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1920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师生互动有效生成教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化师生互动 有效生成教学程耀林 摘要数学“生成”教学以数学知识“生成”的形式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呆板的“讲授”与“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通过对现今课堂互动的现状的分析,思考优化师生,有效生成教学准备策略,并在课堂中捕捉课程资源,有效生成教学。 关键词师生互动 有效 生成教学; 一、问题提出“师生有效互动”,概指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发生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多种性质、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与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旨在通过师生交往以引起对方心灵的律动与情智的理解,从而达到与对方沟通,并促进双方同步和谐发展的行为;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

2、、“既定”的概念,它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生成教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潜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利于激发教师创造的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现今课堂互动的现状的分析(一)追求互动形式的教学 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严密的安排,这种知识信息传递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学生的反应,互动的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例如,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问“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想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假思索

3、,都能从口中说出相应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增加互动的频度,加大学生间交流机会的目的,教师有意识的增多课堂提问的频率。不管学生是否有疑问而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鼓励”,且极有耐心,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只追求互动形式的教学(二)师生互动中产生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 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互动,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他调动的却是少数同学的能动性,而使绝大多数同学处于压抑状态。我们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的储备、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家庭情况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也正式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对象产生了

4、垄断。 互动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体现在互动的机会上,教师因为有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主观愿望,所以往往会根据不同学生而给予不同的交流机会。一般来说,教师愿意同学习成绩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自信心强,胆子比较大的学生进行互动交往。因此,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回答很多次,有的学生备受冷落,无人问津。 (三)活动形式的轻松异化为放任自流 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体,所以有些教师就把互动教学等同于放羊式的师生对话。把互动理解为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讨论,做做游戏就可以了。同时,学生对这样轻松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积极性很高,所以课堂气愤相当活跃,热热闹闹,

5、组间交流都很好,但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许多学生课后,对相关的知识、问题的实质和结论知道并不多,更没有主动去思考,课堂设计的目标没能实现。这样不仅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连传统课堂中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目标都达不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四)互动形式单一,多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师生间的互动应包括师生间的双向活动与生生间的双向互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现在课堂教学互动大多是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扮演着“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

6、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生生间的互动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所具有的经验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三、有效师生互动教学准备策略(一)用“活”教材也许有的教师已经发现,很多学生喜欢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现象,但并不喜欢上课。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没有走出“课程本位”,没有走出有限的课堂时空,尽管教师泛泛而谈,但学生却感到不着边际。因此课堂教学应强化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教师要从“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依据学生兴趣、爱好、

7、个性化来选择拓展课程,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教材的改编与重组。(二)用好师生资源我以为,优秀的课堂犹如交响乐团,各具特色的声源汇合而成天籁之音。在课堂上,除了老师事先准备丰富的素材、设计开放的情境外,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渠道收集整理与课堂相关的信息资料,使课堂中的师生主体都作为课堂的信息源。学生不再是单一地、消极地学习知识与技能,而能主动接受多方刺激,通过对话分享经验与感受,享受互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学生的心灵与课堂的情境一旦处于自由开放的状态,新的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观念和视野很容易成为求知的习惯。因为只有开放了的课堂,才具有包容与理解的能力,才能使对话得以可能,

8、个性得以张扬,生命得以律动,才能引起师、生、物的三维互动与多维生成。学生在体验中以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分析事物,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三)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上课前,老师应读懂学生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已有基础,找准教学起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基础、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是否已具备进行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了解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在哪里,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识程度,了解哪些内容学生自己

9、能学会,哪些内容必须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另一方面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习难点。教师心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难点是什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第三,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真实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是一种预设执行和再现,更

10、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更需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反映,真正走进学生。首先,教师要读懂学生的精彩.如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思路、不同的解法、独特的观点,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思维的课堂;其次,教师要读懂学生的疑难.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思维的受阻情况,错误的解答等,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四 、捕捉课堂互动资源,有效生成教学(一)捕捉偶发 动态生成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起“生成”教学的“支架”,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数学活动,教师进行有效的调控,这样的“生成”教学使“生”其自然,“成”其必然。教师应该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的思维,

11、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生成能够有效地发展,引发思维的更高境界,从而把问题探究推向了高潮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有资源意识,同时要善于甄别,充分利用即时生成的动态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案例1: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如图的三片,如果要到玻璃店去重新配一块与原来相同的三角形玻璃,你知道应带哪一片碎玻璃吗?请说明理由。很多学生回答应带号玻璃,并且说可以通过ASA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配到相同的玻璃,这是老师也满意的点点头,这时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认为一块也不带,谁配玻璃带破玻璃去啊,简直是郑人买履啊”这时有些学生也说:是啊,这问题不符合实际。我一想也是啊,我马上

12、把问题还给学生,那有没有什么方法把这块玻璃配好。学生马上进入思索,一位学生马上叫了“郑人买履的方法”“怎么郑人买履的方法”“老师,我们可以把碎玻璃的三边量出来,到玻璃店不就可以配得跟原来一样的玻璃吗,利用三角形的SSS判定方法吗?” 。学生的思维,我们有时候不能预设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这些。(二)捕捉疑点 凸显生成AA1BB1CO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当学生质疑问题时,正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学生的疑问既生成了亮点,又升华了课堂. 案例2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

13、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B到墙底C的距离为0.7米. 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和严格计算后,发现梯子外移1.8米.此时,一位平时爱表现的学生甲提出了质疑:按我的主观想象,顶端下滑了0.4米,同时底端也应外移0.4米,怎么会不相等,那有没有存在梯子上、下端滑动的距离一样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师生们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生乙:记AB和A1B1的交点为O,在下滑过程中,发现AA1O在变大,而BB1O在变小.当AA1OBB1O时,就有下滑距离AA1和外移距离BB1相等,即AA1BB1.根据AAS得出ABCA1B1C,AA1BB1ACA1CB1CBCA

14、CBC2.40.71.7(米).师:这就是数学存在性问题解决的思路:假设存在推理论证得出结论.若能导出合理的结果,就做出“存在”的判断,若导出矛盾,就做出“不存在”的判断.生丙:可列方程直接解决.设AA1BB1,则A1C,B1C.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同学们安静地听完生丙的表述,教室里顿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慧捉学生的问题,因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问题也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往往就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生成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高涨迭起,精彩纷呈,既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数学思(三)捕捉错误,和谐生成富兰克林有一

15、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案例3:已知:如图1,将矩形ABCD在直线上按顺时针方向动翻滚,可依次得到矩形A1B1C1D、矩形A2B2C1D2、矩形 A3B2C3D3 若AB=3cm,BC=4cm。求:在滑动过程中A到A12 所经过的路线长是多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于是教师作了适当的铺垫。师:首先判断 A到A1所经过

16、的路线是线段还是曲线?你能画出它运动的路线吗?它的长度又是多少呢?(一铺垫,学生便纷纷回答)图图1 图2生1:A到A1所经过的路线是曲线,就是以D为圆心, AD(4 cm)长为半径的一段圆弧。利用弧长计算公式可以求得长度为2cm。(如图2)(其他同学纷纷赞同)师:(追问)那么 A1到A2 、A2到A3所经过的路线长又是多少呢? 图3生2:A1到A2 所经过的路线就是以C1为圆心, C1 A1(5cm)长为半径的一段圆弧。利用弧长计算公式可以求得长度为2.5cm。同理可得A2到A3所经过的路线长是1.5cm。(如图3) A1到A12 所经过的路线长是24cm 生3:按照上面的规律,接下来的路线长

17、分别是2、2.5、1.5,再2、2.5 、1.5重复出现,重复4次,所以总的路线长为(2+2.5+1.5)4=24cm。师:这位同学的思路不错,能从特殊的点的运动特征找到一般性的规律方便解题,但请大家再深入探究一下,这个规律对吗?过了一会(平时不太发言的一位女生慢慢把手举了起来,老师很高兴他的表现,就请他来回答)生4:老师,我认为答案应是18cm。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4:在他的启发下,按照上面的规律,接下来的路线长的确分别是2cm、2.5cm、1.5cm,再2cm、2.5cm、1.5cm重复出现,但循环次数不是四次,而是三次。因为接下去翻滚的时候,A4与A3重合。因此共重复出现3次。应是(

18、2+2.5+1.5)3=18cm。大家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纷纷拍手。正是因为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才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因此,作为老师要知道有时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所以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勇于面对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的错误资源,积极对待,冷静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教学服务的资源,化尴尬为精彩。总之,与其他教学形式不同,在互动中实施生成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创设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生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成是存在于一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活动这中,也是在教师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形成。参考文献:1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生成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中学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育杂志社.2005年第3期.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4、居春兰 正确应对生成,追求高效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2007。105、中学数学研究 2008年11期 6、陈德前,既要关注生成,又要重视预设,中学数学教学参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