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1181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桩三级技术交底记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桥梁工程桩基 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桩基(第三级交底)交底日期交底人接收人(签字)(签字)交底内容:一、工程概述本桥起点桩号为 K0+551.275,终点桩号为 K0+841.395,桥长290.12m,桥宽36m 全 桥共3联:(2.06+3*30+33+40+33+3*30+2.06)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 结构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桥面铺装采用等厚。全桥共有 桩基140根,桥台6座,承台24个,墩柱40根。二、设计要求及工程量1、本桥桩基共140根,预计砼方量2174.2m3。桩基长度1016m 累计桩长:1.5m桩共计324m 1.2

2、m共计1416.2m。2、本次工程采用旋挖钻机成孔。3、桩径1200/1500mm共分为两种桩型(桥台1200mm桥墩1200/1500mn),砼标号均 为C30水下砼。三、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1、施工方法序号施工步骤工艺方法1施工准备当影响桩基施工的既有管线迁改、防护完毕,影响桩基施工的结构物拆迁完 毕,对于非跨线桥,清除施工场地上的杂物和草皮,换填掉软土层,进行场地平 整和夯实。对于跨线桥部位,在现场填方工作(详见道路施工方案)完成后,对 现场进行精平压实,修筑好进场便道,并规划好钻机钻孔作业顺序、泥浆池位置,为钻机进场做好准备。2桩位放样钻机进场后,用全站仪对桩位坐标精确放样,复核无误后报

3、监理工程师复测,并做好四个控制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3护筒制作由于跨线桥多位于回填区域,需进行场平处理,桩基施工时不能起到泥浆护 壁作用,不能保证成孔质量,为保证桩基施工质量,本次桩基施工需设置钢护筒 至强风化岩层顶面,具体长度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护筒在工厂按照施工图 要求加工,护筒内径大于桩径至少 200mm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变形,不漏水。4护筒埋设首先,在桩位处挖出比护筒外径略大的圆坑,坑底回填粘土分层夯实。然后,把护筒吊放进坑内,从四个控制桩引十字线找出桩位中心位置,移动 护筒,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位置重合,并保证偏差不大于 50mm护筒顶咼出地面0.3m以上。

4、最后,在护筒外围对称、均匀的回填粘土,分层夯实,以防止护筒偏斜,并达到最佳的密实度。护筒埋设示意图X1挖埋护筒1-护筒;肚地面;盏-夯填織十;4施丁水恤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现场可选取材料多为粉质黏土、粘质 土,但较松散,塑性指数较小(V 25%-30%,且含沙量较多,均不同程度含有杂 质。故施工时掺和膨润剂调配泥浆使用,以保证成桩质量。根据桩位布置,在横桥向承台两侧各挖设泥浆池(泥浆池分为储浆池和沉淀 池,砖砌筑储浆池 5mX 5mX 5m、沉淀池5mX 5mX 5m),池子四周做 1.2m高钢管 防护栏,倒流河北侧菱形立交共设20个泥浆池(特别注意做好泥浆池防护工作,并确保容量

5、满足钻孔需要。施工时,采用机械法进行泥浆净化处理,将孔内排出 的混有钻渣的泥浆送到二级高频振动筛上,将0.5mm以上的大颗粒筛出,剩余混有0.5mm以下钻渣的泥浆压入旋流除渣器,泥浆经沉淀池净化后返回储浆池,分 离出的钻渣人工清理。泥浆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外运至指定位置,暂定运距15公里。泥浆制备6钻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孔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保证钻孔机工作正 常。然后调整好钻机底盘的水平度,并保证底盘稳固,依照四个控制桩引出的十 字线,校正钻头与桩位中心的偏差,调整完毕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合格后,方可开孔。7钻进成孔桩径为1.2m的桩基施工时结合超前钻报告决定钻至回填区域

6、以下后是否选择一次成孔,若不能满足一次成孔条件应先选择1.0m钻头钻孔后,在采用 1.2m的进行扩孔;孔径为1.5m的桩基施工时,结合超前钻报告及现场施工情况决定是否选择一次成孔,若不能满足一次成孔条件应先选择1.0m钻头施工后,再采用1.5m进行扩孔。成孔后应做1.2m高钢管防护栏。桩的钻孔和开挖,应在中距5m内的任何灌注桩完成后 24h,才能开始,以避 免干扰邻桩砼的凝固。8清孔当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钻机停止进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进行清孔作业。 冲击钻作业时,冲击锥小冲程反复冲搅,利用泥浆循环使孔底沉渣随泥浆排出孔 夕卜。清空后,保证孔深、泥浆比重、含砂率和泥浆稠度等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

7、 求。9钢筋骨架 制作按照钢筋骨架的外径尺寸制作样板,依照样板弯制加强筋圈。在加强筋上标 出主筋位置,在水平的工作平台上, 依照标记依次连接主筋, 再将箍筋安装到位, 最后焊接保护层钢筋后,完成钢筋骨架制作,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 行吊装作业。钢筋骨架加工之后对钢筋骨架主筋机械连接、外形尺寸、钢筋间距等规范规 定项目进行检验。钢筋骨架检验如下图所示。钢筋笼加工采用集中加工。10钢筋骨架 吊装钢筋骨架运至现场后用吊车吊入孔内,当钢筋骨架分段制作时,首先将钢筋 骨架现场连接后,再采用汽车吊整体吊装入孔(25T汽车吊)。经监理检验合格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11安装导管 和漏斗水下混凝土

8、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孔口,以导管灌注法灌 注水下混凝土,导管施工采用汽车吊配合施工。导管内径宜为200350mm拟采用300mm内径的导管,漏斗采用钢制漏斗, 首次灌注前要进行灌注导管的试拼装、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方 可用于灌注施工,灌注时特别注意导管口处橡胶垫圈是否完好,导管口的污渍是 否清理干净,以确保导管安装完毕后密封良好,无漏气现象,防止断桩事故的发 生。安装完成的导管底至孔底距离控制在0.30.4m间。导管和漏斗混凝土导管支撑板12二次清孔桩基灌注前,由于从提钻到导管安装完成时间较长,必然会使第一次清孔后 的沉渣增加。另外,在提钻、吊装钢筋笼入孔内固定、

9、安装导管过程中,难免会 碰擦孔壁,使孔壁上的泥皮等刮落孔底。如果不采取措施,沉渣过多,容易引起 灌注事故,直接影响桩基的承载力,危及结构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灌注前的二次清孔工作。二次清孔后,重新检测桩孔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进行水下 混凝土灌注作业。二次清孔示意图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底至孔底距离控制在0.30.4m间。计算好首批混凝土方量,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在1m以上。混凝土入孔后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正常灌注时,随时用测绳检测混凝土面的深度,计算导管埋深。将导管埋深 控制在26m间。提升导管时速度要慢,以防导管碰挂钢筋骨架,造成钢筋骨架 位置偏移。当灌注的混凝土面接

10、近钢筋笼底端时,适当降低灌注速度,防止钢筋骨架发 生上浮。灌注完成时,仔细量测混凝土顶面高度,确保混凝土顶面高程比设计高程高 出1.0m以上,拔除护筒,完成灌注作业。水下混凝土灌注示意图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基混凝土终凝后,桩基顶面以上的空孔部分采用废土进行回填,以确保桩 顶质量和施工场地安全,并预防人员、设备掉入孔中,发生危险。回填时桩基两 侧填土对称进行,特别注意对桩基检测管的保护。14空孔回填桩基回填示意图骨15桩头凿除桩顶1.2m范围内主筋采用 PVC管装细沙保护,以便桩头凿除时不破坏主筋, 便于桩头凿除。在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复测桩顶标高,开始凿桩头。桩头混凝土必须将松 散部分打掉,凿至密

11、实的混凝土部分,凿下的桩头混凝土可敲碎作为垫层基础。桩头凿除和处理完毕后, 及时进行桩基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桩头凿除建渣外运至指定弃土场。16钻渣处理旋挖钻采用湿钻工艺,钻出的泥渣含水量较高并夹杂淤泥和杂物,不满足路 基回填要求,在现场设置临时堆放点,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与运输车集中堆放至 现场临时堆放点,然后采用专用运输车统一外运至指定弃土场,运输车必须密闭性要好,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泥渣洒落,运距暂定为15公里。2、钢筋机械连接按照)工程图纸回复第4条,直径20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根据图纸计算本桥桩基所需C25直螺纹套筒2784个,C28直螺纹套筒720个。直叔rm)碱

12、斷矿車負俯)哄梅牡=12.209m聘120185112144.1池世25120030!12144.1Nd理口SlfflJ1413.4255,1N4tf25327, g8筑21D1HtfID8Jfi.25Z251.(3?1虬325J13.43M:舸25EJ昭HRE0O無诛强虱5 kg1J(n:rJfrcnM 呱饷知6ft叮HRE40D療站灵的1吗CJOiTS 1601.7ii 口豊NJeii 劄笔 做雪 ra蝕WE M11+7DL01522051065.(11逊n區r?a1 伸 OLDr i5220.5IDEMM3涉f.81创討鮒21O老為42Q8651厂Ifi8U.S-PIE 51.0321&

13、.325BLj 価T J44.rHPS3O3SS: Wk.HRB4Cj:i 355.0 kqWO)030Or 2I3m31分冉rrm那:K1m丄t叱电HPH500O: 88612 kglR;4CjOTJ j k.gCM水矗:572,6m3;lO6S.4m桩基钢筋材料数量表3、钢护筒做法倒流河北侧菱形立交桩基均为嵌岩桩,桩尖持力层为中风华岩,其中1.2米直径桩基116根,1.5米直径桩基24根,根据设计图纸倒流河北侧菱形立交图号 QL-12,桩基施工前需要场平回填至设计 地面,因此护筒需穿过填土层,具体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钢护筒做法如下图:F5. l44V J对泮-1, *图尺寸均6(翕米计

14、./来團上让皱护筒造用于賣餐划,亦It基*工.5、萍能將号按粧GB324E站执比4 图中制F燮杯堆EfftlfcitJm fl帖L具悴匕*!现坏宴脈悄现而定 .心弋二.L严j打.i弋帘曲. K.匸汕:氏匕小6. *平W 土展采用箱护嘶此朋*I*桦尺寸林时仁2, glH憎适用于註十| .3 井野杵号茅陋fCR弓尹一尸4:时射爲准标統如務 R林應腳鶴験际轨而魚5, 帥斶可細豺孔切U歯施按H土翩中网审不6. 斛叵壯层豹*”肌鼎證蛀屁mt益*编号对质亘件歙kg)1砾N1Q235A4B20xlO446.1kg/nN2Q235A* 1840x19x300135.3Q235A 1800x10x80dQ235

15、A* 舵000x40Q235A30x150x153054.0Q235A30x150x75026.5对质躺rw)蚩件封1岔N1Q235A4520x103722kg/nM2Q235A*1540x10x300113.1N3Q235A 500x10x8029-4N4Q335A中井 1800x40798.6NjQE35A30x150x123043.4N60,30x150x6002124、首批砼的灌注砼在搅拌站生产,在拌制首批砼前应先拌 0.5m3左右同标号砂浆,灌注时,砂浆要在 砼之前,防止导管口被骨料卡住,贮料斗的容积要等于或大于计算首批砼体积,砼吊斗的 贮量除了满足首批砼的数量要求外,还要求吊装方便

16、,开启灵活,操作简单,不漏浆。吊 斗放料口距离漏斗的距离应以 0.3-0.5m为宜。灌注砼前应对隔水栓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 容有球式隔水栓距浆表面高度是否在 30 cm左右,过球是否方便,铁丝固定端是否牢靠,导 线装置是否稳定。检查合格后,可进行首批砼的灌注。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设深度(1.0M )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灌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公式计算:VD2/4(Hi H2) d2/4*hi式中:V-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D-桩孔直径;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一般为0.4M ; H2-导管初次埋设深度;d-导管内径;h1-桩孔内砼达到埋设深度 H2时,导管内径柱平 衡导管

17、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待贮料斗内砼数量满足要求后,即可剪球使所有砼 下落,为准确判断首批砼灌注的成败,必须做到“看”、“听”、“测”相结合。“看”是指观 察孔内水头是否泛起和外溢,导管内砼下降是否顺畅,导管内砼面是否低于孔内泥浆面(如 果低于孔内泥浆面,说明导管下部已被埋住),“听”是指听导管内是否有漏水的声响,导 管内砼下落时是否发出落差很大的隆隆声,用手锤敲击导管时,是否发出空音,如果是则 说明砼已顺利落下,并排除了导管内的泥浆。“测”则是指用测绳量测孔内砼面和导管内砼 面距孔口水面的距离,以判断导管埋深和压力平衡情况。5、连续混凝土灌注连续砼灌注应注意一下几方面的工作:(1)采用测

18、深锤检测砼的灌注高度,测锤应有适当的质量、容重和形状,一般采用圆锥体,锤外壳可用钢板焊接或锌铁皮制成,锤内装砂或铅来调整其容重(25KN/m3)。容重过大,测锤进入砼太深;容重过小,测锤接触不好完整砼面,因此容重以稍大于砼容重为 宜。测绳选用质轻、抗拉强度高及遇水不伸缩的材料,要经常对测绳进行校正,保证测试 结果的准确性。这种检测方法主要依靠手感和经验来判定测锤在砼内的位置,要使测锤位 置在扰动砼和表面砼接触面附近时读书,并效验读数的准确性,以防止误测,检测时宜靠 近导管放锤,防止测锤刮碰钢筋笼,致使检测失败。检测次数视灌注情况而定,在接近装 桩顶时,必须增加检测的次数。(2)及时测量孔内和导

19、管内砼面的高度,并认真填写砼灌注记录表。根据导管在孔 内的随机长度,计算导管在砼中的埋深,并将埋深控制在 2-6m之间。导管埋深超过上限值 或导管内砼外溢下降困难时,要提起导管并满足埋深的限制要求,卸下超过需要高度的导管,将其刷洗干净后存放于备用处。(3)砼灌注过程中药随机抽检坍落度,及时按规定制作试块。(4)经常观察护筒内泥浆外溢情况。灌注时,泥浆应源源不断地流出孔外,否则, 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通堵塞导管。(5) 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孔内有足够的水头高度(和成孔时要求相同)。灌注中,严 禁散落砼落入孔内,避免增加通面上的压力,给砼灌注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提升导管时,应避免导管倾

20、斜或刮碰钢筋笼。(6)当孔内砼面接近设计标高时,要及时估算运输车内或输送管内搅拌待出的砼量, 以及导管内超高部分和砼量与灌注所需砼量的差额,以便搅拌站提前做好供应计划,减少 浪费。(7)在砼灌注完毕前,适当增加砼灌注高度的测量次数,要防止因导管提动过快造成夹泥。灌注末期,导管内砼压力减小,为保证桩头质量,应将导管和漏斗提升3-4m增加压力差,确保桩头密度。灌注末期的泥浆较浓,甚至夹带大量的泥块,应充分考虑50 cm的超灌高度,保证桩头质量。(8)灌注完毕后,应缓慢提升最后一节导管,当其将要离开砼面时,要抖动几次导 管,以防砼上面的泥浆和沉淀物挤入导管所遗留的小孔内,造成桩心不密实或夹泥,影响 桩的质量。导管提出后,根据实际灌注的砼总量,反算扩孔率和平均桩径,并记录原始记 录。6、验收混凝土桩身强度达到设计的80%时,开挖基坑,凿除多余部分,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进行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详见桩基检测方案检测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对桩基验 收,然后进行下部承台的施工。7、施工工艺流程实施日期:20XX年7月1日注明:适用施工技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