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0426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频电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实验目的:1、掌握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2、掌握晶体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和本振电压0和工作电流Ie对中频转 出电压大小的影响。3、掌握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的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4、比较上述三种混频器对输入信号幅度与本振电压幅度的要求。实验仪器:1、1号板1块2、6号板1块3、3 号板 1块4、7号板1块5、双踪示波器1台实验原理:1.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原理图3-1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电路图示见图3-1。图中V为输入信号电压,V为本机振荡电压。 在负载R上产生差频和合频,还夹杂有一些其它频率的无用产物,再

2、接上一个滤波器(图中 未画出)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最大特点是工作频率极高,可达微波波段,由于二极管双平衡混 频器工作于很高的频段。图3-1中的变压器一般为传输线变压器。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二极管伏安特性的非线性。众所周知,二极 管的伏安特性为指数律,用幂级数展开为,=/*若 T)=妇号 + 象打尸当加到二极管两端的电压v为输入信号V和本振电压V之和时,V项产生差频与和频。其 它项产生不需要的频率分量。由于上式中|的阶次越高,系数越小。因此,对差频与和频构 成干扰最严重的是v的一次方项(因其系数比v项大一倍)产生的输入信号频率分量和本振 频率分量。用两个二极管构成双平衡混频器和

3、用单个二极管实现混频相比,前者能有效的抑制无用 产物。双平衡混频器的输出仅包含(P3 3 )(P为奇数)的组合频率分量,而抵消了 3、3以及p为偶数(P3 3 )众多组合频率分量。下面我们直观的从物理方面简要说明双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频率为3及3 的抑制作用。(bJ图私2双平衡混倾器拆开成两个牌平衡混频器在实际电路中,本振信号V远大于输入信号V。在V变化范围内,二极管的导通与否, 完全取决于V。因而本振信号的极性,决定了哪一对二极管导通。当V上端为正时,二极管 D和D导通,D和D截止;当上端为负时,二极管D和D导通,D和D截止。这样,将图3-1 所示的双平衡混频器拆开成图3-2(a)和(

4、b)所示的两个单平衡混频器。图3-2(a)是V 上端为负、下端正期间工作;3-2(b)是V上端为正、下端为负期间工作。由图3-2 (a) 和(b)可以看出,V单独作用在R上所产生的3分量,相互抵消,故R上无3分量。由V 产生的分量在V上正下负期间,经D产生的分量和经D4产生的分量在R上均是自下经上。 但在V下正上负期间,则在R上均是自上经下。即使在V一个周期内,也是互相抵消的。但 是V的大小变化控制二极管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其等效电阻,因此V在V瞬时值不同情况 下所产生的电流大小不同,正是通过这一非线性特性产生相乘效应,出现差频与和频。2、电路说明模块电路如图3-3所示,这里使用的是二极管双平

5、衡混频模块ADE-1,该模块内部电路如图3-5所示。在图3-3中,本振信号V由P3输入,射频信号V由P1输入,它们都通过ADE-1中的变压器将单端输入变为平衡输入并进行阻抗变换,TP8为中频输出口,是不平衡输出。图3-3二极管双平衡混频Electrical Schematic图3-5 ADE-1内部电路在工作时,要求本振信号VV。使4只二级管按照其周期处于开关工作状态,可以证明, 在负载RL的两端的输出电压(可在TP8处测量)将会有本振信号的奇次谐波(含基波)与 信号频率的组合分量,即p33 (p为奇数),通过带通滤波器可以取出所需频率分量3 + 3(或3 3)。由于4只二极管完全对称,所以分

6、别处于两个对角上的本振电压V和射频信 号V不会互相影响,有很好的隔离性;此外,这种混频器输出频谱较纯净,噪声低,工作频 带宽,动态范围大,工作频率高,工作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缺点是高频增益小于1。N、C、T组成谐振放大器,用于选出我们需要的频率并进行放大,以弥补无源混频器的 损耗。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板上各元件的位置及作用;2、按下面框图所示,进行连线图斗4双平衡混频连皱框图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1 号板:RF OUT1(幅度最大f=6.2M)7号板:P3本振信号输入3号板:P17 号7: P1射频信号输入7号板:P26号板:P3混频后信号输出3、将3号板SW1拨为晶体振荡器,即拨码开关S1

7、为“10”,S2拨为“01”。4、用示波器观察7号板混频器输出点TP8波形,观测7号板混频输出TP2处波 形(调节7号板中周T1使输出最大),并读出频率计上的频率。(如果使用数 字示波器,可以使用FFT功能观测TP8的频谱)5、调节本振信号幅度,观测混频输出选频放大TP2处波形变化6、将射频输入P1改外接高频信号;信号源输出信号频率20M,调节本振信号频率, 观测混频输出选频放大TP2处波形变化,记录输出信号幅度最大的输入输出频率。实验数据:1、射频信号的频率fs =a、本振信号的频率fL=时,混频信号的和频为(fL+fs)=增益为b、本振信号的频率fL二时,混频信号的差频为(fL-fs)=增益为2、调节本振信号幅度,混频输出选频放大TP2处波形幅度随本振信号幅度的增 大而增大,即混频输出波形幅度与本振信号幅度成正相关。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了解到混频电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 载频为fs的已调信号不失真的变换为载频为fi的中频信号。因为中频是固定的, 可以对中频进行较高增益的放大,在检波前得到足够的放大,使接收机的灵敏度 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