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7014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2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一、医疗事故的预防二、医疗事故的报告制度三、医疗事故的紧急处理,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积极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着力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及职业道德;2.加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3.加强质量监控;4.加强病历等医疗资料管理;5.尊重患者权益,完善知情同意制度;6.制定医疗事故的防范及处理预案。,谨慎接诊 减少纠纷,(一)容易引发纠纷的人群(1)酒后之人:(2)合并精神病的患者。(3)劳改、保外就医的患者或有打架斗殴前科者。(4)有潜在生命危险的人。(5)患多种疾病,与多科室有关的病人。(6)经济拮据

2、,无亲人照看,语言交流困难者。(7)本院职工的熟人。(8)患者家属中有从医人员者。(9)有吸毒行为的患者。(10)车祸或打架患者,在出现费用问题时,易出现矛盾转移,引起纠纷。,(二)易误诊而致医疗纠纷的疾病,(1)心肌梗死或心率失常。(2)脑出血。(3)硬脑膜外血肿。(4)刀刺损伤,创口小而深者。(5)骨折。(6)高危妊娠。由于上述疾病多变性的特点,在诊治过程中易引起纠纷。,(三)防范措施,1.完整的病历、抢救记录,精湛的技术,运行良好的设备,严格的医疗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2.良好的沟通能力,友善和关切地对待患者和患者家属,改善医患关系,可使纠纷减少到最低点。,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

3、,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者防止损害后果进一步扩大。首先,医疗机构应该立即启动医疗事故处理预案,这是有针对性地、有效率地采取措施的基础。第二,医务人员及有关人员要立即施行报告制度,以便医疗机构迅速组织最强有力的力量进行抢救。第三、医疗机构要立即采取及时有效的检查治疗等医疗措施,包括为查明原因、确认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序而进行的必要辅助检查,为减轻损害及机时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第四,立即采取为了避免医疗事故争议而采取的其他措施,这些措施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措施。,医疗事故预防、处理预案,医疗机构有义务正确的处理医疗事

4、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把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要正确、及时、稳妥地处理医疗事故必须首先制定好处理医疗事故预案。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是指在出现医疗事故后明确处置医疗事故,防止损害扩大的领导机构和承担具体工作的相关部门,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和应采取的措施的一种方案。,医疗事故预防、处理预案,医院建立医疗质量监控办公室,具体负责预案的实施和协调医院内外、医院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以及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其它职能部门及科室均为预案执行的责任承担者,各有与其业务相对应的“预案”职责,并接受医疗质量监控办公室的指导与监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

5、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医疗事故预防、处理预案,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必须迅速调整原医疗方案,加强技术和人员的配备,有条不紊做好后续工作,确保事态有效的控制,有关科室有责任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避免和防止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力争把损害程度降到最低点。监控办公室负责组织最强的技术力量,必要时应邀请院外专家参加。各专科有关成员听从指挥。,医疗事故预防、处理预案,应急措施包括:1、确认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2、减轻损害后果而采取必要的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3、争取患者及

6、家属对进一步医疗的配合,安抚其心灵,建立信心;4、避免医疗事故争议应采取的其它措施。,医疗纠纷群体事件的防范和处理,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监控办公室和当事人科室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损害扩大,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和疏导工作同时,应维持正常的医疗 秩序和过失行为当事人的人身安全,防止矛盾激化,防范群体事件的发生。监控办公室和当事科室应掌握事态的发展,及时向院领导报告处理经过和动态,保卫部门应当根据监控办公室的指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不法人员的乘机破坏,保证国家财产和群众的人身安全。遇到重大医疗纠纷,应当同时向辖区派出所报告,非不得已不提请公安部门的介入。出现紧急治安情况,在场医务

7、人员在向监控办公室报告的同时,快速向110报警,二、医疗事故的报告制度,(一)、医疗机构内部报告制度(二)、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制度(三)、医疗事故处理后的报告,医疗机构内部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内部报告制度,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的事项:1.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2.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在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致三人以上人身损害的;(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医疗事故处理后的报告,发生医疗事故以后,无论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还是经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医疗机构都应当在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或者调解书、判决书。,医疗事故的紧急处理,第十五条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也要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