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0154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2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阳明病脉证并治.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主讲教师:英洪友,第一节 阳明病概论,“阳明”的特点:1、阴阳角度:“两阳合明也”。2、经络角度:“阳明常多气多血”。3、脏腑角度:指胃和大肠,“以通为用”。阳明病外感病的热盛期,正盛邪盛,属于里实热证。病变重心在肠胃。(“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一、阳明病提纲,原文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提要1:阳明病的病因病机(179,181),太阳阳明 太阳病误治,损伤津液脾约正阳阳明 典型阳明病,本经自病胃家实少阳阳明 少阳病误治,热盛伤津 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提要2

2、:阳明病提纲,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实胃肠实热病邪结聚 狭义:阳明腑实证 广义:包括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提要3: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提要4:阳明病主脉,大脉(脉象有力),提要5:正阳阳明初起,可能出现一过性的恶寒症。183条、184条提要6:转属阳明的见症:濈然汗出(汗出热不退)185条、188条提要7:太阴病转化为阳明病。见症:大便硬。187条总结阳明病的主症:发热不恶寒,汗出热不退,大便难或大便硬,脉大。,二、阳明病中风、中寒之辨,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

3、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提要:不典型的阳明病,1、阳明中风偏实热能食2、阳明中寒偏虚寒不能食-禁下3、湿热郁表固瘕:脾胃虚寒的久泻,大便初硬后溏。注意点:攻下宜慎。1)表证未罢,阳明腑实未成,不宜攻下;2)大便先硬后溏,不可攻下。,三、阳明病发黄及其他证候,提要:阳明发黄的见症:无汗或汗出不彻,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身痒。195、196、199、200条阳明病,热在气分,亦可能出现盗汗。201条阳明病,出现“但欲漱水,不欲咽”,瘀热互结,可能出

4、现出血。202条,第二节 阳明病不可攻下,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提要:阳明病不可用大承气汤峻下的证候:,1、恢复期,发热已退,便秘 津液损伤,肠道干燥(津伤便秘)2、呕多 病位较高,病势向上3、心下硬满 病位较高,或为气虚气滞4、面合色赤 热盛于上,或热盛于经,注意:阳明病不可攻下,注意点:外感热病的不同阶段,大小便的关系。203、当问其小

5、便日几行,若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第三节 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一、三承气汤证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原文1:调胃承气汤证,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提要:调胃承气汤证证治,主症:蒸蒸发热,心烦,甚则讝语,腹胀满。病机:阳明里热亢盛,肠胃结聚较轻治法:泻热通便,提要:调胃承气汤证,方药:调胃承气汤 大黄、芒硝、甘草煎法:先煮大黄、甘草,冲化芒硝服法:1)顿服泻热祛邪功效明显;2)少

6、少温服泻下力较轻。,原文2:大承气汤证,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提要:大承气汤证,主症:发热(潮热,以日晡潮热为典型),汗出较多(手足濈然汗出);汗出热不退;大便秘结(大便硬,或燥屎),严重者热结旁流;腹胀满痛(持续不减,多为绕脐痛),严重者伴喘冒不得卧;脉实,亦可见脉弦、脉滑而数、脉迟等。,提要:大承气汤证,病机:阳明里热亢盛,肠胃实邪结聚(热、实、胀、闭均明显)治法:峻下实热 方药:大承气汤 大黄、芒硝泻下通便 厚

7、朴、枳实攻积导滞煎法:大黄后下,冲化芒硝,原文3:小承气汤证,208、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9、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提要:小承气汤证,主症:发热,微烦,腹满,大便硬。症类大承气汤而轻。病机:阳明里热较轻,肠胃结聚较轻治法:轻下实热方药:小承气汤 大黄、厚朴、枳实煎法:三味同煎,二、大承气汤禁忌证(当含小承气汤),208、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

8、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满不能食也。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提要:大承气汤禁忌证,与前文“阳明病不可攻下”互补。1、表证未解,潮热未见。2、服小承气汤后,不转矢气。原因:1)气虚;2)阴液不足;3)燥屎未成,损伤脾胃,出现“初头硬,后必溏”;4)极严重的结聚。,三、小承气汤的具体用法,1、表证未解,但里证较急而重,见“腹大满不通”,用轻下法。2、验证燥屎是否已经形成,用试探法。3、攻下后,邪热复结,大便复硬,用轻下法。(209、“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

9、,讝语辨证,210、夫实则讝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讝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1、辨讝语、郑声讝语(实)胡言乱语,声高气粗 阳明热盛,神明被扰外感病热盛期郑声(虚)语言重复,语音不清 阳衰阴竭,心神不宁外感病衰竭期,2、阳明腑实重证:212条,“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正气尚存,可治;脉涩,气阴两伤,不治。3、补充小承气汤的具体用法1)213条:阳明腑实轻证2)214条:阳明腑证,见脉滑而疾热结肠胃,兼有正虚治疗性诊断继之出现“脉微涩”者,不可攻。4、阳明病热入血室,可见讝语,下血,发热,头汗出等症。216条。,白虎汤证,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讝语遗尿。发汗则讝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提要:白虎汤证,主症:壮热、汗出、口渴、心烦、脉滑数。热 甚者可伴有讝语、口不仁、神昏、遗尿,或腹满身重。重证亦可见手足厥冷。病机:无形邪热充斥阳明经,热壅气滞治法:大清气热方药:白虎汤忌用汗法和下法 发汗津伤热盛,“讝语”攻下损伤阳气,“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