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1664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29,1,第三讲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科学学院 袁强,2023/5/29,2,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一)生平 杨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教育改革家。一生从事教育,有着丰硕的教育著作,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他被尊崇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捷克文化巨子之一”。他一生投入于教育事业,撰写了大量教育著作,如语言入门(1631)、母育学校(1632)、大教学论(1632)、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650)、泛智学校(1651)、世界图解(1654)等等。其中大教学论一书是世界

2、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2023/5/29,3,(二)政治、哲学思想 夸美纽斯的世界观充满了矛盾。社会政治观上,他痛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罪恶,对于广大灾难深重的人民深表同情,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与人道主义意识,幻想通过教育来振兴社会。自然观上,他重视人的创造性,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也承认大自然的客观存在,但他又有着浓厚的宗教神学意识,笃信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哲学观上,他一方面接受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第一步,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另一方面,他又是先验论者,认为知识是与生俱来的“种子”,要借助“神启”去认识。可以说他的

3、思想是经院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23/5/29,4,(三)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与作用。,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首先,自然界万物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通的生长法则、“秩序”或“事物的灵魂”,如日月运行、钟船运行、昆虫的活动、大炮的发射等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教育工作的组织同样如此,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和能力特点。,2023/5/29,5,3论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普及教育的主张。所谓“泛智”是指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提出“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口号。,4论教学原则。(

4、1)直观性原则。他认为教学应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而不应从记叙事物的文字开始,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时,可使用图片或模型。他还建议学校的教室应“布满图画”、“要让教室的每一堵墙壁说话”,教学用书也要配有生动的插图。,2023/5/29,6,(2)循序渐进原则。他认为自然万物都是井然有序的,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发展的,教学就要体现循序渐进,“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扫清道路”。正如造房建屋一样,要打好基础,才能一步步地修墙、盖顶。(3)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引用昆体良的话说:“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志愿,这是不能够强迫的。”因此,教育者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儿童的求知天性和求知欲望,如待以温和

5、的态度,授予实际有用的知识,讲究教学的艺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创设优雅的学习环境,适当的批评与赞扬等。,2023/5/29,7,(4)巩固性原则。他认为教学的巩固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识被理解,被“彻底地懂”,因为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掌握。他把理解性教学比做钉子、钩子、夹子,能把知识牢牢地钉在、夹在脑子里。二是能够恰当地应用,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主张经常地练习和复习,这样可以磨炼记忆力,巩固所学的知识。,(5)量力性原则。夸美纽斯曾说:“一切教学科目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凡是超过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去学习。”,2023/5/29,8,5论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在教育

6、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他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详细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他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一位教师在教室里对班级所有学生讲授同一内容。他认为一位教师可以同时教几百名学生,这不仅可能,而且有必要,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他还建议每班学生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一名优秀生为“十人长”,协助教师管理小组,考查学业。这样,教师教得省力,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学习。,2023/5/29,9,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产生于欧洲从中古向近代过渡的17世纪。他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在丰富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提出了一整套有利于振兴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猛烈地抨击了经院

7、主义教育的弊端。他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民主的要求,对教育目的与作用、普及教育、学校教育的制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课程体系及教科书等都进行了努力的探索。他的教育理论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他的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当然由于他的世界观上的两重性,哲学观上的唯心论,使其教育思想也难免陷入机械片面和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2023/5/29,10,二、洛克和卢梭的教育思想(一)洛克的教育思想1生平。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代表人物

8、。教育漫话一书是其教育方面的代表作。,2023/5/29,11,2政治、哲学观。洛克的政治理论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君主专制,也反对民主主义者所拥护的共和政体,提出“社会契约论”,极力为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辩护,被马克思称为“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又被恩格斯称为“是1688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洛克继承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详细论证了经验、感觉的感性认识是知识、观念及认识的源泉,并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响亮地提出他的著名的“白板说”,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倾向,但他又认为,认识的来源除外部经验(感觉)之外,还来自人的内部经验(反

9、省),两者同时并存,又陷入了“二重经验论”。,2023/5/29,12,3教育理论。(1)论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洛克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绅士。所谓“绅士”,是指具备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实业家。他还从他的“白板说”出发,肯定了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023/5/29,13,(2)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为了把绅士培养成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的人,洛克从经验论出发,着眼于重视实际教育的锻炼法,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了明确的区分,并提出了他的教育主张和要求。在洛克看来,完

10、美的德行是绅士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德行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品质。他主张对儿童要“及早管教”,幼时即养成他们服从的性格,长大后他们便能服从自己理智的约束了。奖励与惩罚也是教育儿童的好方法,要赏罚分明。而在各种教育方法中,榜样是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2023/5/29,14,智育,绅士应该是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的。在他看来,知识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在教学内容方面,洛克较为重视数学科目,认为它可以锻炼人的思维和推理能力。他还精心设计出一个以实用科目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包括阅读、写字、国语、文法、算术、几何、天文、地理、自然

11、、哲学、伦理学、历史、法律等,而且还要学习骑马、击剑、跳舞以及木工、农艺、园艺、油饰、雕刻等技艺。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快乐学习法,重视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反对强迫灌输,而且他还重视锻炼法、实地观察等。,2023/5/29,15,体育,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的开头便开宗明义地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个绅士而言,“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于是,他把体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洛克曾研究过医学,因此,他能从医学的角度去考虑制定儿童健康教育的计划。他建议应该从幼年起就对儿童进行实际锻炼,他坚决反对父母的溺爱,对儿童娇生惯养。指出应在日

12、常生活和体育锻炼等各个方面培养未来绅士的忍耐劳苦的精神。,2023/5/29,16,(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1生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n,17121778),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1749年,法国狄昂学院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能使道德改善还是使道德堕落”为题的有奖征文大赛中,卢梭的应征论文获得第一名,因此而名扬天下。卢梭一生的著作颇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1754)、社会契约论(1762)、新爱罗伊丝(1761)、爱弥儿论教育(1762)、忏悔录(1776)等。,2023/5/29,17,2政治、哲学思想。卢梭在哲

13、学上是二元论者,他一方面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源泉、知识的来源、观念形成的基础,承认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受着必然的法则所约束,这个必然的法则即来自“最高的意志”上帝。卢梭又是个自然神论者,在宗教信仰上主张自由而平等。在社会政治观上,卢梭接受了洛克等人的思想,提出了“天赋人权”说,认为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生来具有不可剥夺的人权,只是后来私有制产生才有了不平等的现象。因此,他主张要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性王国”,要求人们摆脱封建教会的控制,从而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自由发展资本主义找到了理论依据。,2023/5/29,18,3教育思想 卢梭

14、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是他的“自然教育理论”,这是他针对封建经院主义教育违背自然、戕害人性而提出来的。卢梭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自然的本性,以培养“自然人”、“自由人”为目的。他说:“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教育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受之于自然、受之于人、受之于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所获得的良好经验,是事物的教育。”。,2023/5/29,19,卢梭还主张让儿童远离腐化的社会生活圈子,远离充满罪恶的城市,到乡村大自然纯朴的环境

15、中去接受教育。在他看来,虽然人的天性是善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但是,社会的腐败对儿童造成极坏的影响。从遵循自然的原则出发,卢梭根据他对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把儿童的教育分成四个时期:第一阶段(0至2岁)着重进行体育;第二阶段(2至12岁)着重进行感觉教育;第三阶段(12至15岁)着重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阶段(15岁至成年)着重进行德育和宗教教育。,2023/5/29,20,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顺应了资产阶级教育的要求,从人的本性出发,顺应自然发展原则,打破了陈腐守旧的经院主义教育传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他明显夸大了自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儿童的本性

16、过分理想化,忽视了教育的价值和教师的正面指导作用。他试图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给教育分期,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尝试,只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臆测性,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2023/5/29,21,三、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一)生平 约翰菲力德力赫赫尔巴特(Jonan Friederidh Herbard,17761841),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出身于奥登堡的一个律师家庭,他的初等教育是在母亲和家庭教师的协同教导下完成的,12岁进入奥登堡拉丁古典文法中学学习,18岁升人耶拿大学,1797年大学毕业后,前往瑞士担任家庭教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802年在哥

17、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逻辑学,在此期间,他撰写了裴斯泰洛齐直观教学之门、对于裴斯泰洛齐教授方法的批判等文,并于1806年完成了其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一书。他写的著作还有:哲学概论(1813)、心理学教科书(1816)、科学的心理学(18241825)、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1831)、教育学讲义纲要(1835)、心理学研究(1840)、哲学辞典(1841年)等。,2023/5/29,22,(二)政治、哲学思想赫尔巴特的社会政治观及其教育理论体系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的社会政治观基本上是拥护封建贵族的利益,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为宗

18、旨的,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保守性。赫尔巴特的哲学观深受康德等人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宇宙是由无数绝对的“实在”(精神实体)构成,它们是永恒不变的,独立存在的,不可知的。人的灵魂也是一种不变的“实在”,灵魂和肉体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成为人。观念是以灵魂为主体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由于力量和强度的不同,观念分“上意识阈”和“下意识阈”。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下意识”概念的人。他还认为人的情感、意志、记忆、回忆、遗忘、兴趣等心理活动都是观念活动的结果。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称统觉,教学中的注意、兴趣都与统觉有紧密联系。,2023/5/29,23,赫尔巴特伦理学

19、的基本原理是他的五种道德观念说,即每个人都应具有“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与报偿”五种永恒的美德,这是巩固世界秩序、维持现存社会的永恒真理和道德标准。所谓“内心自由”要求社会成员的意志能受制于内心的理性判断。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就要用“完善”的观念,即用多方面的意志力和坚强的毅力,这是实现德育的基础。假若还想去扰乱社会秩序,就需要用“仁慈”了,要求每个人都能忘我地为别人谋利益,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但实际上,冲突还是难免的,这就得用“正义”的守法观念去调节,否则,那只好用“公平与报偿”的观念,对恶行给予严厉打击,给善行予以褒奖。,2023/5/29,24,(三)教育思想 1论

20、管理。赫尔巴特认为在教学之前,如果不把儿童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那么教学便无法进行。因此,他较重视对儿童的管理工作,认为这是为顺利进行教学和教育创造前提条件。赫尔巴特还提出了一套较具体的管理方式:惩罚性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权威和爱。,2023/5/29,25,2论教学。他分析论证了德育与智育的内在联系,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设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赫尔巴特还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他把兴趣分为两大类六种,第一大类称自然的或“知识”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兴趣三种;第二大类称历史的或“同情”

21、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兴趣三种。,2023/5/29,26,经验兴趣表现为观察自然的愿望,应设立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思辨兴趣反映喜欢思考问题,而应设有数学、逻辑、文法等学科;审美兴趣体现对各种现象都愿进行艺术评价,应设有文学、唱歌、图画等学科;同情兴趣则指愿同一定范围的人接触,而应设有外国语(古典语和现代语)、本国语等学科;社会兴趣指愿与社会上较广泛的人接触以尽公民职责,而应设有历史、政治、法律等学科;宗教兴趣就是要对所信奉教派的重视和亲近,因此应设神学科。任何兴趣都要经过注意、期待、探求、行动四个阶段,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2023/5/

22、29,27,根据对兴趣和注意规律的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四个阶段:明了,这一阶段学生的观念活动属静态地钻研,要求教师要清晰地讲解新教材,主要采用讲述、示范、演示等叙述教学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具有钻研新教材的意向。联想,学生的观念活动转变为动态的钻研,要求学生将上一阶段学习中获得的观念与旧有观念联系结合起来,组合成高水平的未知的新观念。这时,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法,师生间也应无拘无束、从容不迫的谈话。,2023/5/29,28,系统,这阶段已进入教材的理解阶段,学生的观念活动又进入静态,希望探求定义、原则和结论,这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要完全消化理解,应重点采取综合法,使第二

23、阶段思考的未知世界在此得以明确。方法,学生在此阶段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要求学生自己去做作业,把系统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要求中。教师可采用练习法,指导学生通过练习、作业的方式将所领会的教材应用于实际。,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四比(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收合。,2023/5/29,29,赫尔巴特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统觉原理强调新知识同化整合旧知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强调了教师的教授方法,揭示出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客观规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也过于机械、死板、模式化,缺乏主动性、创建性。后来,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被他的弟子席勒、莱因加以发展,变成了五阶段: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

24、提示(揭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结(比较)总结应用。这就形成了教育史上著名的“五段教学法”,曾风靡全球,20世纪初在我国也曾流行一时。,2023/5/29,30,3论训育。赫尔巴特所提出的“训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他认为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真正善良”的人,这种人受过正确的教育,能将世界导之于正轨。从这种教育目的论出发,德育成为教育之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即对儿童进行五种道德观念的教育,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约束”、“限定”、“抑制”、“制裁”、“谴责”、“训诫”、“劝告”、“惩罚”等手段,摧毁儿童的顽性,使儿童就范,使他们遵守社会秩序。但他在德育中重视宗教教育,则反映了他保守的

25、一面。,2023/5/29,31,四、杜威的教育思想(一)生平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在美国以至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誉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杜威15岁时杜威进入佛蒙特大学,大学毕业后即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882年他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哲学,完成了论文康德的心理学,获博士学位。1882年,他在思辨哲学杂志上发表两篇哲学论文,从此一举成名,次年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的哲学教授。,2023/5/29,32,1884年起,他先后担任了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的哲学教授。直到1894年,他到芝加哥大学

26、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从此开始专门从事教育活动,并于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作为其哲学和教育学理论的“实验室”。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哲学和教育著作,其中著名的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以及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等。,2023/5/29,33,(二)哲学、政治思想 在哲学上,杜威继承发展了皮尔斯、詹姆士等人创立的实用主义哲学,并把它应用于教育领域中。他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经验”一词在杜威的哲学中是一个中心概念

27、,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经验无所不包,既包括“人”这个经验的主体,又包括“环境”这个经验的客体,两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相互联系以至合而为一。到了晚年,他把自己的教育哲学概括成一句话:“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2023/5/29,34,杜威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理论依据是他的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本能论心理学又称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的研究对象在于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采用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并满足自己的需要,否认社会实践对人心理的作用,把人的心理生物化、本能化。社会政治观上,杜威十分强调民主主义的重要性。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28、和危机的加剧,他幻想通过加强民主主义来解决社会的动荡不安。而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重要的、有机的联系.,2023/5/29,35,(三)教育理论 1教育本质论。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2教育目的论。他把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而把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认为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因此;他坚决反对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以某种目的。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还指出,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他反对制定“一般的和终极的教育目的”,因为那种目的是

29、狭猛的、说教的,导致教学过程成为仅仅达到某种预定目的的手段,其结果只能带给人们一些消极的东西。尽管,他在口头上否定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但实际上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服务的教育目的还是显而易见的。,2023/5/29,36,3教学理论。杜威是在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弊病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学理论体系的,他尖锐他指出传统教育“三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并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和本能心理学出发,提出了“做中学”的基本原则,论证了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思维与教学的关系。“做中学”。杜威所说的“从做中学”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另外,他否定了赫尔巴特为代表的

30、传统教育只给儿童“静听方式”的教育。,2023/5/29,37,课程与教材。杜威强调知识不是凝固不变的东西,课程教材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课程计划应考虑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选材时要从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不能游离于儿童经验之外。例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手工训练活动等,其基本精神是把人类的基本事务引进来,学校的课程不应该整齐划一,教材也不能与儿童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相远离。他说:“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2023/5/29,38,思维与教学。杜威主张在教学中应唤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优良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他认

31、为人类的思维可分成五个步骤:第一,疑难的情境;第二,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第三,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第四,推断每个阶段所含的结果,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第五,通过试验、验证或修正假设。这一思维过程被后人称为“思维五步”。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两个步骤可以结合起来,甚至一带而过。,2023/5/29,39,从“思维五步”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史上有名的“教学五步”:第一,教师要给儿童准备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并给予一些暗示,使儿童有兴趣了解某个问题。第二,给儿童足够的资料和更多的实际材料,以便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儿童从资料的应

32、用和必要的观察中,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第四,儿童自己负责把设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以整理和排列,使其秩序井然。第五,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假设,发现它们是否有效。儿童要亲自动手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作出判断。,2023/5/29,40,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倡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实践,强调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许多真知灼见至今对我们的教育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世界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出,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服务的,许多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偏激性,尤其是忽视,否定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传授,导致了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教育质量

33、的下降。,2023/5/29,41,五、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一)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与理论1、生平和教育活动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1939年)是苏联现代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命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艺术家。马卡连柯从1905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11年,他因积极参加革命工作,被变相流放至海尔逊省多林斯卡亚东站附近一所偏僻简陋的小学里任教。1914年,他进入坡尔塔瓦省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17年他获得金质奖章毕业于该校。当年9月,他担任了克留可夫车厢制造厂附设的高级铁路职工子弟学校校长。1920年10月,坡尔塔瓦省教育厅任命他为该省幼年违法者工学团(“高尔基工学团”)主任。马卡连柯在这

34、里工作了八年。后来,他根据这一段教育经历,撰写了教育小说教育诗,论述了如何培养一个教育集体。,2023/5/29,42,1927年至1935年,马卡连柯受乌克兰国家政治保安部之托,负责筹建和领导了捷尔任斯基公社工作。其基本任务是教育改造少年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后来,他把这一段教育经历写进了塔上旗一书,进一步发展了集体主义教育理论。1933年1月31日,高尔基在写给马卡连柯的信中说:“您劳动了12年,您的劳动果实是不可估价的。照我看,您那有伟大意义和十分成功的教育试验具有世界意义。”,2023/5/29,43,1935年7月1日马卡连柯被任命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35、内务人民委员部工学团管理局副局长。他赴任于基辅后,离开了捷尔任斯基公社。1937年2月,马卡连柯迁居莫斯科。专门从事著述工作。两年内,他发表了近60篇作品,如父母必读、荣誉、塔上旗等。1939年1月,马卡连柯荣获“劳动红旗勋章”的崇高奖励。同年4月1日,他由莫斯科近郊作家休养所返莫斯科道中,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51岁。,2023/5/29,44,2、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1)集体的概念他认为集体应该是为了实现共同目的在活动中进行斗争,按照一定的制度组织起来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集体起码应具有如下内涵:应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把人们团结起来;应是有组织的,它是构成社会的一部分,

36、个人通过组织参加社会活动;应有全权的代表,即集体的核心,它是管理的机构;应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应有正确的集体舆论。,2023/5/29,45,2)集体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他认为培养一个教育集体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集体的形成发展巩固的过程是使集体由教育对象转变成教育主体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是艰巨的。在实践中他发现,先前的目标达到后,若不及时给学生新的目标,有的学生就放松了纪律,觉得无所事事、没有意思,集体内聚力也削弱了。有的成员竟逃走离开了集体。于是他提出了“集体运动规律”。要不断为集体提出新的目标,使集体不断运动下去。他还提出了“前景教育”的思想,认为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日之欢乐”,培养人就

37、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前景教育”可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三个教育层次。,2023/5/29,46,3)集体的继承和延续 更换学员是集体教育的一个特点,怎样使建立起来的集体延续下去呢?首先,要建立起教师集体。教师集体比较稳定,它左右着学生集体的面貌,也保证着集体的延续和发展。绝对不允许任何教师企图突出自己个人,无原则地取得学生对自己的“爱戴”。其次,要加强学生集体中的团队活动。学生集体是基层集体,要使新成员继承和发扬集体的传统。如评文明教室、先进团支部等。建立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统一的集体。,2023/5/29,47,4)平行影响的原则 他认为教师培养集体不应该压抑学生个性,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

38、才能、禀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将两者统一起来。也就是当教师对集体中的个人施加影响时,也就给其集体施以了影响;当教师对集体施加影响时,也就给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施以了影响。,2023/5/29,48,5)关于纪律教育的思想 马卡连柯指出:纪律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现象。我们绝不能单从一个人的表面行为是否随便来看待纪律问题,而必须把纪律问题提高到道德和政治的高度来看待。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个不守纪律的人应该被看作是破坏社会道德和社会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人,“是反社会的人。”他说:“我们看待这样的人,要从政治和道德方面着眼。”。因此,在培养学生自觉纪律时,不能仅将它视为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而更

39、重要的是应把它看作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手段。在马卡连柯看来,苏维埃纪律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自觉性;二是积极性。,2023/5/29,49,马卡连柯认为,进行纪律教育时必须讲明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在马卡连柯看来,没有纪律,集体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即奋斗目标)。2,纪律是维护自由的最好手段。他指出:破坏纪律的人就是破坏了集体的其他成员的利益,剥夺了集体其他成员有权享受的那种自由。因此,要维护集体和他人的自由,就必须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3,树立起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并以此自觉地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4,纪律可以美化

40、集体。马卡连柯指出:纪律是集体的声音、集体的美妙、集体的活动、集体的姿态和集体的信念。此外,马卡连柯还指出:“一个真正守纪律的人,永远不会做出违反纪律的事;要培养人们遵守纪律的风气,只有领导者以身做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023/5/29,50,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与理论 1、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及其教育活动。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并担任中学校长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极大丰富了教育理论宝库。他享誉世界,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2023/5/29,51,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苏联乌克兰共和国一个

41、农民的家庭里。1926年他考入一所7年制农村学校。1933年,他在该校毕业后,翌年又进入短期师资培训班学习。一年后结业,便开始当小学教师,当时他仅17岁。苏霍姆林斯基自开始小学教师生涯后,一面工作,一面接受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的函授教育。1939年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过语文教师和教导主任。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苏霍姆林斯基投入了保卫祖国的神圣战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久复员,重反教育工作岗位,任区教育局长。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申请,从1948年起他被任命为乌克兰一所农村10年制学校(巴甫雷什学校)的校长。他领导这所学校的工作达22年之久。直至1970年病逝,享年5

42、2岁。,2023/5/29,52,苏霍姆林斯基在其长达30多年的教龄中,一边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他一生中写了40多部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其中包括: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一书获得了乌克兰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奖,并连续发行了20多版。可见其影响之大。我国改革开放后,陆续译介和发表了一批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著作和国内外有关评述文章。如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要相信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培养集体的方法、爱情的教育、公民的诞生、学生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等。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称

43、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活的教育学”。,2023/5/29,5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1)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共产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与共产主义观点、信念完全一致的积极进取的个性。在培养孩子问题上,他主张把纯洁的道德品质、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健全的体魄三者结合起来,以便将他们培养成共产主义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社会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普通中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教育。,2023/5/29,54,2)关于教学改革的思想 首先是改革课堂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和教师们一起努力改变了死记硬背,只

44、注意知识的传授,不顾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对学习的自信心。他提出教学生学习知识与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是同等重要的。他规定了小学阶段的教学,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培养读、写、算、观察和表达自己思想等方面的能力。他在巴甫雷什中学,还独创性地为一至七年级儿童开设了“思维课”。并使“研究性学习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其自学能力。他还认为教学应该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德育。,2023/5/29,55,其次是广泛开展课外活动。苏霍毒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准备。只有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45、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才能使课堂教学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所谓“智力背景”就是学生的智力发展不能局限在只抓好课业的学习上,必须把他们的智力活动延伸到多方面活动领域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显得容易、省力,避免死记硬背。同时通过课外活动,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和巩固,并转化为一定的能力。,2023/5/29,56,3)关于爱情教育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的真正实质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一种非同寻常的倾慕、依恋之情。直至情愿在意识中排除自己,在另一个“我”中忘却自己。而恰恰是在这种“排除”和“忘却”中获得了自我,并以新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感情,在另一方的幸福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46、情”是一种情感,两者结合就构成“爱情”。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是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真正的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两颗心相互接近的结果,而且在彼此倾诉爱情之前,两人在内心里已经相爱,这种爱更多是意会而不是言传。,2023/5/29,57,他认为教育工作者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感情:首先,培养学生们高尚的友谊。其次,培养学生们的知识观念。再次,教育学生去追求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第四、培养青少年朋友对人类美的审美评价。最后,使每个学生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情教育的论述,实质上是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2023/5/29,58,4)关于教师。他认为,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四个

47、基本条件:一是热爱孩子,与孩子同呼吸、共命运。因为“教育过程体现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精神生活的统一,体现于他们的“理想、志向、兴趣、意志和感受的统一”;二是有崇高的共产主义情操、渊博的学识,精通自己所授的科目。“为了给学生一点知识的火星,教师必须吮吸璀灿的智海”;三是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了解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否则将会“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孩子”;四是具有工作热情,富于创新。,2023/5/29,59,5)关于学校管理论教育思想领导。他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领导。”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组织领导。为此,苏霍姆林斯基和有关语文教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结合语文教学,摸索出

48、一套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技能体系”:“a、能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的读。b、能流利地、相当迅速地、正确地把教师口授的东西写出来。c、学会思考,能把几个对象、几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和比较。d、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2023/5/29,60,e、能用词汇表达思想。f、能在读过的东西里,区分出逻辑上完整的各个部分,能确定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g、能找到有关问题的书。h、能在书里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i、能在阅读过程中对书里所写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j、能一边听教师讲课,一边把思想内容简要地笔记下来。k、能一边读课文,一边同时听懂教师关于怎样理解课文、怎样抓住其逻辑组成部分的

49、指示。L、会写作文能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事情说清楚。”,2023/5/29,61,论校长的听课和分析课。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论教师工作与管理。一是,关怀爱护,无微不至。二是,学以致用,用其所长。三是,严格要求,积极培养。论学年工作总结。他认为学年工作总结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工作总结;二是教育工作总结。,2023/5/29,62,6)关于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关农村教育的论述。在他看来,应该把农村学校办成传授农业生产知识、技术的中心和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的基地。他强调农村学校要培养年轻一代热爱农村、建设家乡的情感和能力。有关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建设农村的本领,苏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积极开展为农村服务的各项活动,把学校的生活和农村社会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2023/5/29,63,思考题:试比较传统派与现代派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2023/5/29,64,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