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0577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疏散应急预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工程03合同段人员疏散应急预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阳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6年5月目录第1章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21.3适用范围2第2章工程概况32.1积水潭站42.2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 5第3章风险及危险性分析63.1风险分析43.2危险性分析43.2.1行业危险性43.2.2人员素质43.2.3工作环境 43.2.4施工工序、过程多 43.2.5施工器材、设备设施安装、维护、使用不当 4第4章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4.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54.2坚持预防为主54.3坚持群众广

2、泛参与的原则。5第5章组织机构及职责65.1应急组织体系65.2指挥机构及职责65.2.2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6第6章监控与预警86.1危险源监控86.2预警管理86.2.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86.2.2早期警告 9第7章信息联络与报告10第8章风险源预防措施118.1应急照明118.2疏散指示标志118.3应急疏散出口的要求 11第9章风险事件处置措施129.1事故场所疏散方案129.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129.3疏散处理程序129.4被困人员的疏散139.5疏散人员注意事项13第10章应急响应1410.1响应分级1410.2响应程序1410.3应急结束14第11章应急保障1611.

3、1通信与信息保障1611.2应急队伍保障1611.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611.4社会资源保障17第12章事后处置19第13章奖惩20第14章人员疏散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21第1章总则1.1编制目的施工现场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坍塌、火灾等事故,可能对现场区域外部人群安全构成 威胁,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减少财 产损失,及时疏导事故区域的人员,特制订此专项人员应急疏散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7、国家

4、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8、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9、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引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的通知(建质201434号)1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1、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综合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各项 突发事故时人员的应急疏散工作。第2章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含一站一区间,即积水潭站、积水潭 站北太平庄站区间。2.1积水潭站北京地铁19号线积水潭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通过站厅层换乘通道

5、与己运 营的既有2号线积水潭站进行换乘。主体结构全长约269.7m (包括32.6m轨排井), 标准段宽23.3m,盾构井宽28.15m,底板埋深24.06m25.62m,顶板覆土 3.5m,共设2 组新风亭、2组活塞风亭、4个出入口、1个商业接驳口、5个安全出口(1个预留)、2 个与2号线车站联通的换乘通道。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具体概况见【图2.1-1积 水潭站工程概况示意图】。2.2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线路南起德胜门西大街与新街口北大街路口处的北京地铁19号线积水潭站,线路 出站后上跨内径3m的电力隧道、依次下穿M2线积水潭站西直门站区间、北二环积 水潭桥、北护城河、转河、北三环北太

6、平桥后,到达北太平庄站。具体概况见【图2.2-1 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工程概况示意图】。图2.1-1积水潭站工程概况示意图图2.2-1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工程概况示意图第3章风险及危险性分析3.1风险分析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积水潭站位于积水潭桥与新街口六条 之间,周围的建筑物及构筑物较多,客流量大、车辆较多、周边环境复杂;当发生自然 灾害、重大事故、环境公害、公共卫生以及人为破坏等安全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施工现 场工人和周围人群。3.2危险性分析3.2.1行业危险性建筑行业属危险性行为,面临高处作业、临时设施多,人员多且流动性大、工序环 节复杂等危险,任何环节稍不注意,

7、就会发生危害人员生命的伤亡事故。3.2.2人员素质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经过短期 安全教育达不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的自我保护素质。3.2.3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恶劣。一年四季酷暑严寒气候无常,给安全施工带来极大困难。3.2.4施工工序、过程多根据工程的项目特点,所承接的项目主要有机械设备、电气焊、高处作业等工程施 工。施工过程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电焊伤害事故、 车辆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等重大事故。3.2.5施工器材、设备设施安装、维护、使用不当由于施工面积大,露天作业影响,施工器材

8、、设备设施经常有安装不当、维护不到 位、使用不正确的现象。部分安全生产事故多发于设备设施故障及使用。第4章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维护本单位员工的根本利益,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充分依靠群众,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职工的危 害。4.2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把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 加强基础工作,完善应急工作管理制度,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 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4.3

9、坚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调动项目部员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立足自救、反应快捷,形 成员工参与与项目部管理有效地结合、企业自救与专业救援相结合的突发事件应对体 制,实现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化。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一旦启动本预案,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 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各部门之间、各单 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 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2、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 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队伍

10、请求救援, 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组织机构及职责4.4应急组织体系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紧急情况的疏散工作,建立一套完备的人员疏散管理体系,北京 地铁19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成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组员组成的应急组织 机构。见【图5.1-1应急组织机构图】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梁田录副指挥 总工程师:孙同田事故调查组 组长:梁田录后勤保障组 组长:付鹏飞组员:组员:庞红军陈生奇张益亮田瑞冰耿晓亮王小利徐重之曹瑞贾峰梁青坚副指挥 安全总监:张强副指挥常务副经理:王守龙图5.1-1应急组织机构图4.5指挥机构及职责4.5.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

11、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 工作。总工程师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 组织工作的配合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4.5.2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1、抢险救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商务经理、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班子、 工程部成员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组织并协调相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 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2、警戒保卫组:组长由安全总监担任,成员由项目安质部、安保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6 / 25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3、后勤

12、保障部:组长由物资部经理担任,成员由材料员、综合办、食堂组成。主要职责: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4、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项目卫生所医生组成,成员由卫生所护士、救护车队组成。主要职责: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5、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领导班子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 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并恢复生产。6、通讯联络组:组长由综合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办公室成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消息的转达,确保与公司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发 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应急小组主要成员,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时向主 管

13、部门汇报;保持通讯联络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做好消、医疗、交通管制、抢险 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整理、对外联络和事件澄清后 的对外发布。7、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有项目安全总监、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主管部门人员,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 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第5章监控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1、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 信息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

14、间信息畅通。1)项目部应急疏散成员电话24小时常开。2)项目部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联系电话并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3)项目部根据情况及时对通信系统和设备进行保养。2、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 案。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 及其联络方式等内容。4、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证应急经费及时到位。5、其他保障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所需要的其他相关的技术保障及后勤保障。5.2预警管理及时收集各类信息,针对各类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提前做好预物

15、资准备。预警 行动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 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由现场人员通过项目部监控室台以电话、短消息及内部有线 和无线的通信手段发布进行预警行动。5.2.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目的是帮助施工人员学习各种安全疏散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施工人员对人员疏散 时的有序性和应变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施工人员不仅可以沉稳自救,把人员疏散时 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开工之前做好应急演练工作,施工期间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演 练。5.2.2早期警告事件发生时,在安全地带的施工人员通过手机、对讲机向楼上施工人员传递人员疏 散发生信息和位置。第6章信息联络与报告

16、1、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现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安全员立即组织 人员疏散并向项目经理报告,应急电话:。2、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 定,在1小时内上报上级及相关管理部门:驻地监理办、第二总监办、建设项目管理三 中心、市轨道工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同时按照事故报告程序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如来不及形成书面报告,可先用电话通知,然后再形成书面报告。3、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并上报有关上级部门。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位置;2)事故类型;3)伤亡情况及可能造成的损失;4)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5)事故的初步原因估计;6)采取的

17、应急抢救措施;7)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8)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等。第7章风险源预防措施7.1应急照明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用 有效。7.2疏散指示标志1、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公众识 别,使疏散人员能有序、迅速的撤离。2、生活区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疏散的方向。7.3应急疏散出口的要求1、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保证其畅通无阻,在应急 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员。2、结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3、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启。第8章

18、风险事件处置措施8.1事故场所疏散方案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领导或部门 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3、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如果遇到人员受伤时,现场人员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应及时 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公安指挥中心电话“110”,求助外部支援时必须讲明地点、 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上接警。4、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 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5、事故现场有受到

19、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 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6、如果在疏散人员过程中出现除以上以外的情况,现场疏导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 和现场领导的指示采取合理的其它措施进行疏导。8.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在被困人员还不知道发生灾情,而且人数多、疏散条件差的情况下,疏导人员应首 先通知处于出口附近或最不利点的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使 大部分人员安全疏散后,可视情况公开通告其他人员。如灾情严重且疏散条件较好时, 亦可同时公开通报,但必须注意方法,防止发生混乱,创造条件,疏导掩护。8.3疏散处理程序1、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

20、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 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统,将指挥员的命令、 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 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 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3、强行疏导、疏散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 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 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4、制止脱险者重

21、反事故现场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 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8.4被困人员的疏散有关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散出来,要迅速报 告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8.5疏散人员注意事项1、保持安全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2、应遵循的疏导顺序1)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疏散中应按先老、弱、后员工、 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2)疏散、控制事故现场,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3)逃生中注意自我保护,学会逃生基本方法,疏导人员应指导逃

22、生疏散人员,正 确运用逃生方法,尽快撤离事故现场。4)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按其指引方向,尽快引导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第9章应急响应9.1响应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按 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见【表9.1-1应急响应分级表】。表9.1-1应急响应分级表序号等级死亡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I级(特别重大事故)沱30人100人以上1亿元2II级(重大事故)10-30 人50-100 人5000万元-1亿元3III级(较大事故)3-10 人10-50 人1000-5000 万元4IV级(一般事故)A级1-2人3-10 人500-1000 万元5

23、B级无1-2人500万元以下6C级无无500万元以下9.2响应程序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告:1、接到事故报告电话后,指挥部有关人员应立即迅速到达报警地点确认。2、如未发生险情,应查明报警原因和动机,采取相应措施,并认真做好记录。3、如确有灾情发生,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同时利用现场器材设施进行扑救,必 要时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110”。4、情况处理完毕后,恢复各种应急设备备用状态。9.3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 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条件:应急处置结束,由应急指挥部或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批准,

24、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终止 的条件应达到:1、事故已得到控制,没有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2、没有被困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已疏散到安全地带。3、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 参加应急处置的人员)。4、环境受到污染经处理后,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第10章应急保障10.1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 信息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1、项目部应急疏散成员电话号码(见组织机构)2、项目部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联系电话并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3、项目部根据情况及时对通信系统和设备进行保养。10.2应急

25、队伍保障本项目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 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 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1、经费保障:公司财务部将应急经费列入预算,建立健全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经费首先由事件责任单位承担,事件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 应急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2、通信与信息保障:公司综合部建立通信与信息网络系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3、交通运输保障:各施工单位应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配备交通运输工具,为应 急救援工作提供交通运输支持。超出施工单位项目部能力的由应急管理委员会协调解

26、决。4、技术保障:公司综合部成立应急救援技术专家组,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 持。10.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见【表10.3-1应急物资与装备】表10.3-1应急物资与装备序号物品名称单位数量存放地点1灭火器个50施工现场2安全帽个100应急仓库3防护手套双100应急仓库4防护服件100应急仓库5救护器材套5应急仓库6对讲机个10施工现场7急救药品若干应急仓库8氧气袋个10应急仓库9止血带个若干应急仓库10夹板副15应急仓库11挖掘机辆1施工现场12运输车辆1办公区13铁锹把20应急仓库14消防斧把10消防柜15千斤顶个10应急仓库10.4社会资源保障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指挥部的部署,立即

27、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邻近 工区项目部、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建立紧急迅 速联系通道。10.5应急通讯录见【表10.5-1应急通讯录】表10.5-1应急通讯录序号姓名职务电话序号姓名职务电话1孙健三中心副总11张益亮副经理2寇鼎涛三中心 安质部长12杨彬副经理3谭远振三中心 工程部长13姚文杰副总工4李占然三中心前期部14张强安全总监5张疆甲方代表15安鹏飞工程部部长6张永军监理总监16陈生奇风险监测部 部长7李硕驻地监理17王倩倩商务合约部 部长8梁田录项目经理18张颜综合办公室 主任9孙同田总工程师19王辰宇安质部部长10王守龙执行经理20付鹏飞物资部部长

28、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救护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第11章事后处置1、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现场情况,由应急总指挥组织,专人负责组织抢救工作, 统一调派所需的车辆、人员、物资,派人协助指挥交通、疏散人群,努力将事故造成的 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的限度。2、派专人协助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3、派专人进行事故善后处理事宜。4、根据事故调查组认定的事故原因的分析,举一反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 似事件的发生。5、根据事故责任分析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理,触犯法律的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6、事故调查期间,相关责任人员,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现场,要配合、接受调查。7、事故调查处理必须坚

29、持“四不放过”原则。第12章奖惩明确事故应急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应急抢救组织机构的纪律和奖惩规 定。1、应急抢救组织纪律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2)应当树立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第一位的思想。3)在应急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正职应当承担 的责任。4)在抢救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不能盲目、蛮干,必须听从指挥。2、奖励制定应急奖励制度如: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的部门和个人,企业给予表彰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2)安全事故抢险、排险中或者抢救人员有功,使企业职工、社会人员生命财产免 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3)对应急工作

30、提出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3、处罚为严肃抢救纪律,保证应急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处罚制度。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违 反企业规定进行处罚。如:1)不及时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延误抢救时机。2)不服从企业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和指挥,在应急响应时临阵逃脱。3)阻碍应急人员依法执行任务。4)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的行为。第13章人员疏散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培训明确对项目部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 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工作。1)组织员工学习国家、北京市安全生产、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2)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消防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应急能力。3)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方为主、防消结合”的思想,严格落实各项 安全防护措施。4)对企业周边居民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2、演练应急演练:在正常施工状态下,由作业面工长报告模拟事件信号,总指挥启动应急 救援程序,验证各类物资、工具、人员到位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处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