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399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小儿,13岁。因体温38.9伴皮肤、黏膜出血及大便中带血一天就诊,结合该患儿1周前患流感史,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家长了解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因为 A.细菌直接感染B.自身免疫C.变态反应D.病毒E.寄生虫【答案】:B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2.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和慢性型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不妥 A.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青年女性B.急性型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慢性型起病隐匿,

2、不易察觉C.急性型出血较为严重,内脏出血多见,慢性型出血较轻,贫血多为首发表现D.慢性型多数反复发作E.急性型大部分会转变为慢性型【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仅有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其余选项均正确。3.患者,女性,40岁,不明原因牙龈渗血3个月,月经量增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哪项不支持该诊断 A.血小板计数减少B.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阳性C.出血时间延长D.血小板寿命缩短E.束臂试验阴性【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束

3、臂试验阳性。4.小儿,7岁。体温突然升高达39,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部分出现大片瘀斑。经血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常低于 A.10109/LB.20109/LC.50109/LD.60109/LE.80109/L【答案】:B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一,急性型常低于20109/L,失血多可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5.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宜输血小板悬液的原因是为了避免 A.引起溶血现象B.抑制血小板生成C.增加毛细血管脆性D.产生异种抗血小板抗体E.产

4、生同种抗血小板抗体【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输血及血小板悬液适用于严重出血者或脾切除术前准备。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悬液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不宜反复多次输血以防产生同种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加速而影响疗效。6.某女性青年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出血不止,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症状无好转,最近出血更为严重,应选用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为妥 A.改用地塞米松治疗B.大量血浆置换术C.输血小板悬液D.应用免疫抑制剂E.做脾切除【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患者泼尼松治疗无效,可选用脾切除。脾切除可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抗体产生的场所。对糖皮质激素

5、治疗无效或依赖者、出血症状顽固或危及生命(如颅内出血)者宜尽早进行脾切除。一般在脾切除24小时内血小板即升至正常,即使术后血小板回升不理想,也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7.男孩,12岁。1周前曾患流感。今晨体温突然升至38.8,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个别处大片瘀斑。经血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中,下列哪一项正常 A.骨髓象B.血块退缩试验C.血小板计数D.凝血时间E.出血时间【答案】:D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凝血时间用以测定血液凝固能力,延长见于血友病。8.小儿,11岁。因高热38.7伴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瘀斑

6、就诊,结合该患儿1周前曾患流感,经医生查体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住院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首选的治疗是 A.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B.应用雄激素C.应用免疫抑制剂D.应用止血剂E.输注新鲜血【答案】:A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抗体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及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可有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其近期有效率可达80%,成为治疗的首选。免疫抑制剂一般不作为首选。输注新鲜血仅用于危重出血或脾切除手术。9.小儿,12岁。因突起高热伴皮肤、

7、黏膜出血就诊,结合该患儿1周前曾患流感,经医生查体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激素治疗的机制不包括 A.改善毛细血管脆性B.刺激骨髓造血C.抑制抗体产生及抗原体反应D.预防感染E.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破坏【答案】:D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糖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附有抗体的血小板;减少PAIgG的形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10.女孩,11岁。因体温38.9伴皮肤、黏膜出血及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出血一天就

8、诊,结合该患儿1周前患流感史,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住院治疗。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中,不妥的一项是 A.眼底出血者警惕颅内出血B.避免粗硬食物,以免黏膜损伤C.女性病人应避孕D.血小板在50109L以下,不要进行强体力活动E.告知病人本病预后较差【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ITP病人应适当限制活动,血小板处于50109L以下时,勿做较强体力活动;避免粗硬食物,以免损伤黏膜造成出血;眼底出血常为颅内出血先兆,应警惕其发生;女性病人应避孕。本病急性型大多数病人数周至4个月可恢复正常,极少复发;慢性型常反复发作,多迁延不愈,可达数年或更长时间

9、,较少自然缓解。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住院治疗中突然出现呕吐、头痛伴视物模糊,考虑可能为 A.DICB.贫血加重C.颅内出血D.视网膜剥离E.药物的不良反应【答案】:C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出血性疾病,出现呕吐、头痛、视物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为颅内出血。12.患者李某,女,25岁,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查唇和口腔有散在瘀点,轻触牙龈出血,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 A.动作轻稳,勿损伤黏膜B.夹紧棉球防止遗留在口腔C.棉球醮水不可过湿,以防呛咳D.先取下假牙,避免操作中脱落E.擦拭时勿触咽部以免恶心【答案】:A 【解析】:考察

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患者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出血倾向明显,因此行口腔护理时应注意动作轻稳,勿损伤黏膜,减少出血。13.患者女,30岁。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癜1年余,血小板明显减少,红白细胞基本正常。诊断应考虑为 A.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DICD.缺铁性贫血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患者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癜1年余,血小板明显减少,红白细胞基本正常,考虑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女,23岁。1年来反复出现两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查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19109

11、/L。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目前患者首优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是 A.知识缺乏B.有受伤的危险C.有感染的危险D.组织完整性受损E.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问题。患者血小板19109/L,有潜在并发症脑出血,与血小板过低20109/L有关。患者女,23岁。1年来反复出现两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查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19109/L。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治疗应首选 A.抗生素B.抗疟药C.免疫抑制剂D.糖皮质激素E.非甾体抗炎药【答案】:D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抗体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及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可有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其近期有效率可达80%,成为治疗的首选。免疫抑制剂一般不作为首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