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解决方案.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目 录1方案概述11.1建设背景11.2系统发展简介11.2.1某区网格化管理11.2.2某市西城区“四位一体”综合指挥平台21.3建设目标41.4系统设计思路61.5建设原则81.5.1先进性81.5.2可靠性81.5.3经济性81.5.4扩展性81.5.5易用性81.5.6资源共享91.5.7量身定制92系统结构102.1管理体制建设102.1.1数字城管新模式102.1.2创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102.1.3新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112.2核心应用系统122.2.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122.2.2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122.2.3协同工作子系统132.2.
2、4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132.2.5视频监控子系统132.2.6指挥调度子系统152.2.7视频会议子系统162.2.8评价统计子系统162.2.9地理编码子系统162.2.10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172.2.11应用维护子系统172.2.12数据交换子系统172.3拓展应用系统182.3.1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182.3.2专项普查子系统182.3.3工地管理子系统182.3.4GPS监控指挥子系统182.3.5移动执法子系统182.3.6移动督办子系统182.3.7业务短信子系统182.3.8数据挖掘子系统192.3.9公众信息发布子系统192.4整合已建视频监控系统192.4.1整合
3、模拟视频监控系统192.4.2整合数字视频监控系统203系统建设213.1平台建设213.1.1门户集成平台213.1.2管理系统平台213.1.3空间可视化平台213.1.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213.2数据中心建设213.3标准化建设223.3.1管理标准223.3.2技术标准223.3.3数据标准233.3.4作业标准233.4应用系统建设233.4.1“四位一体”门户系统233.4.2城管监督指挥系统233.4.3城管GIS辅助分析系统233.4.4城管部件在线更新系统243.4.5政府值班系统243.4.6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243.4.7突发事件系统243.4.8GIS辅助决策应急指挥系
4、统243.4.9预案管理系统243.4.10突发事件案例管理系统243.4.11法规资料系统243.4.12信息收发系统253.4.13短信收发系统253.4.14传真收发系统253.4.15视频监控系统253.4.16电子地图显示系统253.4.17电视墙多画面显示系统253.4.18强大的数字录音、录像系统263.4.19多种级别权限设置263.4.20智能监控识别及报警联动273.4.21无线视频监控接入273.4.22多媒体移动通讯功能273.4.23虚拟真实场景模拟演练、设计论证功能283.4.24目标无线定位及移动轨迹跟踪功能293.4.25智能分析功能294核心技术304.1技术
5、先进,手段创新304.2基于网格地图的精细化城市管理304.3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环境304.4强化空间信息管理和利用,为综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304.5基于构建技术的开发模式304.6系统规模平滑扩展314.7适应多种网络314.8便于集成314.9高可靠性314.10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方式315项目特点326深化应用336.1数字城管深入社区“街镇网格化”336.2城管执法新动力“数字执法”336.3网格化管理技术深入“数字市政”331 方案概述1.1 建设背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滞后几乎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共性问题。宁夏自治区银川市与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一样,经过20多年的
6、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和理念滞后,政府管理缺位,条块分割,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和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了信息滞后、管理被动,粗放、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为常态,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迫在眉捷。目前中国已经达到城镇化中期的发展水平,正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68%,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与此同时,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资源相对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7、;城镇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突出;城镇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仍然滞后;法律和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对城镇化的期望值过高等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住建部将加快“数字城市”的推广。1.2 系统发展简介1.2.1 某区网格化管理2003年底,某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课题组,针对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运用“数字城市”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思想和方法,依托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结合某区城市管理的实际,提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某区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推出全区域、全时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
8、之配套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某区将借助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某区25.38平方公里划分成10个街道、137个社区、1593个网格单元,由35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每个城市管理监督员随身携带具有无线传输和定位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即“城管通” 手机),分布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监督员使用“城管通”手机,居民只要拨打城市管理特服号,就可以把遇到的城市管理中的如井盖丢失、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及时报告给某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某区城市管理监督中
9、心将通过专用网络迅速通知担负城市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通过一张网络和一个平台,将城市管理信息集纳于无形之中,不仅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也实现了对市民的意见、心声进行实时的收集与反馈。 1.2.2 某市西城区“四位一体”综合指挥平台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综合管理与突发事件的快速指挥处置是城市运行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某市西城区具有中央单位多,大型的国事活动多的特点,政务公开、城市管理、为民服务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至关重要,区情决定了西城无小事,所以城市常态管理与突发事件的快速协调、指挥、处置紧密结合是西城区城市综合管理的必由之路。因此,西城区在借鉴某模式的同时结合自身的
10、特点,在某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从单纯的网格化监督管理模式,向城市管理监督、政府值班、非紧急救助和应急指挥的统一一体化管理指挥发展,并提出资源共享、指挥统一、运转协调、处置高效的工作目标,创新出具有西城特色的“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指挥模式,并以奥运保障为契机研发了“西城区四位一体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在城市运行管理与应急指挥上率先做了成功的尝试。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重要的旅游和商业中心,这种核心地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同时结合区域实际,探索一条西城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之路。按照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要求,并落实西
11、城区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关于建立城市管理新体制的要求,2005年底西城区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我区现有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硬件设施,建立了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提升了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随着奥运的临近,城市管理工作重心将向奥运相关主题转移,西城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便民服务、总值班室四项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四位一体”奥运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城区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于2006年1月10日正式开通运行,系统建设始终贯穿信息资源整合的理念,充分利用我区已有的信息化成果,在区OA办公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IP
12、会议电视系统等基础平台之上,建立了城管业务协同办公系统、综合查询与统计报表系统、综合评价系统、监督员管理系统、城管GIS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移动车载系统、有无线通信调度指挥系统、传真群发系统等,实现了区中心与各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与指挥调度。在完成某市确定的网格化建设规定动作基础上,西城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便民服务、总值班室四项服务职能,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四位一体”综合指挥平台建设,通过政府常态和非常态管理的有效结合,全力打造信息化城市管理新模式。2006年完成了7个街道办事处和9个主要城管和应急单位的分中心建设,将案件办理延伸到委办局下属的科、所、队,实现了区、街(委办局
13、)、居(科、所、队)的三级协同办公,建立了与区中心系统配套的业务办理、指挥调度、传真群发、多媒体显示、视频监控和会议电视等分中心系统,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整体提高了全区城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消除了城市管理的“短板效应”。分中心系统建设的完成,提高了区委、区政府对辖区范围内城市管理及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成功实现了城市管理平台的向下延伸。为加强区委、政府对城市管理的日常巡查与监管,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西城区建立了以通泰大厦为中心站,覆盖全区的高效、稳定无线移动图像监控传输网络,建设3套移动车载监控系统,西城区指挥中心及相应专业部门可实时监控现场图像。该系统可有效保
14、证重大节日、突发事件的现场监控以及日常城市环境和施工工地的巡查,方便、快捷、及时处理自来水管线爆裂以及地铁四号线路面塌陷等各类突发事件和城市管理问题,在今年除夕、正月十五烟花限放、奥运测试赛等期间,车载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市领导和区领导的一致好评。随着奥运城市环境整治工程的进行,西城区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改变,自2006年6月以来,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在市平台和各区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现有部件的地址和权属进行了更新,新增医院、学校、居委会等社区资源数据以及危房、污染源、低洼院等应急专题数据,完成全区2.1万个兴趣点的重新确定,对全区原有21.6万个区属部件按照全新的位置描述规则重新生成更
15、加科学、合理的地址描述,部件数量从2005年普查后的21.6万个增加到26万个。以保障“奥运”测试赛为契机,西城区紧紧围绕“奥运”和“十七大”等全区重点工作,加强奥运场馆及会保周边专题数据的制作和应用,积极推进西城区奥运综合指挥平台建设。西城区对辖区内的奥运场馆、酒店、行进路线、马拉松比赛路线等区域及相应的部件进行了测量,制作了奥运区域专题图层,共涉及244个网格、8.5平方公里、约6万余个部件,该图层的制作有助于摸清西城区奥运重点保障区域的部件详情,便于监督员对相关区域的部件进行重点巡查,防患于未然。同时在城管信息系统增加奥运场馆周边案件自动识别功能和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一旦奥运区域内的城市部
16、件出现问题,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并按紧急案件进行处理。将与应急有关的专题数据(如危险源、危房危楼、防汛等)和社区资源数据也纳入部件普查范围,通过城管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各部门对部件数据和应急专题数据的网上地图查询和在线数据维护,大大方便了业务部门对数据的查询使用,有效保证了部件数据的长效、持续更新。1.3 建设目标银川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建设要紧密结合多种业务的综合应用需求。通过建设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实现以下目标:(1)逐步构建城市运行监测平台,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银川市将加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系统建设,逐步构建城市运行监测平台,使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
17、心成为政府的基础信息平台,成为整个城市运行的数据、信息的集散中心。同时,通过对城市运行的动态监控及对平台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城市运行的总体态势描述与先兆识别预警,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使城市运行的综合协调与指挥目标更明确、方法更得当、实施更有效,最终实现不仅对城市整体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科学、系统管理,而且同时也为城市运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长效机制保障和数据信息支持。(2)进一步拓展新模式监管内容,提高城市综合执法能力;银川市将结合实际,逐步丰富具有外观形态的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监管内容,建立完善城市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为多部门的综合执法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使各部门能够
18、得到所需的共享信息,并在履行各自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城市管理中各部门间的协同作战,从而有效促进政府综合执法效能的提高,不断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和长效机制。(3)以数据促决策、以数据抓绩效,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挖掘功能;银川市将在总体掌握城市运行即时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深层次分析挖掘,做好新问题的识别和捕捉工作,以图表等形式为领导最直观的展现出问题的所在,全力辅助领导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真正成为领导决策信息的最可靠来源。同时,还将持续性的采集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追踪式的分析,形成相应的绩效指标,使领导透视和关注到各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真正从决
19、策层面推动各部门绩效管理。(4)紧密结合日常管理流程,领导在机关办公区,通过双向视频指挥和远程监控功能远程指挥协调各机构运转,集中管理、统一指挥,使得:l 各级管理部门之间能够通过双向视频交互的方式布置工作计划、下达指示,达到各级管理部门之间有效沟通。l 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各监控点的工作情况并及时进行协调与调度;l 各职能部门可以实时了解、掌握各监控点现场情况,加大实时安全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问题,杜绝安全隐患;l 各级领导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单位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1.4 系统设计思路针对银川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建设项目,我们提出了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20、、政府值班室、应急办和非紧急救助四位集于一身的管理思路。这种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可以在城市管理中充分发挥职能相对独立,职责明晰但信息共享,协调统一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由于职能壁垒带来的协调不畅,相互推诿现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有了这种管理体系的保障,为建设“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指挥平台奠定了基础。系统建设的核心思想就是做到统一接警、快速处置、信息共享、科学决策、有效指挥,并且充分利用银川市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l 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满足市、区、街道、专业委办局和所属科、所、队分级管理体系对案件接警、派发、处置、反馈的需要;
21、l 将短信平台、视频监控系统、传真群发系统以及IP会议系统等信息传输手段进行全面的集成整合,以满足对城市管理以及突发事件案的快速处置需要;l 将政务地理信息图层资源,城市管理部件普查资源进行有效的数据集成,满足数据的共享需要,做到为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为适应城市管理的变化与职能调整的需要,同时,兼顾今后系统扩展性的需要,系统在设计上采用平台+应用的构建化设计,提出了“四台一中心”的系统建设思路,在平台基础之上构建业务应用系统,坚持扩展性、易用性、灵活性的原则。l 管理信息系统平台l 门户集成平台l 空间可视化平台l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数据中心。1.5 建
22、设原则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不同城市的需求不同,在系统设计上要和市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确保系统建成真正满足不同城市的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便民服务、值班调度的各种需求。本系统设计遵从以下原则。1.5.1 先进性系统采用先进、成熟的音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核心技术具有多项中国专利,视频编码采用先进的MPEG.4/H.264标准,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好、容错能力强、网络适应性强。1.5.2 可靠性系统软件设计采用C/S架构,稳定性好,监控前端采用嵌入式设计,采用专用芯片,结构紧凑、功耗低、可靠性高,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1.5.3 经济性系统的核心
23、设备和主要设备由我公司自主研制生产,核心系统软件全部为自有知识产权,有效地控制产品成本,并可兼容多种音视频相关外围设备,充分保护用户投资,使系统建设成本大大降低。1.5.4 扩展性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核心设备综合视频交换机具有大容量的处理能力并支持级联,方便系统容量的平滑扩展;业务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方便地与可选的增强功能系统进行集成,拓展系统功能。1.5.5 易用性紧密结合用户不同业务的应用需求,系统操作流程明晰、高效,软件操作界面简洁、友好,易于使用。1.5.6 资源共享系统运行在基于IP网络的环境下,与用户的其他数据和语音业务共用一个基础网络。指挥调度终端既可以用于
24、监控,也可以用于指挥调度、视频会议以及视频报警联动显示等。综合视频交换机可以接入多个应用系统,组成功能更强大的综合视频应用系统,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获取最大的整体效益。1.5.7 量身定制公司拥有一支多年从事信息化技术研发、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系统各个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按照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2 系统结构2.1 管理体制建设2.1.1 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新模式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新模式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
25、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新模式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的整合和创新。2.1.2 创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设立城市管理新体制,对原有体制进行变革,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督和评价机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协调和处理机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l 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负责城市管理中各种问题的信息采集、报送,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对本区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
26、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对城市管理的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l 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负责办理监督中心转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派遣,并督办处置质量和效率;将责任单位反馈的办理结果核对后向监督中心反馈;协调各部门解决城市管理中重难点问题和属于市以上各部门处置的城管问题的协调工作。2.1.3 新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 106-2005)的要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工作流一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登记与核实、任务立案、任务分配与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六个阶段。具体流程如图所示。流程阶段描述信息收集阶段城市管理监督员在
27、规定的若干单元网格内巡视,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后通过利用无线智能终端实现问题信息的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位置、图片、表单、录音等信息上报,监督中心接收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通知监督员核实,监督员上报核实结果。案卷建立阶段监督中心接收城市管理监督员或群众上报的问题,立案、审核后,批转到指挥中心。任务派遣阶段指挥中心接收监督中心批转的案卷,派遣至相关专业部门处理。任务处理阶段相关专业部门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处理问题。处理反馈阶段 指挥中心将相关专业部门反馈的问题处理结果信息反馈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反馈到监督中心。核查结案阶段监督中心通知相应区域的城市管理监督员到现场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核查,
28、城市管理监督员通过无线终端上报核查结果;如上报的处理核查信息与指挥中心批转的问题处理信息一致,监督中心进行结案处理。2.2 核心应用系统2.2.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接受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分为终端应用系统和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终端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信息,通过电话、表单、现场照片、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经无线网
29、络将所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受理平台。2.2.2 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设立呼叫中心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市级平台的城市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问题发生定位,立案后传递给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因此,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市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2.2.3 协同工作子系统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运用空间网格、地理编码、工作流、WebGIS等技术,受理城管监督员通过系统上报的城市部件和事件问题信息以及社会公众的举报信息,将任务
30、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完成跨部门的任务流转和全程督查;实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区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与督办,达到城市管理主动、精细、快速、统一的目标;通过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建立全时段监控、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通过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解决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分工不明、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2.2.4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是城市管理新模式实时、可视化的信息显示系统。通过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实时监控、案卷办理状态和
31、详细信息查询及城管监督员的实时调度,便于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有关领导实时了解某区的城市管理状况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2.2.5 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是是对管理辖区各主要路口路段安装摄像头,进行24小时昼夜监控,可以实时了解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便于指挥、疏导及调度,给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可视化资料。用户能灵活切换现场视频画面、控制云台和摄像头,方便地组合显示一至十六路的视频画面并支持双向语音可视对讲。支持多种监控模式:点对点监控:某指挥调度终端或视频浏览终端可以监视其他指挥调度终端及监控前端的图像,必要时可进行语音对讲。点对多点监控:某指挥调度终端或视频浏览终端可以同时监视一至九路监控前端
32、,监控前端接入视频分割器、DVR,同样带宽条件下可以实现同时对更多点的监控。多点对一点监控:系统中可以有多个不同级别的指挥调度终端或视频浏览终端监视同一监控前端。多点对多点的监控:系统可以做到多个指挥调度终端或视频浏览终端对多个监控前端的同时交叉监控。单窗口轮询:在某窗口中轮流显示一组监控点图像,按间隔时间来替换图像。多窗口轮询:多个监控点图像的分页自动显示。窗体自动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翻页。云台预置位:通过预先存储摄像头和云台的位置、光圈、焦距等预置点参数,使用时可准确进入对应预置点,不必人工调整。巡航:把若干预置位按顺序连接起来,让摄像头和云台在几个预置位设定的轨迹上转动。2.2.6 指挥调
33、度子系统借助于综合数字视频系统的多种级别和权限模式设置,上级领导通过指挥调度终端可以向下级发布指挥和调度命令,上下级各个部门、各级领导与下属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音、视频信息的双向交流。通过系统将市级城市管理中心、区级城市管理中心乃至事件现场联接为一体,与现场情况相结合,使用可视化临场指挥、现场协调人员通过多方双向应视频全交互方式,实现预案统筹、远程指挥、现场行动紧密结合。指挥调度人员可实现多种指挥方式:点对点指挥调度:一个上级对一个下级的指挥调度。点对多点指挥调度:某指挥调度终端根据权限设置可以呼入召集多个指挥调度终端,进行一对多的指挥调度。多组指挥调度:系统中可以有多个指挥调度组共存,各个指挥
34、调度组之间互不干扰。插入指挥调度:上级指挥调度终端可以呼叫插入其它正在进行的指挥调度组,并得到指挥调度组的指挥权;上级指挥调度终端可以呼叫其它正在进行的指挥调度组内的终端用户,经指挥调度组指挥者同意后,可加入上级指挥调度组。被指挥调度者可随时加入和退出指挥调度组。指挥调度内调用监控任意监控点的图像,并可广播该图像。多组指挥调度内同时调用监控任意监控点的图像。支持指挥调度者对被指挥者指挥调度前的预览。通过配置可显示任意联动报警点的图像。指挥调度者对多个监控前端进行语音广播。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视频指挥调度功能与各下级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各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协调。当现场发
35、生意外情况,现场人员不能解决,各级领导和相关专家又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此时可以利用系统的指挥调度功能召集相关业务主管和专家实时的监视现场情况,并与现场人员进行语音实时交流,共同指导现场进行意外情况的处理以及相应的远程指导,为现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2.7 视频会议子系统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可根据需要适时召开市区一级视频会议,实现交班会、总结会等各种会议,进行多点多方双向音视频交流互动。系统支持多种会议形式:即时会议、支持例会、多组会议。系统能够提供的会议管理模式:提供管理员统一管理模式和主席控制会议两种模式。系统能够提供的会议运行模式:广播模式、点名模式、自由
36、讨论模式、多画面模式、自动浏览模式等。系统能够提供的会议控制功能:包括添加、删除会场、静音开静音、闭音开闭音、允许禁止声控、结束会议等所有会议中遇到的控制功能。会议组织者可以设定多个例会,每个例会包含相对固定的成员,可以方便地组织会议。会议成员可随时加入和退出会议组。会议组织者可以对各个会场的发言权进行控制,并可广播某一分会场。可根据需要适时召开视频会议,实现交班会、协调会、总结会等各种会议,进行多点多方双向音视频交流互动。2.2.8 评价统计子系统评价统计子系统通过采集网格化城市管理过程信息,在各种绩效评价数学模型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基于图表、地图形式表现的评价结果可
37、视化功能,形成对区域、部门、岗位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地掌握和分析城市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水平,从而达到对管理过程中问题的不断纠正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实现对城市管理的正确决策和长效机制的保持。2.2.9 地理编码子系统城市管理地理编码系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数字城市地理编码技术提供了一种把具有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赋予地理坐标、进而可以为计算机所计算的方式。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
38、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2.2.10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供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于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每个使用人员权限;可以配置使用地图数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添加图层和地物,每类地物相应的属性信息等等。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
39、统修改应用模型,避免了使用数据库系统本身工具进行系统维护,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系统管理人员无需了解系统数据库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系统与数据扩展。2.2.11 应用维护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系统数据备份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应用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
40、。2.2.12 数据交换子系统建立全市统一标准的数据交换子系统,建设统一规范的市区两级交换标准规范,使得市级平台实时获得区级平台的包括问题信息、多媒体信息、业务办理信息在内的全面的城市管理信息。2.3 拓展应用系统2.3.1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城市部件在线更新系统基于B/S结构(包含面向地理信息的WebGIS服务),用于在线修改城市部件信息。系统为相关专业部门用户提供网上地图数据输入、编辑和更新工具,实现在线数据输入、编辑更新。2.3.2 专项普查子系统专为政府利用监督员进行专项普查提供全方位手段。借助无线采集器、无线网络传输和专项定义工具、专项分析工具等实现专项普查的快速实施和普查数据的
41、快速分析。2.3.3 工地管理子系统对建筑工地现场进行动态监测,结合视频监控设备,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来辅助建筑工地管理。2.3.4 GPS监控指挥子系统通过GPS技术实现城管车辆、环卫车辆、运渣车辆的监控;实时掌握监督员、各种城管资源的分布情况,实现高效的指挥调度。2.3.5 移动执法子系统图文一体化的城市管理移动执法系统是给专业部门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进行联网办公。2.3.6 移动督办子系统专为领导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使用移动办公系统,领导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城市管理的宏观状态、处理城市管理中的紧急事件。2.3.7 业务短信子系统通过业务短信功能与协同办公系统的紧密结合
42、,实现案卷到达提醒、催办短信提醒、超时短信提醒等。2.3.8 数据挖掘子系统通过挖掘运行产生的数据,从城市管理的不同角度,提供包含图文一体的评价统计分析,类型信息、趋势信息,为决策提供全面的、直观的依据。2.3.9 公众信息发布子系统向公众用户实时发布城市管理相关信息,主要发布问题处理状态及结果反馈信息;提供在线投票功能,对投票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综合评价所需的数据。2.4 整合已建视频监控系统2.4.1 整合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在“不破坏、不改变原有已建监控系统的架构”原则下,可以无缝兼容主流厂家各品牌的矩阵等系统控制设备,只需增加视频分配器设备,即可将原有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平滑接入到大型多级
43、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中。整合模拟监控系统架构图2.4.2 整合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不破坏、不改变原有已建监控系统的架构”原则下,通过设备代理服务器集成SDK二次开发包,将原有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无缝接入到大型多级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中。对于暂时无法实现软件兼容的产品,可通过增加硬件设备如视频分配器,将原有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平滑接入到大型多级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中。整合数字监控系统架构图3 系统建设3.1 平台建设3.1.1 门户集成平台“四位一体”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是多部门多职能的应用系统,它的特点就是部门信息多,应用功能多,使用用户多,因此,门户平台的作用就是建立一个多极的信息共享和面向对象的工作桌面,解决
44、统一登录、多系统集成和信息集成共享的问题。3.1.2 管理系统平台“四位一体”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的建设就是要依托管理系统平台来搭建,利用平台提供的工作流、表单、报表、权限等工具,根据业务内容构建应用系统,在管理业务变化时能够便于调整,同时兼顾今后业务的拓展。3.1.3 空间可视化平台空间可视化业务管理平台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将业务管理与空间位置相结合,实现直观的可视化展现,为管理起到科学化的辅助支撑作用。平台根据业务需要可以进行GIS应用功能配置、图层应用配置、空间位置标注、查询统计配置、空间展示方式配置、权限配置等一系列配置,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3.1.4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45、建设是为了对系统用户权限统一,针对用户多、角色多、系统多、权限多的特点,搭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接入系统的用户进行统一的授权,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对用户的统一管理。3.2 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是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的核心,数据中心建设主要涉及数据库建设(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库、城市部件数据库、城管业务数据库、应急业务数据库、政府值班业务数据库、非紧急救助业务数据库、视频监控数据库等),数据接口、数据交换、数据动态更新和数据安全等。3.3 标准化建设“四位一体”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的建设对政务公开、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新一轮政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更好的诠释,同时使我们开始考虑新型城市运行管理的标准化问题
46、,这个标准包括管理上的标准、技术上的标准、数据上的标准、作业规范上的标准等一个相对全面的标准体系。3.3.1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主要是制定“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职能,包括:城市管理监督部门、政府值班、非紧急救助、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最主要的是建立各自管理职能间的交叉与衔接,做到信息的畅通,处置的快速,命令的准确。3.3.2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主要定义出技术路线的选择,平台与应用系统的关系,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应用系统的建设内容以及平台的灵活性,扩展性,效率,接口标准,集成标准规范以及安全标准等。3.3.3 数据标准数据标准主要定义了数据库分类、数据的格式、数据字段、城市部件的分类、城市事件分类
47、、突发事件的分类、接警记录的分类、内容、格式要求等。3.3.4 作业标准作业标准主要定义了城市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接警、记录、派发、处置、反馈、备案等的操作规程与操作规范,定义了业务间的接口规范。综上所述,城市综合管理关系着社会的稳定,社会民生的好坏,对政府的管理、服务、监督以及应急反应起着关键的作用。今天的中国,各级政府都面临着城市运行管理的考验,打破体制间的壁垒,做到职能间的快速协调,提高处置问题的政府效能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创新举措。 “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指挥系统的建设对于在新形势下发展与完善城市的运行管理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3.4 应用系统建设3.4.1 “四位一体”门户系统提供一个信息集成门户,实现各类信息的即时发布,通过门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