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人名字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之“人名字号”.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堂,识名说字,鄂尔多斯市达旗一中 李叶梅,了解古代姓名字号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的理解能力。,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的能力。,学习目标,温故知新,姓氏,壹:姓氏起源古人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用姓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氏”是古代姓的分支,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为了区分而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就是“氏”贰:姓氏发展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导入新课,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且多由父亲命名。,礼记曲礼“男
2、子二十而冠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别称,别字,别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名,字,号,探究一:,古人“取名冠字”是随意的吗?请结合练习题试总结出几条“冠字”的规律。,练习与思考1:名与字的关联原则,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按照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呼应一些文化典故、出处,孟子,名轲,字子舆刘禹锡,字梦得苏轼,字子瞻,曾点,名点,字皙赵孟頫,字子昂朱熹,名熹,字元晦,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有个长兄,字孟跛。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李商隐,字义山唐李贺,字长吉,吉宿长临,正应庆贺。,课堂活
3、动1:试一试为自己取字,建议参考资料:说文解字尔雅古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故事历代经典诗词文如:诗经屈原九章曹植洛神赋唐诗宋词鉴赏等等。,经 典,思考与练习2:什么情况下称名、称字?,练习,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2、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3、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4、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5、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称名、称字的基本原则:,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孔颖达疏说得明白: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说,出于尊重的需要,“为长者讳”的需要。
4、,探究二:自号与赠号的寓意,自号的寓意,1、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易安居士”,2、以旨趣抱负自号,如“四明狂客”,3、以文学意境、形貌特征自号,如“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探究二:自号与赠号的寓意,赠号的寓意,2、以官职、任所、出生地为号,“王右军”,3、以封爵谥号为号,如“武穆”,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贺梅子”,小贴士,1、谥法:追谥的准则。评定性的称号或褒或贬或怜。始于西周。,2、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始皇废不用。,3、此外,又有私谥,始于东汉,大多是士大夫死后由亲族门生故吏为之立谥,故称私谥。,探究三:“谥号”的发展,始,断,盛,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
5、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课堂活动2:谥法规定让你联想到了什么?,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B、“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C、“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D、“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
6、来称呼,,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B、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C、“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D、名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 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常见的避讳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如: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考点链接,理想人生的发展轨迹,名生,字冠,号立,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