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96549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诵读。2:发挥想象力,感受儿歌意境美。活动准备:哑剧表演、轻音乐、与儿歌相关图片若干及完整的图谱。活动过程:一:以观看哑剧表演月亮下来吧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热情。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共同猜猜哑剧表演中的动作,并根据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三:在轻音乐的伴奏下欣赏儿歌,感受儿歌意境美,初步了解儿歌内容,。1:提问:你们听完这首儿歌有什么感受?儿歌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看完哑剧表演没有猜到的呢?2:添补幼儿未猜到的图片。四:结合图片,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1:提问:儿歌中月亮都被变成了什么?(

2、球、镜子、小船)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把月亮变成形状不一的球、镜子、小船呢?并出示月相变化图。师小结:月亮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它在每个月月初时是又弯又小,随时间一天天过去,它渐渐变圆,当它再变到又弯又小时,一个月就过去了,所以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状其实是不一样的。3:提问:当它变成球、镜子、小船时,谁都把它怎样了?(小弟弟把它拿在手中玩,小妹妹拿在手中照,小弟弟小妹妹坐它到天上。)4:出示与儿歌相关的完整图谱。五:通过完整的图谱,学习诵读儿歌。1:根据图谱,师幼共同诵读儿歌。2:请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读。3: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配乐读。4:请幼儿为儿歌配上动作完整诵读。六:活动结束:请幼儿

3、来当魔术师,发挥想象,看看月亮还能变成什么,把它画下来,比比谁变得多,画得美。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二)诗歌我喜欢是我园胡玲教师的获奖作品,诗歌虽短,但温暖美好、意蕴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当我们了解到胡玲老师的创作过程时,更觉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诗歌的创作灵感*于胡玲老师和他们班保育员女儿贝贝的一段对话。孩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胡老师追问:你喜欢妈妈哪里呢?我喜欢妈妈的手胡老师又问:为什么喜欢妈妈的手呢? 妈妈抱着我。胡老师又问:那你还喜欢妈妈哪里呢?孩子天真无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儿歌。我喜欢妈妈的_,因为_是个倒装因果句。这个儿歌如果

4、单纯朗诵学习,小班幼儿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编句子,在小班就有难度了,于是经过研修团队的分析,我们决定在中班试教。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能够仿编其中的句式。经过几个班的试讲,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妈妈,最喜欢的是妈妈,所以他们也最爱谈论妈妈。但是幼儿对妈妈爱的表达是漫无天际的,中班幼儿也很难表达的很完整,为了让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把爱妈妈的原因进行联想并表述清楚,我们借助这首诗歌的句式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支架-我喜欢妈妈的_、因为妈妈的_可以。一、身体部位与幼儿经验的链接是这节活动的难点。如果你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

5、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问:你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就会给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策略:1.首先执教老师以贝贝小木偶与孩子们玩的语言游戏开始,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自然引出,帮助幼儿巩固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识的储备,为孩子们的敢说提供帮助,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2.下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倾听儿歌,在听之前老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幼儿: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一方面从游戏转为倾听,加上一个任务意识会让幼儿更专注。另外让幼儿谈论诗歌中的内容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做了很好的铺垫。3.紧接着,在教师温柔优美的完整朗诵中,表达爱的支架出现在孩子面前:喜欢妈妈的_,因为妈妈的_可以。让

6、幼儿理解,妈妈的每个部位都能给我们温暖和爱护,进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想要表达的对妈妈的爱不再漫无天际、摸不着头脑。然而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孩子们很难把已有经验与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于是我们采取的解决策略是让幼儿先学习理解,再进行模仿改编。在感受诗歌情感时,通过老师问、孩子答;男孩问,女孩答;在音乐伴奏下齐诵的形式,反复练习句式我喜欢妈妈的_,因为妈妈的_可以,形式多样的朗诵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4.在分析诗歌时,我们选择了妈妈的额头和我玩顶牛牛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重温这个游戏,唤起幼儿联想与妈妈互动的经验,为幼儿改编句子做了铺垫。有了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加

7、上对诗歌的模仿学习,孩子们知道可以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并结合身体部位与妈妈的互动的经验可以表达出喜欢妈妈的原因了,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一节活动中有机会表达是所有语言教学活动的难点。策略:1.选图讲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老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妈妈身体部位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采取自己练习、同伴讲述的讲述让每个孩子得到练习的机会。2.我们运用了第二个游戏开火车,让自由讲述好的幼儿和老师的火车头连接,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车进行集体讲述,展开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阵势,这样幼儿就有了参与完整仿编诗歌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三、研修磨课,在反思中提高认识,效

8、果显著。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给了我们学习、提高的契机,通过团队研修,集体的智慧加上执教老师的创意,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各样的思维进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都在试教中看成效。结果发现,我们的有些策略既繁琐又偏离了语言活动的主线。1.由繁到简:比如我们刚开始的火车游戏是让幼儿自己选择粘贴好几个身体部位,结果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粘贴这个活动上,而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被冲淡甚至给冲走了,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幼儿还是沉浸在黏贴的过程中很难自拔。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换了几次学具,终于可以把幼儿的选择和自由表达给连接上了。2.由次到主:教师有趣的引导更能试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句子与诗歌连起来:小朋

9、友我们编的这首我喜欢的诗歌可真长呀,就像一列火车,你们愿意上火车吗,那就选一选,编一编吧但是每次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都怕时间拉长而草草收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这个环节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体部分,不能简单的当成一个结束环节。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三)语言活动的目的是要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提供机会让幼儿多想,多看,多说等。根据我们教参的安排,我选择了痒痒树这节语言活动。刚开始看到中个题目,我自己也搞不太懂,我真的也没有听说过真的有痒痒树,为了让自己有个知识方面的准备,我就上网查资料,了解到底有没有痒痒树。查资料得知:痒痒树是一种很漂亮的花树,它的名字叫紫薇树,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它开出

10、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是紫色的。你只要轻轻地碰碰它的树皮,它的枝叶就会摇动起来,可有趣了。成功之处:1、课前的知识准备充分,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2、目标定位明确。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够在故事中从内心深处感受痒痒树从快乐到伤心再恢复快乐整个过程的情绪变化,积极帮助痒痒树治疗。3、教学方式多样性。采用了分步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猜测痒痒树为什么要哭,并大胆想象.有的说他开始落叶了,有的说小朋友都不找他玩了.这样有利与幼儿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想说。4、注重让孩子多说,多想。在活动中并不是只注重说,与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如:让小朋友在讨论帮助痒痒树的方法的时候,知道了

11、要爱护树木的意识。让小朋友讨论霞霞很痒想笑,而看见痒痒树流泪没有笑的原因时,让小朋友懂得别人伤心时,笑是不礼貌的的道理。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有小朋友遇到事情哭了,我们不能笑,而要想办法去帮助他.5、注重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从痒痒树的变化过程中,让幼儿更加深刻爱护花草树木,不是从保护环境的大道理上,而是从我们与树木之间的感情,我想幼儿故事的美就在他可以将任何事物拟人化的描写了,让幼儿从情感上接受.不足之处:1、对孩子的关注不太够。2、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不均衡,差距较大。3、我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了科学逻辑性,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有写幼儿感受较浅,不能体会出来,或者表达出来,那么我也应该让他们有个说的机会,复述别的幼儿的感受,但是我忽略了。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我希望我能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说到。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