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99453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 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1诸子百家,我尤其喜欢庄子的“道”,他是少有的极具个性的古代哲人。他的豁达、淡泊以及对于自然与自由的追求,也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在惠子相梁中,庄子自喻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并把宰相之位视如腐鼠,可见他的志向高洁、淡泊名利。庄子是一位贤士,且又有楚王请他出山相助,但他却也只愿做一只自由之龟,过一些超然物外,贫穷却非潦倒的生活。如此的庄子,又怎不令我敬佩?生于乱世,却又始终如一地坚持对于自由的追求。在权贵面前可以如此洒脱和淡然的,天下又有多少人?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人中,庄子当数第一人。庄子不屑权贵,不仅是因为他安贫乐道,权力和财

2、富对他毫无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在他心中自由是他真正想要的,与其顺从君王,不如与天地合一。能够不理世俗,追求心中所求是庄子的独特之处。而庄子的天真烂漫,恰似孩童,又是他另一个特点。庄子观鱼可以体会想象到鱼儿出游从容的快乐;庄子梦蝶,竟分不清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庄子是可爱的,他具有哲学家罕见的天真烂漫的品质,而且善辩幽默,没有古时读书人的迂腐。说到自由,是可贵也是最难求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包括人心都是不自由的。有多少人从小梦想自由,却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泼了冷水,最后自愿成为现实物质生活中的囚犯。自由和自然让我向往,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自由,更别说是生活了!纵观全国

3、有那么多的学校,可大多数孩子却过着几乎类似的同一种生活。这让人心寒!少补一节课就仿佛会落下,少做一次作业就会被批评挨骂,少年活跃向上的心就被这样惶恐不安的囚禁在一起。自以为还过得不错,却不知道山外更鲜活照人的生活!庄子阿庄子,他就像是我的希望的寄托。我渴望将来我会有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行走在旅途上,去发现被人类忘记的生活最真实的面貌,去发掘生活最可爱动人的一面。回归自然,人心可以回归宁静。庄子是无数追求自由的人心中的灯火,照亮人心,照亮了被黑暗沮丧失败吞噬的人心。别人口中的“好”,对自己而言并非真的好。只有是自己纯朴的内心最想要的,才是真的好。庄子曾说“相忘于江湖”,对于我来说江湖意味着更广阔

4、的世界,“忘”是要忘记世俗的丑恶与疲倦,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超凡脱俗。我们毕竟生于尘世,但至少要保留心中的一方净土,至少要在失落时记起庄子的豁达。百人读庄子,就有百种庄子。而我眼中的庄子是自由追求的象征,他的豁达、淡泊也正是我想要追求的。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2从记事起,只知道庄子一书,还有一个”槁项黄馘”的人梦见变成蝴蝶。如今幸而读到庄子,了解那个在远方飞翔的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北海,极北之地,天人问津,有鱼名鲲,如何证实?便是庄子的想象力,一个可以把自己比作鲋鱼来说教人,用鹓雏来嘲讽鸱,使我想同样善于比喻的人淳于髡,他把君王比作一鸣惊人的大鸟,成为千古佳话。而庄子呢?更的漂泊在外的树叶,风

5、把置于何处,他会仔细思考,想通来龙去脉。可淳于髡尽是宫中禁柳,为君谋事,多分枷锁与处心积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自己变成了蝴蝶,觉得逍遥自在极了。魏晋的竹林七贤,嵇康,阮咸,阮籍何尝不是以这样心态面对生活。他的说是衣服,房子为裤;他们有的沉醉于杜康;有的不屑名利。但在这不平静的日子里,逃避终究不能解决,他们将灵魂寄托于竹林,恐怕是自作清高。而庙追求的精神自由,他不待酒,不待竹,不待名,也不待利。天峨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事物皆非人为而存在,而他像只野鹤徜徉在云端。庄子,一个看起来玩世不恭,无所依靠的人。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宇宙,在那里,一片漆黑,呼呼作响的飓风伴着份飞的蝴

6、蝶。风生衍出万物,在那里,有他的一片天地。原来,你是这样的庄子。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3古往今来,如此多名人志士,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最具神秘色彩的人便是庄子。为什么?因为我认为,他不可以被称为“人”,而是“桥”。是连通现实与虚幻的桥。生活在战乱困苦时代的他,看似只是个衣着破烂的小老头子,然而他腐朽的身躯里寄居着极伟大的灵魂,那是个忧国忧民,极富哲思的灵魂。可惜受时代所迫,爱国之情无法抒发。但与此同时,他灵魂的真正伟大之处被激发了。“若是现实真如此惨淡,那么便引领人们走向另一个现实。”庄子用离奇荒谬的语言诉说着这一点。他笔耕不辍,在文字中透出理想世界的真正美好。他不顾物质生活,一心追求个体在精神方面

7、的幸福。就算现实再艰难,也没人能把手伸进他的大脑,那是他自己的安乐乡,充斥着强烈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的美好社会在这里构建这个腐朽社会,他用冷眼相对,冷漠的弃之不顾。他,真是如此吗?不,不是吧。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将人民引往正确的道路。但谁又知道,在他对世界冷眼旁观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无奈与辛酸。“有待”与“无待”,正是于此之上建立的思想。正因为庄子深知这个世界充斥的绝望,才希望将所有人引向美好的自由世界。不依靠他人,不依托社会,方能获得绝对自由。正因为看见时代的悲哀,才愈叫人们去追求“绝对自由”,因为那才是脱离苦海的惟一道路。但伟大的灵魂终究敌不过现实,化成蝶飞走了。但庄子思想的精髓,还依然留在此

8、地。今天,尽管社会美好,但欲望、疾病、恐惧依然横行。我相信,无论何时,庄子的思想都会像一颗飞逝的流星,尽管时间很短,仍会照亮黑暗的时代。“飞吧。”我仿佛听到庄子在耳边的呓语。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4我们无法懂得庄子,但勾得出他依稀的轮廓。真的,遗憾。遗憾千年了,不知多少文献丢失,遗憾不知多少儒人政客的损毁,遗憾那伟岸的身躯只有轮廓。真的,幸甚。幸甚千年前有一个庄子,幸甚他能不凡不俗,无挂无牵,幸甚那里还有一个渺远的轮廓。第一笔是他的超脱,无功于世,是其能极。能够极力延展自己的思想,无限而没有边界。楚境的对话,只是一个小角,庄子于名无求,于利无求,如有求,则将有待。而且是低级的待,不如六月息,其待以

9、脱待为目的,而名,利、功以待束其境,不能更加深远的发展,困于死水深潭,此待将待更多的事物,待更多的人,物、事。超脱于庄子无可赞谔,是常态,是无待的必然先提。第二笔是他的艺术。庄子很有艺术,不是条框,不是提纲,穿插的哲理在于庄子的世界中。只有庄子才能鲲鹏,才有屠龙者,才有这濠梁,才有这梁国之吓,才有这凡于此世界而不凡于庄子世界的万千之物。没有此类,庄子思想仍在,但无可流传,从此可见,庄子仍在有待之境,他放下心灵魂魄,以有待而引众生,这艺术是其待,而为无待。这个伟大的生灵没有弃万物,而是在思想中无待之境以求有待之万物无待之境,这是转换的艺术,心的艺术,不同世界的艺术。第三笔是离。欲无待,先有待,而

10、有待之后,需离,是精神与身躯的离,身有待以助神无待,才能有今日的庄子。其次是与人世之离,离人世而离众生,有境之旷,才有心之旷,形之旷,万物之旷。庄子在精神上与人世所离,于是有鼓盆而歌,于是有庄周梦蝶,于是有鲋鱼之问。庄子离万物而渐融其中,以达无待。轮廓于我是勾完了,幸甚!有庄周可感,呜呼!惜感不足也!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5初识庄子,是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平平淡淡的语气,却在我心中勾勒出清晰的痕迹。庄子迫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尘世喧嚣,不得不作惊人之语。他在一个疯狂的年代里,用更疯狂的语调喊出真理。他是自由与真理的偏执狂。首篇大谈自由的逍遥游,通过借助外物而“自由”遨游天地的例子,来衬托圣

11、人放开心神而遨游天下的自由。为什么古往今来,无数的贤人名士喜欢庄子?因为在庄子的思想中,宣扬着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解放自己,获得精神自由的释怀法则。这种自由比起依托外物更加高级,它来自于精神,依托于精神,并且可以通过人的精神降低自己对世俗的渴望,从而鹤立鸡群,平和理智,行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也便随之而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顺从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天地变化,行游于绝对自由的境界。这在当时的民众的眼中,分明就是神话,嗤笑一下就过去了。可它却成为求道者心中的“道”,不示功名,不求名望,摒弃小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两忘的境界。仅仅依靠无,依靠道。我很难想象“无待”的境界。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中,我们有家庭,有事业,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无依无靠、无所牵挂固然理想,但我们生来的自身条件便已束缚了我们。我们真的可以达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但我抬头,透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思想的洪流中,映着一只轻巧的银蝶。它拍拍翅膀,抖落一身银光;又眨了眨眼睛,安然地向那幽深的天幕中飞去。关于庄子的初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