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挑战,新古典经济学涵盖了从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经济学之间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这种主流经济学后来构成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教学目的要求,一、目的要求:掌握什么是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它的形成、发展和挑战过程。二、教学重点:1.关于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2.新古典经济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被挑战。三、教学难点:新古典经济学的各流派研究问题的不同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边际革命第二节 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奠基者马歇尔第三节 约贝克拉克和费雪的经济理论第四节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发展与修正第五节 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第六节 制度
2、学派第七节 新古典厂商理论的挑战与修正,关键词,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 成本曲线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收益递减规律边际 边际效用论 边际生产力萨伊定律 货币数量理论霍布森、边沁、屠能、古尔诺、戈森、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帕累托、维塞尔、庞巴维克、庇古、克拉克、费雪、马歇尔、希克斯、赫克歇尔、俄林、里昂惕夫、克鲁格曼张伯伦、琼罗宾逊、凡勃伦、康蒙斯、艾尔斯、贝利、西蒙、塞尔特、马奇,思考题,边际效用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边际主义学派对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什么挑战?边际主义分析方法为什么是一场革命?这一革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边际主义对现代经济学有什么贡献?边际分析给经济学带来哪些突破?评述边际
3、效用论的理论基础戈森定律。评价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了解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来自于?新剑桥学派、制度学派、新厂商理论、行为派企业论等。,一、古典学派及核心要义,所谓古典学派,主要指18-19世纪中期西方的主流经济思想,其代表人物包括威廉配弟、亚当斯密、边沁、大卫李嘉图、萨伊、约翰斯穆勒等的经济学思想。古典学派的核心要义是:自利的经济行为;利益和谐的观点;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认为一切经济资源和经济行为都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市场经济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因此他们提出了许多规律和定律:如:收益递减规律;萨伊定律、货币数量理论等。,二
4、、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古典”,一方面说明它与古典经济学有继承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许多方面发展出新的概念和方法。狭义的新古典经济学指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广义的新古典经济学,指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边际分析方法和原则为特征的各种经济学说。包括奥国学派、洛桑学派、杰文斯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早期瑞典学派以及美国的约贝克拉克和费雪的经济学说等。一句话,新古典经济学涵盖了从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经济学之间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后来构成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一、边际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尽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生产效率得到空前提高,但是财
5、富分配却极端的不公平,导致了许多社会不满。这些问题在古典经济学中无法解决,导致人们去寻找解决其他途径。原因:1、新价值理论的探索:劳动价值论的两大难题:一是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符?二是不同有机构成的等量资本均能提供相等的利润?2、久已存在的效用价值论为边际主义分析提供了工具。3、数学上的微积分产生为边际主义提供了工具。,二.新古典学派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新古典学派虽然在核心要义上与古典学派一致,但是它又提出了与古典学派有重大区别的新概念和新方法。19世纪70年代,在奥地利、英国和法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形成的,创建这些理论的经济学
6、家有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马歇尔将边际学派的主观效用价值论,与传统三要素成本论结合起来,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构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些成果集中起来,逐渐形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构架。所以萨缪尔森说:“今天的所谓微观经济学,是由新古典学派经济学者逐渐建立起来的。”,第一节 边际革命,一、“边际”及边际革命,“边际”是一个数学概念,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边缘或界限。经济学意义上的边际量是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后增加量,而研究该增量的性质和作用构成了边际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由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的经济学发展,使资产阶级经济学面貌得到了
7、极大改变,因而这以后的经济学理论、观点、方法的变化,被称做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并且正是有了这种转变,经济学才正式开始成为一门在可供选择的不同用途之间分配有限资源,以实现最佳目标的科学。,边际学派,边际学派是对以边际经济理论的创建、发展、宣传为特点的经济学人物和学派的总称。新古典学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基本形成,它以不同于以前的传统经济学的面目出现。边际学派的理论很快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广泛吸取,成为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奥地利学派因强调人的心理动机分析,因而被称为心理学派;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因而被看作边际学派中的另一分支数理学派。20世纪30年
8、代,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又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成果,起源:约翰霍布森1909 年,首次使用“边际主义者”,约翰霍布森在工业与财富(1914年)一书中首创“边际主义”一词,用以概括经济学家们所接受的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成本曲线的研究;序数论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厂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货币理论;福利经济学等。,三、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边际学派都承认,一个人所拥有的有限资源,有多种用途时,一定会按使各种资源在使用中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原则来配置资源,而资源在整个社会的优化配置,又只有通过自由竞争才能实现。于是古典学派的自由竞争思想又
9、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古典经济学进入了新古典阶段。P58约翰霍布森1909 年,首次使用“边际主义者”,约翰霍布森在工业与财富(1914年)一书中首创“边际主义”一词,用以概括经济学家们所接受的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约翰霍布森,边沁(17481832),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他把追求个人利益看做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动力。边沁学说的中心是功利主义。包括两个原理:一是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二是自利选择原理。他把痛苦和快乐看做是在数量上可以衡量的东西,并且提出货币通常是衡量苦乐量的最准确的尺度。杰文斯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后来影响到边际理论、厂商和消费理论、政
10、府干预主义、货币政策的发展及福利经济学。,杰里米边沁,屠能的经济学说,“屠能圈”理论设计的是一个孤立国。他研究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度和农业生产部门的位置配置。屠能圈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地租理论是屠能论述孤立国的重要理论基础,他主要研究了级差地租。,2、屠能(17831850)屠能是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和边际学派的先驱。重点分析产品产销两地的距离与生产费用的问题。他提出的“要素最后生产力论”是“边际生产力论”的最初形式,该理论由“劳动最后生产力工资理论”和“资本最后生产力利息论”构成。,古尔诺(18011877
11、),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其著作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也涉足到哲学和经济学领域,1838年出版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是其经济学的代表作。他强调数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用数理模型(函数、联立方程、对函数求微分和极值)说明和推导出经济学观点。他的思想对瓦尔拉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卡尔门格尔,昂瓦尔拉斯,欧根冯庞巴维克,屠能,维尔费雷多帕累托,杰里米边沁,四.戈森理论:奠定边际效用论基础,德国经济学家戈森,(18181858)在边际主义先驱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代表作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对杰文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戈森对经济学说史影响最大的是建立在效用价值论基础上的
12、“戈森定律”。他实际上奠定了后来边际学派的理论基础。P59 戈森以功利主义为出发点进行理论分析。他理论的出发点是最大幸福原则。,戈森定律与“最后一原子效用”,戈森从人们消费行为中发现了两大规律:1、戈森第一定律边际效用及享乐递减;2、戈森第二定律边际效用相等,个人消费者均衡;3、戈森提出边际效用范畴“最后一原子的效用”,发现新享乐,扩充旧享乐.效用最大化规律。他提出的这些理论,不仅改变了经济学研究的方向,由最大利润生产变为最大满足的追求,而且为70年代开始的边际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五、边际效用学派的三本奠基之作,边际效用学派的三本奠基之作出现于1870年代初。廉斯坦利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13、和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出版于1871年,里昂瓦尔拉斯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第一部分出版于1874年,第二部分出版于1877年。这三本书所提供的效用理论的资料,其质量之高、范围之广,远非以往许多片断的讨论材料可比拟,他们为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奠立了适当的基础。三位奠基人所用术语的差别;生产要素的效用;得自交换的预期效用;总效用的再分割;可分割性所引起的问题;关于效用的测定问题。,边际效用学派的三位奠基人的主要思想,边际效用论的三位奠基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在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物品时才有效用。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注意到,许多物品的有用性,不是来自它对所有者的直接满足,而是由于它们通过
14、交换可以支配其他的物品。杰文斯把来自消费品的效用称作“直接效用”,而把来自生产要素的效用叫做“中间效用”。他起初像门格尔和瓦尔拉斯一样,分析消费品的价值决定,然而接着他又把生产和消费的考察联在一起。瓦尔拉斯的说法与杰文斯相仿。他只论及到个人从欲望的实现而得到满足的条件。瓦尔拉斯最初是用“内含效用”来说明“边际效用”的。,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的经济学说,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是边际效用学派最主要的代表和奠基人。他是用数理方法表述边际主义在英国的创始人。杰文斯经济学说的特点是以主观心理为出发点,以效用为基础,以数学分析为工具。他吸收了边沁的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功利主义思想,把主观心理概念用于经
15、济学分析。一定量商品中最后一个增加量所提供的效用最小,即“最后的效用”。他用最后的效用理论来说明商品交换比例。并且说明一个人应当劳动多少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效用。p65他的劳动量分配原则,为后来为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者根据工资率来安排劳动时间和闲暇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卡尔门格尔的经济学说,卡尔门格尔是奥地利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国民经济学原理 p591.关于“经济财货”及其所有权关系。认为物品的有用性,是由于它们通过交换可以支配其他物品。2.关于价值的性质及尺度。门格尔把得自第一等级物品的满足称为“直接的”欲望满足,而把得自较高等级物品的满足称为“间接的”欲望满足。3.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
16、。认为价格形成的下限由需求者规定,而上限由供给者决定。这一理论被庞巴维克发展成为边际对偶论。4.关于财货的价值。提出高一级财货价值依存于它所生产的低一级财货的价值。这种理论为后继者维塞尔发展成为“归属论”,卡尔门格尔,门格尔经济学的意义,重商主义:交换古典学派:生产边际主义:消费,用消费欲求的无限性财货的稀缺性 确立运用均衡分析方法(供给、需求)研究价格+边际分析方法 经济学人文主义倾向的深化,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重大影响,瓦尔拉斯是数理经济学家,边际革命领导人,洛桑学派创始人。曾经被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是“所有经济学家当中最伟大的一位”。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有着重
17、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揭示就经济生活中各种产品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供求、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揭示了通过竞争的价格机制,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意义。,里昂瓦尔拉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通俗说来,就是市场上一切商品价格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认为,交换价值、工业和财产是由物质在数量上的有定限或稀少而引起的三种一般现象,三者都同社会财富相关。他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提出一般均衡理论;把经济学分成纯粹经济学,产业与使用经济学和财产与社会经济学;他的主要经济理论是边际效用分析和一般均衡理论。p67,六、奥国学派心理学派,也称维也纳学派。他们以较为通俗的方式
18、阐述边际效用论,在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反对的国历史学派,以抽象演绎法同历史方法相对立。奥地利学派的价值理论是由门格尔奠定的。门格尔及其门徒维塞尔和庞巴维克是三位开拓者,被誉为“奥地利三重奏”。,维塞尔把货币分析引入经济分析,强调投资与储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论,他所谓的“边际效用”就是人们在消费某一财物时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的一系列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的消费品的效用,即最小效用。维塞尔把这种由边际效用决定的价值叫做“自然价值”。,维塞尔计算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和价值,维塞尔(18511926)最早提出“边际效用”术语。他发展了门格尔的生产要素价值和价格理论
19、。他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中率先反对萨伊定律、破除自动均衡教条、主张国家干预的第一个人,因而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先驱。维塞尔用联立方程的方法来计算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和应得的收益。认为财物每一单位的价值都由边际效用来决定,其总价值等于边际效用与单位数的乘积。,欧根冯庞巴维克18511914)奥国学派理论的集大成者1888 年出版资本实证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在他的著作中得到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述。p63,欧根冯庞巴维克,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用时间因素说明分配问题提出了时差利息论。为什么现在物品比同量未来物品更有价值?原因有三点:认为最为普通的交换形式是买卖双方的竞争是现在物品和将来物品的分
20、类者认为时差利息的三种主要形式是借贷利息,企业利润和租金。自从庞巴维克提出“时差利息论”以来,认为财富尤其是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观点不胫而走。,七、洛桑学派(数理经济学派),其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是边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主要代表人物:瓦尔拉斯、帕累托马爱莱昂瓦尔拉斯长期在瑞士洛桑大学任教,1893年他的继承人帕累托也在洛桑大学继承了他的经济学讲座,把数理经济学继续向前推进,所以他们又被称为数理学派中的洛桑学派。,瓦尔拉斯从物品的边际效用来说明价值。他认为对于两种商品的“稀少性”的比例,恰好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例。交换价值、工
21、业和财产是由物质在数量上的有限性和稀少而引起的三种一般现象。p67,里昂瓦尔拉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通俗说来,就是市场上一切商品价格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产均衡有三个要求p67他对经济学进行了重新分类:对交换价值的研究形成纯粹经济学,对工业及其现象的研究形成应用经济学,对财产的研究形成社会经济学。他认为纯粹经济学是在假定的绝对竞争制度下的价格决定理论:“把价值的起源归之于稀少性,这才是正确的解答。”,维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年7月15日1923年8月19日)帕累托对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收
22、入分配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分析中。用“帕累托最优”概念描绘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维弗雷多帕累托,帕累托独创性贡献有:,第一,他用序数效用概念取代了效用可测量的假定;第二,他引进了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技术。并用无异曲线来帮助发展了个体经济学领域。第三,他发展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概念,提出“最适度”原理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也称帕累托“最适度均衡状态”。第四,提出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生产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效率标准+公平标准成为新福利经济学的先驱他的理论影响了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发展。,八、边际学派的理论特点,17到19世纪,是数学由常量向变量发展的时代也是微积分向各学科高
23、歌猛进的时代,边际分析是研究函数在边际上的极值问题,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上的变化规律。从而使经济学由常量的平均值分析向变量的现状分析发展。其特点是:(1)将注意力集中在进行决策的变化点上,即边际上,均衡是他们看待事物的维度。(2)需求因素取决于边际效用主观的心理评价,完全竞争是最基本的假设前提。(3)提倡自由放任精神,为了社会利益最大化,政府一般不应干预经济。(4)批评历史的方法,倾向于古典学派倡导的抽象分析法。,九、边际分析在经济学中的意义,(一)边际分析通过考察一个变量的增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来研究经济问题。数理学派主张用数学符号和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借用函数概念
24、表达经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借用微积分的语言来刻划经济规律,借用联立议程组来构造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是他们认为数学方法是研究经济学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这是其理论的局限性。(二)厂商均衡理论中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只是一个原则和趋势,不能将其简单化和绝对化,第二节 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奠基者马歇尔,一、西方传统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成为近代英、美等经济学的基础。他是剑桥学派创始人。他的需求理论树立了从分析消费需求和效用开始的西方微观经济学研究思路,是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提出者;p 7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西方传统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他的供给理论
25、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理论:并且提出了有关不完全竞争问题。p 74他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是价格论和分配论,其中价格又是分配论的基础、供求论又是价格论的基础。p76在收入分配理论中,他提出资本要素的均衡价格叫做利息;他把企业经营能力的均衡价格叫做利润,把要素价格超过均衡价格的部分叫做准地租。p77,阿弗里德。马歇尔,约翰贝茨克拉克,欧文。费雪,希克斯,爱德华哈.张伯伦,俄林,马歇尔的新综合(第二次),马歇尔在英国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和综合了新旧各派经济理论,在古典经济学理论和“边际革命”以来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包含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内的综合理论体系(其中还包括新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数理
26、经济学派等的观点)。一方面他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关于生产成本的解释,参照了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分配学说,另一方面,他引入了边际分析,强调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马歇尔运用连续原理和局部均衡的方法,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用主观心理动机去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三、方法论特点:,(一)马歇尔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二)运用进化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强调“连续原理”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他把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分析与边际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形成了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构建了一个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
27、本框架。(三)重视数学分析,特别是边际增量的分析。(四)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p72(五)在马歇尔的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连续原理、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四、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影响:,(一)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新思维,尤其是均衡价格理论,为经济学创立了一套分析工具,因此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二)马歇尔的学说体系中,无论在供给理论还是在需求理论方面都加入了新的内容。(三)他关于需求规律、需求弹性的论述,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都是他的贡献。由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并对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直到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的理论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支配地位。在凯恩
28、斯主义以后,其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地位仍然没有动摇。,剑桥学派与马歇尔,(四)在他工作的剑桥大学里,形成了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的一大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庇古罗伯逊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凯恩斯等,他们不仅师承马歇尔,而且各自都有重要影响,于是逐渐形成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剑桥学派,而且马歇尔则是这个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是首位将“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并在实际上从经济学中取消了价值论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是综合性,这贯穿其理论体系的始终。,第三节 约贝克拉克和费雪的经济理论,一、约贝克拉克的经济理论19世纪末,美国在经济上已经赶上和超过了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逐渐
29、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流派,即理论学派和制度学派。美国的理论学派是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分支,其代表为约翰贝茨克拉克。p79克拉克体系的中心是分配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的观点早被德国经济学家屠能提出,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约贝克拉克,克拉克在总结综合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用边际方法进行全新分析,建立起一个以边际效用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他分别说明工资、利息都是由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而在进一步探讨如何研究财富分配问题时,他认为这种研究不能离开生产和交换,并且明确指出分配和交换的全部问题都应当纳入有组织的财富生产过程。,克拉克的主要经济思想,研究的中心是分配问题;把经济学分成一
30、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他是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的最大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者;创立了美国理论学派与制度学派;构成美国那时的两大流派;他开辟了一个经济学的新时代,建立了一套经济理论体系;提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二、费雪的经济理论,欧文费雪是稍晚于克拉克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学位论文价值与价格理论的数学研究用定量分析研究效用理论,至今为经济学家称道。这篇论文奠定了他作为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的地位。,欧文费雪,欧文费雪的理论贡献,欧文费雪在数理经济学、价值和价格理论、资本理论、货币理论以及统计学等方面都有重大
31、贡献。P81资本理论方面,他清晰地阐明了资本和收入的相互关系;在利息理论方面,他指出利率是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交换时的一种贴水的百分率;在利息论方面,他区分了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他是现金交易说的货币数量论者。,第四节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发展与修正,马歇尔提出的自由竞争能使社会经济自动得到调节而趋向均衡的基本思想,被称为“剑桥传统”。在这一传统基础上,他的追随者们进一步发展和修正了他的理论学说。庇古和克拉克使得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转向了强调对分配和福利的研究。,一、庇古的福利经济学p83,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凡
32、是能给人们带来满足的东西都叫“福利”。他认为影响福利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国民收入总量和分配状况,这是构成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标准。20世纪30年代,在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福利经济学,他们又分为“补偿原则论”和“社会福利函数论”两派。p85,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
33、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二、新古典经济学完成和挑战,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经济学界广为传播,占据统治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1933年,美国的e.h.张伯伦(18991967)和英国的j.罗宾逊分别提出了基本原理相同的垄断竞争价格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对马歇尔的以“完全竞争”为假定前提的均衡价格理论进行修订和补充,从而使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达到它的“完成”形态。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来自于:新剑桥学派、制度学派、新厂商理论、行为派企业论等。,爱德华哈.张伯伦,爱德华哈.张伯伦,张伯伦和琼罗宾逊继承和发展了马歇尔的理论,提
34、出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p86。这些理论对微观经济学,特别是厂商理论的确立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现代管理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张伯伦认为,完全垄断或完全竞争都是罕见的,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垄断和竞争混合的“垄断竞争”。这一理论是分析垄断竞争市场情况下,厂商如何决定产量、价格的理论,又称为“厂商理论”。,琼罗宾逊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她的理论特色是1.特别注重边际收益对厂商的重要性;2.区分了“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3.揭示了市场分割和产品在各个市场上不同的需求弹性对实行价格歧视的作用。,琼罗宾逊,三、希克斯对马歇尔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对边际革命几乎全部成果加以
35、总结的是希克斯和萨缪尔森。1972年与美国经济学家肯约阿罗一起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约翰希克斯,约瑟夫阿罗,希克斯对马歇尔学说的重大修正和发展,虽然他们都从需求研究出发,但希克斯用的是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得出了价格变化产生消费量的变化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结论。他对这两种效应的深入分析,发挥和补充了马歇尔的需求规律。P88他通过图形分析了消费者的“偏好尺度”,也分析了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在分别提出了“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以后,希克斯进一步论述了商品价格下降对需求量的影响。希克斯还从帕累托的思想中发掘了与序数效用论相一致的社会福利标准。,回顾分配问题的观点,
36、1.萨伊的“三分法”:财富的生产、分配、消费;2.詹姆斯.穆勒的“四分法”:生产、分配、交换、消费;3.门格尔的理论经济学(政经):经济史、实用经济学;4.杰文斯的一般经济学(政经)应用经济学;5.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实用经济学、社会经济学6.克拉克的三分法:一般经济学、动态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五要素”:人口、资本、技术、生产组织、消费倾向。,讨论准备,1、新古典经济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3、新古典经济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第五节 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一、H-O模型俄林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运动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为了表彰俄林对经济学,特别
37、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所做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77年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金。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评选委员会认为他们“对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戈特哈德贝蒂俄林,1899年4月出生于瑞典,1979年8月逝世。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俄林从16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金,奋斗达60余年。1979年8月3日,也就是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三年,他与世长辞了,享年80岁。,戈特哈德贝蒂俄林,赫克歇尔-俄林的经济学说,1922年,俄林在其博士资格预选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初步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
38、理论的基础。1924年,在其博士论文及答辩中,他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区际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1931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充实、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H-O)模型,1917年,俄林进入斯隆德哥尔摩商学院,师从于赫克歇尔教授,由此培养了他对国际经济学的兴趣。赫克歇尔早在1919年就发表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提出国与国发生贸易的必要条件,是贸易商品的成本差
39、异,而成本差异又取决于各国拥有的生产资源的丰饶程度。p91赫的学生俄林将这一理论嵌入一般均衡价格体系中,建立了一个贸易形式和贸易条件的理论框架。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发表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资源禀赋说。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H-O)模型是对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约翰 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理论的一大发展。,图18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它是由个人无差异曲线合成而来,且具有
40、与个人无差异曲线性质相同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社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表明整个国家效用满足程度越高。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图中只有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图中曲线PPFA、PPFB分别是国家A、B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由于国家A劳动力充裕、国家B资本充裕;X商品劳动密集,Y商品资本密集,国家A生产的X相对较多、国家B生产的Y相对较多,这样曲线PPFA平而宽,曲线PPFB陡而窄。,里昂惕夫之谜,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国应出口能密集地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需要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当把这一理论
41、应用于资本充裕的美国时,无疑美国的贸易格局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从理论上也相信这一结论。1954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统计资料,运用自己研究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赫克歇尔-俄林原理进行验证.他选择了200个行业中最有代表性的进出口产品,比较了每生产100万美元出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以及每生产100万美元与进口相竞争的商品(即进口替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验证的结果令人吃惊。1947年,美国的进口商品生产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要比出口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多出3094.即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商
42、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华西里列昂惕夫(1906年1999年),美籍俄裔著名经济学家。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华西里列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1973年,列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和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约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同事并且对他的研究成果极为推崇,还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是他的学生。,华西里列昂惕夫,(5)规模经济贸易
43、理论,从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这一理论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的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假设上:()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具体讲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对里昂惕夫“谜”“悖论”的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推动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应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现实相矛盾的现象,这就成了
44、一道人们多年争论不休的难题。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种种解释补充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增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性和对战后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能力,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你同意哪一种或几种观点?,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有多种,有代表性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劳动熟练说;(2)人力资本说;(3)技术差距说;(4)产业内贸易说;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你同意哪一种或几种?为什么?,第六节 制度学派,一、美国制度学派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各种非主流经济学的挑战、质疑和修正,美国制度学派就是其中之一。1、来源: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开始在美国产生的美国独有的经济学流派。它及以克
45、拉克为代表的理论学派都是19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在理论上的反映。制度学派在经济学方法上强调所谓制度研究,以求对资本主义现实作出新的解释。制度经济学主要吸取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观点,采取历史主义和制度分析的方法描述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宣扬社会改良主义。2、代表人物:凡勃伦 康蒙斯 米契尔 艾尔斯 贝利,关键词及思考题,凡勃伦 康蒙斯 米契尔 艾尔斯 贝利 制度经济学 买卖的交易限额的交易 集体行动 三种政治经济制度 经济周期价格经济和工业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1.凡勃伦之后美国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简述康蒙斯的经济学说。3.如何看待米契尔的经济周期?4.艾尔斯和贝利对制度
46、经济学有哪些发展?,凡勃伦伟大的美国经济学巨匠、制度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心理的、文化的和历史的因素在社会制度进化中的作用。,罗伯特默顿,托斯丹邦德凡勃伦,克拉克为代表的理论学派受欧洲边际主义的影响。制度学派则主要受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他以“本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代替“苦乐主义”,主张采用“质”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历史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研究不断变动的社会经济及其制度。凡勃伦在他充满曲折的一生中,他以一种怪异的微笑来面对来自外部的敌意和内在的怀疑。,托斯丹邦德凡勃伦,二、凡
47、勃伦的美国制度经济理论,托尔斯坦凡勃伦曾受教于克拉克,先后执教于多所大学。他承袭了德国历史学派和英国历史主义者的一些传统,用以说明制度的起源和演变。P93凡勃伦以新的“本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他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以心理学和进化论来分析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凡勃伦对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制度的本能分为三类:即父母的天性,工作的本能和随便的好奇心。凡勃伦主张研究制度的演进,认为制度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凡勃伦认为,“机械操作”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弊端的根本原因;凡勃伦强调制度分析和对社会结构进行改革的主张得到后来人的不断响应。,凡勃仑的经济学说,他把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
48、制度”,包括私有财产、价格、市场等,他认为制度的演进过程是人类的思想和习惯的自然淘汰过程,因此制度的发展只有渐进没有突变,并进一步认为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存在什么自然规律。他认为人类经济生活存在两种主要制度,及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前者是人类的工作本能,后者是人类的虚荣本能。这两种制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这两种制度存在矛盾,并由此引起经济危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是把企业实行技术专家统治。,凡勃伦制度经济理论的特点和影响,特点:(一)把社会经济看成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强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二)根据19世纪末流行于美国的“行
49、为主义”心理学,以本能作为一切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解释。(三)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庸俗进化论来解释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四、影响:凡勃伦在其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评和责难,阐述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方法和理论,为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康蒙斯的经济学说,美国早期制度主义还有两个代表人物:康蒙斯和米契尔。康蒙斯是凡勃伦的继承者。P95凡勃伦创立了制度主义的理论,但是没有写过一本系统的制度经济学著作。康蒙斯的制度经济学是该学派的第一部系统的理论著作。“制度经济学”一词是他先提出来的。他的制度经济学说阐述了制度是“控制个体行动的集体行动”的原理。康蒙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交易的制度
50、,它包括三类:一是买卖交易;二是管理交易;三是配给交易p96他的理论偏重于研究法律制度对经济生活的作用。他是当时美国著名的劳工问题专家。他的突出成就是在美国劳工史和劳动立法方面。后人把凡勃伦称为制度主义的心理学派;把康蒙斯称为制度主义的法律学派。,四、米契尔的经济学说,米契尔也是凡勃伦的学生。他认为传统的均衡理论不正确。实际上经济波动是正常现象,失衡才是常态。经济循环就是一个萧条孕育着繁荣,繁荣孕育着萧条的累积过程。他的周期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很有影响。米契尔的代表作经济周期成为后来经济学中周期研究的先驱和指南。他的经济学说的主要特点是把制度研究与经济周期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他研究方法的特点是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