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8244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友情送别诗词欣赏.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第二编 题材篇,2,提 纲:,一、古典友情送别诗词历史回顾二、古典友情送别诗词分类赏读三、古典友情送别诗词精读细赏,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一、古典友情送别诗词历史回顾,(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友情送别诗 1.先秦友情送别诗(1)诗经中的友情送别诗 诗经小雅伐木、诗经大雅烝民 诗经秦风渭阳等。(2)战国荆轲易水歌(载于司马迁史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伐 木诗经小雅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

2、且平。(第一、二章)常 棣诗经小雅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2.两汉友情送别诗(1)传为李陵、苏武所作的赠答诗(“苏李诗”)李陵与苏武诗三首,苏武答李陵四首等。(2)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 西汉公主刘细君悲愁歌,汉代乐府民歌无名氏悲歌。,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6,与苏武诗汉李 陵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答李陵汉苏 武骨肉

3、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7,与刘伯宗绝交诗汉朱 穆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览,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趋,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8,3.魏晋南北朝友情送别诗(1)魏晋时期的友情送别诗 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诗,三国魏 曹植送应氏二首、赠白马王彪

4、,西晋 刘琨重赠卢谌,东晋 陶渊明移居二首等。(2)南北朝时期的友情送别诗 南朝宋 陆凯赠范晔,南朝齐 张融别诗,南朝齐 谢朓和徐都曹、和王中丞闻琴、离夜、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南朝齐 范云别诗,,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9,送应氏(二首之一)三国魏曹植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生亲,气结不能言。移 居 东晋陶渊明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5、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0,南朝梁 沈约别范安成、伤王融、伤谢朓,南朝梁 吴均赠王桂阳,南朝梁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与胡兴安夜别、相送,南朝陈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北朝北周 庾信寄徐陵、寄王琳,隋 无名氏送别。送 别 隋 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1,赠范晔南朝宋 陆 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南朝齐 谢 朓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藉,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第二编 题材篇

6、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2,别 诗南朝齐 范 云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别 范 安 成南朝梁 沈 约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3,(二)唐代友情送别诗 1.初唐友情送别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于易水送人,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送魏大从军等。于易水送人唐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春夜别友人唐 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7、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4,2.盛唐友情送别诗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李颀送陈章甫、送魏万之京,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别董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送友人入蜀、沙丘城下寄杜甫、金乡送韦八之京、金陵酒肆留别、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赠卫八处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送路六侍御入朝、别房太尉墓、客至等。,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别董大唐高 适千里黄云白

8、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6,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 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春日忆李白唐杜 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天末怀李白唐杜 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7,3.中唐友

9、情送别诗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别严士元,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柳宗元重别梦得,元稹重赠乐天等。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8,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 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重别梦得唐 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重赠乐天唐 元 稹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19

10、,4.晚唐友情送别诗 许浑谢亭送别,李商隐哭刘蕡、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温庭筠送人东归,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等。谢亭送别 唐 许 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0,送人东归唐温庭筠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淮上与友人别唐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1,(三)宋代友情送

11、别词 1.北宋友情送别词 柳永玉蝴蝶,晏殊踏莎行,欧阳修浪淘沙王观卜算子,苏轼南乡子,周邦彦兰陵王等。2.南宋友情送别词 张元干贺新郎,辛弃疾贺新郎、鹧鸪天,陈亮水调歌头等。,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2,二、古典友情送别诗词分类赏读,(一)古代友情送别诗的主要类型 1.结识、交往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 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春日忆李白唐杜 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3,2.离别时:摆酒饯

12、行,作诗赠别别 范 安 成南朝梁 沈 约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谢亭送别 唐 许 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4,3.别后:怀友、寄友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 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春日忆李白唐杜 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天末怀李白唐杜 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

13、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5,(二)古代友情诗的兴盛原因与主要元素 1.古代友情诗的兴盛原因(1)重视友道(2)交通、生活状态(3)文人诗酒切磋 2.古代友情诗的主要元素(1)喝酒(2)作诗(3)折柳送别,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6,三、古典友情送别诗词精读细赏,(一)唐代友情送别诗欣赏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欣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 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7,赏析:这首相送友人往蜀地赴任的赠别

14、诗,大约作于高宗乾封年间(666667),当时年轻的诗人在长安供职。少府,唐时指县尉。蜀川,一本作“蜀州”。诗的首联用了气势壮阔的地名对,“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从眼前的送别地,一跃而至千里外对方的宦游地。秦蜀两处,风烟相望,情思相连。三秦之地拱卫着长安(关中地区古称“三秦”),岷江五津遥接着蜀川,这一联工整的对句已暗寓客中送客的意绪。接着又以灵动自如的流水对,点出了“同是宦游人”的离别共感。再下面到了该铺写别绪离愁之际,诗笔却生面别开,奇峰陡现,作者拓开了前人赋别的传统领域,不效缠绵儿女状,一洗万古儒生酸。示现达观心境,提炼真情至语,留下了赠行壮别的最佳诗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诗的末联,再劝慰对方,莫学儿女情长,致令风云气短。临歧挥手,送友人爽朗地踏上征途。,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8,“海内存知己”这联名句,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之句,借鉴遗产,而能独标高格,自铸伟辞。笔力的概括凝炼、音节的铿锵顿挫,确是后来居上。再往后,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诗,又在王勃的启迪之下,写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语句,但创造性未能突过前贤,因而流传不广。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第二

16、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29,前人评点:“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骨气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拾遗、吏部,并极虚怀,非溢美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颈联)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清孙洙唐诗三百首批语)(起二句)吴北江曰:“壮阔精整。”(三四句)吴曰:“起句严整,故以散调承之。”(五句)吴曰:“凭空挺起,是大家笔力。”(民国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引)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送友所往之处,先将本题叙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词,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17、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0,2.李白送友人欣赏送 友 人唐 李 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1,赏析:此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北郭、东城,不必拘泥字面,两句合在一起理解,是写在青山环抱、绿水围绕的城外送别友人。以青描山,以白绘水,画面清丽,色中寓情,在如此诗情画意的环境中送别友人,自然会有达观的情怀。颔联引出别情,表达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孤篷是无根之草,随风飘转,此指友人孤身一人,漂泊不定,比喻恰切,情感真挚细腻。颈联将难舍难分的友情又深化一层。浮云行踪不定,色

18、彩灰白,用来比喻友人漂泊不定的行踪和黯然的别绪。落日依恋山峰,徐徐而下,色彩殷红,用来比喻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诚挚情谊。融情于景,空灵含蓄,缱绻惜别之情,尤感人心。尾联移情于物,借马鸣言人的无以言状的别情,主客之马将分道,而萧萧长鸣,亦若有离群之感,畜犹如此,人何以堪?从侧面烘托中将感情的波澜推向高潮。,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2,这首送别诗融情于景,寄情于物,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青山、白水、浮云、红日,相互映衬,色彩璀璨,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和谐一致,风致天然。诗人的感情真挚豁达,没有一般送别之作的缠绵和哀伤,神采飞动,韵味邈远。前人评点:首联整齐,承则流走而下。颈

19、联健劲,结有萧散之致。大匠运斤,自成规矩。(清纪昀等唐宋诗醇卷七)首二句言送别之地,一别则孤蓬万里,游子之意,等于浮云,故人之情,难留落日,亦唯挥手作别,听班马之萧萧耳。盖后四句,则专叙送别之情也。(民国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卷五)(三四句)雄阔。(末)语意倜傥,太白本色。(民国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3,3.杜甫赠卫八处士欣赏赠卫八处士唐 杜 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

20、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4,赏析: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冬赴洛阳,二年春从洛阳回华州,途中遇老友卫八处士,久别重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遂赋此诗以赠。清人黄生评此诗说:“写故交久别之情,若从肺腑中流出,手未动笔,笔未蘸墨,只是一真。然非沉酣于汉魏而笔墨与之俱化者,即不能道只字。因知他人未尝不遇此真境,却不能有此真诗,总由性情为笔墨所格耳。”(杜诗说卷一)真,的确是杜诗的一大特色。杜甫感情真挚,情郁于中,不吐不快,发而为诗,自然感人至深。结构层次: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

21、,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5,这首诗写一别二十年的老友在战争乱离中忽然相见,乍惊乍喜,如梦如幻,“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真有九死一生之感。烛下相看,鬓发俱苍,询问旧友,半死为鬼,真是可悲可叹。而眼前所见,昔日小友,今已儿女成行,且极懂礼貌;旧交情真,剪春韭,炊黄粱,罗酒浆,倾其所有,盛情款待,又令

22、人可喜可感。久别重逢,悲喜交集,谊厚情深,十觞不醉。但想到明日相别,后会无期,又不禁凄然茫然。诗将一夜的情事娓娓叙来,平易真切,质朴无华,生动自然,表现了战乱年代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的人生感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感染力。所以,清人吴冯栻说:“通首妙在一真,情真,事真,景真,故旧相遇,当歌此以侑酒,读之觉翕翕然一股热气,自泥丸直达顶门出也。”(青城说杜),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6,前人评点:久别倏逢,曲尽人情,想而味之,宛然在目。(宋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一)信手写去,意尽而止,空灵宛畅,曲尽其妙(明王嗣奭杜臆卷一)古趣盎然,少陵别调。一路皆属叙事,情真、景真,莫

23、乙其处。(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之二)无句不关人情之至,情景逼真,兼极顿挫之妙。(清张燮承杜诗百篇卷上),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7,4.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欣赏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 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8,赏析:这也是一首久别初见之作。与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有异曲同工之妙,且表达得更直接、更强烈。首联写相别情况,远远道来,不似李益在一联中既写“离”又写“逢”。颔联写见面情景,“乍见”与李益的“问姓”有不同的情致,一为老友并未忘怀,却没有想到在此地此时

24、能见面,故疑为梦境;一为儿时相熟,长大却已面容改变,故须问、须忆。此联人称“千古名句,能传久别初见之神”。颈联写叙旧时间很长,四野入睡,故为“孤灯”,夜深起雾,故为“浮烟”,与李益的“语罢暮天钟”属不同意境,似更为厚重。尾联则直陈离情,不如李益诗的余韵悠长。,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39,前人评点:“故人江海别”、“暮蝉不可听”,前一首司空曙,后一首郎士元,皆前虚后实之格。今之言唐诗者多尚此。及观其作,则虚者枯,实者塞,截然不相通,徒驾宗唐之名而实背之也。其前实后虚者即前格也,第反景物于上联,置情思于下段耳。(宋范文对床夜语卷二)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戴叔伦“一年

25、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则久别乍逢,一则客中除夜之绝唱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三四写别久忽遇之情,五六夜中共宿之景,通体一气,无饾饤习,尔时已为高格矣。(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0,5.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欣赏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 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1,赏析:相别十年的故人忽在淮上见到,喜悦之情可想而知,故而题目中用了一个“喜”字,极言这种相遇的快乐。此后全诗围绕相遇而写。首联追忆以前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在描写交往情

26、景中,也表明了双方的关系。颔联对仗工整而灵动自如,以浮云、流水喻双方的分别,不但贴切,且含义丰富。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以浮云喻游子同此。颈联则直写重聚的情景,双方情谊未变,可是稀疏且斑白的发脚揭示了岁月的无情。诗至尾联一转,既有如此深情,为何不相随归去?因有淮上醉人的风景留住了自己。,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2,前人评点:此篇多用虚字,辞达有味。(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一气旋折,八句如一句。(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卷五)结句贵有味外之味,弦外之音。书怀则有韦苏州之“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是皆一唱而三叹,慷慨有余音者。(清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卷下)纪(昀)云:清圆可诵。(清

27、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四引)查慎行曰:五六浅语,却气格高。(李庆甲辑瀛奎律髓汇评卷八引),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3,(二)宋代友情送别词欣赏 1.柳永玉蝴蝶欣赏玉 蝴 蝶宋 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4,赏析:此首风格与八声甘州相近,为柳词名篇。词中抒写了对远方故人的怀念。上片写“望”中之景,通过对秋景

28、的描写来抒发“故人何在”的思念之情。“水风轻”数语勾画出一派萧疏凄清的秋色,渲染了一种肃杀悲凉的气氛,展示了一幅冷色调画面。“花渐老”,“梧叶飘黄”,暗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堪动宋玉悲凉”,借用典故,以少总多,表达极度的悲秋情绪。“遣情伤”三句,点明词旨,振起下文。,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5,过片变换时空,回忆过去“文期酒会”的快乐时光,进而发出“几孤风月”的感慨。“屡变星霜”回应“花渐老”,“未知何处是潇湘”回应“故人何在,烟水茫茫”。“念双燕难凭远信”,是词人因思念深切而产生的虚幻痴妄心理,进一层地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相思之情。秋深天暮,虽识归途,却无归计,只有黯然空望。

29、歇拍以断鸿自喻,剖白孤独寂寞的心境。以景作结,浑厚蕴藉,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且呼应开头,构成开合回环之美。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在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6,前人评点:“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民国俞陛云宋词选释)“望处”二字,统撮全篇。起言凭阑远望,“悄悄”二字,已含悲意。“晚景”二句,虚写晚景足悲。“水风”两对句,实写苹老、梧黄之景。“遣情伤”三句,乃折到怀人之感。下

30、片极写心中之抑郁。“难忘”两句,回忆当年之乐。“几孤”句,言文酒之疏。“屡变”句,言经历之久。“海阔”两句,言隔离之远。“念双燕”两句,言思念之切。末句与篇首相应。“立尽斜阳”,伫立之久可知,羁愁之深可知。(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7,2.苏轼南乡子送述古欣赏南乡子送述古宋 苏 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8,赏析: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

31、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49,词人不象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象塔那样无动

32、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0,3.周邦彦兰陵王柳欣赏兰陵王柳宋 周邦彦 柳阴直,烟

33、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1,赏析:词题为“柳”,实借柳发端,写客中送客之离愁。上片由柳阴、柳丝、柳絮,引出折柳送别之人。“谁识京华倦客”,一句道出“斯人独憔悴”之慨,折柳之多,见出送客之频、宦游之倦,离愁之浓。为下文铺垫、渲染。中片进入此番送别铺叙。踪迹、哀弦、离席,着

34、“旧”、“又”字,表明旅食京华、别愁殊多。接一“愁”字,水到渠成,所愁当为船快、路遥、人远。“回头”犹转眼,“望人在天北”,写居者伫立码头凝神痴望,形神在目。,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2,下片写渐远之后凄恻情怀。开头五字两顿,可知心情凄切至极。“渐别浦”二句实写船行孤寂,时间又渐近黄昏,于是又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往昔与她相聚的欢乐,是乐景写哀,最后以“泪暗滴”收束愁绪。全词分往昔、她我、送留、想象与现实反复套叠,叙事抒情萦回曲折,而京华倦客之行为心绪一贯到底。离愁分量笔笔刻写入骨。宋人载西楼南瓦盛传此曲,“谓之渭城三叠”,不为无因。周邦彦发扬了柳永以来创制长调的艺术手法,不仅能

35、层层铺叙,始终不懈,一笔到底,而且还致力于结构的严整与富有变化,呈现出一种回环曲折、前后呼应、疏密相间和不即不离的特点。,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3,前人评点: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其谱传自赵忠简家。忠简于建炎丁未九日南渡,泊舟仪真江口,遇宣和大晟乐府协律郎某,叩获九重故谱,因令家伎习之,遂流传于外。【宋毛开樵隐笔录】客中送客,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以下不辨是情、是景,但觉烟霭苍茫。“望”字,“念”字尤幻。【宋四家词选】“斜阳”七字,当入三昧,出三昧。【谭献评词辨卷

36、一】梁启超云:“斜阳”七字,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提起。【艺蘅馆词选乙卷引】,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4,4.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欣赏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宋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5,赏析:这首词约作于嘉泰三年(1203)左右。稼轩对其族弟茂嘉被贬官桂林感慨很深,更

37、对自己的长期遭罢斥怀着强烈的悲愤。该词正是借别茂嘉以抒发自己身世之慨的。词为送别,当从眼前送别之景起兴。故开端五句,连举三种鸟声,勾勒眼前之环境气氛。这些鸟连续悲鸣,啼得春天归去,百花凋谢,使人不忍卒听。“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总绾,由景入情,从鸟之悲鸣转到人之离别。以下列叙历史故事,上片重点写昭君辞汉故事。除写离情之外,显然是借汉朝“和亲政策”来揭露和讽刺南宋小朝廷所奉行的屈辱、妥协、投降的政策。而下片突出李陵、荆轲故事,更在描写古,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6,人的悲歌慷慨之中,体现出作者一种对历史与命运悲剧性的深沉感悟。寄托着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慨。而后以“啼鸟还知

38、如许恨”收住离别之情的抒发,又呼应开头的鸟啼。词结尾“谁共我,醉明月”,浩然一声长叹,集中表现了英雄强烈的悲愤与孤独。此词叠用五事。前三事薄命女子,后二事失败英雄,均属生死离别,且关涉家国命运。足见词人抒情已不囿于兄弟情谊,而有其更广泛的现实内容。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词以啼鸟兴起,花尽春归托意。又以“算未抵”句承转,导入人事,但又不直赋眼前离别,而叠用历史故事曲意传情,以“如许恨”总收上文。而“料不啼清泪常啼血”则将词意推进一层,结韵才翻出送人本意,且情境兼胜。有人总结该词特点为:中间铺排离恨故事,一气贯注。过片并不换意,自是,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57,江淹恨赋笔法。或谓一路只泛写别恨,至结局始点出送别之意,盖源出唐诗“赋得体”。该词熔铸历史典故之多,所表达的感情之深是宋词中少见的。这是由于对有关国事的话,作者确有难言之隐,用事虽多,却都是不难理解的。前人评点:稼轩贺新郎(绿树听鹈)一首,尽集许多怨事,全与太白拟恨赋相似。(明杨慎词品卷四)前半阕北都旧恨,后半阕南渡新恨。(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稼轩词自以贺新郎一篇为冠,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稼轩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清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二编 题材篇 第五讲 友情送别诗词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