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1965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课程标准,基础知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主线),各派别的思想主张,学造器物(技术),学欧美:,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学苏联:,思想、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派(民主共和),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学造器物:,时间:,鸦片战争后,主张:,“师夷长

2、技以制夷”,活动:,编译书籍,仿制战舰,具有启迪作用,学造器物:,2、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时间:,主张:,奕、李鸿章、左宗棠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活动:,洋务运动,结局:,甲午战败,标志失败,仿行制度,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时间:,主张:,活动:,康有为、梁启超等,甲午战后,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结局:,失败,维新思想,仿行制度,2、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时间:,主张:,活动:,孙中山,19C末20C初,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双半

3、状况依然,民主共和思想,提倡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资阶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前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近代中国前夕与西方对比的历史画面,鸦片战争前东西方比较,导致结果:大多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妄自尊大。,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清朝长期闭关锁国,,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南京条约签订,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1.背景,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鸦片战争惊醒志士,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2.主要代表:林则徐、魏源,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科学技术,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新式水师。,代 表 作:各国律例四洲志核心思想:师夷长技(军事技术),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代表作:海国图志最详实的地理专著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3、

5、“开眼看世界”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前:闭目塞听、夜郎自大,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鸦片战争之后: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材料一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材料二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魏源思想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

6、二、“中体西用”,1.背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2.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含义:,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西学为用”:近代科技,挽救的清王朝,目的,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3.前提:肯定封建制度4.论战:洋务派和顽固派,曾国藩(洋务派):“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倭仁(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

7、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便可抵御外辱。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张之洞(洋务派):“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什么?,5.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 弟子拜异 类为师.”,当时关于洋务运动的对联,京 师 同 文 馆,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外语、军事近代自然科学,同文馆等洋务学堂在学习内容上与中国古代学校有什么区别?,国子监,京师同文馆,“中体西用”思想和林魏思想的比较:,背景:面临西方入侵,民族危机;内容:都主张

8、“师夷长技”指导思想:都属于“中体西用”目的:根本都是维护统治,代表阶级利益:地主阶级宣传手段:前者著书,后者实践办厂;实践效果 结果 作用,两种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失败 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失败的原因:(1)列强的破坏(2)顽固派的阻挠(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根本原因)阶级属性决定,7.评价(1)积极:(科技、教育、军事及客观作用),洋务运动的影响,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2)消极:(目的、结果),“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

9、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洋务派,遇到顽固派的阻挠,西方的技术等,1、维新思想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2、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梁维新思想,3、维新思想的传播论战,三、维新变法思想,4

10、、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代表:王韬 郑观应 等,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主张:,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评价:,积极:反映了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2.甲午中日战争后 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思想观点:,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康有为,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

11、,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申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 复,批判君权,民主君仆、主权在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三世说,进化论,康有为(18581927),近代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主张由光绪亲政,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在书中,康有为把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本。这样康有为用以证

12、明自己的变法主张,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遗教,而且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正继承者。陈旭麓中国近代史,梁启超诗手稿,康有为眉批,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严复,进化论,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

13、想主张,原因:维新思想传播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反对,3、维新思想的传播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变宁亡国不可变法,变者天下之公理,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权,坚持科举取土,反对西学,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思考: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由资产阶级的软弱属性决定-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A.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B

14、.影响:推动维新思想传播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高涨,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作用,背景:19世纪末,面临亡国灭种之祸,甲 午 战 争,4、维新变法运动(实践),过 程 A.康有为上书 B.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光绪帝与定国是诏,结 果:实行103天 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戊戌六君子,影响,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作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思考:维新变法的性质、目的、失败原因,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目的:

15、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顽固势力力量强大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走向共和,.孙中山,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政党,1905年 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派民报,思想论战,保皇派新民丛报,要不要 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意义:,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甲午

16、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器物学习,制度模仿,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学习西方与探索救亡道路相结合,试从背景、领导力量、内容、实践影响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为什么每次西学东渐都会遇到强大的阻力?中国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在中国人的心理上造 成一种华夷观念,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发展壮大,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封建自然经济,因而,新思想缺乏社会基础。清朝统治者的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使民众思想保守,愚昧无知,从而造成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封建顽固势力坚守纲常名教,士大夫阶层思想保守,很大一部分官僚仇视一切外洋事务,抵制新思想,这是新思想传播的直接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