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6677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昆医附一院血液内科 陈莉,5月份护理查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出血。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感染免疫因素肝、脾与骨髓因素遗传其他因素:雌激素,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为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急性型:儿童常见,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

2、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致死的主要病因。急性型病程多为自限性,常在数周内恢复,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转为慢性。,根据起病缓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慢性型:以40岁以下女性多见。起病缓慢,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常反复发生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女性病人月经过多较常见,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数年,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贫血。反复发作者常有轻度脾大。,临床表现,病史简介,杨副勇,男,47岁,住院号0000955516。发现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一年,再发2周,于2012年4月9日9:00入院,神志清,精神良好,血常规:WBC:8.37X109/L,HGB:149g/L,PLT:2X1

3、09/L。给予抑制免疫、止血、保护脏器、升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4月22日血常规:WBC:9.3X109/L,HGB:123g/L,PLT:35X109/L。4月23日病情好转出院。,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肤自发性瘀点瘀斑,瘀点呈暗红色,不高于皮肤表面,可自行消退,偶尔有牙龈出血,量不多,能直止。当地治疗无效后转入我科治疗,多次血常规显示血小板明显减少、骨穿检查显示“有核增生活跃,巨核细胞314只,颗粒型20/25”,B超示“脾大”,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脾功能亢进待排”,予“机采血小板注射、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皮肤瘀点瘀斑消失,血小板正常出院。出院后

4、定期复查血常规,至门诊治疗调整激素用量,现泼尼松片20mg每天。2周前再次出现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量不多,无发热、头疼,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尿等不适,至当地医院血常规显示:WBC:8.37X109/L,HGB:149g/L,PLT:2X109/L。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近期无变化。,既往史,既往史:体健,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有输血史,否认放射线,化学毒物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护理体检,T:36.4 P:

5、81次/分 R:27次/分 BP:120/70mmHg神志清,精神可,营养良好,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双下肢皮肤可见少量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问及干湿啰音,心率81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 血小板明显减少,告知病人卧床休息,避免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2.药物治疗 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刺激骨髓造血及向外周的释放。口服泼尼松30-60mg/天。3.输血及血小板,护理诊断,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

6、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3、恐惧:与血小板过低,随时有出血的危险有关。4、潜在并发症:内脏及颅内出血可能,与小板减少有关。,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二级护理,每两小时巡视一次,重点注意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面色,意识,瞳孔情况。观察病人有无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监测血小板记数、出血时间、抗血小板抗体等,护理措施,2.预防或避免加重出血。(1)皮肤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在静脉注射或其他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尽量避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提高穿刺准确度,穿刺针头宜选小号的,减小穿刺次数。动作轻柔。勤剪指甲,不搔抓皮肤 沐浴或清洗时

7、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洗皮肤 休息活动:多休息,注意防护,避免创伤引起出血 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免加重皮肤紫癜。,护理措施,(2)预防消化道出血及护理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软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观察记录呕吐物、大便颜色,呕吐时头偏向一侧。(3)预防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小于2030109L 时,则有脑出血危险,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有无头痛、恶 心、呕吐等脑出血先兆。预防便秘、剧烈咳嗽引起颅内压升高,诱发脑出血,所以多食高纤维高的食物,便秘时要用泻药或开塞露,可用抗生素及镇咳药积极治疗咳嗽。,3.用药的护理:教会病人认

8、识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按 时按量服用。避免使用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护理评价,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未出现出血现象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焦虑减轻,对预后充满信心。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健康教育,给病人讲述本病有关的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疾病,避免情绪紧张及波动,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慢性病人适当活动,血小板在50X109/L以下时,避免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下象棋等,预防各种外伤。用药指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损伤作用的药物。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告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服药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低盐饮食,每周测体重,防止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定期门诊复查血小板,出现出血征象应及时就医。自我保护方法:住院期间不与感染患儿接触,出院后去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注意穿衣,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指导家长识别出血征象,如瘀点、黑便,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回院复查及治疗。,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