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的动态.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0720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群落的动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生物群落的动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生物群落的动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生物群落的动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生物群落的动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群落的动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群落的动态.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生物群落的动态,名词解析,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演替系列:顶级群落:,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开始的演替。演替系列:从生物定居开始直到形成稳定的群落为止,这样的系列过程称为演替系列。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A信息少 B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网(链)简单,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

2、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C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四、问答题,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1)演替的方向性: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稳定性?(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中期?后期?(3)演替效应?,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1)演替的方向性: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物种组成由多到少;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3、(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3)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1)按演替延续时间:(2)按演替起始条件:(3)按基质性质:(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简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1)发育初期:种类组成不稳定;群落结构未定型;内环境无特点。(

4、2)发育盛期:种类组成稳定;群落结构已定型;内环境有特点。(3)发育末期:老物种,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新物种不断进入,进入新老交替。,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1)按演替延续时间: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2)按演替起始条件:原生演替;次生演替。(3)按基质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简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过程。简述以湖泊开始的水生演替过程。,简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过程。(1)地衣群落阶段;(2)苔藓群落阶段;(3)草本群落阶段;(4)灌木群落阶段;(5)森林群落阶段。,简述以湖泊开始的水生演替过程。(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2)

5、沉水生物群落阶段;(3)浮叶根生生物群落阶段;(4)挺水生物群落阶段;(5)湿生草本生物群落阶段;(6)森林生物群落阶段。,简述云杉砍伐迹地上的次生演替系列。主要顶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各是什么?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简述云杉砍伐迹地上的次生演替系列。(1)采伐迹地阶段(杂草群落阶段);(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阔叶混交林);(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主要顶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各是什么?(1)单顶极:同一气候区内,无论其他生态条件如何,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2)多顶极:同一气

6、候区内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群落。(3)顶极格局:同一气候区内,可有多个顶极,但各顶极呈连续变化格局。,(1)单元顶极代表人物:Clements主要观点: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2)多元顶极代表人物:Tansley主要观点: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等多个顶极。(3)顶极格局代表人物:Whittaker主要观点: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

7、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4)共性和区别共性: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B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时间相适应的。区别:A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说明演替的基本类型。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论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说明演替的基本类型。(1)按演替的延续时间: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时间;长期演替:几十年几百年;快速演替:几年十几年。(2)按演替

8、的起始条件:原生演替:起始于原生裸地;次生演替:起始于次生裸地。(3)按基质的性质:水生演替:始于水生环境;旱生演替:始于陆地干旱缺水的基质。(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由于群落本身形成的特有生境导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有利于新群落的替代;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演替。(5)按群落代谢特征: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导致群落生物量越来越高;异养性演替:有机污染的水体重,演替过程,因微生物的分解而使有机物越来越少。,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1)生物的迁移和定居:迁移能力强,定居能力强者可成为群落中一员,反之不能占领环境。(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先期的群落创造了群落内环境,为

9、后继的群落进入铺平道路,但自己由于不适应而逐渐退出。(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群落随生物密度增大而竞争变得激烈,导致竞争处于劣势者空间缩小,甚至退出群落,强者留下。(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群落演替发生相应的变化。(5)人类活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砍伐、垦荒、火烧等)。,论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1)发育初期特点:建群种明显;种类组成不稳定;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不稳定;群落结构尚未定型,层次不明显;群落内部特有小环境正在形成中。(2)发育盛期特点:种类组成稳定;群落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群落内特有小环境有较典型的特点;通常建群种生长和更新正常。(3)发育

10、末期特点:群落不断改造,群落内小环境导致原物种生存不利,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新物种不断迁入、定居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种类组成开始混杂;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环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论述水生演替系列。论述次生演替系列。,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1)裸岩: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2)地衣群落阶段: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3)苔藓群落阶段: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4)草本群落阶段:由

11、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5)灌木群落阶段: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6)森林群落阶段: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以上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动物参与群落形成,每个群落在为下一群落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越为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论述水生演替系列。(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由于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故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

12、浮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2)沉水群落阶段: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3)浮叶根生群落阶段:湖水浅时,浮叶根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随着浮叶根生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湖水进一步变浅,导致浮叶根生植物生长越来越不利。(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逐渐使湖底露出水面。(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6)

13、森林群落阶段: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论述次生演替系列。(1)采伐基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乔木层消失,形成强光环境,阴生植物消失,阳生草本植物为主。(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云杉幼苗怕强光、霜冻,故喜光阔叶树首先进入草本群落,并很快成林。阔叶林的密闭造成林下弱光环境,不利本身幼苗生长,却为云杉幼苗生长创造了条件。(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或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云杉幼苗在

14、阔叶林的荫蔽下逐渐长大与原阔叶树种形成混交状态。(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当云杉高度超过阔叶树种后,由于阔叶树种不适应弱光环境,便逐渐退出,最终云杉林恢复。,第七章 参考文献,Burke,A.确定景观功能和生态系统动态:对纳米布沙漠南部生态恢复的贡献.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1,30(1):2936.,第七章 思考题,名词解释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演替系列(sere)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气候顶极(climatic climax)先锋种(pioneer species)和先锋群落(pioneer community)问答题群落演替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试比较单顶极群落学说与多顶极群落学说的差异。简述群落演替中物种取代机制。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如何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