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doc(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木 屐一、课文解读这是一篇描写父爱、 表达父子情深的优秀散文。 作者曾谈到过他的创作过程:1989年 4 月, 他与一位同学在长沙烈士公园锻炼身体, 这位同学面对蒙蒙细雨吟诵了一首小诗。 这小 雨和小诗, “勾起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回忆, 沉重的木屐扎在 / 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 爸爸的 背上 / 不是背着我 / 就是驮着犁/”,木屐的创作就是这样以诗的形式开始的。 后来将其改为一篇散文,于 1990 年发表。作为 “老三界” 知青的孩子, 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艰难和父辈劳作的艰辛有着切身体会, 所以整篇文章都笼罩着一种伤感而凝重的氛围。二、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文富有诗意、充满情感的语言
2、。2.体会本文所表达的崇高的父爱。3.熟读全文,背诵第 1 3 自然段。(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 2 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从“什么是木屐”、是否见过“木屐”,简洁导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借助随书光盘 中的课件导入。也可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和作者。(2感受文本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这篇写父爱的散文,让你深受感动的是哪些细节?文中三次描写父亲留下的屐齿印, 请你找出来,并说说每次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3感悟内容1讨论上述问题。【明确:让人深受感动的细节至少有三个:一是父亲执意要让“我”骑“高马”;二是父 亲带病为“我”连夜赶做木屐;三是父亲送“我”
3、上大学的情景。第一次描写父亲留下的 屐齿印, 表明父亲的辛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次描写父亲留下的屐齿印, 表明父亲的 爱使我深受感动; 第三次描写父亲留下的屐齿印, 表明我对父亲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2.品读(1品读第 1 6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 1 6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 将 “扎” 换成 “踏” 或 “踩” , 好吗? 为什么?“惆怅”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什么?本文多次用它形容“江南的雨地”,恰当吗? 2设问、讨论。【明确:不好。因为父亲负重,木屐因此而沉重,用“扎”正合适。“惆怅”一般用来形容难过、伤感的心情
4、,本文多次用它形容江南雨地,一是为了表达“我”的心情,一种因 下雨而使劳作更为艰难的惆怅;二是为了给全文营造一种伤感而凝重的氛围。】(2品读第7 10 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 与江南雨一道伴着他的木屐, 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 车,一圈圈地转动着岁月的车轮。”把这句话改为“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过 了一年又一年”,不是更简洁些吗?2设问、讨论。【明确:语言是更简洁些,但原句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原句不但表示“我”在爸爸的保 护下成长,还通过“伴着”、“随着”等语句,表明“我”是在爸爸繁重的劳动过 程中成长,在单调而熟悉的艰难岁月中成长。因此,爸爸的爱便
5、显得尤为珍贵。】(3品读第 11 15 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 11 15 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 将“挤出”换成“露出”好吗?删去句子中的“一丝”和“自我安慰”这两个修饰语好不 好?为什么?3设问、讨论。【明确:不好。因为此时爸爸的心情是感伤的:为父子的分别感伤; 为自己的铁犁和木屐 没有了继承人而感伤。不好。因为是“挤出”,用“一丝”正合文意;又因为不放心的正 是自己,所以,与其说是要孩子放心,不如说是“自我安慰”更贴切。】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 15 自然段。【明确:“斗换星移”后要稍稍停顿;“送走乡亲们”后要读得缓慢
6、;“放心去吧!孩子” 一句要读出感伤语气。】3.探究(1设问:结合全文思考:将文末的省略号换成句号好吗?为什么?省略号省去的可能是 些什么内容呢?你能结合全文试作想象,给它补上一段话吗?(2分组议论。(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明确:不好。因为意思没有说完,后面省略了“我”当时因出乎意料地发现是一双新雨靴 而产生的强烈心理活动。 补上一段话的提示:想到家庭的艰难和爸爸的关爱; 想到自己无知 时想买新雨靴而藏木屐的举动; 想到爸爸在怎样的艰难中为 “我” 买了一双新雨靴, 等等。 】 4.积累(1 朗读课文,背诵第 1 3 自然段。(2 抄写下列的词语:惆怅 疲惫 聆听 砭骨 执意晨曦
7、夺眶而出 斗换星移 梦寐以求 神色黯然三、相关资料木屐的回响 鲁田木屐赏析文学作品中写父爱的有很多,但要写出特色却并非易事。朱自清先生用自己饱含感激的 笔触写下了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爱的博大,为我们留下了一道永远不会消失的风景; 而鲁田却用木屐的回响, 同样为我们送来了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鲁文之所以有如此震撼人心 的力量,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落点选得妙。 木屐在落后的乡村中代替着雨鞋, 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 仿佛已成 为乡村生活的一种象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 弯弯的田埂上印下一行行清晰的屐 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一道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
8、车, 一圈圈地转动着岁月的车轮。 ” 日子正是在这样熟悉的一天天中无奈地过去, “沉重的木屐” 象征着父辈简朴的生活方式,象征着乡村那宁静却又落后的一种生活。“我”要远离父亲, 远离故土,远离和“木屐”在一起的生活,父亲和“我”的心里又怎能平静?父亲怎么舍得 “我”离开, “我”又怎么忍心就这样离开呢?作者选取让人梦魂牵系的“木屐”作为串联 材料的红线,作为作品的代言人,落点选得妙,能在人的内心掀起巨澜。其次是材料选得精。 作者围绕木屐叙述了两个小故事, 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更让人看到了 父爱的伟大。第一则材料写在雨地里上学和放学时父亲执意要背着“我”,后来由于“我” 不忍再让父亲背而终于有了一双
9、木屐; 第二则材料写当 “我” 天真地为了要一双雨鞋而将木 屐遗弃在山洞里时, 从不打骂 “我” 的父亲终于恼怒了, 但 “扬起手要打我, 落下却轻轻的” , 然后父亲熬夜为 “我” 做木屐。 两则材料都围绕着 “雨” 和 “木屐” 去写, 读来更觉 “木屐 ” 在人物心中的分量。 当 “我” 离开父亲时, 父亲虽然很伤感, 但还是 “挤出一丝笑” 安慰 “我” , 并且在“我”临走时送上一双新雨靴。从木屐到新雨靴,几个材料之间互相映衬,表现了父 亲对儿子的一颗博大爱心。 “木屐”在作者笔下是有灵性的传情之物,父子之情被巧妙地寄 托在一双普普通通的木屐上,作者通过木屐表达出自己对父亲的复杂的感
10、情。(选自蓝之水的博客,有删改2 履 痕一、课文解读一碗水,可以反映天空;一双鞋,可以反映亲情。作者用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方式,为我 们展现了感人至深的母爱。履痕,就是母爱的痕迹。从用手帕做的软鞋,到“我”最爱的虎头鞋;从小学、中学时 代的两月一双鞋,到大学时代的“冲福尼”布鞋,哪一双不是渗透着至深的母爱!履痕,就是人生的痕迹。从脚板一寸多长,到穿老虎鞋遍地乱跑;从穿布鞋到穿皮鞋、 运动鞋,“我”就这样穿着不同的鞋,感受着母亲无私的爱,一步一步从童稚走向成熟。 这是一篇感情细腻而深刻的散文,我们在阅读时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应体味其中流 淌着的母爱暖流;不能仅停留于单纯的感动,而应更深入地思考人生。
11、二、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文充满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2.体会本文所表达的深深的母爱。3.熟读全文,背诵最后一自然段。(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 2 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由作者的某一诗作导入。 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 也可开门见 山(板书课题、作者。(2感受文本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读完这篇写母爱的散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细节?通过对穿妈妈做的鞋的回忆, 作者抒发了对人生的哪些感悟?(3感悟内容1讨论上述问题。【明确:印象最深的细节至少有三个:一是穿老虎鞋带来的欢乐; 二是半夜看妈妈灯下纳 鞋底的情景;三是试
12、穿“冲福尼”新布鞋的情景。抒发了如下感悟:妈妈做的鞋带给了我 欢乐,带给了我健康,带给了我坚毅的品质,带给了我前进的动力。】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2.品读(1品读第 1 7自然段1学生各自朗读 1 7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 1:“虎头鞋穿完,我的幼儿时期也就结束了。”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我 的幼儿时期结束了,虎头鞋也不穿了。”可原文为什么将“虎头鞋穿完”放在前面?问题 2:“那时,我暗暗下了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挣钱买鞋,别让妈妈总点灯熬夜地受 累。”把“挣钱买鞋”改为“让妈妈过幸福生活”,好吗?为什么?3设问、讨论。【明确 1:为了与上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衔接。】【明确 2:不好。
13、原话符合孩子的心理,符合当时的情景;改后的语句大而不当,不符合实 际。】(2品读第89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有次我说:妈妈,再做一双布鞋给我穿。老人盯了我半晌说:你是说胡话吧! 眼看不见针,手拉不动线。做鞋可是力气活儿呀!”“盯”字蕴含了什么情感? 将“盯”改为“看”好不好?为什么?3设问、讨论。【明确:“盯”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有对儿子仍想穿她做的鞋的喜悦,也有对儿子大了 却仍不懂事的责备, 更有几十年为丈夫、 为儿子辛苦付出却虽苦犹甜的欣慰。 不好。 “盯” 是注视,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专注的眼神包含了丰富的情感; “看”字较平淡,与当时的情 景也不符合。
14、】(3教师指导朗读课文第 9 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 9 自然段。2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随书光盘中的课文朗读录音。(注意:五个句子之间的停顿; 第四句的舒缓和第五句的感慨与结论语气。3学生各自朗读第 9 自然段。4全班齐声朗读第 9 自然段。3.探究(1设问:作者通过穿鞋这件小事写出了感人的母爱。你能就某件小事,也说说你所感受到的母爱吗?(2分组议论。(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明确:言之有物就好,无标准答案。】4.积累(1 朗读全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 抄写下列词语:家长里短 摇曳 动人心魄 轨迹三、相关资料作者简介雷抒雁, 1942 年 8 月 18 日出生于陕西泾阳县。当代诗人、
15、作家。 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 长。著有诗集沙海军歌、漫长的边境线、云雀等,散文悬肠草、丝织的 灵魂、秋魂等。诗歌小草在歌唱获 1979 1980 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 父母之河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组诗明明灭灭的灯于 2004 年获人民文学奖。 其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表。3 读 碑一、课文解读本文通过记叙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程, 展示了纪念碑所承载的沉重历史和中国 人民为革命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掀开了中国革命悲壮历史的一角, 让我们在极度的震撼 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在灵魂的洗礼之后重新思考应如何面对今天的生活。本文将鲜明的画面、 浓郁的情感与理性的思考有机结
16、合起来, 既使读者能身临其境地产 生共鸣,又增强了文章的深度与厚度,从而使文章意蕴丰富,情真味浓,可读性强。作者从大处着眼,引导人们思考怎样对待今天的生活,视野开阔, 立意高远。 又从小处 着墨,用诗化的细节去撩拨人们敏感的神经,引起读者心灵的颤动,激起内心情感的波澜。 为什么说 “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 作者 所见到的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经历 “多年的风雨剥蚀, 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残破 的碑身给人一种沧桑感, 时隔半个多世纪, 历史已经久远。 当初经历着如火如荼的战斗的热 土如今已归于沉寂, 曾经燃烧着的鲜活生命化作碑上的名字, 在阳光和
17、风雨的腐蚀中黯淡了 生命的痕迹。 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密密麻麻, 像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谁能体会得到 “牺牲” 二字的分量 ? 那是一个个有名有姓、 有亲人、 有情感的血肉之躯化为尘土的轰轰烈烈的悲壮 故事。 有谁能体会得到这种牺牲的代价?这个熙熙攘攘的庞大队伍, 不是用水泥砌成的, 而 是用千千万万个血肉之躯筑成的。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每一个笔画都是一个凄 美、 悲壮的故事。 如果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性体验, 再理性和诗意的思考都无法掂量出这 种牺牲的分量。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那一个个密密麻麻排列在 “像个储得 满满当当的铅字架” 上的名字, 让作者感
18、受到了历史的凝重; “一个旅竟牺牲了这么多的战 士”, 使作者产生前所未有的悲壮感;陪同者讲述的故事,让作者真切意识到这些战士一样 有自己的父兄姐妹, 体会到了他们的亲人读碑时的热望和失落。 这里, 作者用个体生命的价 值丈量了群体生命的分量。这些感性认识激起了作者理性的思考:“三年以来” “三十 年以来”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些不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集合, 960 万平方公里的每一方土地几乎都洒下了革命烈士的鲜血, 中国 革命进程的每一秒钟, 几乎都有一个先烈倒下去。 这怎能不让人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怎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 为之沉思, 从而擦亮眼睛
19、, 重新思考如何对待自己平凡而美丽的生 活 !全文共 16 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6 自然段,作者先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和 浓郁的诗情,并随着作者瞻仰纪念碑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加深。第二部分(第 7 15 自然段 ,作者读了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才领悟到自己 一直没有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基本的东西。 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 升华。第三部分(第 16 自然段,作者再次读碑时,心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二、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文饱含情感的语言。2.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悲壮感和使命感。3.熟读全文,背诵喜爱的段落。(二教学时数本课
20、所需教学时数为 2 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简洁导入。 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 也可开门见山 (板书课题、 作者。(2感受文本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作者对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读完全文, 请你说说是哪三个阶段, 全文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3感悟内容1讨论上述问题。【明确:三个阶段是:先前多次瞻仰, 对纪念碑有了深刻印象; 到南泥湾参观了九龙泉烈 士纪念碑, 受到了强烈震撼, 并由此认识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深刻内涵; 后来每看见人民英 雄纪念碑, 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全文中心意思:本文通过对解读人民
21、英雄 纪念碑的心路历程的叙述, 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献身的千千万万烈 士,我们只有珍惜今天,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才无愧于这些人民英雄。】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2.品读(1品读第 1 7 自然段。1学生各自朗读第 1 7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删去“竟”字,可 以吗?3设问、讨论。【明确:不好。“竟”有意想不到之意,表明出乎意料(原以为读懂了,意味着“我”思 想上有了一个转折。】(2品读第8 16 自然段。1学生各自朗读第8 16 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 1:“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
22、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 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将这句改为“它的正面和背 面,都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好不好?为什么?问题 2:“泉水如泣如诉。”这一句独立成段,起什么作用?问题 3:“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 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吗?”将这句改为“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的烈士的名字 吗?”不是更简洁些吗?3设问、讨论。【明确 1:不好。 作者在此处用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加强文意, 以强调烈士的名字之多。 改句则没有这样的强调效果。】【明确 2:因为此时作者已是“呼吸急促起来”,情感受到了强
23、烈冲击而又不宜直接表达, 所以借泉水的如泣如诉来表达。】【明确 3:文字上是更简洁些,但表达效果不好。原句连用四个叠音词,一则反反复复强调 烈士名字之多,二则畅快淋漓地表达作者胸中所蓄积的悲壮之情。】(3教师指导朗读倒数第 3、 4 自然段1指名朗读这两段。2教师示范朗读这两段,还可播放随书光盘中的课文朗读录音。3学生各自朗读这两段。4全班齐声朗读这两段。3.探究(1设问:为什么在参观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以后,作者才真正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悲壮感和使命感?(2分组议论。(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明确:因为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上密密麻麻地刻着的烈士的名字, 仅仅只是一个旅
24、牺牲了 的战士的名字, 由此可以想到,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有多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革命进 程中的每一时刻,都会有烈士倒下;祖国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洒有烈士的鲜血。这时, 作者才真正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 悲壮感为无数革命烈士牺牲而悲哀, 对他 们的壮烈献身表示深深的崇敬; 使命感表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的重大责任, 先烈们用鲜 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我们要珍惜。】4.积累(1 熟读全文,背诵喜爱的段落。(2 抄写下列词语:沁入 夯实 喜盈盈 牙牙学语 怦然心动瞻仰 剥蚀 恢弘 触目惊心三、相关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 463 米,正阳门北约
25、 440米的 南北中轴线上。 它庄严宏伟的雄姿, 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广场中与天安门、正阳门 形成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纪念碑总高 37.94 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 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 50.44 米,南北长 61.54 米;上层座呈 方形。 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 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 分 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 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 两幅以 “支援前线” 、 “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题的装饰
26、浮雕。 浮雕高 2 米, 总长 4.68 米, 雕刻着 170 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4 飞船即将陨落一、课文解读这是一篇特殊的文章, 其特殊性在于, 它详细地记叙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直播方式 呈现一桩重大灾难的全过程。 以直播的方式呈现, 使这场灾难的 “悲剧价值和精神覆盖都远 远超过了一次不幸。甚至可以由衷地说:它是美的 ! 不仅惨烈,而且壮美。长河落日般 的清冽与雄阔。一次辉煌的陨落和冉升”, “那种敢于集体注视死亡敢于在绝望中诞 生的力量,直接验明了这个风雪民族的精神质地和意志品格”, “激起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和凝聚效果,激燃起人们更加向善向美的
27、理想光焰”。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苏联当局的果断决定, 应该说, 这是一个令人敬重与感激的决定。 因为这个决定,悲剧被呈现出来, “交还给俄罗斯人民从而将死亡于廉价的牺牲中 解救出来,并赋予它尊严、荣誉与激情的力量”。我们在学习本文时,可以将英雄的精神放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领会。二、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文饱含情感的语言。2.体会宇航英雄所表现的英勇献身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 2 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简洁导入。 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 也可开门见山 (板书课题、 作者。(2感受文本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2学生带着
28、问题默读课文。问题:本文记叙了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时发生突发事故, 触地爆炸前的悲壮场面。 读完全文,说说宇航员科马洛夫在大爆炸前的言谈举动哪一点最让你感动?文章表现了科马洛夫怎 样的精神?(3感悟内容1讨论上述问题。【明确:最让人感动的至少有四点:一是与母亲的对话;二是与妻子的对话;三是与女儿 的对话;四是最后时刻毅然挥手的动作与语言。教师引导,答案不要求统一,学生言之成理 即可。文章表现了科马洛夫临危不惧、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2.品读(1品读第 1 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并阅读相关段落。问题:“飞船将在两小时后遭遇地面不是降落,而是爆炸 ! ”将这句话改为“飞船 将
29、在两小时后坠毁”好不好?为什么?2设问、讨论。【明确:不好。原文特别用了“不是而是”句式,是为了着意强调悲壮的结局,以 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改句则没有这种强调效果。】(2品读 第 2 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俄罗斯的天空惊呆了, 震撼了, 沉浸在巨大的悲恸之中。 ” 把 “天空” 换成 “人 民”似乎更确切。你觉得换了好不好?为什么?2设问、讨论。【明确:不好。原句给人的感觉是这个悲剧从天而降、铺天盖地而来,人力无法挽回。在这 里,“天空”一词比“人民”一词包含了更多更广的内容。】(3品读 第 4 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科马洛夫的脸上露出笑容:“妈妈,我很好,您的每一根白发
30、我都看得很清楚” 明明马上就要爆炸,为什么说“妈妈,我很好”?如果说“妈妈,您不要伤心”,是否 更切合此时的心情呢?2设问、讨论。【明确:科马洛夫之所以说“妈妈,我很好”,是因为他不愿意在妈妈面前流露出悲伤的情 绪;如果说“妈妈,您不要伤心”则不符合他当时急于安慰妈妈的心情。】(4品读 第 8 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飞船像流星一样掠过长空,接着便什么也看不见了。”这句话的另一种表述是 “飞船撞击地面,爆炸了”。这两种表述哪一种更好?说说理由。2设问、讨论。【明确:原文更好。 用流星作比喻, 给人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 也暗喻科马洛夫的生命放 射出耀眼的光芒。改句则没有这些效果。】(
31、5教师指导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1指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2教师示范朗读这两段,还可播放随书光盘中的课文朗读录音。3学生各自朗读这两个自然段。4全班齐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3.探究(1设问:文章第 3 自然段写科马洛夫“显得异常镇定”,第 6 自然段又说“科马洛夫激 动地流下热泪”。这两处对科马洛夫情态的描述是否互相矛盾?说说你的看法。(2分组议论。(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明确:不矛盾。 “异常镇定”是说他面对灾难和死亡时的情态,表现了他临危不惧的大无 畏精神; “激动地流下热泪”,是在听到女儿说长大后要当宇航员后,他为女儿的勇敢、有 志气而激动得流下眼泪, 这是为女儿长大了、 懂事了的喜
32、悦之泪, 也是为宇航事业后继有人 而流下的高兴之泪。】4.积累(1 朗读全文。(2 抄写下列词语:目睹 哽咽 蓦然 悲恸 泣不成声 珍爱 毅然三、相关资料1. 向“现场直播”致敬一文摘录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直播的方式呈现一桩重大灾难的全过程。感动之余, 我猛然意识到这已不再是一起单纯的事故。它是一次具有“生命关怀” 寓意 的心灵事件,其悲剧价值和精神覆盖都远远超过了一次“不幸”。甚至可以由衷地说:它是 美的!不仅惨烈,而且壮美。长河落日般的清冽与雄阔。一次辉煌的陨落和冉升。对于苏联 当局的那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你不得不送上一份敬重与感激他们奇迹般地放弃了私欲和 “暗杀”的习惯,毅然决定将
33、这一悲剧呈现出来,交还给俄罗斯人民从而将“死亡”于 廉价的牺牲中解救出来, 并赋予它尊严、 荣誉与激情的力量。 这项善举不仅呵护了科马洛夫 一人,更重要的是,它温暖了整个俄罗斯,整个人类的心灵。我由此而懂得, 20 多年后, 俄罗斯翻天覆地的变化绝非一时的偶然。自然, 真正优秀的是那个国家的浩瀚民众正是基于对它的人民之优秀的深刻理解与 感悟,政治才得以表现出如此的无畏。想一想那个激越人心的情景吧回来了。地球的儿子终于回来了白发苍苍的母亲举起颤抖的双手, 多么希望能够支起一个松软的怀抱, 像儿时那样托住 亲生的骨肉伏尔加河在呜咽, 高加索山在垂首, 静静的白桦穿上了孝服, 整个俄罗斯大 地在“服
34、刑”。这是个集体受洗的神圣时刻, 亿万俄罗斯人在为自己的兄弟送行。 每个人都要在亲人的 “死” 里死去一回。 每个人都要从英雄的遗嘱中领取一份遗产。 “我要在我的行为上努力地 表现你,因为我知道,是你的威力,给我力量以行动。”(泰戈尔吉檀迦利无论科马 洛夫, 还是他的亲人同胞, 他们所努力表现的正是俄罗斯英勇的人文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注 定到来的毁灭面前, 甚至迎对西方世界几十颗侦察卫星的窥视和怜悯, 他们没有失态, 没有 萎缩,他们仅仅团聚着,挺立着,开始了最明亮最深情的千古仰望把“牺牲”变成一场 万种齐瞩的精神“升旗”仪式,将悲剧演得轰轰烈烈,天地肃容!一日长于百年。俄罗斯悲痛的天空因其英
35、勇精神的充盈而变得何等饱满!那种敢于集体注视死亡敢于绝望中诞生的力量, 直接验明了这个风雪民族的精神质地和 意志品格。而有的民族,不是连一场体育比赛都输不起吗?俄罗斯输得起,所以他们赢了。“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为什么?因为人类有尊严。俄罗斯看重的正是这尊严。在那个被泪水冲刷的时刻, 民众的情绪不仅没有像政治家害怕的那样跌入沮丧和枯 槁的渊底, 相反, 倒激起了无与伦比的震撼和凝聚效果, 激燃起人们更加向善向美的理想光 焰!也正是凭借这样的英勇和尊严,几个世纪来的俄罗斯才得以一次次挽救濒临失败的命 运。 寒酷的历史长夜和政治风暴已使这个民族的心理承受力坚韧如磐, 多少不能承受的突变
36、它都结结实实地承受了我们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希特勒的大炮只有几公里之时, 莫斯科红场依然能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这是个早就懂得了“向死而生”的民族。2. 作者简介王开岭 (1969 , 山东滕州人。 著有思想随笔集和文学评论集 激动的舌头 、 黑 暗中的锐角、有毒的情人、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五部。曾从教多年, 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社会记录、新闻会客厅栏目指导。5 抒情短诗二首一、课文解读(一秋晚的江上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秋晚(时间的江上(空间特有的景物:疲倦的归巢的 鸟儿, 西沉的斜阳, 白花花的芦苇。 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把静态的景物动态化,把自然的景 物人格化,从而营构了一幅静
37、谧、绚丽、和谐的画面,流露出诗人积极、愉悦的情趣。 (二纤夫作者以最大的同情和崇敬描绘了纤夫巨人般的形象, 赞美了他们的劳动和贡献。 更难得 的是诗人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发出了“再别劳驾纤夫 / 去拉历史的航船” 的呼声,给人以 警醒:当今时代,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教案示例秋晚的江上(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诗生动形象的语言。2.感受本诗静谧、绚丽、和谐的意境。3.背诵全诗。(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 1 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以简洁导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板书课题、作者。(2感受文本1教师范读,正音正字
38、。或播放随书光盘中的朗读录音。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这首诗通过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静谧、绚丽、和谐的景象?(3感悟内容讨论上述问题。【明确:归巢的鸟儿、西沉的斜阳、滔滔的江水、白花花的芦苇等。】2.品读(1品读第 1 节1指名朗读第 1 节,要求用舒缓的语气,感受静谧、优美的画面。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归巢的鸟儿为什么不顾疲倦,还要驮着偌大的夕阳回去?3设问、讨论。【明确:鸟儿喜欢夕阳这个发光的宝贝, 它要驮回去赏玩;鸟儿很淘气,它要试试自己的力 气。这是诗人的想象,让诗有了情趣。】(2品读第 2 节1指名朗读第 2 节,要求语气轻快,读出愉悦的感觉。2学
39、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换一种说法可以表述为:“一瞬间,斜阳的余晖把头白的芦苇染红了。”原句的表达好在哪里? 3设问、讨论。【明确:原句把夕阳下的芦苇比喻成盛妆的美女,生动形象,为诗增添了美感。】3.积累背诵全诗。纤夫(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诗凝练、含蓄的语言。2.领悟作者对纤夫的赞美和深沉的思考。3.背诵全诗。(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 1 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从什么是“纤夫”导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也可以开门 见山(板书课题、作者。(2感受文本1教师范读,正音正字。或播放随书光盘中的朗读录音。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40、。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纤夫 中哪些诗句描绘了纤夫的辛苦劳作?哪些诗句形象地歌颂了纤夫勤劳勇敢的 精神?(3感悟内容讨论上述问题。【明确:纤夫的辛苦劳作“一个个埋着头拉纤,一个个躬着背拉船,能拉走一天天,能拉去一年年。”纤夫的勤劳勇敢“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2.品读(1品读第 1 节1学生朗读第 1 节。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这一节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纤夫的辛苦劳作的?3设问、讨论。【明确:一是拉纤的苦和累,躯体严重受折磨(“埋头”、“躬背”;一是拉纤时间漫长 (“一天天”、“一年年”。 】(2品读第 2 节1学生朗读第 2 节。2指名朗读第 2 节,要求语气深沉。3学生带
41、着问题品读。问题:“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这两句用直白的话应怎样表述?原句好在 哪里?4设问、讨论。【明确:直白说法日出前就开始拉纤, 一直拉到月儿升上天。 原句用夸张的手法和大胆 的想象,把纤夫的劳动诗化了、美化了,也把纤夫的形象巨人化了。】3.探究(1设问:作者一面称赞纤夫“勤劳、勇敢”,一面又说“再别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你认为矛盾吗?说说自己的看法。(2分组议论。(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明确:不矛盾。时代不同了,要使社会快速发展进步,祖国富强,仅靠勤劳勇敢,仅靠简 单体力劳动是远远不行的,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4.积累背诵全诗。三、相关资料1. 秋晚的江上
42、作者简介刘大白(1880 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 绍兴人。 “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 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 语言明快有力, 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具有鲜明的 乡土色彩而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1924 年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教授,同年 出版新诗集 旧梦 。 1926 年出版第二部新诗集 邮吻 。 除此之外, 出版的著作还有 旧 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中国文学史及旧体诗集白屋遗诗等。 2.纤夫作者简介廖公弦(1937 2003,本名廖华钊,贵州绥阳县人。曾任贵阳市文联主席、作协贵
43、 州分会副主席、贵州省诗歌委员会主任委员、花溪主编。出版诗集山中月、大山 和我们在一起、美人醒来、廖公弦诗选,与人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毕生、山 寨火种、火娃等。6 致橡树一、课文解读本诗倾诉了诗人热烈的爱情, 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爱情理想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中的 抒情主人公是真诚、坦率和有独立人格的“我”(木棉树,诗中的“橡树”代表着“我” 理想中的爱人。本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从开头至 “不,这些都还不够” :表达了不赞同 “凌霄花” 式的依附型爱情, “痴情的鸟儿”式的从属型爱情,以及“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式的陪衬 型爱情的态度。第二层(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44、”至“又像英勇的火炬”:表达了坚持双方 独立人格,又亲密相依的爱情观。第三层(从“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至“足下的土地”:表达了对同甘共苦、 坚贞不渝的崇高爱情的向往之情。本诗具有丰富而新奇的意象,诗中贴切新颖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健康、积极、 美好的爱情观。二、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了解本诗的构思,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2.领悟本诗所赞美的崇高、坚贞的爱情观。3.背诵这首诗。(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 2 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由生活中感人的爱情故事导入。还可以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也可开门见山(板书课题、作者。(2感受文本1教师范读,正音正字。或播放随书光盘中
45、的朗读录音。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 1: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细细研读,说说可分为哪三个层次?各层次的主要意思是 什么?问题 2:这是一首歌颂爱情的诗篇。反复朗读,说说诗中的橡树、木棉树分别象征什么,它 们的关系是怎样的。(3感悟内容讨论上述问题。【明确 1:参见“课文解读”。】【明确 2:橡树象征着诗人理想爱情中的男性,木棉树象征着诗人理想爱情中的女性。它们 终身相依、不离不分、同甘共苦、坚贞不渝,但各自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2.品读(1品读第一层1学生各自朗读第一层诗句。2指名朗读第一层诗句。3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 1:诗人用“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像”
46、等短语,否定了怎样的爱情? 问题 2:“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将这两句改为“甚至不止像日光,给你送上温暖; 甚至不止像春雨,予你无声滋润”好吗?为什么?4设问、讨论。【明确 1:参见“课文解读”。】【明确 2:不好。改后显得句式呆板、单调,也不够含蓄。】(2品读第二层1学生各自朗读第二层诗句。2指名朗读。要求语调有力、深沉,情真意切。3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和前面 哪两句照应?是如何照应的?问题 2:“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 的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把句子中“你”、“我” 的位置 互换好吗?为什么?4设问、讨论。【明确 1:与前面的“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对应。形象上对应:一 个是攀援着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个是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意义上也是正反对 应。】【明确 2:不好。与所比拟的木棉和橡树的形象不吻合。诗人之所以把男性比作橡树,把女 性比作木棉, 是因为诗人认为男人应该具有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