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6852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2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伏邪理论与温病.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伏邪理论与温病,温病教研室 张诏,伏的概念,在“伏邪”中“伏”的含义 是隐匿潜藏,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弱效应作出的概括。“伏”是一种特定的状态,是在无明显外在表征的情况下对某种存在的一种推断。“伏”有两大特征:一是不易察觉即隐匿潜藏,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外显,即病机已经启动,邪气伺机而发。,邪的概念,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和各种产物。邪有“无形之邪”,包括四时不正之气,即除湿外之五淫;“有形之邪”包括湿、邪毒、寄生虫、痰、瘀和人体各种留而不去的异常的排出物;从性质上分,邪可分为“阳邪”、“阴邪”;从部位上分,邪可分为“内邪”与“外邪”,进而可分为五脏六腑之邪、四肢百骸之邪、气血之邪、经络之邪

2、。,伏邪的概念,内经时代,伏邪概念已有萌芽,但是当时限于科学发展水平,尚未出现伏邪概念的可操作性定义。中医伏邪概念在伤寒论中首次有了其独立的文字符号,即“伏气”。“伏气”是对伤寒论之前伏邪概念的总结,是当时能够概括与说明伏邪概念内涵的最佳语言文字符号,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伏邪概念一直沿用“伏气”这一语言文字符号进行表述。,自伤寒论之后,历代医家将所有与伏邪相关的概念或统称“伏气”,分别称其外延为“伏寒”、“伏阳”、“伏暑”等。直至明末,吴又可著温疫论时,“伏邪”概念才出现了“伏”与“邪”联用的语言文字符号。“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得能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这里伏邪是

3、指感受“杂气”后,潜伏于半表半里的深伏的致病因素。清代伏邪新书是关于伏邪的专著,实为温病学著作。,伏邪理论与温病,温病理论肇始于“伏邪”内经中记载了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故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成为温病伏邪病因学说最早的记录。此后伏邪发病说 在温病病因中占有统治地位。直至明清两代新感温病学说的兴起,伏邪学说日渐衰微。,伏邪发病三要素,根据中医发病学的观点,将众多影响伏邪潜伏发病机理的因素概括为正气 邪气 环境,邪气,邪气在伏邪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伏邪是否潜伏或者发病是伏邪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感受邪气,尚未发病时,无论医生或患者本人都无法知晓。只有当外邪与人体正气以及外在环境发生

4、相互作用,并导致正气的生理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时,才有了辨识患者究竟感受了何种邪气的客观依据。其中邪气能够从邪伏部位、邪气强弱、邪气性质影响伏邪潜伏。,邪伏部位,石寿棠在温病合编中提出“寒邪伤于骨髓,骨髓属少阴肾经,邪入至深,不能即发,若冬伤于寒,寒入太阳,太阳主表,随感而发”,解释了邪气即感即发和邪气感而不发的区别是邪气潜伏部位不同,伏邪得以潜伏的原因是邪气潜伏位置较深。,邪气强弱,雷丰在时病论论述了“冬伤于寒”之“寒”有“微寒”和“甚寒”的区别。“微寒”暂时潜伏于机体的某个部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各种变化。伏邪已经不是冬日感受到的“微寒”之邪了,而是在正气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

5、下,在机体内郁而化热的“伏热”。,邪气性质,吴又可云“若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矣。”表现出出的症状如吴有性所言:“当觉肌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恶风恶寒,然后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脉浮而数,脉紧无汗为伤寒”,正气,正气,指人体禀赋素质,包括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以及所具备的天然抗病能力、适应能力和自身调节能力。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吴又可在温疫论也强调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认为:“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机体抵抗力强,则虽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但不大会发病。不同的人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正气状态不同,机体感邪后是否立即发病或者晚发,发病后所出现的

6、症状也各不相同,例如“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正气所处的状态对于是否发病起到的关键作用。,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即包括机体四时气候的寒温变化和新感之邪。自然环境的改变可作为诱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环境发生由寒到温的改变,伏邪除了在机体内发生着各种动态的变化外,还在四时感受到新邪引动而发。,寒温变化,在“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过程中,如温热经纬中曰:冬寒伏于少阴,郁而化热,乘春阳上升而外发。分析这句话,伏邪最初潜伏在少阴,在正气与逐渐温暖的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在体内发生着由寒变为热的一系列变化,待到春日温暖之气吸引而发。冬日过渡到春季,气候特征发生改变,机体正气状态亦发

7、生着相应的变化,这是因为“及至春月,地气上升,肝木用事,肝主疏泄,木主风,于是吸引肾邪,勃勃内动”。这时伏邪发为温病是由于外界气候由寒变温引起的。,外邪引动,伏邪受到新感诱发,邪的力量大大增加,而正气在伏邪潜伏的过程中受到消耗与损害,正邪对比力量严重失衡,从而引发“新感引动伏邪”之病。明汪石山曰:“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病稍轻。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此伏气温病也。”,典型伏邪温病论治,以春温为例,一、概述(1),1 定义:是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发生于 春季的一种温病。2 历史沿革:(1)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

8、者,春不病溫”,(2)郭雍伤寒补亡论中列春温专节,从而确立春温病名;(3)王履 认为病机特点为“热邪自内达外”从而确立了“清里热”为主的治疗原则。(4)叶天士 三时伏气外感篇:“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其治法“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3 现代医学范畴流感 流脑 败血症等,一、概述(2),二、病因病机(1),(一)病因与发病,冬伤于寒,冬不藏精,伏藏少阴化热,春,阳气,里热外达,春必病温,外因,内因,伏邪温病,自发或引发,气,营,二、病因病机(2),(二)病机演变,温热病邪,阴精亏耗,里热炽盛,阳盛邪实,阴虚邪实,热郁气分,热在营分,热入血分,热灼真阴,热郁胆腑,热郁胸膈

9、,热灼胸膈,阳明热盛,无形,有形,热灼营分,热闭心包,内闭外脱,热盛迫血,热与血结,热盛动风,阴虚火炽,热灼真阴,虚风内动,邪留阴分,四、治则治法,本病初起临床特点里热阴伤1.清泄里热为主 苦寒为主(热郁于内)2.并佐以养阴透邪 养阴(甘寒)透邪(辛味)注意:对于里热由新感引发者,里证重者,应以清里为主,兼以解表;表证重者,应以先解表,或者表里双解。,五、辨证论治,(一)初发证治1.气分郁热【主症】热、苦、烦、渴、赤热邪燔灼于里 伤津 胸胁不舒、干呕热郁胆腑 胃失和降 舌红苔黄、脉弦数热郁少阳之征【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温热逢源)黄芩清泄里热(入肺、肝胆、大肠

10、经)豆豉宣透郁邪 玄参养阴清热 白芍、甘草酸甘化阴,邪热,阴伤,五、辨证论治,叶天士:“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柳宝诒:“治伏气温病,当步步顾其阴液,愚意不若用黄芩汤加豆豉、玄参,为至当不易之法。”,五、辨证论治,2.卫气同病(表寒里热)【主症】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表寒 腹胀,便干,渴,唇焦里热【治法】解表清里【方药】(1)葱豉桔梗汤加黄芩 葱白、豉、薄辛散外邪 桔梗、甘草宣肺利咽 连翘、竹叶清透热邪 栀子、黄芩清泄少阳邪热清热,解表达邪,五、辨证论治,(2)增损双解散荆、防、薄、连疏风解表石膏、桔梗芩、连、栀大黄、芒硝滑石升降散

11、升清降浊芍、归滋阴养血,甘草,泄热解毒,泄热通便,清热利水,3.热灼营分,症候与病机身热夜甚,舌绛热入营分口干咽燥不甚渴饮,脉细数营阴被灼心烦,甚或谵语或昏愦不语营热扰心斑疹隐隐营热窜络,3.热灼营分,“身热夜甚”的机理:卫阳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营分属阴,入夜卫阳则与停留在营分之邪相争,故见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的机理:邪热蒸腾营阴上潮于口(吴瑭)邪热在营,主要耗伤营阴,并非胃津,3.热灼营分,治法 清营泄热方药 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连、丹凉营解毒清心除烦 玄、地、麦滋阴凉营 银、翘、竹清透邪热 加减法:身热夜甚不显,舌鲜绛,可以组药物为主;若舌质绛而干,阴伤明显,可以组药物为主;若火毒

12、重,烦躁发斑,则应以组药物为主,3.热灼营分,临床运用:1.本方主治热灼营分,舌象必为干绛而少苔,若舌绛苔白滑或灰滑,多为痰湿内阻之征,不可误用。用之则助湿恋邪。如吴鞠通:“绛而白滑,则为湿热熏蒸,误用血药滋腻,邪必难解,不可不慎。”,3.热灼营分,2.初起病发营分者,应以透邪为要,可用肘后备急方所载黑膏方(鲜生地与豆豉同捣),豆豉透邪,鲜生地滋阴,有透邪不伤阴,滋阴不恋邪之妙。3.方中黄连苦燥,营阴耗伤重者,可遵鞠通“去黄连,不欲其深入”之旨。,3.热灼营分,4.丹参 苦能降泄,微寒清热,如心肝二经血分。用活血化瘀,凉血消肿,清心除烦之功。本方用其凉血散血,清心除烦之功。若舌色深绛,斑出显露

13、,可加丹皮、赤芍等药以加强凉血散瘀之效。功同四物,实指丹参可“去瘀生新”未免过誉。临床广泛用于瘀血疼痛的治疗。,(二)邪盛气分,1.热郁胸膈症状与病机 身热,苔黄,脉数热郁气分 心烦懊憹,坐卧不宁热郁胸膈,气郁不宣治法 轻清宣气方药 栀子豉汤 豆豉轻宣胸膈郁热宣 栀子苦寒泄热除烦泄,宣泄相因清透并举,(二)邪盛气分,临床运用(1)本方仅适合气分邪热较轻热郁胸膈之证。因其邪热不甚,并偏上焦,故只宜轻清宣气,亦即内经”火郁发之”之意,而不宜苦燥寒滞。(2)临床可合舒肝方剂,用于治疗精神紧张等疾患。,(二)邪盛气分,2.热灼胸膈症状与病机身热不已里热燔灼胸膈灼热如焚 烦躁不安热灼胸膈唇焦 口干 咽燥

14、里热伤津面红目赤 口舌生疮 牙龈肿痛化火炎上便秘里热波及肠腑,腑失通降舌红苔黄 脉滑数里热燔灼之证,(二)邪盛气分,治法 清泄膈热胸膈热盛,非清不可;肠中腑实,非功不可方药 凉膈散连翘 竹叶 薄荷清上焦火热栀子 黄芩清泄胸膈郁热大黄 芒硝 甘草泄热通便,清上,泻下,以泻代清,(二)邪盛气分,3.阳明热炽(略)4.热结肠腑(1)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症状与病机 潮热 腹痛 腹满 便秘阳明腑实 口干唇裂 舌苔焦燥阴液亏损 脉沉细腑实阴亏之证,(二)邪盛气分,治法 滋阴增液 攻下腑实方药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玄参 生地 麦冬滋阴增液大黄 芒硝泄热软坚 攻下腑实临床运用(1)可先重用硝、黄,待大便通后

15、,减硝黄用量,加大增液汤用量,(二)邪盛气分,(2)若下后邪实已去,大便复闭,口燥咽干,脉沉而弱者,属阴液不足,肠道失润。即所谓“无水舟停”。可用滋阴润肠,即“增水行舟”之法,此时不可再用硝黄攻伐伤正。代表方:增液汤 玄参 生地 麦冬清热滋阴润肠通便 王瑟庵在论下后用药时说:“滋阴不厌频繁,攻下切须慎重”,(二)邪盛气分,(3)吴瑭云:“此方,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余治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专以此法救之,无不应手而效。”,(二)邪盛气分,(2)阳明腑实,兼气液两亏症状与病机前证+倦怠少气,脉沉弱或者沉涩正气虚弱治法 攻补兼施方药

16、新加黄龙汤,(二)邪盛气分,大黄 芒硝攻下腑实热结增液汤 当归 海参润肠通便液亏“再加海參者,海參鹹能化堅,甘能補正,按海參之液,數倍於其身,其能補液可知”当归 补血活血,又能润肠通便人参 甘草益气气虚姜汁宣通胃气(“微點薑汁,宣通胃氣,代枳朴之用,合人參最宣胃氣。”),(二)邪盛气分,(3)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症状与病机阳明腑实证+小便短赤涩痛,时烦渴甚小肠热盛下注膀胱,伤津治法 通大便之秘 泻小肠之热方药 导赤承气汤 硝黄连柏赤生地,(二)邪盛气分,临床运用温热病小便不利忌淡渗 温病条辨中焦篇三十:“溫病小便不利者,淡滲不可與也,忌五苓八正輩。”,(二)邪盛气分,单纯热盛阴伤致小便不利冬地

17、三黄汤 温病条辨中焦篇二九:“陽明溫病,無汗,實證未劇,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黃湯主之。”增液汤+芦根+“三黄”+银花+生甘草,(二)邪盛气分,吴鞠通医案卷一暑温“甘苦合化阴气利小便法,举世不知,在温热门中诚为利小便之上上妙法。盖热伤阴液,小便无由而生,故以甘润益水之源;小肠火腑,非苦不通,为邪热所阻,故以苦药泄小肠而退邪热。甘得苦则不呆滞,苦得甘则不刚燥,合而成功也。”,(三)热炽营血,1.气营(血)两燔症状与病机壮热 头痛 烦渴 苔黄里热炽盛+烦躁 谵语 斑疹隐隐 舌绛营热+多部位出血血热治法 气营(血)两清方药,(三)热炽营血,气热兼营阴耗伤(气营)加减玉女煎石膏、知母清气

18、增液汤滋阴清热气分热盛兼有发斑者(气血轻)化斑汤白虎汤清气犀角、玄参凉血化斑滋阴,(三)热炽营血,邪热化火充斥气血(气血重)清瘟败毒饮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犀角地黄汤膏、知大清气热芩、连、栀、翘、竹清热泻火犀、地、玄、丹、赤凉血解毒桔、草宣肺利咽,(三)热炽营血,2.热盛迫血症状与病机烦躁 甚或谵狂邪热扰心身热 斑疹密布或吐衄便血 舌深绛血热治法 凉血散血 清热解毒方药 犀角地黄汤,(三)热炽营血,犀角凉血解毒 生地滋阴凉血 丹皮、赤芍散血凉血 若火毒炽盛,热势高,昏狂谵妄,可加重用量,或加黄连、山栀、大青叶泻火解毒之力;若阴伤明显,可加重用量或加玄参、麦冬等;若瘀血明显,可加重用量或加

19、桃仁、丹参等。,(三)热炽营血,临床运用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在本方基础上加入相应的凉血止血药物:吐血:白茅根、知母、茜草 衄血:侧柏炭、牛膝 便血:槐米、地榆炭、白头翁 尿血:小蓟、三七,(三)热炽营血,其他止血措施a 垂体后叶素 高血压 冠心病等禁用 b 止血敏、止血芳酸及维生素K1 有过敏现象c 输血 存在感染肝炎等危险d 局部止血 有一定创伤,(三)热炽营血,3.热与血结症状与病机 少腹硬满痛 小便自利热与血结瘀蓄下焦神志如狂瘀热扰心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沉实或涩 瘀热内阻大便闭结治法 泄热通结,活血逐瘀热瘀相结,治当清热与祛瘀并用,(三)热炽营血,方药 桃仁承气汤(温病条辨)硝黄泄热通

20、结桃仁 当归活血养血赤芍 丹皮凉血化瘀 本方系伤寒论桃核承气去桂枝 甘草,加丹皮 赤芍 当归而成。,(三)热炽营血,临床运用 本方的适应症:少腹硬满 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 舌紫之外,还应特别注意辨别大便情况。闭结者,可用本方;色黑易行者,不宜用本方,可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若色黑而干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短期应用,下后即止。,(三)热炽营血,大黄 功效:泻下攻积 泻火解毒 逐瘀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下瘀血,下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用法:生用泻下多后入或泡汤;酒军逐瘀;大黄炭多用于出血,(三)热炽营血,现代药理研究:大黄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21、:a 既可兴奋又可抑制肠道运动(大量兴奋,少量抑制)b 既可活血化瘀又能止血。另外,大黄还有抗菌、降尿素氮、利尿、抗肿瘤等作用。,(四)热盛动风,症状与病机 高热烦渴舌红或绛 脉弦数里热炽盛伤津神昏或狂乱热盛扰心痉厥抽搐 甚则角弓反张热盛引动肝风治法 清热凉肝熄风,(四)热盛动风,方药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羚角 钩藤凉肝息风(息风要凉肝)生地 白芍 甘草滋阴柔肝(息风要柔肝)竹茹 浙贝清热化痰(息风要化痰)茯神宁心安神(息风要镇静)桑叶 菊花清宣透邪(外感风动可宣透)“少妇背竹篓领羊草地钩菊桑”芍茯贝竹茹羚羊草地钩菊桑,(五)热灼真阴,病机分析:春温热邪深入下焦,灼伤肾阴,肾水下亏,心火上

22、亢,火盛可以伤阴,逐步出现单纯的真阴亏损,真阴不足,又可导致虚风内动。阴虚火炽,真阴亏损,虚风内动,(五)热灼真阴,1.阴虚火炽 症状与病机 身热不甚 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 脉细数阴虚火炽 心烦不寐肾水下亏 心火上炎治法 清心火 育肾阴,(五)热灼真阴,方药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黄连 黄芩清心热“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阿胶 白芍育肾阴“内护真阴而外悍亢阳”鸡子黄交通心肾“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刚柔相济,(五)热灼真阴,2.真阴亏损 症状与病机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背阴虚内热口干 眼涩 舌干绛枯萎 紫晦而干肝肾阴亏神倦 耳聋阴精亏损 失于充养脉虚大无力正气虚衰治法 滋养肝肾之阴,(五)热灼真阴,方

23、药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生地 白芍 阿胶 麦冬滋养肝肾麻子仁 甘草润燥,(五)热灼真阴,3.虚风内动 症状与病机 前证+手指蠕动 甚或瘛瘲、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等虚风内动的表现 治法 育阴息风 方药 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复脉汤类方,复脉汤炙甘草汤(脉结、代),加减复脉汤(真阴亏损),三甲复脉汤(心中憺憺大動),大定风珠(瘛瘲),去参桂姜枣酒,加白芍,加生牡蛎 生龟板,生鳖甲 去麻仁,加阿胶 鸡子黄,(六)邪留阴分,症状与病机 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邪留阴分能食形瘦余邪久留 阴精耗伤 失于充养 舌红苔少 脉细数邪留阴亏治法 滋阴清热 搜邪透络,(六)邪留阴分,方药 青蒿鳖甲汤青蒿芳香透邪 导邪外出鳖甲滋阴入络搜邪丹皮 生地凉血养阴知母清气润燥生津吴鞠通:“邪气深伏血分,混处血络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枯燥”,先入后出之妙,(六)邪留阴分,温病条辨下焦篇十二“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青蒿鱉甲湯主之。”再此方有先入後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陰分,有鱉甲領之入也。鱉甲不能獨出陽分,有青蒿領之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