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02334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 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1你在河岸那头,好似决绝的回望,笑回我的多情。陈年的杜康啊,解不了三千年的忧,却酝酿了三千年的期待,纯而烈,心里的话带着酒香,醉不了你的芳心,爱的呢喃是那么的甜蜜哦。入腹三千杯,湮灭几世愁,却只是换回了你的一个字。三千年的寤寐求之,三千年的辗转反侧,琴瑟未调,钟鼓未敲,冷了千年明月,成万世沧桑,也许,某一天,突然想再听一听那欢快的曲子,爱情的旋律呵,有了一种感动,如潮起,飞涌于天际,漫舞于山崖,有一种刻镂心肺的感动源自亘古的记忆。尘封了吧,追求了三千年,我是你温柔劝退的潮,不断地清洗着别人走过的成双成对的幸福,却使我更加坚定了三千年的信

2、念,让我一次一次的在你的面前大声宣誓海枯石烂的永恒,更让我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然而,还是换不回你的两个字。蔚海蓝天,潮起潮落,浩渺苍穹,物换星移,唯一不变的是隽永的情怀。那斑驳的倩影,是天空对大地的承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是我对你的承诺。发乎情而止乎礼,但我仍有“万千军马吾往”的胆识,却从时间的风里搔首踟蹰,揣测着你的芳心为谁开放,情意徘徊的我,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梦幻,我乐意想象,当雍容高贵的你出阁时,我喂好迎亲的白马,踏过万花丛,做那最幸福的新郎。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2“同学们要多背诵一些优秀古诗词,长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

3、诗歌总集,就有大量的优秀古诗词,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是真实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有感而发。诗经中大量的诗句,因其美好,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而被世人不断引用。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爱情诗篇。诗中的男子,遇见心仪的女子,却顾虑重重,羞于开口。他沉浸在爱的幻想中,这种爱,朴素而纯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以求”、“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等成语均出自于关雎。相反,诗经中的另一篇氓,则反映了一个女子刚烈果断的性格,以及对爱情的失望之情,诉说了婚姻的悲剧。“夙兴夜寐”、“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等成语就出自于氓。诗经中自然

4、不乏描述战争的诗,最为典型的就是击鼓一诗,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厌战的情绪。诗中的男主人公曾与妻子发誓白头偕老,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这美好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多么真挚的承诺,却只能叹息“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或许这只是一个士卒的心声,却表达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安定的向往。“百善孝为先”,诗经中描写孝顺的也有很多篇,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南方吹来的暖风,温暖了万物,滋润着成长,这是母亲无私、不辞辛苦的品质啊!幼小的孩子在母亲抚养下健康成长,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功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到了老年,虽然有七个子女,却无人尽孝,让人对母亲深表同情,鄙视这不孝子女,让我心灵震撼,感悟孝顺不能嘴上说说,要实实在在行动。诗经中,还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夙夜在公”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都让我受益匪浅,学有所用。深读诗经,让我感受到它不仅是诗歌总集,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活字典,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千古流传的话,几乎被每个人熟知。大到年至古稀的老人,小到四五岁的孩子。在我们的意识中,这似乎是一句撩妹的句子。然而,这

6、句话出自的诗关雎,它背后所蕴含的诚挚感情却是令我意象不到的。在这首诗中,处处体现了一个君子对淑女的爱。“钟鼓乐之”中钟鼓是在婚礼中所使用的乐器,这说明君子对淑女有着一份认真、负责的爱。我无法想象,穿梭到至今两千多年的年代时,人与人之间便有如此忠贞、纯洁的爱情。正是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为之着迷。我似能看到君子思念淑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场景,我似能想象,君子与淑女大婚时,十里红妆的场景,我似能想象他们婚后琴瑟和鸣的场景。但我无法想象,究竟怎样的的女子才能得到这样的爱?诗中甚至没有一句描写她的外貌。一份不掺杂任何目的的爱,是现代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啊!有且仅有一个他她,在如今

7、似乎很难遇到了。许多人趁着年轻谈了许多场恋爱,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可能是为了疯狂罢。每次走在街上,看见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情侣我不会觉得羡慕。相反,我却十分羡慕一对满头银丝的夫妇。我想,能在对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一起走到两鬓斑白时,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们经历了一切考验,到最后,相依为伴。这样的一份细水长流的爱情,难道不比年轻时一场短暂的爱情更加动人心魄吗?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遇见一个如关雎里的君子一样的人。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4关雎是诗经诗的.开篇,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的时间,古人就只选送了305篇诗歌,流传给后人,平均1.98年才出一首,所以,诗经是所有诗文文化的源头,这个评

8、价一点也不为过了。古人,要想成为文化人,甚至只要你有点读书的理想,就必读诗经。今日,时光静好,就拿出一本诗经,以前从来看不下去10篇。最近想读这本书,是因为读了南怀瑾的书,也看到许多成功人士都从古文化经典中寻找到了为人处世,工作生活的智慧,就突然觉得是时候该静下心来读书了。诗经第一篇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关雎,诗经那么重要,那么,关雎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那么,为什么编者会把众多的国风中的这篇放在开头呢?首先,我们说说,风雅颂,为何把风放在开头,而不是颂。风是采集民俗歌谣的诗篇,也就是老百姓在平时劳作时,用于娱乐抒情的歌。劳动人民是智慧的源泉,是国家的主体,反正,百姓就是很重要,兴亡都取决于他们。他

9、们的所思所想自然要放在第一位。那百姓的思想很多,为何又把这篇追求爱情的诗歌放在第一呢?爱情是人最基本的高尚情怀之一。因为它的对外性和可变性及专一性,所以爱情常成为折磨人又让人欲罢不能的东西。亲情和友情则不会这样。大家看了国风就知道,很多关于女子出嫁男子娶亲,婚姻变化,思念征人的诗,其实皆源于爱情。有之,福也,乱之,祸也。很多错误的决定,冲动的惩罚,当然也有成功的动力,都源于爱情,所以,把男青年追求心怡女孩的诗放在开篇,符合人性人情。有好学的小伙伴,就会问,为什么不把一篇爱得热烈的诗歌,比如桃夭?我想这就是诗经表达情感强度上的一个标杆,也是诗歌表达情感的一个限度,哀而不伤,关雎中男青年得不到自己

10、的爱情,没有撕心裂肺地哭嚎,没有怨恨报复放弃,而是,即使我转转反侧很难受,但是我还是对自己的爱情充满向往,好,姑娘你暂时没答应,没关系,我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就是我要弹着琴瑟来取悦你,我要敲着钟鼓取悦你,直到你答应嫁给我。是不是很理性很克制,这就是表达感情的最佳状态了,伤心有个度,悲观有个度。同样的,高兴有个度,愉悦也有个度。这就诗歌的美。写出来,唱出来都令人陶醉。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1、对于关雎,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的一同认知中,这一首爱情诗是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第一组便是关雎,朱熹说:“雎鸠,水鸟”,“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雌雄相依,“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关雎雌雄成双,在水中的陆地上和鸣,自然能够引起求女君子的同感。对于自己的心上人,他朝思暮想,但却只能远观,不能领回家。第二组是采择荇菜。如果水里的荇菜非常繁茂,就必定引来附近的女子采摘。其中的一位,便是这君子看中的淑女。我想,此时此刻,君子一定希望自己可以化身荇菜,被淑女采去,那么,这是多美的事情。第三组是君子求女,这便是关雎和采摘荇菜后最重要的含义。关雎,是耳中所听;荇菜,是眼中所见;求女

12、,才是君子心中所思。可爱情往往并不顺利,“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心意未能如意,追求未能如愿,日夜心头在牵挂。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以成眠。诗经的美感,是原汁原味的,不加修饰的。读着它,如同穿越到几千年前,被锁定在记忆中的山野乡村城市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男情女家,婚丧嫁娶,民间闲话,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如此的真实。这些都真真切切的存在过,真真实实的发生过。读诗经,让我感受到文字的精致之美。诗经,还充满了音乐性。字里行间里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让我仿佛听到了远古歌谣的合唱,字字句句,重重叠叠,色彩斑斓,如浪般,又如细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有两大源头,一为楚辞;一为诗经。

13、诗经则不同于楚辞的浩浩乎奔泻而下,翻开诗经就好似闻到了百年老酒开坛后飘荡千年醉人的醇香,优雅轻扬。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采诗官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和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一起,构成了今日的诗经。它让我们看到了、感知到了几千年前的故事,透着文字,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先秦时代,他们坦然率真,他们爱憎分明,才能使简简单单的词句落在心里。没有格律限制,不讲究遣词造句,因为这份不加雕琢的天然,不矫饰,不刻意,读起来让人欢喜。所以这份真诚的天然仪态,便是诗经最大的宝藏。观看诗经关雎的精选个人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