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94694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 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1在浙江省嘉兴市的桐乡市,有一个恬静的小镇,名叫乌镇。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这个小镇有着六千余年悠久的历史。小镇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刚进入大门,鸟儿就唱着歌来迎接我们。进入乌镇,就被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住了。小桥、河水、青砖白墙的房屋处处可见。河水清澈见底,楼房都被倒映在水面上,好像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阵阵微风轻轻地拂过水面,泛起了一层波纹,多像一串串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水晶帘啊。古镇上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这里的居民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水从房前屋后流过,每一家的门前都有直通河边的石阶。清晨,人们坐船撒网、捕鱼、收

2、网、捞鱼,一天的劳动就如此简单。妇女们则走出门,坐在石阶上洗衣、补网。她们边聊天边干活,不时传来几声欢笑。这里的生活是如此安逸、闲适。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有三珍酱鸡、红烧牛肉等但最有特色的是白水鱼。这类鱼生长在乌镇的水域,其肉比较嫩,味道鲜美。还有一个传统有名的糕点姑嫂饼,它的形状酷似棋子饼,不光是吃得流口水,就连听都会口水直流三千尺。乌镇像一本书,文化厚重、内涵丰富;乌镇像一首诗,柔情似水、清新隽永;乌镇像一幅画,浓淡相宜、意境深远。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2有这么一个地方,叫周庄。有河,有树,有桥,有铺。它变是古镇,亦是水乡。(一)古镇水乡的河走于古色古香的青石路上,几缕暖阳,穿透树叶,斑斑驳

3、驳。满地,仿佛撒了一层碎金。身旁,一条河,几条船。悠扬古朴的民声乐曲,从乌蓬船内传来“咿呀啊咿呀”虽然只有简单几种调儿,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悠长。那准是摇橹的阿婆为船上宾客高歌的。船溅起的水花与波纹,一圈圈荡漾开去,撞在岸边,又反弹回船身,惊起不少鱼儿。静静地走远,耳边,似乎又响起河上那欢快的调曲,摇橹的水声(二)古镇水乡的桥有河,必有桥。周庄的桥,多种多样,历史绵长。清明造的不在少数,民国时期的,更是数不胜数,要说小有名气的,还当数宋、元时代的“三福桥”。“三福桥”有三座,在河上呈“品”字状排开,要是站于“三福桥”之一的双桥上,你定能看到以下美景:杨柳依依,三桥排开,水波回荡,船只行驶,动中

4、有静,静中有动。桥,自古以来是水乡的美景。(三)古镇水乡的屋在桥的两端,桥的两岸,定有许多间老屋。古镇,因此而来。远看这些老屋,看似杂乱无章,毫无原则,但细看,却又有一种美感。老屋大部分是白砖青瓦木门,在墙角都会有几丛青台,丛丛叠叠,为老屋增添几分绿意与活力。如果刚下了雨,起了蒙蒙细雾,那祖上的老屋,定有几分水墨的质感,朦朦胧胧,雾里看花,衬上院内的老树,屋边的小桥,河流,路上行走的老人,让人惋如仙境,像跨越了时代的限制,仿佛,回到了一个古老的时代,老屋刚被建的年代周庄的水乡,周庄的古镇。它完美地把两者和在一起,有水,有屋,有桥。这水乡,这古镇,我怎么能忘?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3踩在青石路上,伸

5、手便可触碰到那绵绵的春雨,无限的柔情融入心底;走过河畔,两岸的柳枝伴着和煦的微风传来清香,洗净尘浊疲累的心灵;说着吴侬软语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轻轻巧巧地路过,余下一个柔情似水的身影。就这样,我在江南的四月踏进那烟雨蒙蒙的古镇,听见它的声音。你说,古镇的声音在哪?是那带着无限情丝的雨拍打窗户的声音?是那道路两旁小摊贩带着方言的吆喝声?还是那从茶馆里传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乐声?我听见的,不止这些。是夜。在异乡的我无法安眠,心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猛然睁眼,屋子里暖洋洋的灯映照着我模糊的双眼,看见的是窗外深蓝色的天空露出一片鱼肚白,光线洋洋洒洒地洒进我的屋子,跑到我的脸上。那一刻,一束微光透过昏暗

6、的天幕,照见天地的深远,我的心蓦然平静。古镇的清晨,由此开始。希望。它告诉我的是一天之始的希望。踏上旅途,经过一幢老房子,真的是老厚重、高大、斑驳,雨水冲洗下露出岁月的痕迹。我感叹,不知是否有文人墨客曾在这老房子里书写赞叹过江南风光;不知是否有一家人曾坐在这房子里,其乐融融;不知是否有像我这样的过路人匆匆一瞥,却为发现它的古老朴实而惊喜我想象着它的历史,想象着它一路走来的岁月。悄悄地走进院子,一抹别样的红映进我的眼眸,震撼我的心灵一排光秃秃的老式花盆之间,竟矗立着一枝烈焰玫瑰,淹然百媚而一身傲骨,亭亭独立于这般残旧的老房。那时,雨水落在顶蓬上噼噼啪啪,眼前的景色让我转不开视线这样生动的寂静,此

7、后是再没遇到过的了。我试着把那沉重的花盆搬到房檐下,使它免受雨水的淋打。尝试几番,却始终无果,莫非它的根竟已长到了地上?我释然,铿锵玫瑰,便是如此罢!无意间抖落花瓣上的几滴露水,晶莹剔透,又似是在诉说它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它们都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我无从得知。坚贞、宽厚、从容,是它们告诉我的全部。夕阳西下,摆渡的渔民归岸,摊贩收起货物带着疲惫的笑容归家,几十户人家的灯先后亮起,湖泊上泛起灯光的影子,耀眼却不刺目。路上,走在前面的是一对祖孙。老爷爷挑着一担梅子,踏着竹板鞋咯吱咯吱地走在青石板上,年幼的小孙子在一旁摇着撒浪鼓,口中唱着甜软的吴语童歌,单纯无邪的眼睛在黄昏中格外夺目,让人有一种看过他的眼

8、,恐怕不会觉得星星亮的感觉。那落日的余晖,将它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人生得以如此,又有何求。温情的岁月,总有很多的故事,作为匆匆旅客的我,愿意去聆听这些美好。但这个古镇的故事很多,很长,需要一点耐心来听。我很感谢生命中曾有那么一段温柔时光,让我接触这些美好,听见这么个悠悠古韵、充满情感的奇丽古镇说话。而不是作为平庸无知的行人,错失这丝丝美好语言。江南的四月,我遇见了最迷人的你,听见了最动人的声音。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4人不是很多,我们乘船来到了台儿庄古城。江南风格的屋檐和宁静的小镇气氛令这座小镇蒙上了迷人的色彩。这里远离城市,久违的安静让我自然沉醉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里。这里很美,虽说是与江南风格

9、相近的房屋,但身处北方,这种南北结合的建筑风格使人耳目一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知为何,我想起了这首诗。这里也的确符合诗人对小桥流水人家这种境界的追求,安谧宁静,与世无争。小桥夕阳西下,我准备在太阳落山前逛逛古城。这里河道纵横,各种古朴的桥横在河道上,为小镇添上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桥大多是石桥,上面雕刻着各种极其华丽精美的花纹和浮雕,与古镇古朴的气质形成极大的反差和对比。但恰恰相映成趣,令人叹为观止。但少数的木桥正好是画龙点睛之笔,古朴厚重的木桥踩上去吱吱呀呀的,声音总能让人联想到几百年前的历史。它们静静地立在流水之上,亘古永恒。流水整个小镇就是被流水包围起来的,宽阔的河道上船只纵

10、横,仿佛彰显着古镇欢迎来客的热情。水是碧绿的,倒映着炊烟和白色的古楼,又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古镇里也有河道,不过相对于护城河而言比较狭窄。这里的水就很清澈了,可能是因为浅的缘故,河里可以隐约看见鱼儿在游。夕阳金色的光洒在汩汩的流水上,仿佛被撒上了一层的碎金,倒映着火红的太阳。人家说是人家,不过是些商铺和客栈。最有意趣的当然要数客栈,这里的酒店是分院落的,每个院落都有花园,周围被房舍包围着,形成一幅“园外屋,屋内园”的景象。如果在平台上观看,可能会看到蜂蝶戏舞的有趣景象。每到晚上,商户就会亮起昏黄的灯,好像夜深温暖的眸子。炊烟升起的时候,白色的烟还能被灯光衬托,仿佛要飘啊飘,飘到天堂。夕阳下,我站

11、在高台眺望,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古镇,留下一片黑色的剪影。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5清风划过我的发梢,青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享受着这一切。我已经满足于这时的清静。题记立于大门前的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威风凛凛的石门矗立于小镇的最顶端。美丽的字迹勾勒旅行最好的开端。淡淡的古城特殊的韵味渐渐显露在我们面前。沿着羊肠小道,周边的风景就更佳了。石子铺成的小道别有一番趣味,上面圆溜溜的鹅卵石,不同的颜色交映着。比那些宝石都漂亮,更朴素。小道旁坐落着几座民宿,门前挂着几盏红艳艳的灯笼,为这新年增添了不同的气氛。一块小小的竹地紧挨着民宿跟前,似乎被雪打的更精神了,根根苍翠欲滴。说不定,在那厚厚的竹叶覆盖着的下面。

12、已经萌发出鲜嫩的小笋了。嘘!别吵,听他们正在长大。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小道旁有两条小渠里不知从哪来的小鲤鱼。红红的身子上不知何时被点上了黑黑的小斑点,更加讨人喜欢。害得小孩不顾一切的伸向那冷冰冰的水。一口古井出现于眼前,上面布满着岁月的痕迹,井底已经干涸,只剩下那野草从那石缝中生长。再走进些,小道上挤满了人,虽只是新年,可是比当初的庙会热闹多了。小巷间传来淡淡的香气,说是美食的香气,更是这古镇古色古香的韵味。循着这淡淡的,令人着迷的味儿。来到了一座木板桥上,桥上散发着淡淡的木头的清香。这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不说大话,这真这一个仙境,处处弥漫着仙气。水上是喷泉更为精彩。一大朵水花从水面一跃而起,喷出一道浪花。喷射在喷泉周边的那一盆盆的鲜花上。温柔可人,一大美景啊!一阵迟来的春风袭来,我也毫不顾及,我已经被那座高高在山上的寺庙所吸引。虽看不清,但影影绰绰的美在我心中永存。清清的水,蓝蓝的天,岸上芦苇已经暗黄。虽已经劳累,但也迟迟不肯离去,眼前的一切,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所馈赠人们的礼物。虽多处是人工仿造,但也表明了中国历史的雄伟之举。古镇古香,你我共享。描写古镇的中考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