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9168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法治社会1 .政治认同明确法治社会的基本内涵;坚定建设法治社会的信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法治社会一定能如期实现。2 .科学精神明白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熟练掌握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运用具体事例,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3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树立法治意识,宣传法律,自觉学法守法尊法用法,建设法治社会。通过查询资料合作探究,感悟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尽自己所能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4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社会的内涵以及具体的要求。教学难点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及其意义。5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醉汉酒驾被查事件教师引入:饮酒驾车是我们社会生活

2、中最常见的交通违法事件,从醉酒汉、交警、媒体、律师不同角色人的口中,我们能感受到法治社会的当前形态,引起我们思考:法治社会,“有事找我律师谈”到底是口出狂言还是最牛的一句话?建设法治社会,最基础的工程是法治社会的构筑,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法治社会。二、新课学习总议题:凝心聚力共建法治社会。议题一:如何认识法治社会1 .法治社会的含义: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2 .法治社会的特征:(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信法)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

3、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守法)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用法)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解决社会纠纷与矛盾的四种方式)议题二:如何建设法治社会视频:罗翔一一吐槽大会普法脱口秀合作探究:1 .罗翔讲述刑法概念之前,李诞问了他一个

4、员工解约的问题,张雨绮问了他一个拟定婚前财产协议的问题。罗翔说我哪懂这个,我是教刑法的。为什么罗翔说我哪懂?2 .你从视频中学到了什么法律知识?3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启发?4 考2:谈谈如何建设法治社会?5 .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

5、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视频:法律援助)(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议题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何在思考:结合课本,谈谈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1.意义:(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6、(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三、课后作业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法治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法治社会的内涵,掌握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原因、措施及意义,为进一步参与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知识。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法律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以法治在我身边为主题,请结合课本知识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格式正确,200字左右。四、课后反思本节课课题为法治社会,为必修三第八课第三框内容,注重对学生法治教育的普及,在核心素养方面重视法治意识的培养,要求全

7、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设好法治社会。本节课重难点表现在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及如何建设法治社会,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和运用。本节课采取议题式教学,总议题为:凝心聚力共建法治社会。议题一:如何认识法治社会;通过实际案例醉汉酒驾问题引出问题:在法治社会中,“有事找我律师谈”到底是口出狂言还是最牛的一句话?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议题二:如何建设法治社会;通过罗翔老师对法律知识的讲述,启发学生怎样建设法治社会。议题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何在?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内容,感受法治社会的意义。在课堂结尾,引导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掌握知识。整体来看,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学结构有待完善,其中课堂讨论环节还需进一步提升,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五、教师总结本节课作为公开课,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到课后听评课,在这过程之中,给了我很大的收获,作为年轻教师,在教学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特别是听评课环节,各年级的教师都给足了评价,我也得到了最真实的、最实用的建议,收获良多。望自己时刻保持学习之心,保持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