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8801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 七年制大课讲授提纲,七年制大课讲授目录第二篇 细菌学,第13章 球菌 第14章 肠杆菌科 第15章 弧菌属第16章 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 第17章 分支杆菌属第18章 厌氧性细菌第19章 棒状杆菌属第20章 医学相关的其他细菌,细 胞 壁,第十三章 球菌(coccus),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亦称化脓性球菌G+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G-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分布广泛、少数致病人体:正常菌群成员,致病 株带菌率20%50%(70%)一、金黄色葡萄菌(S.aureus)(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

2、球形,直径约0.8m,葡萄串状排列的G+菌,无鞭毛,无芽胞,体外不形成荚膜,细 胞 壁,细 胞 壁,半固体体培养基中,2培养特性:条件:营养一般,兼性厌O2或需O2,37,PH 7.4,菌落:直径约2mm,园形,有金黄色素,光滑型,在血平板上可形成透明溶血环。,3抵抗力:较强:耐干燥;耐高盐(10-15%NaCl);耐药性;8030min 死亡;对消毒剂和碱性染料敏感。4分类:按色素及生化反应不同:分3种 按噬菌体敏感性:分4群23型,5抗原结构复杂,重要的有:(1)荚膜(capsule):多糖,体外培养少见。(2)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菌

3、体表面蛋白,可与IgG 的Fc段结合,建立协同凝集试验;抵抗吞噬;激活补体,促T、B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等。(3)磷壁酸:多糖A,具粘附作用;半抗原;(4)肽聚糖:具活化补体、刺激热源产生等活性;其抗体有促吞噬、促脓肿形成等功能。(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具多种毒力因子:表面结构:如荚膜、肽聚糖、SPA等;酶类;毒素;,1致病物质:(1)凝固酶(coagulase):能使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是致病性的重要标志。有两种:游离凝固酶(free coagulase):类似凝血酶元 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纤维蛋白原受体 在机体内凝固血浆,保护细菌,抵抗吞噬和杀菌物质;细菌不易扩散

4、,使感染局限化。,(2)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有、等,都是蛋白质,对人致病的主要是溶素。抗原性强,可被相应抗体中和。主要损伤细胞膜,破坏红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有F、S两个组分,分别与细胞膜上的受体 卵磷脂和神经节苷脂结合,改变细胞膜结 构,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导致细 胞死亡,形成脓栓,加重组织损伤。,(4)肠毒素(enterotoxin):耐热(100 30min),耐蛋白酶。有A、B、C、D等9个血清型,食入后引起急性胃肠炎。具有超抗原活性,激活T细胞,释放过量细胞因子而致病。(5)剥脱毒素(exfoliatin):分A、

5、B两个血清型,与皮肤GM4样糖脂结合,发挥丝氨酸蛋白酶功能,破坏细胞间连接,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由细菌染色体编码,能引起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发生多器官功能紊乱。,2所致疾病:(1)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多途径侵入机体,导致多部位感染。局部感染: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气管炎、肺炎、脓胸。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2)毒素性疾病:由外毒素引起 食物中毒:产肠毒素菌株污染食物,繁殖产毒,食后1-6h发生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疼、腹泻),1-2d恢复。,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见新生儿,由剥脱毒素引起。皮肤发生 弥慢性红斑和水泡 毒性休

6、克综合症:由TSST-1毒素引起,高热,低血压,呕吐、腹泻、肌疼,皮疹,休克等。,3 免疫性机体天然免疫力重要,感染后建立的特异性免疫力不强,故可反复感染。(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从感染部位取含菌材料,如脓汁、渗出液、血液、脑脊液、粪便等2直接涂片检查:制备标本片,革兰染色 镜检,观察菌体特征。3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接种血平板,37 24h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致病性鉴定:金黄色素,透明溶血环,凝固酶(+),甘露醇分解(+),药物敏感试验等;,4肠毒素检查:标本: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 方法:幼猫试验:培养滤液注射6-8周令幼猫腹腔,若4h内发生呕吐、腹泻、发热或死亡者,可能有肠毒素。ELI

7、SA方法:检测标本中肠毒素抗原;5分子生物学方法:核糖体分型、PCR技术等,分析细菌质粒和基因组DNA。(五)防治原则:一般预防:治疗: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种类:表皮、腐生、溶血和头葡萄球菌等10余种,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一)生物学性状 血浆凝固酶阴性,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二)致病性:条件致病,在各种感染中的比例,仅次于大肠埃希菌。致病物质与粘质(slime)有关,可抗吞噬抗杀菌物质。临床常见:1)泌尿系感染 引起急性膀胱炎的主要病原菌;2)败血症 血培养中常见病原

8、菌,居第三位;3)手术后感染 引起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4)植入性医用器械引起的感染。,耐药谱,(三)微生物检查法,标本,脓汁,血液,分离培养,凝固酶阴性甘露醇阴性,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生长现象,色素白色或柠檬色,生化反应,质粒图谱,(四)防治原则,防,注意消毒隔离,防止医源性感染,防止耐药性产生,治,抗菌素药敏试验,耐药性转移,第二节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种类多,分布广。有些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医学上重要的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牛链球菌等(详见教材 P190 表13-4)一、链球菌的结构和分类(一)结构:球形或卵圆形,链状 排列,培养

9、早期(2-4h)有荚膜 1.C多糖抗原:群特异性抗原 2.M 蛋 白:A群链球菌的 主要毒力因子 3.其他蛋白:M样蛋白: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 T蛋白:与毒力无关可用于分型,(二)分类 1.按溶血现象:分三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草绿色溶血环,条件致病。乙型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透明溶血环,致病性强。丙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无溶血环,不致病,2.按抗原结构:C多糖抗原:分成A、B、C、20个群,对人致病者多属A群。表面蛋白抗原:根据 M抗原不同,A群约分100个型,B群分4个型,C群分13

10、个型。3按生化反应分类: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二、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m,链状排列,培养早期(2-4h)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胞壁外有菌毛样结构和M蛋白。,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在含血液、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灰白、光滑型,细小菌落(0.5-0.75mm)有透明溶血环。3生化反应:菊糖分解试验(-)胆汁溶菌试验(-)触酶试验(-),(二)致病性和免疫性1致病物质:(1)粘附素:脂磷壁酸(LTA)、菌毛样结构,属菌体表面结构成分。上皮细胞表面纤连蛋白(Fn)为受体,菌体表面脂磷壁

11、酸(LTA)、M蛋白等可与其结合,是重要的定植因子。M蛋白:抗吞噬;为异嗜性抗原,与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2)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溶血素O(SLO):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对心肌有毒害作用。对O2敏感,抗原性强,临床可测定“O”抗体效价,辅助诊断风湿热。溶血素S(SLS):对O2稳定,无抗原性。,(3)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SPE)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耐热(96 45min),抗原性较强,有A、B、C三个血清型。其中SPEA和C具有超抗原活性。(4)侵袭性酶 都是扩散因子 透明质酸酶:分解组织中透明质酸,增强通透性 链激酶(

12、SK):溶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链道酶(DNase,SD):降解脓汁中高粘度的DNA SD-SK皮试可测定细胞免疫功能 2所致疾病: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或污染物多途径感染,引起多种疾病。,(1)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咽峡炎,鼻窦炎,中耳炎,产褥热等。坏死性筋膜炎、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2)毒素性疾病:猩红热,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产SPE菌株所致。,(3)非化脓性感染(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儿童多见,咽峡炎后发生,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心肌炎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儿童多见,预后良好。机理:、超敏反应。3免疫性:感染后机体可获一定

13、的免疫力,主要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由于链球菌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感染。,(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涂片染色镜检:菌体特征2分离培养:接种血琼脂平板,菌落特征 溶血应与葡萄球菌鉴别:触酶试验(-);溶血应与肺炎链球菌鉴别: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3ASO 试验:是中和试验,测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250单位左右,辅助诊断风湿热;400单位,活动性风湿热。4抗DNaseB试验:皮肤感染,ASO不会升高;怀疑链球菌所致肾小球肾炎,应作抗DNaseB试验。(四)防治原则:一般预防:治疗:应用抗生素,青霉素G为首选.,三、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成双排列的G

14、+菌,尖端相背,钝端相对,有荚膜,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四、其他医学相关链球菌(一)草绿色链球菌:溶血,为口腔正常菌群 变异链球菌:牙菌斑、龋齿。牛链球菌:偶尔引起心肌炎,咽峡炎链球菌:与脓肿形成有关,特殊情况下可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主要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肺炎,死亡率较高;也可引起皮肤感染、心内膜炎、肾盂肾炎等;停乳链球菌:引起咽喉炎、肾盂肾炎;,第三节 奈瑟菌属(Neisseria)是一群革兰阴性、有荚膜和菌毛的双球菌,大多为正常菌群,只有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对人致病。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淋病是淋菌性尿道

15、炎的简称,为淋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性病。一.生物学性状 1肾形,直径0.6-0.8m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成双排列,无鞭毛、荚膜,有菌毛,革兰染色阴性。,2培养条件 对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血平板,在5-10%CO2,35培养48小时后,可见0.5-1mm左右的灰白色小而光滑的菌落。3抵抗力弱,对冷、热、干燥均敏感,对抗菌素也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4、表面抗原 1)菌毛蛋白 介导对非纤毛化上皮细胞粘附;抵抗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在细胞内繁殖,导致细胞崩解;2)外膜蛋白 介导细菌与精子、红细胞、宫颈内膜等敏感细胞的粘附,阻止吞噬溶酶体形成。3)脂寡糖(lip

16、ooligosaccharide LOS)由脂质A和核心寡糖组成,具内毒素活性。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反应,导致粘膜糜烂脱落,形成典型的脓性分泌物。,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 菌毛蛋白、脂寡糖,Por蛋白、Opa蛋白、Rmp蛋白、IgA1蛋白酶、铁蛋白受体等。(详见P-198 表13-7)2所致疾病(1)淋病 传染源 人是唯一宿主,无症状携带者是主要储存宿主。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垂直传播,间接传播(女性可通过污染的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盆等传播)。潜 伏 期 3-5天,临床表现:局限于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尿道炎,出现尿痛、尿频、尿道流脓等。男性仅引起前尿道炎,也可扩散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

17、附睾炎,尿道球腺炎等,女性主要引起尿道炎与子宫颈炎,可扩散引起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是导致不育不孕原因之一。,(2)淋菌性结膜炎(脓漏眼)新生儿产道感染。母体患有淋菌性阴道炎、子宫颈炎时,婴儿出生时会引起淋菌性眼炎。3免疫性 无天然抵抗力,多数可自愈。虽可产生特异抗体,但不持久,再感染和慢性患者普遍存在。,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取材: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 2直接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有诊断意义。急性期阳性率可达60-95。3.分离培养与鉴定:目的做药敏试验(1)用选择培养基,在36,70湿度,5-10CO2环境中,培养24-48h观察菌落。(2)可根据菌落形态、革兰

18、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3)慢性淋病咽部和直肠分泌物,用此法检出率较高 4.直接检测:采用酶免疫法(FIA)、直接免疫荧光法(DFA)、PCR快速诊断.,四、防治原则 1早期诊断,尽早用药,彻底治疗。无合并症者,采用单次大剂量给药方案;有合并症者,连续每天给药,保证足够治疗时间;对性伴侣应同时治疗。2新生儿 1硝酸银或其他银盐溶液滴眼,防止淋菌感染。,第十四章 肠杆菌科(Snterobacteriaceae),一大群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G-杆菌。种类繁多(30属120种)。常寄居肠道(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少数为病原菌)。一、肠杆菌科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共同生物学特征

19、:1形态与结构基本相似(无鉴别意义)中等大小G-,大多有鞭毛和菌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无芽胞,2培养特性基本相同(无鉴别意义)培养条件一般,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菌落为中等大小、灰白、光滑型,3生化反应活泼,但有差异(可用以鉴别)乳糖发酵试验()多为肠道非致病菌()多为肠道致病菌,4抗原结构复杂:O抗原:菌体抗原(细胞壁脂多糖)H抗原:鞭毛抗原(鞭毛蛋白)荚膜或包膜抗原:如Vi、k抗原。菌毛抗原:5细菌素:大肠菌素、沙雷菌素等6毒素与酶:内毒素、外毒素7易变异:耐药性变异、H-O变异,S-R变异等。,二、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一)埃希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为大肠埃希菌(

20、正常菌群-营养作用,条件致病菌,某些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卫生学检测指标)1.形态结构:有周鞭毛和菌毛,感染菌株有包膜,2.生化反应:发酵乳糖,在鉴别培养基上形成有色菌落。IMViC试验结果为;,3.抗原结构:O170种,是分型的基础;H56种,K100种,根据耐热性不同,又分L(菌毛)、A(荚膜)、B(荚膜抗原)三型。大肠埃希菌血清型表示法:按OKH排 如:O111K58(B4)H2,,(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及沙雷菌属1、克雷伯菌属:有5个种 肺炎克氏菌:俗称肺炎杆菌,球杆形,无鞭毛、菌落大,呈粘液状2、肠杆菌属:有11个种,周身鞭毛3、沙雷菌属:有6个种和一个群,有两种色素(三)变形杆菌属

21、:有4个种,多形态,运动活泼 迁涉生长现象:呈扩散性生长,形成以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形的波状菌苔。(四)枸橼酸杆菌属(五)葡萄糖非发酵杆菌:对很多抗生素具天然耐药性,第二节 条件致病性肠道杆菌 一、条件致病性肠道杆菌的种类 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变形杆菌、肠杆菌属等二、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大肠埃希菌(E.coli)毒力因子:内毒素、K抗原、P菌毛、外毒素等。1肠外感染(条件致病-寄居部位改变)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其 它:腹膜炎、阑尾炎、败血症、脑膜炎等。,2腹泻:某些血清型引起的肠内感染(详见教材 P207 表14-1)(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引起

22、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致病机制: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B亚单位与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结合,A亚单位与腺苷环化酶作用,ATP转化cAMP,细胞分泌亢进,导致腹泻。耐热肠毒素(ST):低分子多肽,激活鸟苷环化酶-胞内cGMP增高,导致腹泻。其它:菌毛(定植因子)、LPS、K抗原等,(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较少见,亦称志贺样大肠埃希菌。主要侵犯大儿童和成人。致病机制: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肠粘膜;内毒素;无动力,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与志贺菌相似(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婴幼儿腹泻 致病机制:不产生肠毒素,质粒介导(粘附素)粘附和破坏肠粘膜细胞。,(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23、(EHEC):主要是0157:H7,血性腹泻。致病机制:菌毛、毒素(VT),Intimate Adherence of EHEC to Epithelial Cells,The“life cycle”of E.coli O157:H7,5-10%prevalence in animals40%prevalence in farms,(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或血便。致病机制:粘附素、肠毒素(同ST),巨噬细胞吞噬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5个大肠菌群/100ml果汁 100个

24、细菌总数/1ml饮水,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指数,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细菌总数,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第三节 志贺菌属(Shigella)俗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一、生物学性状 无鞭毛,有菌毛,有O、K抗原。按O抗原分4群40余型及亚型 A群(S.dsenteriae)痢疾志贺菌 10个型 B群(S.flexneri)福氏志贺菌 13个型 C群(S.boydii)鲍氏志贺菌 18个型 D群(S.sonnei)宋内志贺菌 1个型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1)侵袭力:K抗原和菌毛(粘附、穿透上皮,在固有层形成病灶),(2)内毒素

25、:作用于肠粘膜提高通透性:促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 碍、中毒性休克等全身反应;破坏肠粘膜:形成炎症、溃疡、脓血粘液便等;作用肠壁植物神经:致肠功能紊乱,痉挛,腹痛、里急后重;(3)外毒素:仅A群型和型能产生,亦称志贺 毒素(ST;VT),B亚单位与细胞糖脂受体结合,A亚单位作用60S核糖体,导致蛋白质合成中断。ST具有:肠毒素性:类似大肠埃希菌肠毒素;细胞毒性:对肝细胞、Vero、HeLa细胞均有毒;神经毒性:可引起神经麻痹、死亡。,2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菌痢),人类易感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感染类型:(1)急性菌痢:局部症状: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全身表现:发热、

26、神志障碍、休克;急性中毒性菌痢:小儿多见,无明显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全身中毒,高烧、昏迷、DIC,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2)慢性菌痢:病程2月,局部症状为主。,3免疫性:病后机体建立的免疫主要为SIgA,局限、期短、型别多,故可多次发病。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脓血便、肛拭2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接种肠道鉴别(选择)培养基:37 24h培养,取无色、透明、小的菌落进行系列生化反应及血清学试验鉴定3毒力试验Senery试验(致豚鼠角结膜炎),4快速诊断法:免疫荧光菌球法:标本材料接种含特异荧光抗体的液体培养基,37,4-8h,荧光镜下检查荧光菌球。协同凝集试验:志贺菌IgG抗体+SPA菌株,患

27、者粪便上清液加入后,观察是否凝集,辅助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核酸杂交等查菌DNA)四、防治:特异性预防:口服多价Sd活疫苗;治疗:抗生素,注意多重耐药菌株。,第三节 沙门菌属(Salmonella)2000种以上血清型,仅少数致病(十余种)一、生物学性状:周身鞭毛,有菌毛;生化反应鉴定有意义 抗原结构:O抗原:约58种,特异性差;H抗原:有两相,I相特异性高;表面抗原:少数菌有Vi抗原;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1)侵袭力:由侵袭素基因(inv基因)介导,粘附和侵入肠上皮细胞(M细胞),深入固有层。vi抗原的保护:抗吞噬、抗杀菌物质,(2)内毒素: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等。(3)肠毒素:

28、鼠伤寒沙门菌等可产生。2所致疾病:有四种类型(1)肠热症:伤寒(伤寒沙门菌),副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一口途径 发病过程:,病原菌食入后在肠及淋巴结中繁殖第一次菌血症扩散(发热、不适等)侵入肝、胆、脾、肾等中繁殖第二次菌血症(持续高热、肝脾肿大等)粪便排菌(肠出血或穿孔)尿液排菌 2-3周恢复,(2)胃肠炎(食物中毒):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等,食入被污染食物,6-24h急性胃肠炎,发热、恶心、呕吐、腹疼、腹泻,一般2-3d自愈。严重者休克,肾衰死亡。(3)败血症:猪霍乱沙门菌等,病原菌经消化道侵入血循环,败血症(高热、寒战、厌食

29、、贫血等)多见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4)无症状带菌者:伤寒副伤寒恢复后,因胆囊带菌,可粪便排菌约1年。三、免疫性:细胞免疫是主要防御机制 体液免疫有辅助的杀菌作用,伤寒和付伤寒食物中毒败血症第1周取静脉血可疑食物 血第1-3周取骨髓 呕吐物第2周起取粪、尿 粪,四、微生物学检查,1.查抗原:,标本,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双糖铁等,玻片凝集试验,分离培养与鉴定,快速诊断:1)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检测标本中的可溶性抗原;2)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标本中的细菌抗原或细菌核酸。2.测抗体-血清学诊断:肠热症,多用肥达(Widal)试验,也可用间接血凝法、ELAISA等。,肥达试验

30、概念: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和H抗原,以及甲型副伤寒、肖氏、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者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测定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辅助诊断肠热症。结果解释注意事项:正常值:伤寒沙门菌O凝集效价低于1:80;H凝集效价低于1:160;副伤寒沙门菌H凝集效价低于1:80;动态观察:病程中逐周复查,若效价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升高4倍者,有意义;,H与O抗体的诊断意义 O抗体IgM:出现早,维持约半年H抗体IgG:出现晚,维持数年。故:O,H 可辅助诊断 O,H 一般否定诊断 O,H 既往感染、预防接种,非特异回忆反应 O,H 感染早期其它:少数肠热病人,肥达试验始终正常(

31、Ab不升高),(4)伤寒带菌者的检出 查血清中Vi抗体,若效价1:10,再粪便分离培养沙门菌。四、防治原则:特异预防:死疫苗:伤寒副伤寒三联疫苗,皮下注射。活疫苗:Ty21a活疫苗,口服接种。治疗:抗生素,第十五章 弧菌属(Vibrio),第一节 霍乱弧菌(V.cholerae)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中等大小G-弧菌,有单鞭毛和菌毛,有些有荚膜,运动异常活泼。2培养:营养要求不高 温宽(繁殖温度为18-37);嗜碱(碱性蛋白胨水,PH8.8-9.0);无盐(可在无盐环境中生长),3抗原构造与分型根据O抗原分155个血清群,O1群与O139群引起霍乱O1群:根据菌体抗原组成分三个血清型:小

32、川型(A、B)稻叶型(A、C)彦岛型(A、B、C)根据表型差异分二个生物型:羊红细胞溶解 鸡红细胞凝集 古典生物型:(-)(-)EL-Tor生物型:(+)(+)O139与O1群无交叉抗原,有与O1群不同的脂多糖和荚膜多糖抗原;但毒性基因、外膜蛋白等与O1群流行株相似.,4抵抗力:不强,对热、酸、消毒剂敏感,但在水中存活1-3周或更久。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1)霍乱肠毒素:由ctxA和ctxB等基因编码,组成有:A亚单位:毒素亚单位。在细胞内被酶解为A1和A2。A1通过活化Gs,使cAMP水平升高,致使细胞分泌亢进;B亚单位:结合亚单位,五聚体,能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

33、合。,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A亚单位 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A1亚单位进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A1活化AC,使ATP转化成cAMP,使之在细胞内含量增高,cAMP水平升高,导致肠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水和电解质在肠腔堆积,引起剧烈腹泻。,霍乱毒素作用机制图解,(2)鞭毛:运动、穿过粘液层 菌毛:粘附定植粘膜表面 相关基因有:acf基因(编码粘附素)、tcpA基因(编码菌毛蛋白亚单位)其它毒力因子:hlyA基因(编码溶血-溶细胞蛋白)hap基因(编码血凝素/蛋白酶,有助细菌解离)0139群:具有多糖荚膜和特殊LPS毒性决定簇。,2所致疾病:霍乱系烈性肠道传染

34、病,是我国甲类法定传染病。毒素、菌体均不进入血流,仅局部感染 传染源:病人,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食入病原菌,于小肠粘膜粘附繁殖产毒毒素致泻 2-3d肠液大量分泌,引起剧烈呕吐、腹泻(米泔水样)失水、失盐、酸中毒、低血压休克及肾衰,循环衰竭,死亡率高(60%)痊愈后可有短期带菌,霍乱病人,3、免疫性感染后机体可获牢固的保护性免疫力(抗菌和抗毒素抗体)O1群与O139群无交叉免疫保护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粪便,肛拭,水样品,置碱性保存液中2直接镜检:悬滴法,运动迅速;革兰染色:G-弧菌 3分离培养: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TCBS选择培养基(因分解蔗糖呈黄色菌落)生化反应,血清学

35、试验玻片凝集反应鉴定,四、防治原则:特异预防:O1群霍乱弧菌死疫苗;B亚单位一全菌灭活口服疫苗;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治 疗: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抗生素。第二节 副溶血弧菌 主要引起食物中毒,第十六章 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 幽门螺杆菌 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原体,与消化道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它能够抵抗胃酸,定植于胃粘膜的隐窝.空肠弯曲菌 是食源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与肉类、牛奶的消毒处理有关,也与污染水源有关。表现为急性自限性胃肠炎,有发热,腹泻和腹痛等临床症状。第一节 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分胃螺杆菌和肠肝螺杆菌两大类,代表菌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36、 pylori)一、生物学性状 细长弯曲呈螺形、S形或海鸥状,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呈鱼群样排列,应用抗生素或胃粘膜病理改变后可呈球形(休眠状态)。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多根鞭毛,运动活泼,革兰阴性。营养要求高,血平板培养3-5天后可见细小半透明菌落,对酸耐受性强,适宜用-70和液氮冷冻保存。生化反应:脲素酶、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均呈阳性二、致病性 感染 非常普遍,经口感染,只能生活于胃粘膜上。致病物质 侵袭因子:鞭毛、菌毛和脲素酶;多种胞外酶,外毒素:空泡毒素A(VacA)87KDa的蛋白;细胞毒素相关毒素A(CagA)128KDa的蛋白质,抗原性强;均可使胃粘膜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坏死,诱发消化性溃疡;,

37、致病机制 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多种致病因子协同作用,两种学说:1、漏屋学说:毒素(脲素酶)细胞空泡样病变 IL-8及免疫复合物 炎症反应 2、胃泌素联系学说:微环境PH改变 胃泌素 胃酸胃蛋白酶 粘膜损伤 诱发胃癌的机制可能为:1、感染 胃窦部粘膜损伤 胃内高PH值状态 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基化合物合成;2、激活炎症反应 多种细胞因子、自由基等释放 细胞基因组 DNA分子断裂突变 细胞恶性转化。,胃粘膜破坏,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 组织活检标本 2快速诊断方法有:直接涂片镜检;快速脲素酶分解试验;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与抗脲素酶抗体;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尿素呼吸试验。四、防治

38、原则 1疫苗正在研究,可能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2治疗 采用以胶体、抑酸剂为基础,再加抗生素的三联疗法,疗程二周。,第二节 弯曲菌属(Campylodacter)弯曲状的革兰阴性菌,空肠弯曲菌(C.jiejuni)感染较常见,是全球性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也可引起肠外感染。一、生物学性状 菌体两端尖,呈弧形、螺旋形或海鸥形,有极鞭毛,运动活泼;生化反应不活泼,抵抗力较弱。,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传染源:动物及禽类;传播途径:粪-口途径;致病物质:鞭毛、菌毛;内毒素、外毒素(类似霍乱毒素);所致疾病:痉挛性腹痛,腹泻,血便,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免疫力低下的人可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甚至引起心、

39、脑、肺等多种脏器的损伤。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涂片镜检 弧形或海鸥形、革兰阴性;悬滴法:鱼群样螺旋式运动;2、分离培养 含多粘菌素和万古霉素的选择培养基;3、血清学检测 间接凝集试验;4、分子生物学方法 斑点杂交法。四、防治原则 管水、管粪、管污染食物,第十七章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特点:1.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2.菌体含脂量高,无鞭毛、芽胞,不产生内、外毒素;3.含大量分枝菌酸,一般不易着色;具有抗酸特性亦称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4.引起疾病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第一节

40、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细长微弯有分枝的G+杆菌,菌体胞壁含脂量高(占干重60%),大量分枝菌酸(mycolil acid)包绕肽聚糖,影响染料穿入。抗酸染色:菌体红色;其它兰色。L型细菌(Much颗粒):呈颗粒状或丝状;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合成抗酸染色转阴性。,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2培养特性:专性需O2,营养要求高,pH6.47.0,37,生长缓慢;常用罗氏培养基,3-4周,形成颗粒状、“菜花状”菌落;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1-2周,分离阳性率高。,3生化反应:不发酵糖类。热触酶试验阴性(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4抵抗力

41、:耐干燥,耐酸碱,耐染料 对湿热、紫外线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敏感 5变异性:易发生变异,类型较多 形态变异:细菌L型 毒力变异:卡介苗研制 耐药性变异:多重耐药菌株,发生原因有:原发性耐药:自发突变。继发性耐药:用药不当,经突变选择产生。,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结核分枝杆菌既不产生内外毒素,又无侵袭力,与致病性相关的因素可能是:细菌在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反应;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机体对菌成分产生的免疫病理损伤作用;1致病物质(1)脂质:与细菌毒力有关,有 索状因子:与毒力密切相关,破坏细胞线粒体,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磷脂:促使单核

42、细胞增生,形成结核结节。蜡质D:具佐剂作用,诱发迟发型超敏反应 硫酸脑苷酯:导致不完全吞噬,胞内寄生特性;,(2)蛋白质:结核菌素是主要成分,与蜡质D结合,激发迟发型超敏反应。(3)多糖:引起局部病灶的细胞浸润。(4)分枝杆菌生长素:对铁有亲和力,与宿主竞争铁2致病机制:结核病人群易感;多途径侵入(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损伤);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病变;肺部感染肺结核,最常见。(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CD4细胞致敏后,可产生多种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可有效杀灭细菌,宿主免于发病或趋于康复。(2)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针对细菌的超常反应。引起细胞坏死,形成空洞,细菌易大

43、量繁殖并扩散。这两种免疫反应的强弱,决定了感染的结果和预后。,特点:原发结核(peimary tuberculosis):感染率高,多见于儿童,特点:易扩散:淋巴肺门淋巴结肿大;气管粟粒性肺结核,少数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或其它部位结核病。易痊愈:90%以上形成纤维组织、钙化,不治自愈;原发后结核(post-peimary tuberculosis):多见于成人,由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所致,特点:机体已有特异性免疫力,免疫保护和变态反应共存,故病灶多局限,也可形成空洞,病程较长。,肺外感染结核杆菌经血扩散,引起脑、肾、骨关节等结核;痰菌咽下,可引起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扩散感染的多为细菌L型。3免

44、疫性:以细胞免疫为主,属感染免疫(有菌免疫)免疫保护与超敏反应同时存在。免疫保护:核糖体RNA诱导 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核菌素蛋白和蜡质D诱导,5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其原理是型超敏反应。制剂:纯蛋白衍化物(PPD),有两种 PPD-C(结核分枝杆菌制成)BCG-PPD(卡介苗制成)方法:2种PPD各5单位分别注射两前臂皮内,48-72 小时后观察,局部红肿硬结直径。意义:5mm 阳性 15mm 强阳性 辅助临床诊断感染 若PPD-C侧红肿大,为感染,若BCG-PPD侧红肿大,为BCG接种所致 5mm 阴性 但应考虑以下情况

45、,感染初期 老年人 严重病人或有其它传染病 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用PHA皮试确定,排除假阴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根据感染部位,取痰、尿、粪、脑脊液、胸水、腹水等 2染色镜检:直接或浓缩集菌后涂片:抗酸染色法,IK法染色(显示L型),金胺染色(金黄色荧光菌体),3浓缩集菌:可提高检出率直接离心沉淀浓缩:胸水、腹水、脑脊液 4%NaOH处理后再离心沉淀浓缩:痰、粪、脓4分离培养标本处理(4%NaOH处理15min)接种培养基 37,2-4周培养 涂片染色镜检、生化反应、药敏试验等,5动物试验:材料注射豚鼠,3-4周后观察淋巴结肿大,肝、肺部病灶。6快速诊断 多聚酶链反应(PCR)鉴

46、定细菌DNA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五、防治原则:预防接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控制结核病;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规则、足量、全程用药。常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第十八章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ira),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Clostridum)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 破伤风梭菌(C.tetani)一、生物学性状:细长G+杆菌,有周身鞭毛和芽胞(园、比菌体粗、位于顶端,呈鼓槌状),无荚膜;芽胞抵抗力强。100 1h被杀,土壤和灰尘中可存活数年。,专性厌氧培养,菌落呈菌膜状爬行生长物,有溶血;液体培养基中混浊变黑。,二、

47、致病性与免疫性 1感染条件:芽胞+缺氧伤口,发芽繁殖产毒致病,2致病物质 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作用尚不清楚 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由大质粒编码,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毒性极强(1ug),不耐热,可被蛋白酶破坏。组成有:,B链(重链):结合神经细胞、运转毒素分子。与运动神经元外胞质膜上受体结合;毒素细胞小泡运动神经元传入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统;重链N端膜转位轻链胞质。A链(轻链):毒性部分,为锌内肽酶。裂解储存有抑制性神经介质(r-氨基丁酸、甘氨酸)小泡上膜蛋白特异性肽键,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使运动神经元持续兴奋,导致骨骼肌

48、强烈痉挛。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屈肌、伸肌同时收缩,出现破伤风症状。,3所致疾病:破伤风表现为肌肉麻痹性痉挛,咀嚼肌痉挛(苦笑面容、牙关紧闭),颈及背肌持续痉挛(角弓反张、四肢痉挛),呼吸肌痉挛(窒息死亡,死亡率20%)。,4免疫性:属外毒素免疫,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致病毒素量微少,不足以引起免疫,故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一般不作,四、防治原则:1、特异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对军人和易受创伤人员注射破伤风类毒素;2、紧急预防:正确处理伤口,清创扩创;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 单位,同时注射类毒素做主动免疫;3、特异

49、性治疗:大剂量破伤风抗毒素:“早期、足量(10-20万单位)防过敏”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等,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种类多,包括G+和G-的球菌和杆菌 人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一、主要与感染相关的种类 G-杆菌:脆弱类杆菌;G-球菌:韦荣菌;G+球菌:消化链球菌;G+杆菌:双歧杆菌二、致病性 1、致病条件 条件致病菌,混合感染多见。2、细菌毒力 侵袭力,毒素和SOD 3、感染特征 1)内源感染,多呈慢性过程 2)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 3)分泌物或脓液粘稠,有恶臭,4)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卡那、庆大霉素)无效 5)普通培养无菌生长4、所致疾病:1)腹腔感染 2)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50、3)口腔与牙齿感染 4)呼吸道感染 5)败血症 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脓肿等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可直接涂片镜检或用厌氧培养并鉴定 四、防治原则 破坏厌氧环境,正确选用抗生素,第十九章 棒状杆菌属,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的G+杆菌,栅栏状排列,无荚膜、鞭毛,不产生芽胞,有异染颗粒。白喉棒状杆菌是重要的致病菌。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细长微弯G+棒状杆菌,常呈V、L状。有异染颗粒:美兰染色颗粒深染 奈瑟染色菌体黄褐,颗粒兰黑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常用吕氏血清培养基。亚碲酸钾鉴别培养基菌落呈黑色(轻型),3抵抗力:对湿热抵抗力不强,但耐冷耐干燥,在普通环境中存活数天-数周,对消毒剂,抗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