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围棋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围棋理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围棋理论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又是实践的指南。围棋理论的研究、探索、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实战对局中的运用和检验,证明了这一普遍真理的无比正确。围棋理论是通过历代无数棋手的研究、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围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提高,是从无数盘对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从个别的、局部的对局实战经验逐步地上升为系统的、完整的围棋理论,这是棋手对围棋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飞跃。我国历史上现存最古最原始的围棋理论文献是东汉时著名文学家班固撰写的弈旨。班固特别爱好围棋,且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弈旨一文中指出:一个好棋手要有苏张之姿,固本自广,意思是要有苏秦、张仪那样的
2、雄才大略,使敌人恐惧;要有似夏禹治水之势,计划周密,关顾全局。否则,一孔有阙(出现缺口),坏颓不振(一败涂地)。在对阵中要运用战术,作伏设诈,突围横行。要势孤自保,既有过失,能量弱强,逡近需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班固的学生马融,幼承师教,也爱好围棋。他撰写的围棋赋,内容比弈旨更丰富,反映他对棋艺的理解更深。文中指出,围棋的胜负策略,犹如头发那样细微,黑白双方的布局,又似麻那样错综复杂,攻守各有法则,守要坚固,攻要前后呼应,上下联系,不能唐突。否则,深入贪地兮,杀亡士卒,上下离遮兮,四面隔闭,围合罕散兮,所对哽咽。马融(公元79166年),声高望重,门徒千人。他的学生马日碑和卢植都是
3、朝廷大官,学生郑玄是经学大师。因此,马融的围棋赋在他的学生中影响很大。稍后于马融,号称征君的名流黄宪,撰有机论,专门论述了围棋的虚实形势。黄宪指出:弈之机,虚实而已。实而张之以虚,故能完其势;虚而击之以实,故能制其形。故善弈者能出其机而不散,能藏其机而不贪,先机而后战,是以势完而难制。黄宪的机论为我国围棋布局的战略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名闻天下的建安七子均为围棋爱好者,其中以应场和王粲的棋艺最精。应场字德琏,汝南南顿人,魏太祖曹操辟举为丞相掾yuan,下属官职),曾撰有弈势一篇,论述了围棋临局交争时的得失。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在位时,极力提倡围棋与文学,尤爱围棋,常与臣僚通宵
4、达旦地对弈。他还挥毫自撰棋品、棋法、棋评、围棋赋等棋书和文章。围棋赋至今尚传世,详见李松福编著的围棋史话,观其大略,所论述的都是当时围棋高手的心得和经验。其中有不少围棋术语。例如: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或取结角,或营边鄙,或先点而亡,或先撇而死。梁武帝的围棋赋论述了围棋的意义、着法和战理,是现时仍完整保存下来的一篇珍贵的围棋理论文献。在梁武帝倡导围棋的影响下,南北朝时围棋创作繁荣,围棋谱问世数量之多,几乎居历代之首。其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部围棋著作是敦煌写本棋经。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南北朝时的围棋理论,在东汉班
5、固弈旨和马融围棋赋等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朝时王积薪因棋艺高超而名震天下,他根据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围棋十诀,写成棋诀一书传世。他提出的围棋十诀是: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这十条诀要简明而准确地概括了围棋实战中常用的战略战术。指明了围棋实战中经常要考虑的攻与守、弃与取、进与退、大与小、子与先、胜与负、优势与劣势、全局与局部等的矛盾关系。王积薪的围棋十诀,影响深远。宋、明、清代的棋手,莫不以它为座右铭。后世棋手在探讨围棋理论时,都把十诀作为基本原贝I,并在它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和提高。王
6、积薪的棋诀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不朽之作,他的围棋十诀是我国古典围棋理论的瑰宝之一。五代时,南唐徐铉因为擅长文学和围棋而受到南唐元宗李璟(公元916961年)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南唐吏部尚书。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即位后,徐铉常侍李后主弈棋。李后主归顺宋朝后,徐铉也入宋为仕。徐铉的围棋造诣很深,著有围棋义例、金谷园九局谱和棋势等围棋书谱。他的围棋义例在我国围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围棋史上第一本全面论述围棋战术的理论著作,对围棋战术理论的建立和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围棋义例是徐铉奉宋太宗的旨意撰写的。他将当时围棋实战中常用的各种着法、战术的术语,选择有代表性的归纳成32种,并逐一加以
7、解释,如打劫的劫,吃子的提,双方相持的持,征杀的征等等,徐铉在围棋义例中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成为千百年来围棋名家评注论述棋艺的通用术语。围棋义例中列出的32种术语,计有:立、行、飞、尖、粘、干、绰、约、关、冲、觑、毅、劄、顶、捺、跷、门、断、打、薛(nie聂)、聚、劫、拶、扑、勒、刺、夹、盘、松、持等。北宋王尧臣等编的书目崇文总目载有徐铉撰围棋义例一卷。但此宋版本现已不见,只有宋本棋经十三篇中的名数篇第十一,其中所载32个术语与它基本相同,但棋经十三篇未作解释。及至元末明初陶南村说郛,首次出现徐铉围棋义例。明中叶诸克明秋仙遗谱和项世芬玉局钩玄改名为围棋三十二字释义,未署名。清初陈梦雷等
8、编古今图书集成又改名为围棋义例诠释,作者署徐铉,然而,尽管书名几经变更,但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围棋义例对我国古代围棋术语的统一具有积极意义,至今大多数还在沿用。北宋张靖撰棋经十三篇是我国古代围棋理论的杰作。相传围棋是兵法一类,其中布局攻杀之法与古代军事战争的战略战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孙子兵法有13篇,故作者张靖仿照孙子兵法写成棋经十三篇。内容包括:棋局篇第一;得算篇第二;权舆篇第三;合战篇第四;虚实篇第五;自知篇第六;审局篇第七;度情篇第八;斜正篇第九;洞微篇第十;名数篇第十一;品格篇第十二;杂说篇第十三。这是作者博览千年以来的围棋理论书谱和文献资料,从东汉班固的弈旨起,至两晋南北朝及隋唐、
9、五代的各种棋经、棋势、棋诀等,并总结北宋国手的实战经验,加入自己的新意而编写成的。这部棋经十三篇可以说集北宋以前围棋理论的大成,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最后一篇原名论棋诀要杂说写得尤其精彩,深为当时国手刘仲甫所赏识。刘仲甫并为之作注。对古代围棋理论卓有贡献的另一位北宋围棋名家是刘仲甫。刘仲甫是宋代第一国手。他在北宋棋坛称雄20年,无敌于天下。他晚年撰写的棋诀一书,在我国围棋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刘仲甫的棋诀分布置、侵凌、用战、取舍四篇,分别详细地论述围棋的基本原理。它是古今以来棋手必读的围棋经典著作。如果说棋经十三篇从宏观上全面论述了围棋的哲理、竞技、战略、战术、心理及棋品等等,而棋诀则从微观上详细
10、论述了每局棋的布局、打入、对杀、取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它比棋经十三篇的内容更具体、更实用。刘仲甫的棋诀与张靖的棋经十三篇两者虽然各有侧重,但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都受到历代棋手的推崇和欢迎。元代晏天章、严德甫合编的玄玄集,又名元元集和玄玄棋经,是我国围棋史上很有影响的一部理论著作。这部围棋谱编得很成功,编者晏天章与严德甫都是当时围棋名手。以严德甫最负盛名,而晏天章则是北宋丞相元献公晏殊之后,家藏古谱甚多,这是他们两人合作编好玄玄集的有利条件。玄玄集分六集:第一集礼,卷首有虞集、欧阳玄和晏天章序,此集收入棋经十三篇和刘仲甫棋诀。还有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柳宗元序棋、皮日休原弈等。第二集乐是围棋
11、基本知识,如起手、死活、受子局面、单拆二、斜飞角、32术语图解及曲三、曲四、聚四、神气六、玉面六、花聚五等的死活。第三集射,辑入起手图势10余种。后三集御、书、数,是全谱精华,共收入378棋势,其中有常见的边角死活,有攻杀技巧,反映了600多年前我国围棋的水平。此谱论述围棋的基础理论,详细而全面,曾传入日本,译成日文,深受日本棋界重视。施襄夏撰的弈理指归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围棋谱的典范。它是施襄夏以毕生心血凝成的结晶。不过,原作都是文言口诀,字句深奥,图势少,读者不易领会。后由淞江钱东汇为之增订,谱以图势,成为弈理指归图,分上、中、下三卷六册。笙雅堂自刻于乾隆三十五年。弈理指归原本流传不广,目
12、前国内已少见。弈理指归图钱东汇笙雅堂刻本发行量较大,国内各大图书馆和私人均有收藏。施襄夏弈理指归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癸未)在扬州刊行。至三十年(公元1765年)(乙酉)施施就将自己年前梓行的棋觉得这是一本前无古人而 又缺图解,初学者不易领 或者黑白撤去,再按歌诀 稍有间断,接续尤难,不被淞江钱东汇、张世达聘为棋师。谱,各赠一册。钱、张两人读后,水平很高的棋谱,只是语句深奥,会。于是钱对张说:是书变局内,重置则劳,且十门不能一时看竟,如为它补作实图,以便利学者。张听后觉得困难不少。这样,钱东汇只好一人担此重任,他凡遇一变,即绘一图,录歌于上,系图于下,历两年始全部完成,付梓印行。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是受弈理指归的启发而写成的。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弈理指归刊行。一年后,范西屏门徒卞文恒以弈理指归给范西屏参阅,范西屏选择变化,著桃花泉弈谱,至乾隆三十年,由在扬州做官的大司农高恒为之刻印梓行。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虽说是受施谱弈理指归的启发而作,但并没有模仿的痕迹。就其内容而言,较之弈理指归,由10门增至20门,210余局,800余变。在某种意义上说,桃花泉弈谱更受读者欢迎。这从桃花泉弈谱的一再翻刻,有10余种翻刻本可资证实。弈理指归和桃花泉弈谱是我国古代围棋谱中的两颗明珠。它们的内容各有千秋,深受读者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