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1706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3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德的文艺思想》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歌德的文艺思想,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主要问题,对歌德的评论歌德其人歌德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看法歌德对艺术天才的看法歌德谈“古典的”和“浪漫的”,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对歌德的评论,“歌德在近代美学思想中几乎是唯一的具有深广的文艺修养,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诗艺上达到高峰的大诗人。”朱光潜,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对歌德的评论,“歌德永远是脚踏实地,但仍然是达到了最崇高的境地。他的思想有一股新鲜活泼劲儿,它并不因为感情丰富而减退。歌德可以代表整个德国文学他是唯一能把全部德意志精神的特点荟聚于一身的人。”德斯太

2、尔,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歌德其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无须多言,马克思、恩格斯都特别喜欢他的著作外,列宁在流放时携带的仅有的两部文学作品中,就有一部是浮士德。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6,歌

3、德其人,1749年歌德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童年的歌德已显出惊人的理解力。8岁时,他把文科中学最高学年的拉丁文练习题译成德文,并开始学习法语、英语、意大利语以及希伯来语。10岁时他广读荷马等人的作品,11岁时又博览拉辛和莫里哀的名著。歌德的写作生涯是从10岁开始的。1774年秋,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1775年11月,歌德来到魏玛,次年进入魏玛公国宫廷参政,开始了他近10年的官宦生涯。,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7,歌德其人,1794年,歌德与席勒相遇,开辟了“以歌德和席勒的友谊为特征”的德国古典文学全盛时期。在10年时间里,他们在创作上互相帮助,各自写出了他们的名作。

4、在席勒的促进下,歌德创作了他的毕生巨著浮士德。两位文学巨人10年的相处与合作把德国古典文学推向了高峰,并使魏玛这座小小的公园都城一跃成为当时德国与欧洲的文化中心。,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8,歌德其人,作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歌德花了58年时间完成的诗剧浮土德这部著作是歌德一生丰富思想的总结与艺术探索的结晶,是堪与荷马的史诗、莎土比亚的戏剧媲美的伟大诗篇。,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9,歌德其人,歌德一生的恋爱生活丰富而曲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1775年,他在法兰克福与16岁的莉莉斯温曼订婚,使他度过一段“一生中最激动

5、、最幸福的时光”,但终因家长反对,两人未能结成连理。1806年10月,经过多次恋爱挫折之后,歌德与克里斯蒂涅结婚,10年后妻子先他去世。歌德在晚年又经历了一次传奇式的爱情74岁时爱上了19岁的莱维佐夫。社会舆论的反对,使他的最后一次爱情遭到失败。歌德生活的最后20年是相对平静的,他竭尽全力从事创作和自然科学研究。这位文学伟人在完成他的巨著浮土德的第二部后,于1832年3月22日与世长辞。,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0,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日常生活有表现的权利诗人接触自然的方法诗人掌握自然的关键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概括,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1,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歌

6、德认为,“日常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感情都要求表现,而且也应该得到表现。”,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2,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当时德国有些青年人好写大部头作品,动辄提笔千言。歌德以他自己的艺术经验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认为,如果青年人老是想着写一部大作品,他就要专心致志地钻进自己的作品中,把其它一切都丢开。为了要把作品的各个部分融贯成一个整体,他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为了用妥当流利的语言进行表述,他要反复推敲,而且要由安静的生活环境作保障。,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3,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如果在这些方面稍微出来不当,整体上出现瑕疵,就会

7、前功尽弃,得不偿失。对于一个青年人,一旦他忙于构思一部大作品,就会把目光从现实中移开,使自己脱离现实,无法得到现实提供的乐趣。反之,歌德认为,“如果作者每天都抓住现实生活,经常以新鲜的心情来处理眼前的事物,他就总可以写出一点好作品。即使偶尔不成,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4,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作家为什么不应脱离现实生活呢?1 诗人的创作要靠现实生活提供材料。如果脱离生活,诗人就找不到表现的材料。在这种情形下,通常诗人只好用自己苍白的想象来维持和替代现实生活,免不了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胡编乱造,把创作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

8、,15,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歌德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由于我早年练习过风景素描,后来又经过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我逐渐学会熟悉也记在心里。所以等到我作为诗人要运用自然景物时,它们就随召随到。”(见第104页)正是由于熟悉自然,歌德在创作中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歌德批评席勒就没有这种观察自然的本领,所以席勒在创作中会出现左右支绌的现象。席勒在威廉退尔这部戏中所用的瑞士地方色彩就是歌德告诉他的.,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6,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歌德说,“我的全部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见第6页)诗人“要是只能表达他自己

9、那一点主观情绪,他还算不上生什么,但是他一旦能掌握住世界而且能把它表现出来,它就是一个诗人了。此后他就有写不尽的材料,而且能写出经常新鲜的东西。至于主观诗人,却很快就把他内心生活的一点材料用完,而且终于陷入习套作风中了。”,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7,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2 现实生活不仅提供诗的素材,而且提供诗人创作的机缘。歌德说,“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作诗的动因。”歌德反复告诉人们,“不要说生活没有诗意,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作诗的动机,这就是表现的要点,也就是诗的真正核心。,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8,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在歌德

10、看来,一个人如果对现实失去了兴趣,他的艺术生命力就枯萎了。艺术家的创作起于要表现的欲望,但是这种创作的欲望和动机不是纯粹来自艺术家的机体内部,而是有待于外界现实的刺激和生活的唤起。生活是艺术家创作强有力的唤起者,因而脱离了现实的人,他的创作就缺乏动力。相反,如果时时刻刻和生活保持接触,不断流动变化的生活会显出种种新意,给诗人种种启迪,激起诗人的表现欲望。,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19,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歌德批评了当时在德国人中流行的漠视生活、好进行哲学思辩的不良风气。当时的德国人好从观念出发,“评论一部诗作时所采用的方式,使意在阐明原书的文章只有他那一派的哲学家才看得懂,对其

11、余的人却比他要阐明的原著还更难懂。,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0,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莱辛说,“我们德国人一般并不缺乏系统的著作。从几条假定的定义出发,顺着最井井有条的次第,随心所欲地推演出结论来,干这种勾当,我们德国人比起任何一个其它民族都更在行。歌德说,“总的说来,哲学思辩对德国人是有害的,这使他们的风格流于晦涩,不易了解,艰深惹人厌倦。他们愈醉心于某一哲学派别,也就写得愈坏。但是从事实际生活,只顾及实践活动的德国人却写得最好。每逢席勒抛开哲学思辩时,他的风格是雄壮有力的。”,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1,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3 现实生活不仅提供作诗的材料,

12、提供诗人作诗的动机,而且形成诗人本身。一个人要成为诗人,他就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歌德说,“我们固然生下来就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地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够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2,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歌德以自己为例,说他有许多东西要归功于古希腊人和法国人,并说“莎士比亚、斯泰恩和哥尔斯蜜给我们的好处更是说不尽的。”有一些人认为,艺术讲究独创,因而艺术家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性,就应该远离生活。在他们看来,似乎现实是对艺术家表现其独创性的一种妨碍和束缚。,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3,艺术与现实的关

13、系(1),歌德的看法恰好相反,他认为,“我们一生下来,世界就开始对我们发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要发生下去,直到我们过完了这一生。除掉精力、气力和意志以外,还有什么叫做我们自己的呢?如果我能算一算我应归功于一切伟大的前辈和同辈的东西,此外剩下的东西也就不多了。”一个脱离了现实的人是贫乏的人,贫乏的人和独创性是无缘的。独创性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在生活中获得了足够的养料,象歌德那样贴近生活,才有可能去谈艺术的独创性。,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4,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此外,必须看到,一个人对他的时代不能选择,但他的时代对他的发展却有重要影响。歌德认为,“莎士比亚的伟大多

14、半要归功于他那个伟大而雄强的时代”,“有不少要归功于他那个时代的强有力的创作风气。”歌德问道,如果是在1824年的英国,在一个“报刊纷纷闹批评、闹分裂的的这种坏日子里”,莎士比亚这种惊人的现象还会出现吗?,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5,艺术与现实的关系(1),歌德说,象莫里哀、狄德罗这些伟大人物,他们居住在巴黎这个世界文明中心,各类优秀人物都聚集在那里,每天交往,互相竞赛,相互学习和促进。巴黎每天还有艺术和科学的各类最好的作品供人欣赏阅读,这些有利条件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文化气氛中,一个人年纪轻轻就可以取得伟大成就。如果贝朗瑞不是生在巴黎这个世界大都市中成长起来

15、,而是耶拿或魏玛的一个穷裁缝的儿子,“一棵在这种土壤和气氛中生长起来的树,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呢?”歌德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有才能的人想迅速地发展起来,就须要有一种很昌盛的精神文明和健康的教养在他那个民族里得到普及。”,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6,艺术与现实的关系(2),诗人接触自然的方法 1 歌德认为,诗人要想成功地描写自然,首先必须深入实际,研究生活。“诗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法官怎样判案,议会怎样工作,国王怎样加冕。如果他要写这类题材而不愿违背真相,就必须向经验或文化遗传请教。”表现自然首先必须了解自然,而了解自然的前提就是要研究自然、认识自然。,2002-6-22,歌德的文

16、艺思想,27,艺术与现实的关系(2),2 一个人接触自然通常会有自己的选择,他往往从自己的个性、爱好、需要出发去和自然打交道,这种“自然倾向”在歌德看来必须得到克服。歌德认为,“大多数德国青年作家的唯一的缺点,就在于他们的主观世界里既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又不能到客观世界里去找材料。他们至多也只能找到合自己胃口、与主观世界相契合的材料,至于对本身自在价值、也就是本来具有诗意的材料,也须契合主观世界才被采用。如果它不契合主观世界,那就用不着对它进行思考了。,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8,艺术与现实的关系(2),在歌德看来,文化教养就在于帮助一个人克服接触生活时的这种自然倾向。一个人不能

17、认为生活合乎自己的胃口,就去接近生活;如果生活与自己的胃口不合,就对它抱以冷淡、鄙夷的态度。歌德说,“要求旁人都合我们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我从来不干这种蠢事情。我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可以让我去研究和了解他的一切特点。此外我并不向他要求同情和共鸣,这样我才可能和任何人打交道,也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认识各种不同的性格,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因为一个人正是要同那些和自己生性相反的人打交道,才能和他们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性格中一切不同的方面,使其得到发展完成,很快就感到自己在每个方面都达到成熟。你必须投入到广大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29,艺术与现实

18、的关系(2),诗人接触自然是为了了解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而不是取消自然的丰富多彩,使自然来迁就、适应自己。因此,要接近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不能用自己的好恶割裂自然。如果用有色眼镜把丰富多彩的自然变成单一的色彩,如果诗人把自然变成和自己一样的狭窄和贫乏,他接触自然就失去了意义。,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0,艺术与现实的关系(2),3 诗人接触自然是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进行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可能有利于诗人,也可能不利于诗人接触自然。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歌德作过两面的评价。一方面他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时代给他的助益很多。,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1,艺

19、术与现实的关系(2),歌德说,“我出生的时代对我是个大便利。当时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大事,我活得很长,看到这类大事一直在接二连三地发生。对于七年战争、美国脱离英国独立,法国革命、整个拿破仑时代,拿破仑的覆灭以及后来的一些事件,我都是活的见证人。因此我所得到的一些经验教训和看法,是凡是现在才出生的人都不可能得到的。他们只能从书本上学习那些事件大事,而那些书又是他们无法懂得的。”,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2,艺术与现实的关系(2),歌德认为,他始终关注现实,不象有些人那样一头扎进哲学的抽象观念中,也得益于他的时代。他说,“如果我在顺便研究过的一些学科做出了一些成绩,那就要归功于我出

20、生的时代在自然界的重大发明比任何其他时代都更丰富。在儿童时期我就接触到富兰克林关于电的学说,他当时刚刚发明了电的规律。在我这一生中,一直到现在,重大的科学发明一个接一个出现,所以我不仅早就投身到自然界,而且把对自然的兴趣一直保持到现在从这方面看,歌德很感激他的时代,他以生在这个时代而骄傲。,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3,艺术与现实的关系(2),另一方面,歌德对时代对艺术家的不利影响也有深刻反省和认识。譬如,艺术家要深入地了解自然,他还要有勇气敢于坚持和捍卫自己的艺术立场,不屈服于各种保守观念的压力。时代虽然会对艺术家有重要影响,但艺术家不是命定论者,在时代面前毕竟他还有自己的主观选

21、择。德国当时的创作风气是在主观倾向的笼罩之下,现实有不利于诗人成长和创作的一面,歌德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诗人只要善于判断,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就可以把现实影响的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当年曾有一位好心的将军劝歌德放弃自己的写作方式,学习席勒的写作方式,歌德不为所动,仍“悄悄地走自己的路”。,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4,艺术与现实的关系(2),歌德认识到,“一切倒退和衰亡的时代都是主观的,”所谓主观的标志就是使人由外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歌德认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倒退的时代,因为它是一个主观的时代。这一点不仅可以在诗方面看出,就连在绘画和其它方面也可以见出。”与此相反,一

22、切健康的努力都是由内心世界转向外在世界,象你所看到的一切伟大的时代都是努力前进的,都是具有客观性的。”歌德的这些看法包含着深刻的意义,至今对艺术家的创作仍有指导作用。,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5,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现实生活对于诗人创作如此重要,诗人必须深入自然才能获得创作的源泉。那么,诗人怎样才算是深入了自然呢?诗人深入自然有无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呢?,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6,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歌德认为,诗人接触自然的根本目的是要创作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他要通过创作赋予作品以美的感染力,而美的感染力的首要标志,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任何艺术作品所不可缺少

23、的“感性的魔力”,艺术作品靠了它才能“引人入胜”。,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7,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艺术作品的这种特征就给艺术家深入生活提出了要求:诗人接触自然不能走马观花,不能满足于对自然粗枝大叶地了解。歌德认为,艺术家接触自然的关键是要达到对个别事物的把握,诗人必须要使自己从事物的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回到事物的感性整体上,掌握住个别事物,这才是艺术创作的“真正高大的难关”。对此,歌德发表了非常精辟的看法:,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8,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作家如果满足于一般,任何人都可以照样模仿;但是如果

24、写出个别特殊,旁人就无法模仿,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你也用不着担心个别特殊引不起同情共鸣。每种人的性格,不管多么特殊,每一件描述出来的东西,从顽石到人,都有些普遍性;因此各种现象都经常复现,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只出现一次。”“到了描述个别特殊这个阶段,人们称为写作的工作也就开始了。”,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39,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歌德的这段话包含着这样几点意思:1艺术的真正描写和表现对象是个别特殊的事物,只有从艺术的角度把握住了个别特殊的事物,才算跨入艺术的殿堂。2艺术需要独创,但只有当艺术家描写个别特殊的事物的时候,他才能表现自己的独创性。艺术家如果只去描写一般,就无法形成自己

25、的风格,更难以显示出自己在艺术上的表现特色,因为别人可以转述这个一般。如果艺术家描写了个别特殊,他人就无法模仿。,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0,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3 为什么描写了个别特殊的事物别人就无法模仿、艺术家就能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呢?歌德指出,这是因为这个个别特殊是艺术家自己亲身体验过的。这里指出了艺术家深入自然、了解自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即艺术家描绘的对象不是与艺术家毫无联系的、外在于艺术家的纯粹客观的对象。这种与艺术家毫无联系的纯粹客观的科学意义上的对象,不是艺术表现的对象。,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1,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艺术家深入自然,是

26、要从自己的特殊地位、特殊角度、特殊性格、气质、爱好、趣味等出发,去对个别事物进行体验。他不是把事物拒之于自身之外,而是要将其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经过了这种体验(融入)的个别事物,已经被艺术家情感化了,打上了艺术家自己的烙印。因而这种个别事物已经变为艺术家的一个独特发现,它是艺术家的人格和精神个性的一种体现,是完全属于艺术家自己的,任何人都无法转借或模仿。,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2,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这就是说,艺术家对事物不仅是观察,更重要的是体验。他不是象科学家那样把研究对象割裂开,从中抽象出对象的本质。艺术家是要切实把握住个别事物的感性特征,惟有如此,他才能在对象身

27、上寄托自己的人格特色,他的精神特质才能够渗透和融入对象中去,这时艺术家才能够和对象进行情感交流,他才能够对对象进行个性化。,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3,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如果艺术家只注重和追求一般,他就在“物”“我”之间划下了一条界限,这时,“我”与对象在感情上是绝缘的,对象不能得到情感化和个性化,最终导致作家的创作也无法具有独创性。,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4,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顺便说一句,歌德非常重视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认为伟大的人格对于艺术非常重要。他说“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首先就要由雄伟的人格。”歌德甚至讲,“在艺术和诗里,人格就是一切。”艺术

28、家通过把握住具体事物的感性特征,使自己的人格通过树木、土壤、岩石、云彩等栩栩如生形象刻画表现出来。,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5,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4 艺术家描写了特殊,也就表现了普遍。从亚里士多德到布瓦洛,都强调作家要重视普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就在于,一个认为艺术不能模仿事物的本质,一个则认为艺术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事物的感性特征和事物的本质是统一在一起的,艺术家在模仿具体个别事物的感性特征的同时也就模仿了事物的本质,他的重点还是落在“本质”上,这种对本质的强调对后来的古典主义影响甚大。,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6,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

29、),古典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强调普遍性和永恒性,强调艺术的理性特征,这都与主张艺术应该模仿事物的本质有直接的密切关系。但是,这一传统到了歌德有了一些变化,这就是由重视一般转到强调个别。歌德认为,每一件东西,不论怎样特殊,它都包含着一般,艺术家不必为自己描绘不出一般而担忧发愁。艺术家只要抓住了特殊,他就能够表现出一般。,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7,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如果艺术家撇开特殊,直接去寻找一般,在歌德看来,这样做目的非但难以达到,有可能连艺术本身都丢掉了。歌德特别反对艺术创作从概念出发,他对当时不少诗人陷入到哲学观念中、漠视生活、脱离生活的做法极为不满。,2002-6

30、-22,歌德的文艺思想,48,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歌德说,“德国人真是一些奇怪的家伙,他们在每件事物中寻求并且塞进他们的深奥思想和观念,因而把生活搞得不必要的繁重。哎,你且拿出你的勇气完全信任你的印象,让自己欣赏,让自己受感动,让自己振奋昂扬,受教益,让自己为某种伟大事物所鼓舞!不要老是认为只要不涉及某种抽象思想或观念,一切都是空的。”,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49,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歌德批评当时一些德国人,“他们完全沉浸在理念中,只有玄学思考中最玄奥的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健康意识和感性事物的喜悦连影子也没有,他们把年轻人的感情和青年人的爱好全面排斥掉,使他们一

31、去不复返了。”歌德相信的是印象,不是观念。,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0,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歌德认为流行德国的那种风尚必须改变:“如果我们按照英国人的模子来改造一下德国人,少一点哲学,多一点行动的力量,少艺术理论,多一点实践,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点拯救。”“他虽然有一大堆哲学和学术方面的知识,可是在所操的那种狭窄行业中完全用不上,因而作为无用的废物忘得一干二净了。另一方面,他们需要的东西又未学到手,也缺乏实际生活所必须的体力和脑力。”“那些学者和官僚有三分之一都捆在书桌上,身体糟蹋了,愁眉苦脸。”歌德大声疾呼,“上面的人应该采取措施,免得未来的世世代代人都再被这样毁掉。”,200

32、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1,艺术与现实的关系(3),歌德说:“科学和艺术如果完全离开哲学,单靠运用人的自然力量,就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所以歌德“对哲学一向敬而远之”。他多次批评席勒,认为席勒这个卓有天才的人在对他无益的哲学研究中煞费苦心真是自讨苦吃,他把理念看得高于自然,甚至用理念消灭了自然,他的哲学倾向损害了他的诗。由于对个别的重视,所以歌德认为,到了描述特殊这个阶段,艺术创作才真正开始。,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2,艺术与现实的关系(4),“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要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创作,才能使人理解

33、;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意旨,并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3,艺术与现实的关系(4),歌德这段话对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完整表述:艺术来源与自然,但艺术又不是自然;艺术高于自然,又不能脱离自然;脱离了自然,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把艺术等同于自然,就漠视了艺术的高贵本性。自然作为艺术的基础须为艺术提供养料,艺术家在深入自然的同时要驾驭自然。艺术与自然既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又有明确界限。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的看法,不仅全面,而且辨证,它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4,歌德对艺术天才的看法,歌德

34、认为,所谓天才,就是指创造力能够和上帝和大自然相媲美。歌德对天才的解释一方面强调与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天才的“神秘性”。歌德认为天才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歌德把天才归结为青年人的特征。歌德指出天才创造力的发挥是建立在强健体魄基础上的。,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5,歌德对“古典”和“浪漫”的看法,事情的缘起歌德的评论。,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6,事情的缘起,歌德在1830年3月21 日的谈话中说,“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现已传遍全世界,引起许多争执和分歧。这个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俩人。我主张诗应该从客观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

35、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 方法才是正确的。为了针对我来为他自己辩护,席勒写了一篇论文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他想向我证明,我违反了自己的意志,实在是浪漫的,史雷格尔兄弟抓住这个看法把它加以发挥,因此它就在世界上传遍了,目前人人都在谈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是五十年前没有人想得到的分别。”(见第221页),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7,简要评论,歌德的这段话论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缘起。歌德认为席勒是从观念出发进行创作;歌德的创作方法是客观的,因为他的创作是从现实出发。这里,歌德所说的古典从现实出发的创作方法,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也可以从席勒的表述得到

36、印证。对于这两种创作方法,歌德和席勒的看法不大相同。歌德把从现实出发的创作方法称为健康的,把从观念出发的创作方法称为病态的。席勒为自己的创作方法进行辩护时认为,古代诗人由于享有两种和谐,所以诗人能够直接从现实中汲取养料;近代诗人由于具有两种分裂,因而他背离现实,只能直接从自己的观念中汲取力量。,2002-6-22,歌德的文艺思想,58,席勒谈论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席勒在1794年8月31日给歌德的信中说,“你努力把庞大的观念世界单纯化,我则企图把我微小的资本多样化。你有一个王国要去治理,我则有一个概念的人口众多的家庭,我从心里想把它扩张成一个小世界。你的精神的作用是在非常高度集中的直觉,你的一

37、切思想的力量好象是显露在想象力里,我的理解力的活动是更象征化的,所以我漂浮在概念与直观中间,规律与感觉之间,技术的头脑与天才之间,象一个中介物,当我作哲学思维时,诗神常常驾临;而当我写诗时,哲学精神又来光顾。就是在现在,我也会常常碰到想象力搅乱着我的思维,而冷酷的理智破坏着我的诗情。假如我能够这样来控制这两种力量,就是说我能够自由地规定双方的界限,那我就会交上好运了。”歌德从现实出发,创作是从生活上升到艺术的世界,这是一个单纯化的过程;席勒从观念出发,所以他缺少一个“现实的王国”,他有一个“人口众多的概念的家庭”,他的创作是要把“少量的资本多样化”,这是一个丰富化的过程。歌德重视现实,强调具体,他的创作是直接在具体中表现出一般;席勒的创作从观念出发,他要把少量的观念转化为丰富的具体,因而理性和感性常常是割裂的,两种力量不时发生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