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00164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长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非常感谢育才学校在阅读月给家长推荐的书目,让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家长教育好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与刘称莲老师进行心灵的碰撞。她的很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感觉特别好,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非常贴近孩子的实际,是一本很好的家教指导丛书。该书让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

2、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校园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校园文学。那次我和他一起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己挑了一本淘

3、气包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起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给他买另一本。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现在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天中午吃过饭、晚上写完作业后、睡觉前都会看到儿子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二、爱在示范里。为人父母者,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家

4、庭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所以,父母应该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来教育孩子。阅读是一项非常好的习惯,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以及无比欢愉的快乐。培养孩子爱阅读,家长首先就要爱阅读,在亲子阅读中成长的不仅是孩子,更是自己。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书中提到:无论是辰辰妈,还是郑渊洁,以及知名的众多教专家,都强调父母阅读行为给子女的示范作用。极端的示范案例据说是一位工人老爸,几乎不识字,但仍在孩子面前多年径书苦读,最终影响孩子养

5、成阅读习惯,学有所成。看来,改变孩子,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真得从我们家长做起,首先,避免或减少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手机,不用电脑玩游戏或娱乐。其次,引导孩子阅读。找孩子有兴趣的书:笑话、故事、科普等书籍都可以试一试,让孩子有书可读。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读,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渐渐爱上阅读不管家长有没有阅读习惯,这几条首先应该努力做到。当然,家长能有阅读的习惯最好。否则,想寄希望于孩子自动喜欢问读,不太现实,也是未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俗话说得好:身教甚于言传。教育孩子,从家长做起!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共同阅读。我相信改变的不光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已。家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但奇怪的是,社会上有许多岗前

6、培训,偏偏没有家长的岗前培训。通常是有了孩子的“出生证”,就有了父母的“上岗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多是模仿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来教育我们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沿袭来的教育方式到底有多少合理的、科学的方式呢?我们要想能指导孩子茁壮成长、让孩子的未来高于我们,那我们就要有指导孩子的能力和水平!那么,这种能力和水平从哪来呢?从学习中来,向书本学习、向身边人学习。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孩子才会有学习的榜样,也会有学习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成为让孩子幸福的父母!成为让我们自己也更幸福的父母!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美国教育学者珍妮埃利姆曾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J所以我深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更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今后,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将更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领悟书中真谛,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架设桥梁,让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