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0744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及引文分布的统计分析,胡 英 贾朋群(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一、引言,被誉为“中国的SCI”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始建于1989年,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创建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共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期刊,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目前已积累从 19

2、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近 1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400 万条。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CSCD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除提供文献检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从2002年开始研制,2004年正式开通使用。网络版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

3、学科文献库、中国科学文献目次库集成为“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统一提供网上检索服务。网络版CSCD提供两种途径的检索:来源文献检索和引文检索,检索匹配模式有模糊检索和精确检索,与光盘版相比,网络版CSCD数据又有了拓展和补充,数据更新更及时,检索更加方便。中国气象局图书馆自1998年引进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来,不仅为广大读者和科研、业务单位提供了大量文献引证查询和科技查新等服务,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和业务工作的需要。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还利用CSCD的引文索引功能,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完成了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我国大气科学领域科技论文分析,并已将文献计量研究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信息研

4、究工作中,拓展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领域,加深了图书馆员对科技期刊的认识和对专业学科领域进展现状的了解,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水平。,中国气象局图书馆自1998年引进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来,不仅为广大读者和科研、业务单位提供了大量文献引证查询和科技查新等服务,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和业务工作的需要。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还利用CSCD的引文索引功能,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完成了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我国大气科学领域科技论文分析,并已将文献计量研究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信息研究工作中,拓展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领域,加深了图书馆员对科技期刊的认识和对专业学科领域进展现状的了解,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水平。,

5、二、气象杂志19972004年连续名列我国科技期刊500强,气象杂志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它的前身是50年代出版的天气月刊和60年代的气象通讯。期刊1967年停刊,1975年正式复刊,现为月刊,是我国现有气象专业学术刊物中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也是唯一的大气科学类月刊,成为中国气象局图书馆馆藏中借阅率最高的中文专业杂志之一。根据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19982005年卷,我们给出气象杂志从19972004年连续名列我国科技期刊500强中的排名、影响因子和逐年被引频次(见表1)。从表1我们看出,气象杂志在国内期刊被引次前500名总被引频次排行表中的最好位次是1998年的174名,其次是2

6、003年的206名和1997年的209名,排名位次总体趋势起伏不大,近两年略有上升。对比总被引频次、他引频次、论文被引量和影响因子等数据均为逐年增长,尤其是影响因子,提高了近3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气象杂志的影响力呈稳定上升趋势。,表1 气象在中国科技期刊500强中的排名、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注:排名依据的被引数据(前3行)为当年的前5年论文的被引证情况,而计算影响因子的数据(后3行)则指当年前2年的论文在当年引用情况。,三、基于引文分析得到气象高影响力论文和引证文献的期刊分布,1、气象杂志的高影响力论文 本文利用CSCD网络版,对气象刊载论文的被引证情况进行分析,检索日期截止到2006年5月

7、15日。目前CSCD网络版来源文献中收录的气象论文数据起始年代为19962006年,气象刊载论文的引文数据起始年代为19892005年。为了得到气象刊载论文中高影响力的论文信息,我们对1996-2005年CSCD核心加扩展库1048种国内期刊中对气象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气象刊载的论文中,共有22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在10次以上(见表2)。这22篇相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论文共被488篇论文引用。对22篇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发表年代分布(见表3)、作者机构分布(见表4)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果。,表2 19842005年间气象刊载论文在19962005年被引用频次在

8、10次以上的论文(按被引次数降序排列),(1)气象高影响力论文发表的最早年代始于1984年,22篇论文分布在13年中,最具影响力的前3篇论文分别发表于1994年(被引66次)、1999年(被引57次)和1990年(被引54次),刊载高影响力论文较多的年份分别为1999年3篇(合计被引95次)和1993年3篇(合计被引42次),其次是1995年2篇(被引24次)、1991年2篇(被引27次)、1990年2篇(被引79次)、1989年2篇(被引62次)、1988年2篇(被引23次),而1998年、1996年、1994年、1992年、1985年和1984年各1篇。,表3、气象高影响力论文发表年代分布

9、,(2)气象高影响力论文的作者机构按第一作者统计,共涉及5家机构,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最多,为9篇,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7篇,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各2篇,原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1篇,团体作者1篇。第一著者中有3位入选论文超过1篇,分别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2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人。,表4、气象高影响力论文的作者机构分布(按第一作者统计),2、气象论文的引证文献的刊载期刊分布 分析自1989年CSCD数据库建立以来,气象论文引证文献来源刊的分布情况,我们发现从19892005年期间,气象论文被CSCD来源刊论文总共被引证了3253篇次。图1 给出引证文献随时间的变化。气象引文数量在过去1

10、6年里连续上了三个台阶,1995年以前每年仅为50篇次左右,19962000年则上升到每年150篇以上,最后3年则每年递增100多篇,稳定维持在每年300篇以上,篇数明显增长,说明气象业务和研究以及刊物本身的影响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另外,3253篇引证文献来自多达210种科学期刊,其中刊载引文5次及以上的期刊为70种。表5给出刊载气象引文篇次10次以上的43种期刊情况。这43种期刊对气象论文的引证次数共计达2804篇次,这些期刊中,除气象类专业期刊8种外,学报类17种,其中学科专业学报为9种,大学学报为8种,地理、水文、生态等学科期刊16种,综合类期刊2种。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灾害类期刊引用

11、气象论文次数较多,如自然灾害学报(64篇次)、灾害学(33篇次)。此外还有中国沙漠(45篇次)、干旱区地理(31篇次)、干旱区农业研究(29篇次)、山地学报(24篇次)、生态学报(23篇次)、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8篇次)等,与环境、水利密切相关的学术期刊也十分关注气象杂志反映的气象和大气科学研究成果。另外,由于气象杂志具有注重于与气象业务密切相关的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甚至一部分论文就来自科研型气象业务本身,所以本文的统计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科研向业务转化的情况。,表5、19892005年刊载引证气象论文次数10次以上期刊分布,四、结果讨论气象杂志是中国气象业务服务十分难得的学术交流平台,气象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壮大,学术论文影响力的持续提高,不仅反映了给予气象业务强大支撑的气象研究状况,也反映了其他学科领域对气象科技成果越来越密切的关注。由表3反映出,上个世纪末以来,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与业务应用之间距离较小的认可度较大的成果不多,科研与业务之间的转化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由表4我们看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作为中国气象局特设的研究机构,在引领气象业务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而北京大学长时间设立气象专业,院校学者又非常关注气象杂志,代表院校学者在重视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成果与气象业务相结合方面走在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