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815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学第一章.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班级管理,第一节 班级概述第二节 班级管理概述 第三节 班级的科学管理,第一节 班级概述,中华词典认为班级是工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其英文是class or class and grade.我们认为,班级是指在学校中按某种标准划分出来的学生群体。这种划分标准可以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年龄、兴趣、性别、宗教信仰和居住区域等,可以是其中一个标准,也可以是几个标准的组合。,一、班级的概念,二、班级的历史演变,班级这一名词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完成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并进行理论论述的。夸美纽斯分班的标准有两个

2、:年龄和学习情况。班级演化到今天,划分标准呈多元化趋势。,班级这种学习组织与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共生共灭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育发展史上,并非有了学校教育就有了班级教学制度,班级组织和班级授课制是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862年班级或班级教学制度传入我国,在清末洋务派办的中国第一所洋学堂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直到1901年清政府颁布“废科举,兴学堂”的法令以后,班级教学这种教学形式随着洋学堂的广泛兴办才逐步推广。,三、班级的特点,1、班级中,学生人数通常是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而不是几个。2、班级编制都有一定原则3、班级人数、人员一经确定,就有相对稳定性。4、对班级

3、成员有有形或无形的约束,规范其行为。5、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领导者6、班级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的组织7、在班级中,教师对所有学生施加统一的教育影响,四、班级功能,1、班级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班级能促进人的社会化 3、班级能推动教育民主化进程,第二节 班级管理概述,一、管理的概念,我们把管理一般理解为“约束”。但是,在管理学的视野下,则有多种解释。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之一,法国的法约儿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一位代表赫西布莱尔特认为,“管理是个人与群体共事,以达到组织的目标。”现代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西蒙(H.A.Simon)指出“管理就是决策”。,

4、二、管理的概念,张燕在学前教育管理学中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遵照一定的原则,使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协调各个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活动,创造出一种远比个人活动力量综合要大的集体力量或社会力量,从而高效率地达到一个组织的预定目标所进行的各种一般职能活动。”孙绵涛主编的教育管理原理认为,“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三、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主要是对组织而言的 2、管理总是为一定目标服务的 3、管理活动中有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四种基本的管理行为 4

5、、管理都是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四、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指为高效优质地达成班级教育的目标,而对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五、班级管理的目的和形式,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合理而有效地组织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班级管理的形式可分为班主任的直接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应两者结合,在小学和中学的低年级应以班主任的直接管理为主,辅之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到了中学高年级和大学,则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班主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六、班级管理的功能,(一)社会化功能(二)选择功能(三)个性化功能(四

6、)保护功能(五)调整功能,七、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教师影响力的大小将由传统的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响过渡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教师的管理方式将由过去的“专制式”“放任式”管理向民主式过渡、注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功能,第三节 班级的科学管理,一、全员自我管理,(一)概念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会成员、一般学生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二)优点1、能调动所有班级成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3、班主任有时间和精力加强宏观指导。(三)要求1、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2、实行值日生、值周生、班干部轮换制,二、思想管理,(一)概念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提高学

7、生对各项管理措施的认识,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的方法。(二)要求1、科学说理:防止错误,迷信。2、趣味说理:幽默3、适时说理:情绪平和时,不懂时。4、动情说理:动之以情5、真诚说理:善意,真实6、耐心说理:思想行为有惰性。7、事例说理:典型事例,幽默五:安全,三、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涵义:制度管理是广义的“法制”,对学生的制度管理是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地方性的或学校以及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理性的管理。它的对立面是“人治”。要求:、向学生宣讲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制度,且一视同仁,返 回,、概念要素配合,整体最优化。、要求()通过信息反馈,实现

8、对班级的调控()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同时密切配合,四、系统管理,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计划系统组织的成功典范,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计划,于 年提出,其系统目标是:年内把人送到月球表面并且安全返回地球,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费用,胜利完成登月计划。阿波罗计划顺利实施,是现代系统科学研究的成功典范。此项工程组织了 万多个公司、多所大学,动用了 万人参加,投入了 亿美元的巨资,用了近 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人类征服地球引力,遨游太空,登上月球探险的梦想。,整体阿波罗登月计划之所以能如期完成,关键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首先,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明确其职责分工;其次,用系统方法加

9、强对阿波罗计划整体过程的管理工作,將其管理工作全过程划分为编制计划、分析评价、控制指导及督促检查等阶段,创造性地运用了新的管理方法,推广使用了电子计算机从事生产与科研的管理,从根本上保障了阿波罗计划的顺利完成。,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系统工程的作用与威力例如在飞行设计中,科学家陷入了大量的权衡工作中这些权衡牵涉到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不同重量对推力的要求;每种可供选择的飞行方案所需燃料的数量(以及燃料的重量);此外,还牵涉到经费、人员的管理与协调,阿波罗飞船的安全可靠性等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一一解决了工程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类复杂难题,阿波罗飞船的登月成功,还证实了系统

10、科学一个重要的命题“综合即创造”负责阿波罗计划实施的总指挥韦伯先生说过:“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全部工作都是现有技术的运用关键在于综合,日本一些专家参观了阿波罗计划中所采用的硬件设备和工艺后,均认为日本没有造不出來的东西实现阿波罗计划所要求的 个主要系统技术 大型运载火箭,在宇宙空间飞行的飞船弹道线路分析,轨道测定系统以及通讯系统在 世纪 年代已达到成熟,但作为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以及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來处理计划、设计和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日本却不如美国因此,即使日本政府作出登月计划的决策,也不可能实现这一计划,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学术成果,如运用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工程技术、经济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为己所用系统方法通常只不过是平凡的常识,每个概念、每个步骤在常识上都是合理可行的系统方法的价值就在于它使你能够把所有这些常识性的思想汇集起來,协调一致,集中解决复杂环境中的复杂问题,(一)概念 从形成班级质量的所有方面实施管理。从质量的 成因处实施管理。(二)要求、把好平时质量关、经常督促检查学生执行规章制度情况、建立评比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五、全面质量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