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8857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导向审计技术.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审计目标的演变;目标导向审计流程;管理层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审计的具体目标以及与认定的关系;掌握审计证据的种类、特性、收集程序和方法。教学要求 1掌握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2掌握审计证据的种类、特性以及各种不同来源的证据的证明力;3掌握认定、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以及证据种类的,重点与难点 1.不同审计证据的证明力的判断;2.掌握认定、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以及证据种类的关系 参考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时间:3课时,第一节 审计目标

2、与目标导向审计,一、目标导向审计流程的涵义 目标导向审计流程是指项目审计工作以审计目标为起点,通过特定的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实现审计目标的系统过程。目标导向审计流程这种方法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确定项目审计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然后依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程序,以审计目标是否实现作为项目审计工作是否完成的依据。审计流程为:,报告阶段,2023/5/27,审计,财务报表认定,实施阶段,计划阶段,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结论,确定,决定,实施,做出,应用职业判断,二、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根本要求,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

3、次。审计目标除受审计对象和审计职能的制约外,还取决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审计授权者或审计委托者的要求。(一)审计目标的演变 1、以查错纠弊为主 2、以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主 3、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二)、不同时期审计目标之比较,(三)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其会计处理,遵循

4、了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合法性是判断其他审计目标的前提,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才能决定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可靠,财务报表披露的充分适当等。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的前提下,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导致固有限制的因素主要包括:(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2)内部

5、控制的固有局限性;(3)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4)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大量判断;(5)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担保。审计意见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的保证。,第二节 认定与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或分摊,表达与披露,管理当局,审计,认定,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管理层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包括:(1)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2)对期末帐户余额运用

6、的认定;(3)对列报与披露运用的认定。,1.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与恰当的帐户。,2.对期末帐户余额运用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

7、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或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3.对列报与披露运用的认定(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国际审计委员会、美国、中国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比较,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五项基本认定,第三节 审计证据的收集技术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Audit E

8、vidence)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支持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会计记录中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一)、按外形特征分类()实物证据 概念 采用的审计程序 实现的审计目标()书面证据 概念 B 审计程序 C实现的审计目标()口头证据 概念 证明力 C采用的审计程序 D实现的审计目标()环境证据 概念 内容 C证明力 D采用的审计程序 E实现的审计目标,二、审计证据的分类,(二)、按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 审计证据按来源可分为亲历证据、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 1亲历证据 亲历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亲自获取的各种审计证据。如注册会计师自己编制的各种审计工作底稿,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此种审计证据

9、有着较强的证明力,2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所编制的书面证据。它通常比内部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外部证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比如,应收帐款的函证回函;保险公司的证明等。二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但由被审计单位转交给注册会计师的书面证据。例如,购货发票、应收票据等。一般情况下,前者的证明力强于后者。,3内部证据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声明书等。通常情况下,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或个人认可的内部证据在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如销售发

10、票。只在内部流转的书面证据,其可靠程度取决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与否。内部证据主要包括:(1)会计记录;(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3)其他书面文件,三、审计证据的特性-充分性和适当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审计证据的数量必须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也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注册

11、会计师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2、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 3、审计经验 4、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弊 5、审计证据的类型和获取途径,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2)针对同

12、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

13、计证据更可靠;(6)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可靠,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3、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获取证据时应考虑审计成本 重要的审计证据不能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审计证据的理由 尽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亦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四、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 包括:总体程序和具体方法 总体程序(后面章节中介绍)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实质性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的具体方法,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

14、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询问,函证,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重新执行,分析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主要用于书面证据检查有形资产主要提供实物证据观察实物证据,环境证据询问口头证据函证书面证据重新计算书面证据重新执行 书面证据分析程序书面证据,2023/5/27,36,审计,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五)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认定的关系,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