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868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PBC(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慢性进展性疾病,女性多见,患病率224/10万,有家族聚集倾向,一级亲属患病率4282/10万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导致纤维化及肝硬变PBC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亚型密切相关,发病机制,机制尚不清楚浸润淋巴细胞以CD4细胞为主AMA可能参与靶器官的损伤大肠杆菌及某些分支杆菌也可能与PBC发病有关易感宿主某些感染可促发PBC均无肯定证据,临床表现,半数以上有皮肤瘙痒,可伴右上腹痛及嗜睡20%患者出现肝

2、失代偿症状(黄疸、腹水、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黄色瘤,蜘蛛痣少见早期肝脾肿大多见,临床分期,肝功能正常无症状期AMA(+),病理符合PBC(27例符合/29例)肝功能异常期60%患者有肝硬变表现,80%患者5年内出现症状或体征,诊断到死亡812年症状期皮肤瘙痒及嗜睡,诊断到死亡510年失代偿期肝失代偿表现,腹水、静脉曲张、出血、黄疸;诊断到死亡35年,伴发疾病,其他自身免疫病80%并发干燥综合征25%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关节痛、雷诺现象、指端硬化、纤维性肺泡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发生率比正常对照组高肝细胞癌,高达20倍,肝功能检测,胆汁淤积为主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升

3、高;转氨酶轻度升高(很少超过正常5倍)血清胆红素早期正常,随病程进展升高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维生素K吸收不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免疫学异常,免疫球蛋白,IgM升高ANA、抗SSA、抗SSB、抗着丝点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淋巴细胞毒抗体25%患者:特异性抗体-抗核壳蛋白抗体1%患者:特异性抗体-抗核孔蛋白复合物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原,是存在于线粒体中的多种酶复合物,有多种亚型见于药物损害、心肌病、SLE、感染(结核、丙型肝炎、梅毒)E2亚型为PBC的特异抗体E2亚型抗原为丙酮酸脱氢酶的E2组分(二氢脂胺酰乙酰转移酶),只存在于PBC患者胆管上皮细胞表面,自身免疫性胆管炎,部分PB

4、C患者中有典型的PBC病理特点,但血清中AMA阴性自身免疫性胆管炎转氨酶及IgG水平更高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类似AMA阳性的PBC自身免疫性胆管炎视为PBC的一种亚型采用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免疫印记,特异抗原克隆),也可AMA阳性,病理学特点,非化脓性胆管炎,肉芽肿样变排除结节病、丙型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分期胆管炎症损伤及坏死炎症播散,胆汁性碎片样坏死出现纤维化及斑痕肝硬变,肝组织活检的意义,活检对诊断PBC或判断预后并非必要AMA E2阳性患者往往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特点AMA E2阳性+相应临床表现即可诊断血清学表现不典型考虑活检判断预后:出现肝硬变对判断预后病无太大意义,诊断,中年女性出现

5、胆汁淤积性肝损害IgM水平升高AMA滴度大于1:80,且E2亚型阳性不典型病例尤其是AMA阴性患者,需行肝活检,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伴肝外其他自身免疫病(甲状腺炎常见)组织病理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胆管损害较轻血清AMA阴性ANA及抗平滑肌抗体阳性对激素反应良好,鉴别诊断,肝结节病临床及组织学表现有时与PBC难以鉴别(PBC有时可以出现SACE的升高)AMA阴性组织病理肉芽肿病变更突出,胆管损伤较轻肝外表现尤其肺损害常见,鉴别诊断,药物反应性淤胆性损害服用相应药物史起病急骤,出现在服药46周,鉴别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组织病理与PBC类似男性多见腹泻多见内镜下胆管造影-胆道串珠样改变原发性胆管炎整个胆道系统的炎症、损害,治疗,中等量激素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对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