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30381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服务业的相关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延伸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延伸,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1、价值理论前瞻一些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 价值理论是所有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1)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使用价值-效用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交换价值-交换的比例 商品或服务交换的比例 由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决定。(4)价值量-价值的大小(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理解?,2、两分法:2.1 概念:经济学把人类的劳动成果分为商品与服务两部分。,社会总产品,实物劳动成果(实物产品),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

2、品),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2.2 两分法的成因历史成因: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去取决于两项指标:该产业吸纳的就业量占比和产值占比。二战后服务业的突飞猛进,使得必须思考和研究服务与商品的差别与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割裂问题。2.2.2 服务与商品存在感性差异,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2.2 两分法的成因2.2.3 理论研究对服务的不同看法(1)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法:国富论提到劳动价值论,把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他认为: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生产性劳动创造物质产品,非生产性劳动的产品是无形的;生产性劳动创造财富,非生产型

3、劳动消耗财富。,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时代烙印,(2)马克思的看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对斯密劳动价值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生产劳动第一定义: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因此认为仅农业和工业劳动创造价值。生产劳动第二定义:生产劳动被定义为生产商品的劳动。马克思论断:生产劳动创造价值,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时代烙印-服务非价值论,结论,理论研究中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界分导致服务或被排斥在古典价值论逻辑之外或作为“异物”附着于商品价值运动的逻辑体系。必须另寻途径,解决这个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3、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再认识3.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理论家对劳动价值论(尤其是价值规律)的五次大讨论: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孙治方为首展开讨论与研究,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末期,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关系等第三次,20世纪80年代初期,“孙(治方)于(光远)之争”(“宽派”“窄派”“中派”之争)第四次,20世纪80年代初期,“谷(书堂(苏(星)之争”(价值创造的一元论与多元论讨论)第五次,世纪之交,百家争鸣,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3.2 新形势下劳动价值理论

5、面临的挑战挑战1,来自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外部,即要素价值理论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资本、自然资源等能否创造价值?挑战2,来自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内部,即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否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呢?第三产业的崛起要求对其进行定论!,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3.3 理论发展的路径:理论困境需要解决,有发展才有出路。路径1,直面外部挑战,扩大劳动外延,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单纯的体力劳动扩展到脑力劳动和管理劳动。资本家的管理和决策等脑力劳动同样创造价值。要求:劳动外延只能延伸至“身或心之劳作”不应扩大到非劳动要素的范围,否则就是要素价值论,而不是劳动价值论了!,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

6、务价值理论,路径2,直面内部挑战,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服务领域的劳动,把劳动价值论拓展到第三产业,以服务产品理论补充劳动价值论。服务价值理论: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使用价值服务产品价值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二重性,其价值由第三产业劳动者创造,不是再分配转移。,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4、效用价值理论4.1 效用价值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效用价值理论通过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对物品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一般效用论(早期)和边际效用论(近期)。效用价值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中价值理论的主流,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只有从创造效用的

7、角度才能把服务劳动的成果列入财富之内,才能把服务经济归于国民经济大体系之内。,4.2 效用价值理论的核心效用效用是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也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中获得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财富是已累积起来的效用,它可以贮存起来以供将来之用,其期限可以超过所有者或受益人的寿命。效用只有当生产者或所有者在市场上作交易时,才能变成价值。,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4.3 服务效用价值理论4.3.1 服务的效用 服务的生产活动为人们创造财富,带来福利和效用。如读书给人带来知识。球赛带给人们快乐 Total Utility=市场价值+有效的外部经济4.3.2 服务的价值 服务创造效用并

8、在市场上出售,即产生价值,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二、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4.3.3 服务效用与价值的确定从构成要素看:一般情况下,服务中的人力资本、劳动和实物资本三者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并决定服务的效用,进而决定服务在市场中的价值。如:医生、保姆、出租车司机三者的服务效用和价值的差别。从供给特点看,服务生产的特殊模式有别于商品生产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服务生产是一种“个性化”的生产。,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4.3.3 服务效用与价值的确定从效用持续时间的角度考虑,有些服务可看成是“耐用”服务(保险),有些服务的“耐用性”则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9、的感觉(警察等),但更多的服务则是“非耐用”服务。服务的耐用性:一种对服务对象产生的扩散效应。服务的效用价值就由要素的价值(包括知识)以及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用两个部分组成。服务的功能效用:同其它产品的互补性,没有服务,传递到这些产品上的效用便不存在。,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4.3.4 服务的规模经济效益服务生产是一种个性化的生产,服务的标准化(非个性化)才能使得服务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例证:私塾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对比,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5、服务产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及价值量讨论5.1 服务的价值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服务的价值(1)凝结性:即服

10、务产品凝结着人类劳动,就具备价值。(2)有用性:即具备某种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各阶段都离不开服务产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社会性: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通过社会交换,从而表现为价值。(4)抽象等同性: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照异质的使用价值进行交换,而只能按其同质的抽象劳动进行交换。,5.2 服务的使用价值(1)一般功能:满足需要:消费替代性(药物与理疗)、消费互补性(讲课与教材)和消费引致性(售前服务)构成社会财富的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财富象征?(土地三大件三高)充当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11、者。,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5.2 服务的使用价值(1)特殊功能: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密切各国、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联系。5.3 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在服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物料或辅助材料的价值+服务工具和设施的折旧费+服务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认识教师讲授一节课和写一篇论文的价值量?,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6、几个需要澄清的理论观点6.1 背离论:认为服务创造价值背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6.2 道德论:认为内容不健康的服务没有价值。6.3 施舍论:认为服务生产者收入不是自己创造的,是物质生产者支付的。(买票看球赛)6.4 转移论:认为服务的价值不是服

12、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物质部门转移过来的。,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1、配第-克拉克定理1.1 产生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完成,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

13、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结论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1.2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理论描述该定理把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经过经济大样本观察,配第与克拉克两位经济学家先后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

14、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19782009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1.3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形成机制1.3.1 收入弹性差异 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农业,而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并小于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次产业。,第二节

15、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1.3.2 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 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技术进步有很大差别,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而工业的技术进步要比农业迅速得多,工业投资多处于“报酬递增”的情况,随着工业投资的增加,产量的加大,单位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必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的更大发展。,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1.4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理论贡献克拉克首先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现在普遍称作的三次产业。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

16、指出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因是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异。,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2 服务业发展的阶段理论2.1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罗斯托在学术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提出经济成长阶段的理论。他试图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历史的进程,他用六个阶段的理论代替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 take-off model),又称作“罗斯托模型”、“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模型。核心观点:经济的发展存在唯一的世界性道路,必须经过确定的、特定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今天所走的道路,正是发展

17、中国家明天要走的道路。,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意识形态的挑战!,(1)传统社会阶段。此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资源过多配置在农业,而非工业;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实际收入仅够维持生存。牛顿学说以前属于这个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这是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此阶段,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生产和农业革命中发挥作用;金融业开始发展,并为新的投资提供资金;商业也随着交通运输业的改进而正在扩大。农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既要提供更多的粮食来养活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又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销售市场。所以,农业产量的增长具有

18、重要意义,它决定着此过渡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3)起飞阶段。此阶段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此阶段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罗斯托认为,一个区域一旦实现起飞,经济就可以“自动持续成长”了,因为较大的积累比例和较强的主导部门,会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不会感到不足,所需要的原料生产与供给、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等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起飞阶段大致为30年。,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4)向成熟推进阶段。这是起飞后经过较长期的经济持续发展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经济中已经

19、有效地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替旧的主导部门,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一般来说,铁路建筑、钢铁工业以及大量使用钢铁的通用机械、采矿设备、化工设备、电力工业和造船工业等部门的发展,是一国经济“成熟”的标志。在向成熟阶段推进的过程中,成长所依靠的是对供给方面的投资,也就是靠对工业设备部门的投资,并由此带动了经济成长。,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此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社会对高额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普遍化。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技术工人和城市人口的比重都比前阶段有一定

20、提高;用来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之用的一部分资源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此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门。这些部门的特点是提供劳务,而非生产物质产品。居民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人类社会将不再只以物质产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还包括以劳务形式、环境状况、自我实现的程度所反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罗斯托对苏联经济失败的分析,在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一书中,罗斯托指出了引起传统帝国由兴而衰的三个原因:(1)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2)难以长期保持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机构。(3)国家可能卷入战争。而他

21、也把共产党苏联列为帝国的一种新形式.罗斯托认为:以列宁为起源的现代共产主义,推行的却是军队、警察、法院和通讯工具的控制权决定一切的强权宿命论。从第三世界的历史看,当起飞阶段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还没有完成和巩固以前,如果发生政治和社会混乱,共产党夺取政权是最容易的,所以,共产主义是一种病症,是一个过渡社会不能有效地组织其内部愿意进行“现代化工作的分子”所造成的。,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与中国的腾飞,罗斯托认为,六个阶段中,起飞阶段最重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起飞阶段的开始通常源于一种特别锐利的刺激力量。刺激力量可能表现为政治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术革新所引起的,或表现为新的有利的国际环

22、境,或表现为国际环境不利变化所提出的挑战。从非经济方面来讲,起飞阶段则表明要使经济现代化的人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取得确定的胜利。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指出了“起飞”的条件最重要的有三个:1.资本积累率要占国民收入10以上;2.建立起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3.通过变革,形成与起飞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国经济起飞的制约条件?,第三项在中国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在腐败严重的地区,司法也被腐败污染了,如此权力不受制约的政治法律制度将会使起飞过程夭折。私有制和法治是完成全部现代化六阶段的先决条件,而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加极权制度则必然中

23、途夭折。苏联由于当权者不受制于人民也不能反映人民的意愿,一味忙于扩军备战,使人民迟迟无法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中国先经历了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解体和经济改革,近年来刚开始进入起飞阶段,但已经由于缺少民主制度而问题成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民健康受损,社会公正缺位。,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与中国的腾飞,正确认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中国大有希望!,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2.2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是持新保守主义立场的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在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是所有权,而后工业社会的分层标准则是知识和教育,它以

24、科学技术和信息为基础,是知识架构起来的社会。这样,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就被摧毁了。,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农业经济时代,服务业以个人和家庭服务为主。,工业经济时代,服务业以与商品有关的服务为主。,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以知识性和公共服务为主。,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以理论知识为中轴,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经济结构中,服务型经济成为产业主导;社会权力基础从财产标准、或政治标准转移到知识标准;信息经济学出现,信息成为最核心的要素。,知识经济时代来临,该理论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第二节 配第-克拉

25、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3 服务业与经济结构的变动理论3.1 库兹涅兹模式现代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核心观点:现代经济增长(1966)提出,现代经济增长具有如下特征:人均产值持续增长,人口加速增长,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现代经济增长其实就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它不仅仅是一场工业革命,他还是一场农业革命和以交通和通信革命为主要代表的服务业的革命,“工业化”过程并不仅仅是工业化过程,而是“工业服务化”过程。,3.2 服务与工业的关系理论:产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化理论,3.2.1 产业服务化理论Shelp(谢尔普服务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1984)和Riddle(瑞德尔服务业引致的增长服务部门在世界发展

26、中的作用1986)认为,尽管需求最终决定生产,但是在需求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生产制度、生产要素、生产环节的变化,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服务已经渗透到生产环节的每一个领域。这种服务主要体现为中间性服务和互补性服务,即:(1)直接作为企业的中间投入;(2)作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一部分的流通和金融服务;(3)与新生产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服务;(4)对整个生产体系进行空间上的协调和规制的所需服务。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商品和服务是互补的,且生产者服务是服务增长的最强部分。支持产业服务化的经济学家如Shelp和Riddle等人认为产业服务化必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3.2.

27、2 服务业化理论服务业化理论认为,经济中服务业发展过度,已经超出了工业生产能力所能允许的范围。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了一种障碍,阻碍着整体生产率的恢复和提高。因此,服务业的产业化便成为新资本积累和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这一理论中,鲍莫尔富克斯假说,为服务业化理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3.2 服务与工业的关系理论:产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化理论,鲍莫尔富克斯假说,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基础模型是Baumol的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这一模型思想特别适用于分析服务业。其基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1)与其他产业相比,特别是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服务就业增长相对较快。但主因是服务业的劳动

28、生产率增长的相对滞后。(2)服务的需求弹性对服务业的增长有重要影响。利用鲍莫尔富克斯假说模型进行分析的最终结果就是:如果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例如劳动增长率滞后的部门,经济增长最终将趋于停滞。因此,服务业必须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否则将阻碍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对于提高劳动增长率而言,引进新技术,进行产业化经营是一条可行之路。,对我国目前服务业发展较有指导意义,4 服务业与就业关系理论 对产业变动做作出最早观察的是被马克思称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他虽未提出“第三产业”这一术语,但却是经济学界公认的第三产业理论的奠基人。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古

29、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关于劳动就业随经济发展而转移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从历史实证的角度论证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这一规律在经济学说史上称为“配弟克拉克定理”。,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理论延伸,4 服务业与就业关系理论,4.1库茨涅兹对克拉克理论的发展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20多国家的庞大数据,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个方面在产业间的分布入手,对伴随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分析研究。克拉克定理主要指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而库茨涅兹正是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民收入对产业结构演进进一步探讨,从而把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深入到研究三次产业

30、所实现的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上来,其主要结论是:(1)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趋于减少;(2)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它反映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第二产业不大可能大量吸收劳动力;(3)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中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未必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同步,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者略有上升。这一结论表明服务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征。,4.2 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和产业内转移并存法国经济学家弗拉斯蒂埃(Fourastie)指出,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工业的劳动力也向服务业转移,另外,在服务

31、业内部劳动力也不断从一些行业向另一些行业转移。,4 服务业与就业关系理论,4.3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依次转移是一种社会地位的升级多名学者认为:劳动力依次从农业转向工业,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第一次脱离自然界,第二次是脱离原材料,第三次是在服务业内部升级。每一次带有升级含义的转移,都相应增加了收益,是人类生活量与质的提高,是一种社会物质和文明的进步。,4 服务业与就业关系理论,思考题,当前中国正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而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重之重。在此情况下请思考:1、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3、服务业在国

32、民经济中的作用?,第三节 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1、比较优势论2、要素禀赋论3、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理论4、国际投资理论,讨论论与回顾,第四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1 再议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渐成热点,两个热点:(1)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2)如果适用,应该针对服务贸易不同于商品贸易的特点做哪些修正?服务贸易理论的实际发展表明,第二个问题是研究焦点,即将传统的商品贸易理论加以延伸,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用相应的逻辑和概念来阐述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适用性的争论,以美国经济学家G菲科特克蒂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比较优势说不适用于服务贸易,以

33、哈佛大学著名国际经济学家理查德库伯为代表的另一派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国际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比较优势理论是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的,但是由于服务贸易所具备的不同于传统贸易的特征,就需要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适当修正。最主要的就是放弃“国家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这一基本假设。如巴格瓦蒂(Bhagwati)把生产要素分为:暂时流动和永久流动,服务贸易,国际直接投资,资本,国际移民,人才,1.1 目前研究热点: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上。价格差异是商品贸易发生的基础,但标准的服务价格根本不存在。什么因素决定服务的比较优势?,第四节

34、 新国际贸易理论,第四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1.2 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1.2.1 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具有互补性1.2.2 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可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1.2.3 在自由贸易前提下,要素禀赋决定服务贸易的模式1.2.4 服务的市场价格与企业内部化成本的高低决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程度。1.2.5 具有服务技术优势的国家提供的是相对昂贵的服务,而不是相对低廉的服务。(和商品不同)1.2.6 技术差异和熟练劳动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2 服务价格国际差异理论2.1 服务价格的种类2.1.1 市场竞争形成的服务价格2.1.2 自然垄断性服务价格2.1.3 公共服务

35、非经济价格,第四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2 服务价格国际差异理论,2.2 理论核心(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2.2.1 价格差异是国际服务贸易发生的基础2.2.2 国际间服务贸易价格与人均实际收入正相关2.2.3 国际间服务贸易价格与人口、劳动力存量呈负相关国际间服务贸易价格与劳动者素质正相关,3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3.1 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的不同被称为“新贸易理论”,以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及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假设: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第四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3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3.2 代表性理论:,琼斯(197

36、1)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马库森(1985)服务内部专业化理论,保罗-克鲁格曼(2001)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琼斯等人的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企业产出水平的提高,收益的增加和要素分工的益处促使企业分散生产区段;由此产生协调、管理、运输和金融服务等组成的服务链;当生产过程的分散呈国际化趋势时将诱发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分工的延伸.,琼斯等人的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生产过程的分散化 a.生产区段PB消费者 b.PB服务链SLPB.消费者 c.PBSLPBSLPB.消费者 d.PBSL PB.消费者 PBSL,马库森等的服务内部专业化理论,马库森理论:规模报酬递增是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的生产和知识密集型生产

37、者服务生产的共性,而许多中间产品又呈现差异化或与国内要素互补的特征,这时生产者服务贸易优于单纯的最终产品贸易。,马库森等的服务内部专业化理论,弗兰科斯理论:服务部门的专业化导致规模经济效应的出现,专业化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程度依赖于每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又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服务贸易自由化导致服务产品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使服务进口国向更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服务出口国或向专业化,或向非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并使要素总收益相联系的制成品价格下降。,马库森等的服务内部专业化理论,马库森强调服务部门内部的专业化,弗兰科斯则强调服务在协调和联结各专业化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保罗-克鲁格曼(Paul

38、Krugman)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姓 名:保罗罗宾克鲁 格曼 出生年月:1953年2月 出生地点:纽约长岛 毕业院校: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 获得学位:197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先后在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任教。2000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获得荣誉: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 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为了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的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理论而产生。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某国集

39、中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由发展,也可以协议分工。但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规模经济贸易学说,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不能生产太多,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企业生产就可以增加。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40、,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了竞争能力。规模经济效应使资源禀赋即使无差异的国家之间也能凭生产规模大的优势形成竞争力,取得贸易利益。,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理论结论:(1)即使一个国家在某种资源的占用上具有相对优势,如果具有资源优势的行业没有发展起来形成规模生产,他还是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2)当国家间越来越相似,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规模经济就取代要素禀赋差异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3)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完全是比较优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驱动的。,3 规模

41、经济贸易理论,3.1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分工的加深导致生产分散度的提高与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发展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TC,EC,PC,生产,研发服务,销售服务,生产,研发服务,销售服务,生产,研发服务,销售服务,企业产业链发展过程,3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3.2 规模报酬递增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生产的共性(初始投资大,边际成本较低)3.3 要素禀赋和报酬递增共同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格局和贸易模式。(克鲁格曼把规模报酬递增和技术革新引入经济函数,揭示了产业内国际贸易发展和形成的动因),1 服务贸易与人力资本的特殊关系1.1 人力资本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1.2 从研究人力资本入手可以证明服

42、务劳动创造价值1.3 服务消费者作为服务的合作方,其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服务贸易的效率1.4 知识经济促使服务贸易逐步走向人力资本化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与服务领域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人力资本,小知识,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人力资本,知识经济四大特征,科学技术的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人力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学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和信息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特征,人力资本

43、与其拥有主体具有一体性:人力资本一旦拥有,永久伴随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效应:知识是唯一不遵守收益递减规律的生产工具知识存量的利用是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源泉,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人力资本,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1979年诺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1960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其经典名著论人力资本投资使其获得“世界人力资本

44、理论之父”的称号。,3.1 产生背景: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受到很大的创伤。很多人认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恐怕要很久才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但实际上,大约只用了15年左右,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就奇迹般的恢复了,而且60年代以后,这两个国家继续以强大的发展势头赶超美苏,并最终使经济实力上升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这让许多入迷惑不解,人们开始探究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一般而言,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的耗费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但统计资料却显示,二战以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那些要素的耗费速度,这是一个难解之谜。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45、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3.2 基本观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以此来解释上述的经济领域的疑难问题就很简单了。,3.3 理论核心观点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日本和德国战后的发展,发展国家的缓慢发展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理论得以解释。3.3.2 人力资本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教育是立国之本!,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3.3.3 人力资源是最有价值的的源泉,对人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46、率是最高的三大原因: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减少投资量。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投资比例。在二者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必须追加投资量不足的方面。当前相对于物力投资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量不足,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舒尔茨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

47、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以此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因此,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的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可以代替部分土地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其三,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加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运用自己创造的“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计测算了美国19291957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作出的贡献。,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增长,增加个

48、人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舒尔茨认为个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收入差别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人力资本,4 服务业比较优势与人力资本4.1 人力资本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形成互动效应4.2 人力资本趋于密集,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是一国服务业比较优势形成和保持的关键,请思考印度软件行业的崛起和在世界上的地位?,4 服务业比较优势与人力资本,4.2.2 人力资本的增加能提高服务的产量和质量

49、4.2.2 生产者服务的深度发展必须依靠人力资本的增量4.2.3 人力资本借助于“外溢效应”能实现一国服务业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变4.2.4 人力资本可以导致服务业规模经济的动态化,5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人力资本5.1 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形成各国部门间服务贸易5.2 人力资本的规模优势形成各国部门内贸易5.3 人力资本是服务贸易量的增长和服务模式多元化的动力5.4 人力资本是公司内服务贸易的重要角色5.5 人力资本是通过商品贸易的中介,间接地对服务贸易产生作用5.6 人力资本改变着服务的特点,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发展,经济发展,商品贸

50、易发展,案例:外资零售业如何进入中国,服务贸易减让表中规定的中国零售业开放承诺外资零售业的业态和经营方式外资零售业的经营策略外资零售业的违规行为,沃尔玛,全球第一大零售公司,2009年9月在中国开店数量已经达到158家。,家乐福,全球第二大零售公司,在中国的23个城市中开出了139家大卖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附件九服务贸易具体减让表规定了零售服务商业企业股权比例,即“不迟于2002年12月11日允许外资比例可达50%;不迟于2003年12月11日允许外方控股;不迟于2004年12月11日允许外方独资”。实际远早于这些承诺期限,跨国零售巨头已抢滩中国市场。,提前享受了国民待遇提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