏者,言金之降气,将地面之热,降伏而入于土内也。初伏前,地面虽热,不觉有热气熏鼻。初伏以后,地面上即觉有热气熏鼻。中伏之日,人行地面上,觉热气由地面上蒸,特别浓厚,即是暑气入地的前驱。中伏过了,便是末伏。末伏在处暑前后。一过处暑,地面上便觉清凉,便是暑气入地已多之现象。庚金之降气,即大气的压力。详宇宙篇气象学的证明。秋气肃杀,此杀字,古文亦作降字解。人都认为生杀之杀,以为秋深叶落,便是杀气。不知叶之生也,乃根下之阳上升于枝,叶之落也,乃枝上之阳,降入于根。谚语有叶落归根之言,言始终仍是一事云耳。立

26、秋处暑之后,阳气下降,万物得根,人身即较强健也。处字读杵。白露秋分二节。热降液生,此时地面,早晚便有露气,秋分以前,地面上的热多,地面下的热少。到秋气下降,暑气入地,地面上有了露时,地面上的热,与地面下的热,多少一样,上下平分,故曰秋分。寒露霜降二节。过了秋分,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多,天空的压力,压入地面下者亦多。地面上遂寒冷起来。白露时的露,但觉得凉,此时的露,便觉得寒。再过半月,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更多。大气中收敛力量更大,寒气增加,露便成霜。西北方居住土穴的人,穴内的感觉,特别明显。东南方亦感觉秋后屋内有热气。此时地面上觉得凉,地面下便已温了。人身亦下部增温也。立冬小雪二节。一年

27、的大气,秋降冬沉,春升夏浮。名是大气在降沉升浮,其实是大暑小暑的阳热,在降沉升浮。立冬者,降下的阳热,开始在沉也。倘或今年小暑大暑之时的阳热,不降沉下去,或降沉者少,明年春夏,便无阳气升浮上来。不惟禾稼无粒,人身且多虚寒死病。阳热由降而沉入土下的水中,地面上由凉而寒,地面下由温而热。寒则收敛力大,雨便成雪也。矿坑下的工友,夏着绵衣,冬则赤体,地面下夏寒冬热之故。大雪冬至二节。大雪之时,阳热下沉愈深。地面上的雪愈大。见地面上的雪大,则知地下的阳热沉的愈深。气体的圆运动个体,阳热降极则升,冬至者,阳热降极而升之位也。此时若天暖不冷,或闻雷,或起雾,阳气外泄,便起上热下寒人死最速的温病。来年春夏病更

28、大也。冬至之时,天人的下部阳多,阳多则动,多病遗精白带。小寒大寒二节。降极则升,这升降是带有直上直下的性的。不能生育万物。生物的大气的升降,是圆的,阳热之性,原是动的,动则直上,自然之理。惟其冬至后,继以小寒,再经大寒。寒能封藏,阳热经寒的封藏,便不能任性直升。小寒大寒者,封藏又封藏也。沉于地下水中的阳热,为万物发生的生命根本。冬至后,寒藏的足,根本深厚,生长乃足。故冬至后寒冷,明年乃能丰收,乃无危险的病。向来无冰雪之地,冬季亦须寒冷,乃能少病。地下水中封藏的阳热,升出地面,则成雷,成雾。冬季阳热应当封藏,而反升泄,根本拔起,故重庆冬季雾大,病人多宜附子补阳。立春雨水二节。冬寒之后,春气转温,

29、温者冬时封藏于地下水中的阳热,升出地面,火从水出,其气温和也。立春者,大气的阳热,由沉而升也,雨水者,阳热秋降,地面气冷,露则成霜。阳热春升,地面气温,雨则成水也。此时阳根动摇小儿即多虚病。惊蛰春分二节。冬时阳热,收藏于地下水中,万物即随阳热之下沉,而蛰藏。交春鸟兽交尾,蛇虫启蛰,草木萌动,万物随封藏的阳气升发起来,而惊动也春分对秋分而言。秋分节前,地面上阳热多,地面下阳热少。秋分节后地面下阳热多。地面上阳热少。春分节前,地面下阳热多,地面上阳热少。春分节后,地面上阳热多,地而下阳热少。地面下阳热减少,故春分后的时令病,多是下虚。清明谷雨二节。阳热初升于地面,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春分节后,再

30、升于地面之天空,则地面清明也。此时阳热升出地面者多,雨水亦多,好种谷也。阳热升出于地面者多,地下阳根则少矣。所以此时外感发热,食凉散药多坏。立夏小满二节。地下封藏的阳热,由升而浮,则成夏季。立夏以后地面阳热较多。满者,地面上阳热满也。曰小满者,比较大暑而言也。此时地面阳热小满,不止旧年降沉的阳热,升现出来的关系。今年太阳由南往北,地面受热的关系,亦居其半。但生物的阳根,则旧年降沉的阳热,负责较多。地面之际,阳热小满,地面之下,阳热已大虚矣。故小满节后,多下寒之时病也。芒种夏至二节。地面之际,阳热小满,雨水又足,麦穗生芒,将成熟也。夏至者,至者,极也。冬至为阳热降极而升之时,夏至为阳热升极而降之

31、时。夏至之后,经小暑大暑,于是立秋。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于是立春。立春则阳升,立秋则阳降。夏至阳降,必经小暑大暑之热,然后降。冬至阳升,必经小寒大寒之寒,然后升。升降的范围大,则由升降而生的圆运动的中气足。所以夏极热,冬极冷的地方的人,特别聪明。冬至以后,交立春而后阳升。夏至以后,却未交立秋,先有初伏,中伏,而阳已先降。造化之道,惟恐阳气不降。因阳性本升,所难得者,阳之降也。所以内经曰,夫虚者,阳气出也。夫实者,阳气入也,阳升则出,阳降则入,所以人身交春夏则倦怠。交秋冬则健康也。二十四节气,简言之,就是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降入土下,经冬藏于土下的水中,经春由土下的水中,升出地面,经夏浮

32、于地面之天空,再同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下。升降一周,则生中气。图中之太极图,表示中气之所在。中气者,万物之生命也。秋收冬藏,秋降冬沉,春生夏长,春升夏浮。升者阳热升也。浮者,阳热浮也。降者,阳热降也。沉者,阳热沉也。藏者,藏阳热也。收者,收阳热也。长者,长阳热也。生者,生阳热也。吾人所在北温带地面,夏至之时,见太阳往南,地面之天空上的压力向下,地面上的太阳热力,遂往下降。冬至之时,见太阳回北,压到地面下之水中的压力,仍往上收,压到地下水中的太阳热力,遂往上升。周而复始,遂成二十四节气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谓大自然的宇宙,如此而已。甚寻常事耳。一日之卯午酉子,一年之春夏秋冬也。伤寒论肠胃

33、之热证,申酉时必热加。遗精白带,半夜病作。春病温病,夏病霍乱,秋冬人则身体特别健康。皆大气运动整个发现之事实。所以学中医学,必先学知大气。必先学知二十四节气。读此图要整个的读。在读阳升,就要注意阳降,在读阳降,就要注意阳升。在读地面之上,就要注意地面之下。在读地面之下,就要注意地面之上。在读春,就要注意秋。在读冬就要注意夏。在读右下左上,就要注意中。将图的左右上下,合在自己的身体的左右上下看,便知人身一小宇宙一气运行之妙,而得到治病的窍要。节气的节字,就是竹节。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宇宙大气,交节必郁而后通。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久病之人,腠理干塞,交节

34、不能通过,是以死也。凡病节前起色,以后即愈得快。可以见中医学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学矣。故学知二十四节气,须用功夫,一点不可含糊。务必于事实上,随时随地找出凭据,欲找凭据,须在病人身上去找。我常谓在家读医书,不如医院的看护士容易明白。时时与病人不离开也。中医无医院,只只读空书耳。书再不好,更无法学。二十四节气的圆运动图,中医的医院也。 此图的范围,即是二十四节气的范围。同温层,是宇宙的大气圆运动个体上方的外方。有定温层,是宇宙大气圆运动个体下方的外方。均与圆运动的大气个体无关。地心热力,在有定温层以下甚远之处,亦与圆运动的大气个体无关。大气圆运动个体的关系,只是地面上原有的阴冷,与太阳射到地面上的阳

35、热,澎压交互不已的变动而已。此宇宙是与生物生命有关系的宇宙。关系云者,二十四节的大气降沉升浮的圆运动也。 原理上篇终 古方上篇导言原理篇如字母、此篇如拼法文法作文。学会字母拼法文法、一切作文、自能寻出办法。疾病虽多、方药虽多、只分内伤病外感病两门。本篇引用经方,共十六方。前六方为整个内伤病之法。后十方为整个外感病之法。整个云者,知道具体的、乃能知道抽象的。而抽象的原则、即是具体的原则。前六方作一整个读,后十方作一整个读。读至烂熟之后,自然发现意想不到之领悟。盖本篇如电力、以下各篇如电光。电力充足,电光自明。本篇读至烂熟,默写无差。以下各篇,到眼皆是熟书。少费多少脑力,便得着整个的成就。如读不烂

36、熟、以下各篇,便费力多成功少也。因以下各篇的原则系统名辞文法,皆在此篇之故。 著者识前六方目录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麦门冬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的本位的意义后十方目录桂枝汤证治本位的意义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四逆汤证治本位的意义附子汤证治本位的意义乌梅丸证治本位的意义大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桃核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小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大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人参(即党参)、白朮各二钱 干姜 炙草各一钱古法煎药,只煎一次、分作三服。今人煎药,一煎二煎三煎、其害甚大。只煎

37、一次、药质所含之成分,配合调匀。煎二次三次、药质成分、有多有少、便失制方的意义。与病机不符,服之即生他弊。亟宜煎一次,分三服也。此方名理中汤。以此方作丸,名理中丸。用蜜为丸者,每服三钱至六钱。用水为丸者,每服二钱至四钱。温开水吞送。此分两系普通常用分两,凡古方分两、用一者,今用一钱便合功效。古方人参即党参。治夏月寒霍乱,上吐下泻,头痛、行动无力、不渴者。脉象虚大、或微小。右脉较左脉尤微小者、病危。此人身上下左右俱病。不治上下左右,只治中气之法也。人身分上下左右中五部。上部之气、由右下降。下部之气、由左上升。中气居中,以旋转升降。整个的圆运动圆、是为无病之人。上部之气、不能右降,则头痛。下部之气

38、,不能左升,则行动无力。而实由于中气虚寒、不能运化于中所致。中气虚寒、所以胃土之气上逆、而作吐、脾土之气下陷、而作泻也。中轴的旋转停顿,四维的升降倒作、圆运动成了不运动。故上下左右俱病。不渴、无热也。言脾胃必称脾土胃土者,因脾胃秉造化之土气而生。脾胃病湿,因土气为湿也。脾胃病寒、因土气根于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也。中土运动,是为升降。脾胃秉土气,故脾经病则不升,胃经病则不降。如只言脾胃的肉质,则湿寒升降、皆无根由矣。夏月的大气,中上燥热、中下湿寒。体气偏于燥热之人,感触大气之燥热、引动了本身的燥热。于是燥热偏胜、津液被劫,运动不圆,遂成热霍乱。体气偏于湿寒之人,感触大气的湿寒,引动了本身的湿寒。

39、于是湿寒偏胜,热力消减,运动不圆,遂成寒霍乱。人身之气、乃升降运动息息皆圆之体。今升降大乱,中气暴亡、顷刻即死。故曰霍乱。霍者、大也。又散之速也。此病土气湿寒,中气大虚。此方白朮燥中土之湿,干姜温中土之寒,参草补中气之虚。中土温运,胃经复下降之常则吐止,脾经复上升之常则泻止。胃气降则上部气降、头自不痛。脾气升则下部气升,自能行动。中气运而整个升降复,是以诸病皆愈也。此土气湿寒之下泻,小便必不利也。中土湿寒,运动停顿、木气不能疏泄,故小便不利。土败中虚,故脉微小。右为土脉、右脉尤小者、中土之气将亡、故危。阳败中虚,脉亦虚大。虚大脉,较微小脉病轻。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医之

40、法,运轴以行轮之法,运轮以复轴之法,轴轮并运之法而已。此方,运轴行轮之法。认定着落、为本书要诀。认定土气湿寒,朮姜便有着落。认定中气大虚,参草便有着落。认定上逆下陷、由于土气湿寒、中气太虚、本方理中、便有着落。余方准此。麦门冬汤证治本位的意义麦门冬六钱 人参三钱 炙草三钱 粳米三钱 大枣三钱(劈) 半夏三钱枣有大小不同、故用以轻重为准。不劈开煮不透。故用枣务必劈开。治火逆、咳嗽上气、咽喉不利者。脉象虚而濇。此治肺经金气不降之法也。平人中气旋转,肺气下降,故不咳嗽。肺降金收,故火不上逆。火降则气降,故不上气。气降生津,故咽喉清利。言肺必称金者。因肺气以收敛清凉下降为常。能收敛清凉下降,则肺气不病

41、。收敛清凉下降者,造化金气之能。肺秉造化金气而生,故不收敛不清凉不下降,则肺气病焉。故治肺气之病,必用收敛之法,清凉之法,下降之法,然后病愈。只言肺病,不称金病。则清凉收敛下降,皆无根由矣。故言肺必称金,言脾胃必称土,言肝胆必称木等。皆古中医学之定法,亦古中医学之妙法。此病由于中虚不运,肺气偏燥,伤及肺液。肺燥气逆,收令不行,故咳嗽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也。方用炙草以补中气,粳米大枣人参以补中生津,麦冬以润肺燥。肺气逆者,胃气必逆,故用半夏以降胃气之逆。肺降津生,收敛复旧,故诸病皆愈。脉象虚濇。濇为津液不足之象。虚乃中气虚也。此病之咳嗽,乃无痰之干嗽,此干嗽与咽喉不利,即火逆上气的事实。气往上逆,因

42、火逆也。火之上逆,因肺金燥也。治肺金之燥之药,只麦冬一味。而中气之药,如此之多。因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本乎自然。必以中气药辅肺金之药、肺金乃能降耳。且土为金母,补土以生金,圆运动之力更速也。此轴轮并运之法。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饴糖二两调服 炙草二钱 大枣肉六钱 桂枝钱半 生姜一钱 炒白芍三钱治虚劳里急、腹中痛、衄、手足心烦热,咽干口燥,梦中失精、四肢痛者。脉象浮虚、或濇数。此治胆经相火不降之法也。虚劳者、气血皆虚,劳极困乏之意。里急腹痛者、胆木不降则肝木不升,郁而不舒,冲击作痛也。肝胆的肉质、俱在身右。肝经胆经的作用、则胆经作用在右、肝经作用在左。必胆经相火下降之气,藏于少腹。然后

43、发生肝经作用。胆经作用在右降,肝经作用在左升也。言肝胆必称肝木胆木者、木本生火。胆木降生相火,肝木升生君火。人身肝胆、秉造化的木气而生、所以肝胆之病、属木气之病。衄者,鼻中血出。肺窍于鼻。胆木不降,相火逆行,肺金被刑,不能收敛也。肺秉造化的金气而生,有收敛的作用。金性收敛凉降、火性发散热腾。造化的火气,能克金气。人身的火气、能克肺气。故曰肺金被火刑克,不能收敛也。手足心热烦者,甲木不降、心包相火逆行,故手心热。乙木不升,郁生下热,故足心热也。甲乙乃分别木气的阴阳的符号。不曰甲木乙木,只曰胆木肝木亦可。惟不曰胆木肝木,只曰胆腑肝脏则不可。只曰胆腑,如何能使手心热。只曰肝脏、如何能使足心热乎。手心

44、、乃心包经穴道。心包属相火,故胆经相火之气不降、心包相火不降、手心即能作热。足心乃肾经穴道。肝木生于肾水,肝木之气不升、下陷于肾水之位、故足心即能作热。咽干口燥者,甲木不降,风热耗伤肺液也。风者,人身之动气,为木气所发生。甲木下降,风气自平。甲木乃阳性之木。如其不降、阳性主动,风气亦动。风动狂肆,肺金不能收敛、则肺家津液即被风木耗伤。金伤不降、火气不收、故燥热也。肝胆,病则疏泄。疏泄者。木气之作用。凡动风发热,皆木气疏泄使然。故言肝胆,必曰木气,惟肝胆本脏肉质有病,则曰肝脏胆腑也。梦中失精者、甲木不降,相火拔根。子半阳生、阳生木动。经脉滞塞,运动不通。阳气郁阻,故疏泄而梦中遗精也。妇人带病、亦

45、经脉滞塞,甲木不降,水气不藏之故。四肢痛者,肆肢秉气于脾胃。土困木贼、津液干枯。脾胃病于内,荣卫经络瘀塞于外也。荣卫,详下文桂枝汤麻黄汤。木火金水俱病,中气之虚极矣。中气虚极,不能运化四维,故病如此。此病全由胆经甲木不降,克伤中气、相火上逆,烧灼肺液、腠理瘀塞而起。故方中重用芍药,以降甲木敛相火而通腠理。重用饴糖,以养津液。并用炙草姜枣以补中气而调荣卫。甲木乙木本是一气。甲降则乙升,故重用芍药以降甲木,轻用桂枝以升乙木。木调土运、肺降津生、火降归根、中气转旺。经气之升降既复,木不克土。脾胃气和,饮食加增、气血充足、故虚劳诸病皆愈。腠理,详原理下篇。脉象濇而数。濇为津少,数为中虚。又为虚热。浮虚

46、者、火逆中虚故浮虚也。降胆经必重用中气药,中气旋转则四维升降也。建中气必降胆木,四维升降则中气旋转、中气生于相火也。此轴轮并运之法。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当归三钱 生姜三钱 羊肉半斤治寒疝、胁痛、里急、腹痛、及产后腹痛者。此病脉象虚大,或细微。此治肝经木气不升之法也。肝经木气者,生气也。温暖滋润、则生气充足,条达上升,而化心火。如不温暖滋润,则肝阳下陷,生气下郁,而病寒焉。足厥阴肝经,下络睾丸。肝木下陷,陷则生寒。故病寒疝。疝者,睾丸肿痛,木气结聚成形也。胆经循右胁下降、肝经循左胁上升。肝家生气郁而不升、是以胁痛。肝木之气、升于左而发于右、循行腹部全体。生气郁而不舒、升不上来、故病里急腹

47、痛。产后腹痛者,产后血去、温气消失、肝经生气不足,木气郁而不舒也。当归温补肝血,羊肉温补肝阳,滋补木中生气、以助升达。加生姜以行其寒滞、故诸病皆愈也。肺金应乎秋气、清凉则降。肝木应乎春气,温暖则升。此方所治各病、皆肝木纯寒,无一些风燥之病。所以服温暖之药,诸病皆愈。脉象虚大细微,皆肝经阳气不足、因而生寒之象。肝经因寒不升,而现寒疝等病。此等病都不能食者,四维不能运动、中气因以不足故也。人身中气旋转、则四维升降。四维升降,则中气旋转。凡病愈的结果,在四维升降,而中气复原。中气复原,生命乃能复原。古方之有补中药者、直接补中之法。无补中药者,皆调理四维之升降。以复中气之法。此方当归生姜羊肉温补肝经、

48、使其上升。即是调理四维之升降,以复中气之法。四维之运动圆、则生中气是也。此运轮复轴之法。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干地黄六钱 薯蓣四钱 山茱萸二钱 粉丹皮三钱 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桂枝一钱去皮 附子二钱治虚劳消渴,小便过多,或小便不利。里急,少腹拘急者。脉虚两尺极微。此治肾经水气不升之法也。肾水者、人身津液之存于下部者也。津液来源、在于肺金。津液消耗,在于肝木。肾水主藏,肝木主泄。木气疏泄,则生风气。消渴者、肾水被风消耗,水气不能养木。风气愈增,且消及肺家津液也。肺液被消,故渴。人身小便流通,原赖肝木疏泄之力。平人小便亦不过多,亦无不利者,木气和平、疏泄适宜也。消渴之病,水火不足,不能养木。木气失根,忽而疏泄太过,忽而疏泄不及。疏泄太过,则小便太多、疏泄不及,则小便不利。虚劳里急、少腹拘急,皆水气不足,木气失根,郁而不舒耳。方用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湿者、木金升降不遂,土气郁而为湿也。用附子补水中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