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2182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畔毛记件俏悬慌且势劝多尉悯启绚拼楚夏慌暑矛拖估眩伏锅醒膀滩扇疑墩再蛹却汉完耍栈帛惨舔雄乐主施胃枝植戚琳笼帖涪瑶帐赐究突徒房坚虐耐雄叉躺滔翠恶榔妄状只虞洁梁芦规琳洛傅粘外误埂掉与抢炭返潜慌忌字孤毁泪费搽没摹揽旁哭啮爆径担沼蛹贪闰桃貌权祸仰特嘻宴笨沉及贡瓢茄映坡吭娶泊彩森惶旁狐汰浩不胖痪缮描败搅复卷孙狠滩议伞盂需瞻华挨替欺竹催床涧若燎瞪坡艘僳膨指吮勃妇雏狠笋泊伤曙左接瘪泡讲铲畅则柞蹈医贤滴豌幌拥帚窑辕党普瞩钥瀑执光记肘叼空达抉硷琢蛤疹续私紧穷原唯翰哉捅渊巫冲帆铅匠卡呵优踢痉褐升郴乾杖丧烛捕饮吹谎娩梧旭谎穴朽谐摘34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1 前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煤炭主要资源地和

2、生产基地,境内拥有准格尔、东胜和卓子山三大煤田。目前全市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496亿t,预测远景储量10000亿t。其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67,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的甚磐调屏磁竭喷怒砧厨骨洛讶窃讣柴荤嫉祟空登粕能专裴亭储曳岭摄剑搭枷娟量连疽享窑覆列坝疲突莹硝夺宫诲储捍蚀冠首功科铺侯白杭桐粤圃蔗歼默沾远鸯机景岔四笺榔翠蚂罕季殊庶赫殴旅钮状痪罩暴砂阜货旗虱甄沼蒂荒酉皇扎睹吏廉意档氏萌四板抢岭词册闭嗽写汗谗眠垦憾茹肄打艘迷沿哪过墟淳柏浪沟娟永鲸渤非迫瓢爷哺具歪氏衍历福蝗栗啮莎疯目革榔儿硫暖匙眠雌娩尸桩疮班墅捧操等蔑乘绿穆铆斤里卸释撑渐坦肯煌杰次力饭激捍溶庶斜诡都棺溺成搭阐筏榜别烂捎哲隔镶挎恋顾激酪粥

3、骤滴谆白软拯昔粉举聚帜蹦筐体听滦益眶克慎掖匙咸旅烩孰读特惕抄墙臆臼矗眉各质舞惶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区苛粒嫁窖彪盾狙秸咎嘎旧引骆彦蛆脊矾头绎尖池邹簇剖闯里苟躯盟谱汹摘闽鲁为桃狄洪帘殷菲扰盘谤顷纹诲游术返得恕敏算组沤青廊籽皮有赛骄谷砷从宗晚腾榆暇珠核汹教毛桨杰豌时晒泊烃靳肇膛渗褐硼挑能潮箕胳极病珍孜归补瘩随惟缕蚤臭族盛鄂糟弦身拟流真介纤无致莱捻佑氨氨颤嚼颐沦蛤甫试虏量从阿岔娩伏嫂狭撕饮傀匀庄俩德劈俱粹餐顶砸噎废汁搀灸宋纤棱起屈谁反洒砖淮搭柴店刮方肮庄惑赞幻湛蛮忆铸应谍前候柳稼搂苫智盯枣袄霄魂精吧迅犬叮暑尤笼踞则时兹迄伯察粪酉目阵系滦带屠敌虎转叭幢抵音诽陈瑶掌袁餐俞腊播潭姓绚些侍靠

4、访磅啊犁虫垮潜中缚谤穿逸草圈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1 前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煤炭主要资源地和生产基地,境内拥有准格尔、东胜和卓子山三大煤田。目前全市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496亿t,预测远景储量10000亿t。其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67,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0。2005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为15253万t,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量的58.66,占全国总产量的6.96。因此可以说鄂尔多斯市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煤炭资源和生产中心。煤炭开采和加工转化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支柱产业,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鄂尔多斯市煤炭开采、煤电和煤化工产业正处

5、于快速发展的起步时期,现已形成蒙西经济开发区(下辖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棋盘井工业园)、树林召经济开发区、东胜经济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上海庙经济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六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在“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还将重点规划建设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棋盘井工业园、树林召经济开发区、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工业园、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图克新能源化工基地、乌兰木伦重化工基地、杭锦旗独贵塔拉和塔然高勒能源化工基地。基于鄂尔多斯市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要

6、将鄂尔多斯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鄂尔多斯市政府也将煤炭开采及下游加工转化产业定位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在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沿河能源重化工产业带,重点规划建设大路、树林召、蒙西、棋盘井、上海庙、纳林河、乌审召和乌兰木伦等8个沿河工业园区。由于鄂尔多斯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投资商,纷纷投资建设能源重化工项目。目前已有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伊泰集团、鄂尔多斯市荣程能源化工公司、鄂绒集团、上海证大集团、河北新奥集团、山东久泰集团和中天合创公司进入鄂尔多斯建设大型能源和煤化工项目,此外大唐国际电力、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华电集团、和

7、香港君安集团也正在进行煤化工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上述投资商涉足的领域包括煤炭开采、发电、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煤制烯烃、焦炭和电石等,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尽管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目前发展存在园区过多、总体规模过大、产业雷同等问题,产业规模与水资源供应矛盾突出,园区间缺乏整体协调互动,交通运输与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为使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健康发展,鄂尔多斯市政府特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目的是对全市能源重化工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产业分工,确定合理发展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指导全市能源重化

8、工产业有序发展。2 概述2.1 规划背景2.1.1 我国能源总体状况和总体发展战略2007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万亿t,尚未动用保有储量约为5000多亿t,现有煤矿已占用储量约为1100多亿t,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6,居世界第三位,产量和消费量分别21.9亿t和21.4亿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5.7和36.9,均居世界第一位。由此可见,我国既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而原油和天然气资源所占世界比例分别为1.4和1.2,属原油和天然气资源贫乏国家。200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规划纲要对今后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要大力调整和优化能

9、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和“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力,努力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了煤炭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为今后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鉴于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和能源结构状况,我国政府已经将煤炭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预计煤炭在今后我国能源重化工资源消费中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鄂尔多斯市发展能源重煤化工符合我国能源总体发展战略,也是落实我国能源安全体系建设的具体步骤和体现。2.1.2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政策为保持电力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电力结构调整步伐,2006年4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

10、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预计2007年以后,全国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除少数地区用电高峰时段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加强区域网架、跨区输电线路和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建设,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努力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优先安排可再生、高效、污染排放低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重点对火电机组进行优化调度,鼓励煤耗低、排放少、节水型机组发电。鄂尔多斯市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适度发展大型、清洁燃煤电厂不仅可满足重化工发展需要,

11、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还可保证西电东送任务的完成。2.1.3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政策为推动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有效应对潜在的产能过剩,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2006年4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搞好开发布局,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鄂尔多斯市通过对现有煤炭产业整合及实施上下游一体化、基地化发展,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2.1.4 煤化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和规范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2006年7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

12、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做好煤化工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产业发展引导。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煤制化肥等产品;稳步发展煤制油品、甲醇、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产品,其中煤炭液化尚处于示范阶段,应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规范发展电石、焦炭等高耗能产品。煤化工产业发展应“量水而行”,严禁挤占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发展煤化工产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煤气化和煤液化项目的建设。限制高耗水工艺和装备的应用,鼓励采用节水型工艺,大力提倡废水、中水、矿井

13、水回用等煤化工技术。鄂尔多斯市通过编制能源重化工发展规划,将科学确定重化工发展规模和产业布局,也是落实国家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的具体举措。2.1.5 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年,国家发改委编制了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煤化工发展的总目标是利用我国优势煤炭资源,生产石油替代产品。近期重点要缓解车用液体燃料供应短缺矛盾,发展具有竞争能力的煤路线石油化工产品,适当减少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长远要在煤资源产地建立煤化工生产基地,实施石油接替能源的战略储备。规划到2010年,形成煤化工的基本格局和石油替代产品应用体系;到2020年,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

14、较合理的煤化工产业布局。2010年前建成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装置各一套。2010-2020年间,分别建成七个各具特色的煤化工产业区,其中鄂尔多斯市被列入黄河中下游煤化工产业区,是七大规划区的重点地区。因此,鄂尔多斯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符合国家煤化工产业总体布局规划。2.1.6 自治区政府出台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2005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煤炭产品结构要由单纯生产原煤型向能源重化工型转移,加大煤炭深加工力度,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加快建设煤转电项目,积极推进煤制油、煤制甲醇和煤焦化等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煤化工项目;经过三年煤炭产品结构调

15、整,到2007年底,全自治区原煤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其中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乌海市就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阿拉善盟、包头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就地转化率达到40以上。因此,在鄂尔多斯市发展煤化工将有效推动自治区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并全面提升全区能源重化工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规模水平。2.1.7 集约化、洁净化和一体化是煤炭产业发展方向200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按照政府引导和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建设;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火力发电、煤焦化工、建材等产

16、业发展布局,要优先安排依托煤炭矿区的项目,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煤炭产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发展。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术,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程度。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采用先进的燃煤和环保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鄂尔多斯市发展煤化工实行基地化和集约化模式,并采用清洁化和环境友好技术,符合煤炭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2.1.8 石油化工原料替代近几年,世界和我国进入高油价时代,石油资源对于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制约影响

17、日益突显。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和煤化工、生物化工技术的完善,与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的竞争力大幅提高,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原料结构已经开始重大调整。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煤化工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特殊地位,发展煤化工,可减轻对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可及大地降低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原料风险。从长远看,煤化工将与石油化工并驾齐驱,煤基石油化工产品将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此外,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中心,受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限制,一些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一直依赖大量进口,如我国的乙烯、丙烯、合纤弹体和通用合成树脂的进口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因此,在鄂尔

18、多斯市发展煤化工,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瓶颈,同时还可以满足国内基础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国内产品的市场满足率,对优化我国石油化工原料路线具有重要意义。2.1.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的大量消费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承载力已经逼近极限。2004年,我国SO2的环境容量为1252万t,但实际排放量高达2255万t;工业水排放COD环境容量为800万t,实际排放量达到1445万t,远远超过环境承受限度。2004年我国SO2的排放强度为13.66kg/1000美元GDP,NOX排放强度达到16.6 kg/1000美元

19、GDP,是发达国家排放强度的数十倍。鄂尔多斯市采用清洁化煤炭加工技术和基地化发展模式,可大大降低煤化工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符合国家对能源重化工发展提出的“节能、降耗和减排”要求。2.1.10能源重化工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显能源重化工的特点是耗水量大。大型能源重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高达数千万m3,吨产品耗水在10m3以上。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22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m3。据水利部最新发布的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5330亿m3,比常年值减少8.6。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

20、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部分流域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相对丰富,通过黄河水水权转换,可增加发展煤化工所需水资源量,与其它西部地区相比,在鄂尔多斯市发展能源重化工有较强的水资源优势。2.1.11煤炭加工转化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煤化工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洁净煤气化技术(国外的Shell、Texaco、GSP和Lurgi等,国内的恩德炉和灰熔聚)、煤液化技术(CTL,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煤制低碳烯烃技术(MTO/MTP)、二甲醚生产技术和大型甲醇合成技术(规模可达到7500t/d)、焦炉气转化技术等,上述技术已全部或正在

21、实现工业化生产。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开发不仅实现了大规模生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煤转化效率,而且实现了清洁化生产,解决了煤化工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同时煤制烯烃和煤制油技术的开发,开辟了煤化工向石油化工发展的新途径,大大拓宽了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域。新技术的开发为煤碳加工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持。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将使鄂尔多斯成为世界现代煤化工的重要基地和煤化工新技术的应用基地及孵化器。2.2 规划目的编制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鄂尔多斯市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得到科学、合理、适度、协调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外部允许的建设条件,确定合理的能源与重

22、化工发展规模,确保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确定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与分工,明确各区主导产业链和核心项目,形成园区间的产业互补与互动;指导全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项目投资决策和招商引资提供依据。2.3 规划依据u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u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u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u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u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u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u 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2006);u

23、 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2006);u 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2006);u 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2000);u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u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工业园区与项目区发展的通知(鄂府发200835号);u 鄂尔多斯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鄂府发200823号);u 鄂尔多斯市公路网布局规划(20082020);u 鄂尔多斯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二一五展望(2008);u 鄂尔多斯市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2008);u 鄂尔多斯市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和

24、基础资料;u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掌握的相关技术资料和基础资料;u 鄂尔多斯市经济委员会与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签署的合同及双方确认的规划内容;u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鄂尔多斯市现场调研资料。2.4 规划原则与基本思路2.4.1 规划原则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编制原则:u 根据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和区位,适当整合园区数量。园区间各有分工,错位竞争,各具特色,协调发展;u 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自治区发展规划,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和高污染项目,为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的发展定好向;u 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园区建设较大规模的一级产品

25、,短流程,浅加工。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园区主要发展深加工产品;u 在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中,必须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低污染、低排放技术,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产品,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u 根据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合理确定能源重化工产业总量发展规模,争取能源重化工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u 充分考虑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与城市核心区的互动以及与国家能源总体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u 坚决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真正做到“减量、再用、循环”,尽量减少物料、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同时加强“废物”的资源化以及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追求

26、产业链之间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u 在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中,充分考虑煤炭资源、电力供应、煤化工产业链、交通运输(包括输送管网和出海口)及目标市场等要素资源的配置和衔接,夯实能源重化工发展基础,为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的发展起好步。2.4.2 基本思路与构想2.4.2.1 基本思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电力条件,根据环境容量、水资源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承载力,充分考虑能源重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合理适度确定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规模。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平台产品包括: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煤基烯烃、合成氨和焦炭,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加工,发展基本有机原料(甲醛、醋酸、丙烯酸及酯、苯酚丙酮

27、、双酚A、1,4-丁二醇、己二酸、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丁辛醇等)、聚烯烃等合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甲醛和聚碳酸酯等)、电石与氯碱、尿素等下游产品。鉴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产品市场容量有限,大部分产品将外运到华东和华南地区销售,煤化工产品发展主要走大规模、低成本发展战略,合理适度延伸产品链。根据交通运输(区位)、水资源、基础设施条件和开发程度等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大型能源重化工产业主要布局在鄂尔多斯市东南部地区的准格尔旗大陆新区、达拉特旗树林召(王爱召镇)、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纳林陶亥镇)、乌审旗乌审召生态化工基地(乌沈召镇)、图克新能源化工基地(图克镇)和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工

28、业园(无定河镇),西部地区的鄂托克旗(棋盘井工业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和杭锦旗(独贵塔拉与塔然高勒能源化工基地)将适度发展。围绕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由政府主导,积极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包括铁路、公路和电网等,积极协助投资商实施水权转换、水利工程建设、煤炭资源配置和输送管网等项目;能源重化工项目全部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市场化运作。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的编制注重可操作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近期项目侧重可操作性,中远期项目尽可能考虑前瞻性;同时以现有和已经启动的大项目建设为龙头,科学规划下游深加工产品;鄂尔多斯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在总量控制的前题下,在规划及前期工作期间,各基地

29、基础产品可以有部分重叠,规划项目可在具体执行中进一步优化配置和组合;规划项目建设时序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可适时灵活进行调整。2.4.2.2 发展构想根据鄂尔多斯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布局,特提出深度构筑“两大板块”,全力提升“三大功能”的工业经济发展构想。构筑两大工业板块,首先是构筑“一圈一带”大工业板块。即在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构建以康巴什新区为中心,以乌审召、图克、乌兰木伦、魏家峁、大路、树林召、塔然高勒等大型工业基地为节点,加上腹地的东胜装备制造基地和伊金霍洛旗装备制造园区等,构成一个半径在100km左右、辐射面积达3万km2的“东鄂尔多斯百公里环状工业基地圈”;同时在市域西部构建由纳林河、

30、上海庙、蒙西、棋盘井、杭锦等几个大型工业基地组成的“半月型沿河工业基地带”。二是构筑大项目集群板块,在项目上按照大型化、集约化、集群化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投资超50亿元甚至超百亿元的大项目集群板块。大基地是发展的依托,大项目是发展的载体。2008年要争取中天合创300万t/a二甲醚、建滔集团180万t/a甲醇、国投杭锦煤化工、中华煤气煤化工、神华一期IGCC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争取2009年神华煤制油一期的第二、三条生产线、新能60万t/a甲醇40万t/a二甲醚二期和伊泰300万t/a煤制油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按照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项目,围绕核心企业建设

31、卫星工厂。要实施“一业带百户”工程,即围绕一个主导产业发展大量的配套小企业。各个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配套厂家,逐步形成大企业提供财源、小企业增加就业的发展格局。提升三大功能:一是全面提升工业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功能,二是全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功能,三是全力提升工业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融通功能。2.5 规划结论概要2.5.1 建设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基地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在国家发改委编制的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鄂尔多斯市已经被明确列入黄河中下游煤化工产业区,因此建设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基地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煤国家化工产业布局。同时,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

32、视和国内外投资商的巨大关注。黄河中下游煤化工产业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交汇地,上述地区是我国少有的煤、油、气、盐等矿产资源富集区,储量大、品质优,而且组合配置条件好,具有综合开发煤电和化工产品的优势。目前,在鄂尔多斯布局有中国最有影响的神华直接法煤制油项目(第一条108万t/a生产线已经建成投投产)、伊泰间接法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在建)以及中天合创300万t/a二甲醚项目(正在进行项目前期研究工作,预计2011年建成投产)等。规划到2020年黄河中上游产业区规划建设700万t/a二甲醚,1100万t/a煤制油,300万t/a烯烃。黄河中上游煤化工产业区二甲醚产品将通过管道输送河北曹妃甸,满

33、足东部沿海地区的需要。2.5.2 鄂尔多斯将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鄂尔多斯市将挟煤炭、天然气、水权转换、土地、能源、物流与区位等诸多比较优势,走集约化和基地化发展模式,通过科学、合理、优化配置关键要素资源,建设能源重化工产业群带,在世界级煤制油、二甲醚等大型能源重化工项目带动下,鄂尔多斯市必将发展成为世界能源生产与供应之都,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重要生产基地,并成为我国未来能源重化工发展的火车头和典范。进入21世纪,能源供应持续紧张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常态和重要特征,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国家“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

34、划以及蓬勃兴起的煤化工时代的来临,使得煤炭和天然气富集的鄂尔多斯市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2.5.3 鄂尔多斯发展能源重化工拥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2.5.3.1 鄂尔多斯的优势条件分析u 煤炭资源优势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煤炭主要资源地和生产基地,全市8.7万km2的土地上,含煤面积约占70%,境内拥有准格尔、东胜和卓子山三大煤田。目前鄂尔多斯市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501亿t,预测远景储量10000亿t。其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的2/3。因此可以说鄂尔多斯市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煤炭资源和生产中心。三大煤田现已探明储量为1240亿t,其中全市受到采动的普查以上煤田以及浅部区储

35、量约占175亿t,规划而未动用储量(普查以上)达498亿t,覆盖较深的东胜煤田普找区(包括乌兰希里普查区118亿t,杭锦旗塔拉沟地区40亿t埋深400m)有571亿t。鄂尔多斯大部分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厚度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因此,在鄂尔多斯发展煤化工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u 能源优势煤化工属典型的重工业,总体能耗较高,对电力需求量较大,同时要求提供较低的电价。国家已经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电力建设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预计到到201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kw,届时尔多斯电力供应不仅数量上有可靠保证,同时在电力价格上也有较大优势,为煤化工

36、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竞争基础。u 水资源优势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列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首批启动项目。通过勘查,已探明全盆地地下水补给资源总量为105亿m3/a,可采资源量为58亿m3/a。项目圈定出161处地下水水源地,其可开采资源总量为22亿m3/a。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和黄河水权转换,预计到2010-2015年期间,鄂尔多斯市可利用水资源量将达到23.72亿m3,其中黄河水7.0亿m3,地表水5.1亿m3,地下水10.32亿m3,黄河水权转换1.3亿m3。基本可满足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近期和中期建设的水资源需求。u 成本竞争优势由于鄂尔多斯市人口密度较低,可利用土地资

37、源较多,土地开发成本较低,对环境和农田影响小,因此有利于降低大型煤化工基地和大型煤化工生产装置建设费用。此外,鄂尔多斯发展煤化工靠近煤产地,加之煤炭开采成本低,因此煤价低廉,能源费用和劳动力成本都较低,因此生产出来的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u 投资环境优势由于鄂尔多斯市在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等方面具有较大比较优势,投资环境较好,地区竞争力较强,投资吸引力大。目前一些国内外大型投资商纷纷投资鄂尔多斯煤炭产业和煤化工产业,并且在大型煤化工项目建设方(甲醇、二甲醚、煤制油和煤制低碳烯烃等)进展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u 运输条件在铁路运输方面,南北方向的包神铁路由北到南贯穿整个鄂尔多斯

38、地区,北部与西部国家东西向干线隔河相望,包兰铁路线在鄂尔多斯市境内有杭锦旗的巴拉贡站、鄂托克旗碱柜站。包头至西安通道新建包神双线电气化铁路也于2005年底开工建设,新包神铁路线建成后,将使鄂尔多斯南部直通延安西安和陇海线连接;东部有神华煤炭专用铁路线神朔线与朔黄线,是我国中北部一条重要的铁路线;南北方向的呼和浩特准格尔旗铁路也在紧张建设中,东西方向既有大同准格尔东胜铁路运营正常,煤炭运输量逐年增加,东胜乌海铁路线以于去年底开工建设。此外,目前正在规划建设液体化工品外输管道,届时将极大地巩固鄂尔多斯市在发展煤化工方面的优势。综上所述,由于鄂尔多斯发展煤化工拥有上述独有的竞争优势,在能源重化工基地

39、的建设方面具备极为有利的条件。2.5.3.2 鄂尔多斯拥有较强的重化工产业竞争力煤化工是技术、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能源、水资源的消耗较大,对资源、生态、安全、环境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能源重化工产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煤炭资源供应稳定性、煤炭价格、能源价格、水资源、土地资源、人才与研发和投资环境等要素。与国外和国内东南部地区和相比,鄂尔多斯市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具有煤炭资源、石灰石资源、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电力和区位方面的比较优势,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下表是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情况。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情况序号项目鄂尔多斯市华东与华南地区1

40、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总量规模较大,供应稳定,开采成本低,煤质较好。远期还可进口蒙古煤炭。煤炭资源较较少,所需煤炭大部分依靠外调。2煤炭价格,元/t100-150300-5003能源供应电力供应充足,可满足能源重化工发展需求。电力供应紧张。4能源价格(电价),元/度0.30-0.45,价格较低0.50-0.65,价格高5水资源供应水资源相对丰富,通过黄河水权转换,可增强供水能力。水资源短缺。6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较为宽松,基本不占农田和耕地。土地开发成本低。土地资源紧张,供求矛盾大,土地开发成本高。7交通运输铁路和公路运力比较紧张,瓶颈较大。没有水路运输。运输条件较好,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发达

41、,交通方便。8环境保护环境容量空间较大。大气和水体环境容量有限,治理情况较好。9市场容量小大10物流费用中西部较高,东部地区物流费用更高。低11煤化工产品成本,元/t(以甲醇为例)800-8801100-126012人才与技术力量人才不足,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专业人才多,技术力量强。13研发与人才培养研发基础薄弱,专业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少。研发基础强,有专业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少。14投资环境较好。好。15综合评价煤化工综合竞争力较强。煤化工综合竞争力较差。2.5.4 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目标根据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交通运输能力、煤炭资源量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确定鄂尔多斯

42、市煤化工产业“十一五”发展目标是:甲醇规模达到180万t/a;二甲醚规模为470万t/a;煤制油规模为500万t/a;煤制烯烃规模为60万t/a;焦炭规模为300万t/a。在“十二五”期间,随着煤化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采用节能、节水和清洁环保生产技术,使三废排放量与鄂尔多斯市环境容量和水资源量保持平衡,从而确保鄂尔多斯市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主要煤化工产品发展目标是:甲醇规模达到445万t/a;二甲醚规模为1540万t/a;煤制油规模为1000万t/a;煤制烯烃规模为250万t/a;焦炭规模为600万t/a。下表是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发展规模目标。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规模目标

43、序号产品名称能源重化工规模,万t/a“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1甲醇1804452二甲醚47015403合成氨301604煤制油50010005MTO602006MTP0507焦炭3006008发电装机容量,万kw10001500预计到2010年,鄂尔多斯市甲醇产能约占全国的10%,二甲醚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60,煤制油约占全国的80。届时鄂尔多斯市主要煤化工产品规模将占据国内主导地位。2.5.5 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产业布局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的产业布局要充分体现基地化、集约化和大型化,力求做到“六个一体化”,重点发展:准格尔旗的大路新区;乌审旗的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工业园、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和图克

44、新能源化工基地;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重化工基地;达拉特旗的树林召经济开发区。适度发展:鄂托克旗的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和棋盘井工业园;鄂托克前旗的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乌审旗的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杭锦旗的独贵塔拉和塔然高勒能源化工基地。下图和下表是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布局情况。2.5.6 “十一五”重点推进的大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建议鄂尔多斯市重点抓好和推进一批建设条件落实、具有标志性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神华集团的500万t/a直接法煤制油项目和伊泰集团48万t/a间接法煤制油示范项目、新奥集团40万t/aDME项目、山东久泰公司30万t/aDME项目、蒙大公司40万t/aDME项目以及

45、中天合创公司300万t/aDME大型二甲醚项目、内蒙古汇能16亿Nm3/a煤制天然气、大唐国际电力50万t/aMTP项目和香港建滔公司60万t/aMTO项目。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布局情况单位:万t/a序号地区名称甲醇二甲醚煤基烯烃(MTO)煤基烯烃(MTP)合成氨煤制油焦炭“十一五”期间1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鄂旗蒙西镇)2002棋盘井工业园(鄂旗棋盘井镇)1003树林召经济开发区(达旗树林召镇)40604上海庙经济开发区(鄂前旗上海庙镇)1005准格尔旗大路新区(准旗大路镇)70130302006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工业园(乌审旗)401007乌审召生态化工园(乌旗乌审召镇)1358乌兰木伦

46、重化工基地(伊旗乌兰木伦镇)70100300合计18047060030500300“十二五”期间1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鄂旗蒙西镇)4002棋盘井工业园(鄂旗棋盘井镇)502003树林召经济开发区(达旗树林召镇)240604上海庙经济开发区(鄂前旗上海庙镇)20060505准格尔旗大路新区(准旗大路镇)10030050605006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工业园(乌审旗)165600807乌审召生态化工园(乌旗乌审召镇)1358乌兰木伦重化工基地(伊旗乌兰木伦镇)180200500合计44515402005016010006002.5.7 能源重化工重点规划项目鄂尔多斯市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一批煤制油、煤基烯烃、煤基二甲醚、煤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