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6451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语文二组陈静).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陈 静镇平县二龙乡王坪中心小学2017-03-21,“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 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 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 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 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长 陈至立,“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 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 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 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 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 合。”教育部长 陈至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2、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 题 简 介,一、课题组成员 成立课题中心组 课题特聘请市教科所前所长朱川彬老师、教研室副主任潘克勤老师、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蒯超英老师作为课题研究的顾问,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内容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教学资源库;建立语文教学网站。,1、教研活动2、课改文萃3、教学反思4、综合实践活动5、学习评价(学生),

3、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一)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承担研究的所有领导、教师都是研究者。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在行动研究中,“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研究,把探索研究结果与运用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又促进课题研究。同时辅之以文献法,学习有关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理论和经验,学习有关网络的知识和技术;调查法,调查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师生的态度及他们的需求等情况;实验法,对“整合”后产生的效果,必须经过科学的实验来验证;及经验总结法和统计法等。,(二)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本课题研究总体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研究,使他们不再

4、仅仅满足于教育实践的成功,能够自觉主动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进行尝试,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同时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立体性原则。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要不拘一格,形成研究领域的多元化、组成结构合理化。具体体现在:在研究的层次和侧面分布上,要体现出“纵向呈梯度、横向有侧重”;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以及二者结合进行;研究对象兼顾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逐步扩展到第二课堂;研究内容丰富多彩,使课堂模式、课程改革、教材教法、练习设计、习作导评等内容进一步优化,同时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德育工作的研究提供条件。,3、科学性

5、原则。全组成员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克服形式主义,扎扎实实以科学态度和方法对待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努力控制无关因子的干扰,确保研究成果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四、研究的措施和步骤,(一)措施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实现对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和监督。2、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研究过程,加强研究资料的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研究经验。3、注重学习环境建设,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造和谐的教育研究氛围。4、建立研究活动制度、阶段评价制度

6、、考核制度、总结交流制度、资料收集制度、奖励制度等,及时检查研究效果。,(二)步骤 本课题计划历时三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2年1月2002年8月)准备阶段。制定实施方案,申报课题,成立课题实验组。第二阶段(2002年9月2003年8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阶段。进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制定研究评价方案,并检测阶段研究成效,分析实验效因,请专家指导。第三阶段(2003年9月2004年6月)深入研究阶段。全面开展深入研究,进行后测及归因分析,收集实验教案、课例、课件、学习资源和活动方案,撰写研究论文,总结阶段成果。第四阶段(2004年7月2004年12月)对课题研究进

7、行总结测评,撰写实验报告,汇集并展示研究成果,接受验收。,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五、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要素,信息技术应用(学习支持环境)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语文课程内容,(1)语文信息化的学习支持环境,学校学习支持系统(校园网络系

8、统)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多媒体演示型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Web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因特网)语文课外学习环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工作室地区性学习支持系统(地区教育信息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基础设施(CERNET城域网校园网),平台,资源库,平台,学习者界面,学习者界面,学习空间,语文信息化的学习支持环境,通讯,语文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的特点,环境的开放性,为学校和教室提供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通道;资源的共享性,为学习者提供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为学习者展现可以个性化选择的学习界面;学习过程的协作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远程协商讨论通讯手段;知识学习的重构性,

9、为学习者提供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2)语文信息化学习资源,语文信息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多媒体学习材料。特点:多样性多媒体集成/超文本结构/友好交互界面/虚拟仿真共享性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全球共享并随意获取扩展性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补充、扩展,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三层意思:(1)利用共享资源与语文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2)利用共享资源,经过选择,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整合到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中;(1)作为语文课程学习成果,组织学生以专题

10、作品形式进行创作,把语文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3)语文信息化学习方式,资源利用的学习,即利用语文数字化资源进行 情境探究学习;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语文资源,依赖自主发 现、探索性的学习;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4)人力资源,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群体观念更新,了解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技能掌握教学设计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5)语文课程内容,依据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平台+资源通讯+工具,信息技术与语

11、文课程整合中的教与学,收集/利用/发现/创作/展示/评价讨论/合作,S,S,S,教师,学生,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扩大了学习的空间,语文信息化学习资源,情境探究学习空间,个别自主学习空间,协商讨论学习空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一个综合学习过程,继承性学习(信息获取),批判性学习(信息分析),创造性学习(信息重组),综合学习过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1、信息环境: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 息化环境实施语文课程教学活动;2、资源利用:充分利用语文信息资源,并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 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利用语文资源探究发现4、协商讨论:充

12、分利用通讯工具发表交流意见5、知识重构: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目标定位于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帮助、促进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动;学习过程要把自主探究学习与协作学习和谐统一学习结果能够具有创造性。,(1)目标定位: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 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观念应该使每个 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应有 助于挖掘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创新精神

13、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敏锐观察求异思想丰富联想个性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利用信息工具创造作品培养创新品格,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能自觉发现社会需求能根据需要,自我制定学习目标能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自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2)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组织、引导、帮助、促进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习问题的解决者知识的意义建构者信息技术与课语文程整合中教师的作用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情境观察的指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3)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利用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

14、工具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的情境创设功能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作为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工具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利用网络中的测评系统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4)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动,把语文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创设情境,观察分析利用资源,自主探究虚拟实验,科学探索网络通讯,协商学习语文表述,意义建构创作实践,知识重构网上评测,自我评价,四、信息技

15、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信息化环境下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基于新课程的“情境探究”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1)基于语文课堂的“情境探究”学习模式,情境资源共享,问题呈现工具,资源操作展示,信息加工工具,自我评测工具,情境探究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个案情境,提出问提,思考探索,意义建构,自我评价,课程教学过程,目标,(2)基于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模式,围绕“概念框架”进行的支架式自主学习围绕“真实问题”进行的抛锚式自主学习围绕“事物多面性”进行的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3)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主题/目标,

16、网站资源,课件资源,素材资源,网络环境/资源共享/创作工具,调查,分组活动(角色扮演、竞争、设计等),形成/展示作品,意义建构,在线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评价作品,创作作品,(4)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网页1,网页2,网页3,协作成员的活动环绕主题,收集资料,制作网页,互相观看,发表意见,总结体会,,成员1,成员3,网页评比,成员2,(5)基于语文专题研究的开发型学习模式,语文专题网站,结构化知识展示,扩展性学习资源,网上协商讨论,网上自我评价,把教材内容相关文本、图形、动态资料结构化处理,扩展性学习素材/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学习工具(字典、辞典、仿真实验等),答疑和指导/远程讨论区域,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总结性考查,提供学习工具,协商、集成、创作工具,五、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语文学习环境的选择与设计语文学习情境的设计语文学习资源的选择和设计语文学习活动组织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的设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