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ppt(2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液和部分细胞的膜上,共有五大类。,免疫球蛋白分5种,重链:IgA IgG IgM IgD IgE 轻链::=2:1 重链(H链)和轻链(L链)可变区和恒定区,免疫球蛋白IgG,IgG主要由脾、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以单体形式存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机体合成IgG的年龄要晚于IgM,在出生后的第三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年人的水平。40岁后逐渐下降。含量最多,抗细菌、病毒的主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
2、Ig。,生理变化:自然被动免疫胎儿从母体内获得IgG,然后逐渐减低,随着婴幼儿合成IgG,逐渐升高。,病理IgG增高: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增殖病病理IgG降低:免疫缺陷病、重链病、轻链病等,临床意义,IgA,在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仅次于IgG,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1020%。血清型IgA存在于血清中,其含量占总IgA的85%左右,有IgG和IgM的某些功能。IgA分为分泌型和血清型。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清中无IgA抗体,但可从母乳中获得分泌型IgA。,分泌型IgA存在于分泌液中,如唾液、泪液、初乳、鼻和支气管分泌液、胃肠液、尿液、汗液等。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局
3、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故又称粘膜局部抗体。增高:IgA型MM、SLE、类风湿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IgA,IgM,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血清浓度约1mg/ml。单体IgM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在感染过程中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的标志。,增高:初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类风湿、SLE等。宫内感染、巨球蛋白血症,无症状性单克隆IgM病等。降低:IgG型重链病、IgA型MM、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抑制剂治疗等。,IgD:含量少,功能不详。,
4、IgE:介导一型超敏反应增高:IgE型MM、重链病、过敏性哮喘等降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1、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即仅一种Ig增高,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M蛋白是指丙种球蛋白如骨髓瘤、巨蛋白血症及恶性淋巴瘤等患者血清中出现的大量结构单一、但活性极低的免疫球蛋白。这几个病名的词首都是M,故称M蛋白。,A 正常人,2、多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增高: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引起多株浆细胞过度增生而引起多种Ig同时增高。3、免疫球蛋白减少:免疫缺陷病,A 正常人,D多克隆性球蛋白血症,E低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x线摄片可见脊椎骨质疏松。,多发性骨髓瘤:颅骨x线像,
5、局部呈虫蚀状变化,多发性骨髓瘤:椎骨髓腔内瘤组织形成灰红色结节,骨质破坏。,多发性骨髓瘤的颅骨:颅盖见多个圆形红色骨髓瘤结节多发性骨髓瘤:颅骨内可见暗红色的肿瘤结节,骨质缺损,多发性骨髓瘤:左锁骨外侧见灰白色小结节,内侧生长一直径4cm的出血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脊椎骨骨质缺损,出现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腰椎骨骨髓)骨髓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增生性病灶。,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内可见异型性明显的浆细胞增生,细胞核圆形,胞浆丰富,略嗜碱性,并可见双核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增生的浆细胞:链染色阳性,链染色阴性。阳性反应细胞浆呈棕褐色。,多发性骨髓瘤:肾内可见灰黄色均质肿瘤组织浸润。,多发性骨髓瘤肾
6、:肾呈灰白色。,多发性骨髓瘤:睾丸内可见灰黄色均质肿瘤组织浸润。,多发性骨髓瘤肾:肾小管扩张,上皮变性脱落,内有蛋白管型,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涂片可见骨髓瘤,瘤细胞核偏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内可见各阶段的浆细胞浸润。,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被浆细胞取代,一些浆细胞异形,极少见核分裂。,多发性骨髓瘤:leishman染色的骨髓涂片,胞浆嗜碱性,其中一个浆细胞多核,可见近核的空晕。,巨球蛋白血症:骨髓内弥漫性增生的有核细胞类似淋巴细胞。细胞浆丰富,略嗜碱性。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含体(dutcher小体)。,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结切片示大量浆样淋巴细胞,巨球蛋白血症:骨髓涂片。浆样细胞,胞浆嗜碱性
7、,淡透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结切片pas示核内免疫球蛋白阳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骨髓涂片,示浆样淋巴细胞,缗钱状分布红细胞,重链病淋巴结,免疫球蛋白重链病:多形性浆细胞与淋巴细胞混合。,重链病:肠粘膜固有层内大量接近成熟的浆细胞弥漫浸润。,重链病:小肠粘膜浆细胞弥漫浸润。,重链病:淋巴结内多形性浆细胞浸润。,二、血清补体测定,补体(Complement,C)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及组织中具有酶样活性、不耐热和功能上连续反应的糖蛋白,由传统途径的九种成分(C142356789),旁路途径的三种成分及其衍生物,B、D、P、H、I等因子组成。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一)
8、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CH50以溶血素(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待测血清中的C1,进而引起补体活化的连锁发应,在绵羊红细胞上形成多分子聚合物,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一般以50%溶血为检测终点CH50,SRBC,Y,抗体Ab,SRBC,T,补 体,C,C,C,C,溶血,SRBC,C,C,C,C,CH50增高: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某些恶性肿瘤CH50减低:各种免疫复合物疾病,如肾小球肾炎、SLE、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二)补体C1q检测增加:骨髓炎、类风湿、痛风降低:SLE、混合型结缔组织病(三)补体C3检测增高: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降低: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四)补
9、体C4检测升高:急性风湿热、结节性动脉炎降低: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肾炎(五)补体旁路B因子检测同补体旁路途径活性检测增高:自身免疫疾病、肾病综合征降低:肝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测,人体的淋巴细胞分为T、B和NK等细胞群,他们又分别有若干亚群,各有其特异的表面标志和功能。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16+CD56+),一、T细胞亚群的检测(一)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用于检测T细胞的数量,降低:免疫缺陷病,如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某些病毒感染、大面积烧伤增高:甲亢、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慢活肝、器官移植排斥,T淋巴细胞被植物血凝素PHA和
10、刀豆蛋白A刺激,出现母细胞化。,(二)T细胞转化反映T细胞的免疫功能,(三)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T细胞表面有多种抗原,统称为白细胞分化抗原CD。CD3代表总T细胞CD4代表T辅助T细胞,THCD8细胞毒性T细胞,TC(大多)抑制细胞,TS(少数),临床意义CD3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CD4降低:恶性肿瘤、免疫缺陷CD8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CD4/CD8比值增高:排斥反应CD4/CD8比值降低:艾滋病,二、B细胞分化抗原检测应用CD19、CD20和CD22等单克隆抗体,分别与B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求出CD19、CD20和CD22等阳性百分率和B淋巴细胞数。升
11、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降低:无丙球、化疗、免疫抑制剂,三、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检测1、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NK细胞介导天然免疫应答,不依赖抗体和补体,即能直接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受病毒感染的细胞等。增高:抗肿瘤、抗病毒感染降低:免疫缺陷、艾滋病,NKT细胞与CD4细胞共同作用,抗肿瘤免疫的细胞效应机制,2、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测定,ADCC作用,这类细胞表面有Fc受体,当相应的抗体结合后,抗体被激活,ADCC细胞得以与抗体 的Fc受体段结合,引起靶细胞的杀伤与破坏。增高:自身免疫性疾病降低: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等,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四、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CK是活化免疫细胞
12、为主分泌产生的免疫调节性小分子多肽,检测其可了解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它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上常见有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细胞因子,1、IL-2活性和IL-2受体测定IL-2是白细胞介素中的一种,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是具有多向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它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IL-2:年龄;IL-2:自身免疫疾病IL-2R: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疾病,2、肿瘤坏死因子测定TNF-单核细胞、吞噬细胞TNF-T淋巴细胞都具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和杀伤作用,都可引起抗感染的炎症反应效应,以及对免疫细胞的调节、诱生作用。有炎症介
13、质作用、抗感染效应、抗肿瘤作用,TNF抑制剂作用示意图,HIV-I:Nef-Fas和TNF的反向作用因子,3、干扰素IFN测定IFN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增高:急性病毒感染、SLE降低:乙肝及其携带者、哮喘、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干扰素-受体缺陷病,干扰素-受体缺陷病干扰素-受体(IFN-R1)缺陷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严重的分枝杆菌、沙门菌感染以及卡介苗(BCG)接种引起播散性感染为特征。,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
14、质。这类物质可反映细胞恶变各个阶段的表型及基因特征性。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肿瘤标志物。,理想的肿瘤标志物条件,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器官特异性,可对肿瘤进行定位;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与肿瘤的大小、生长、消退、转移、恶性程度有直接的定性或定量的比例关系;易检测出,取材方便,检出方法简单灵敏。,一、蛋白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1.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阳性:肝癌、生殖腺胚胎肿瘤、胎儿产前监测原发性肝癌阳性率:67.8%-74.4%约18%原发性肝癌呈假阴性,临床意义,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约8090出现升高,400ug/L为
15、诊断肝癌的医学决定水平。如果血清AFP持续大于400ng/ml,持续4周以上,转氨酶正常,应高度怀疑肝癌。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升高为散在性和暂时性的,前者常50ug/L,后者 300ug/L。3.其它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癌症,有升高。4.妊娠峰值为380500ug/L。,肝细胞癌大体标本,原发性肝癌(块状型),原发性肝癌(结节型),原发性肝癌(小癌型),畸胎瘤,2.癌胚抗原CEA:胃肠肿瘤正常胚胎组织所产生的成分,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极微量。当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变时,此类抗原表达可明显增多。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
16、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也会出现假阳性。,临床意义,癌胚抗原的阳性率:胰腺癌为88%-91%,肺癌为76%,结肠癌为73%,肝癌为88%-96%,乳腺癌、卵巢癌为73%。CEA超过20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协助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同AFP协同可对肝癌进行鉴别诊断:AFP阳性,CEA阴性多为原发性肝癌;两者都阳性或CEA阳性多为继发性肝癌。乳腺癌、胃癌和肺癌的第二标志物;消化系统炎症可有升高。,甲状腺髓样癌,结肠癌 直肠癌,3.组织多肽抗原TPA:恶性肿瘤,组织多肽抗原是存
17、在于胎盘和大部分肿瘤组织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一种单链多肽。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很高,但它的增高与肿瘤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有助于恶性肿瘤的预后判断和治疗监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PA水平可显著升高。经治疗好转后,TPA水平降低;若TPA再次增高,提示有肿瘤复发。,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癌,是前列腺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选,4ng/ml;以TPSA4.2ng/ml,F/T0.11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指标。,前列腺癌时,60%-90%患者,PSA增高,术后,PSA降低术后PSA无降低,或升高,说明肿瘤转移或复发。少数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患者的PSA轻度增高若t-P
18、SA处于4-10g/L时,F-PSA/t-PSA0.1提示前列腺癌肛门指诊、前列腺按摩等可能导致PSA增加,建议间隔时间再查PSA。,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病理图,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是肿瘤相关抗原糖蛋白,存在于子宫、子宫颈、肺、头颈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细胞浆中,特别在非角化癌的细胞中,含量更丰富。是食道鳞状细胞癌的第一标志物;是外阴、阴道、子宫鳞状细胞癌的有效标志物;牛皮癣、肾功能不全等血清中SCC也升高。,肺鳞状细胞癌 支气管镜检灰白色肿瘤,肺鳞状细胞癌CT肺鳞状细胞癌X线,肺鳞状细胞癌镜下,宫颈癌,宫颈癌,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1.癌抗原50 CA50胰腺癌、胆(道
19、)囊癌、肝癌2.癌抗原724 CA724卵巢癌、大肠癌等3.糖链抗原199 CA199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疾病,4.癌抗原125 CA125卵巢癌5.癌抗原242 CA242胰腺癌、结肠癌、胃癌6.癌抗原153 CA153乳腺癌,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橘皮样外观,三、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1.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癌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3.-L-岩藻糖苷酶AFU:肝癌,神经母细胞瘤,常见肿瘤标志物在主要肿瘤中的联合应用,恶 性 肿 瘤 主要 标 志 其 它 标 志原发性肝癌 AFP-GT,ALP,CEA,AFU胰腺癌 CA19-9 CEA,CA50,CA242
20、 胃癌 CA72-4 CEA,CA19-9,SA 结直肠癌 CEA CA19-9,CA-50,NSE 小细胞肺癌 NSE CEA,CA50,ACTH,CT非小细胞肺癌 CYFRA21-1 CEA SCCA NSE,TSA 乳腺癌 CA15-3 CEA,CA549,CA72-4卵巢癌 CA125 CA72-4,CA19-9,CEA 子宫颈癌 SCCA CEA,HCG 前列腺癌 PSA f-PSA,PAP,ALP,CEA 白血病 ALP,2M,铁蛋白,第四节 自身抗体检测某些原因削弱或破坏健康人的自身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就会对自身组织或成分产生免疫应答,称为自身免疫。由于自身免疫而产生的疾病称为自身
21、免疫病AID。,自身免疫疾病的基本特征1.患者血中有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细胞2.自身抗体、T细胞作用于相应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3.可获得相应的动物病理模型,4.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强度密切相关5.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6.遗传倾向7.部分自身免疫病易发生于女性8.可以有诱因,也可无,多数不清,无诱因者多称为自发性或特发性,9.病情有重叠现象,即一个人可同时患一种以上的自身免疫病10.病损局部可发现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11.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一、类风湿因子RF,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用乳胶
22、凝集法测定,但特异性不高,应予鉴别。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分为IgM、IgA、IgG、IgD、IgE五型。,RF的生物作用,1、调节体内免疫反应;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4、只有类风湿因子的量超过一定的滴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临床意义,约90%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RF呈阳性;某些自身免疫病,如冷球蛋白血症、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SLE等患者都有较高的阳性率;一些其他疾病如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也可出现RF。,IgG类RF的含量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
23、节外症状密切相关;IgA-RF与骨质破坏有关,早期IgA-RF升高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IgA类RF见于RA、硬皮病、Felty综合征和SLE,是RA临床活动的一个指标;IgM类RF的含量与RA的活动性无密切关系;IgE-RF升高时,已属病情晚期。,由类风湿造成的足趾及手指关节变形,二、抗核抗体检测,抗核抗体,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P、NDA、E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可分为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和抗核仁抗体等。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临床意义SLE、药物性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全身性硬皮病等,分类和命名,以首
24、先检出该抗体的患者名字命名,如抗Sm、抗Sa 抗体等;以相关疾病命名,如抗Scl-70、抗SS-A、抗SS-B 抗体等;以抗原的部位命名,如抗核仁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膜抗体、抗细胞浆抗体等;以抗原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命名,如抗DNA、抗RNP、抗组蛋白抗体等。,均质型,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抗ss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nucleosome),斑点型(nRNP/Sm),高滴度的抗U1-nRNP为MCTD的特征。抗Sm抗体对SLE具有高度特异性。,斑点型(SSA/SSB),抗SSA最常出现于SS及新生儿红斑狼疮(100%)。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女性,可出现于SS和
25、SLE。,核点型(DOTS),见于SLE、SS、PBC、风湿病,抗着丝点型,PSS局限型标志抗体,周边型,可见于胶原病、SLE等患者,2.可提取性核抗原性多肽抗体谱测定可提取的核抗原ENA是多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多肽构成,测定这些抗原的自身抗体(抗ENA),用来反映某些自身免疫病的状况。,是一组以人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与临床多种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周边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主
26、要见于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主要见于Wegeners肉芽肿及微小多动脉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KA主要见于RA,阳性率36%-59%,特异性95%-99%,其出现可以先于临床表现;高滴度可预示较严重的RA类型。,抗角蛋白抗体(AKA),3.抗DNA抗体测定,抗DNA抗体分为抗双链DNA抗体和抗Z-DNA抗体。抗ds-DNA抗体的靶细胞是细胞核中DNA的双螺旋结构。抗ds DNA抗体与SLE的关系密切,且随疾病的活动度而升降,病情好转者其滴度多下降甚或转阴,是红斑狼疮(SLE)所特有。抗ds DNA抗体在临床上无实用价值。临床意义活动
27、期SLE,合并狼疮性肾炎。,抗dsDNA抗体,SLE特异性抗体,与病情活动度相关。,4.抗胞质抗体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是一种针对细胞质中线粒体内膜脂蛋白成分的自身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特异性,该抗体主要是IgG。AMA阳性:肝脏疾病抗肌动蛋白抗体检测抗Jo-1抗体检测,三、组织和细胞抗体检测1.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测,2.抗胃壁细胞抗体测定,恶性贫血:胃粘膜萎缩,主细胞和壁细胞已消失,仅见粘液分泌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粘膜肌较正常厚。,3.抗甲状腺抗体测定,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
28、成的一种糖蛋白,抗甲状腺球蛋白主要是IgG。阳性:桥本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腺癌,重症肌无力、肝脏病、风湿性血管病等,B.抗甲状腺微粒体测定TM针对甲状腺微粒的一种抗体抗TM阳性: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甲状腺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4.抗平滑肌抗体ASMA:狼疮性肝炎,ASMA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型的血清学标志抗体,阳性率大于90%,高滴度对疾病诊断特异性几乎达到100%。,5.抗心肌抗体6.肝脏相关自身抗体检测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检测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检测,狼疮细胞,四、其他抗体检测,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2.抗心磷脂抗体测定,3.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是针对运动肌细胞上
29、乙酰胆碱受体的一种自身抗体。它可结合到运动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破坏运动板,使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发生障碍,致运动无力。临床意义重症肌无力,第五节 感染免疫检测一、细菌感染免疫检测1.ASO 链球菌,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一般简称抗“O”,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有一定的抗原性,它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一周后ASO即开始上升,4-6周达高峰,风湿热的病人在感染溶血性链球菌4-6周后,80%的的患者可见ASO增高。链球菌感染人体溶血素O 机体产生抗体查抗体,链球菌性咽炎,2.肥达试验(Widal),伤寒杆菌,副伤寒,是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伤寒、副伤寒杆菌抗体的一种检验。
30、将被检血清倍比稀释后与伤寒杆菌的H、O抗原,副伤寒杆菌甲、乙、丙的H抗原,在生理盐水介质中进行凝集价测定。伤寒杆菌感染人体机体产生抗体查抗体,倍比稀释滴度效价,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测定感染一周后,抗体逐渐增高,2个月后逐渐下降;接受疫苗接种者高抗体效价可持续一年以上。,4.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卡,5.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和DNA测定,6.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二、病毒感染免疫测定,1.TORCH试验TORCH是指一组病原体:T即刚地弓形虫,O即others,R即风疹病毒,C即巨细胞病毒,H即单纯疱疹病毒。当出现这些病原体感染,新生儿致畸致残率很高。,风疹病毒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巨
31、细胞病毒检测,肺内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检测,弓形虫引起的脑脓肿的病变,2.汉坦病毒抗体IgM测定,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测定,4.柯萨奇病毒抗体和RNA测定,5.轮状病毒抗体和RNA测定,6.嗜异性凝集试验及吸收试验7.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及RNA测定,三、寄生虫感染免疫检测1.日本血吸虫抗体测定,2.囊虫抗体测定,脑囊虫,3.疟原虫抗体和抗原测定,子孢子,裂殖体,成熟滋养体环状体,红外期裂殖体间日疟原虫雄雌配子体,四、性传播疾病免疫检测1、衣原体抗体测定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2、支原体的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
32、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3、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4、淋球菌血清学测定及DNA测定,血培养皿上的淋球菌菌落,5、艾滋病抗体及DNA测定,电子显微镜下可见HIV病毒颗粒,第六节 移植免疫检测,一、移植类型1.自体移植 2.同系移植3.同种异体移植 4.异种移植二、排斥反应1.MHC抗原2.排斥反应类型宿主抗移植物HVGR: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加速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3.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三、移植免疫检测1.ABO血型配型2.HLA配型3.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第七节 其他免疫检测一、循环免疫复合物IC检测,体内游离抗原与相应
33、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自身免疫病、感染、肿瘤、移植、变态反应,二、冷球蛋白CG检测CG是血清中一种免疫球蛋白IgM,在4沉淀,30易于聚合,37呈可逆性完全散开。参考值阴性或80mg/L临床意义免疫疾病,三、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和其他免疫调控作用。可用免疫扩散法、胶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种化脓性炎症、组织坏死(心肌梗塞、严重创伤、烧伤等)、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等,血清中CRP含量可增高。风湿热的急性期及活动期CRP含量明显增高,可达200mg/L。,风湿对心脏的损伤,C反应蛋白,主要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病毒感染常正常或轻微升高.G-菌感染,常1000mg/LG+菌感染,常100mg/L病毒感染,常50mg/L,感染 风湿热CRP升高 细菌性 活动期 器官性CRP不高 非细菌性 非活动期 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