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精品实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精品实用课件.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此外他还广泛游览,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武帝天汉三年(前),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自此发愤著史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 记,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 表,8 书,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
2、。,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1.缪贤2.肉袒负荆3.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4.列观5.礼节甚倨6.睨柱,mi o 姓氏,tn,j 傲慢,n斜看,gun 建筑物的一种,fu 同“否”,缪公汤镬盆缻渑池 左右皆靡 不怿,m 同“穆”即秦穆公,hu 古代煮食物的大锅,fu瓦制的打击乐器,min,m退却,y 高兴,避匿相如虽驽舍相如广成传,n 躲藏,n 愚劣、无能,zhun招待宾客的馆舍,文章思路,思考: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第1-2段:廉蔺简介 第
3、3-13段:完璧归赵 第14-16段:渑池之会 第17-21段:将相和(负荆请罪),第一 部分,1、掌握加点的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2、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重点字词句,分析如何写人物,出场身份:一贵一贱课文介绍:一详一略文章开头与一般传记写法相同,介绍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为什么详略各异?,介绍廉颇,突出他的“以勇气闻于诸侯”。为下文写秦国虽无礼,终不敢对赵用兵以及廉颇居功自傲作了铺垫。介绍蔺相如,则显出他出身低贱,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介绍廉颇较详;
4、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对比鲜明,为下文两人矛盾的产生埋下伏笔。,完璧归赵,第二部分,1、解释加线字意义并翻译句子。使人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欲予秦,恐不可得,徒见欺。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指出句式的特点。,1、求人可使报秦者。2、王问:“何以知之?”3、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5、徒见欺。6、今君乃亡赵走燕。,蔺相如是如何出场?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宦者令缪贤
5、说的一件往事,借人物的话出场的。体现了蔺相如的性格:见识卓越,胆量超人。侧面烘托的手法。,1.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 无人,臣愿奉璧往使3、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可予不?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完璧归赵:西入秦:名作状,向西。,第三段,重点词句,“否”,“使承担”,倘若,捧着,“使完好”,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
6、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译文五,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译文六,二、完璧归赵,开端(2-3):强秦索璧赵王求使缪贤举蔺奉璧出使,指示 布衣大王必欲急臣 必:急:,古:平民今:布衣服,第四段,重点词句,古:指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命令,倘若,使动,
7、使发急 逼迫,相如奉璧奏秦王(古义:呈献;今义:演奏或取得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以:而,表承接示:给 看。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乃前曰:前:名作动,上前。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 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相如因持璧却立:因:趁机/于是。却:后退几步。,秦贪,负其强:负:凭借,倚仗。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以:因为。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堂。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作动,尊重,敬畏今义:严格),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
8、,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译文七,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译文八,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
9、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译文九,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秦国不合礼数: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以城换璧,秦并未占便宜,谈不上胜利,用不着欢呼。秦王表现出对赵使者的轻慢无礼,不尊重外臣,因此相如断定秦王“无意偿城”,第五段睨 辞谢:舍蔺相如广成传度du:衣褐:亡:,重点词句,n,委婉道歉,动词,安置住宿,揣测,y 动词,穿,逃走,秦王恐其破璧:破:形的使动,使破。乃辞谢,固表:谢:道歉。固:坚决。召有司案图:案:通“按
10、”,审察,察看。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度:估计、揣测。特:只,只是。详为:假装作,详:同“佯”假装。,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宜:应该。设九宾于廷:宾:同“傧”,傧相。臣乃敢上璧:乃:才。上:献上。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传:宾馆。相如度秦王虽斋:虽:即使。乃使其从者衣褐:乃:于是,就。衣:穿。从径道亡:亡:逃走。,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译文十,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
11、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译文十一,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译文十二,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以赵王的谦诚来批判秦王的傲慢、不讲信义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
12、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二、完璧归赵,经过(4-5):章台斥秦持璧胁王从者归璧,第六段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见欺于王:间至赵矣:孰计议之:秦王因曰:不如因而厚遇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重点词句,介宾后置,宴请,被动句,名词状语,从小路,“熟”,仔细,于是,就,趁机,趁此,名词状语,在朝廷,使动,“使 完毕”“让回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或:有的人。引:拉。去:离开。,重点词句,既:已经。赵王以为贤大夫:以之为:认为是使不辱于诸侯:被动句。使:出使。于:被。秦亦不以城予赵:以:把。予:给。拜:授予官职,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
13、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译文十三,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译文十四,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
14、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译文十五,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到底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译文十六,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暗
15、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为“渑池之会”伏笔。“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秦伐赵,拔石城:伐:攻打。拔:攻下,夺取。明年,复攻赵:明年: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复:又。,重点词句,第八段,赵王使使者告赵王:使:派遣。使:使者。欲毋行:毋:不。示赵弱且怯也:示:显示,显得。以绝秦望:以:来。绝:断绝。,重点词句,第九段,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
16、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译文十七,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译文十八,重点词句,第十段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窃闻:窃:私下里。前书曰:前:名作动,上前。书:名作动,写。请奏盆缻:缻通“缶”。不许:许:答应。于是相如前进缻:于是:在这时。前进: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因跪请秦王:趁机,趁势。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杀相如顾召赵御史:顾:回头。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以:把。寿:名词作动词,
17、敬酒,献礼秦王竟酒:竟:结束,完毕。,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不肯敲击瓦缶。,译文十九,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
18、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译文二十,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译文二一,三、渑池之会,开端(8-9段):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经过(10段):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缻,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
19、的代价。,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酣“秦王饮酒酣”中的“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寿“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中的“寿”写出秦王的贪婪和霸道。,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A逼秦击缻。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B扬献秦都。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
20、城之上。,“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重点词句,第十一段既罢归国:既:已经。罢:结束,完毕。以相如功大:以:因为。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第十二段,重点词句,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是;以:介词,凭,凭借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素来。宣言曰:扬言;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已而:过了些时候。相如引车避匿:掉转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的原因 今:因果关系连词。去:离开。事:侍奉。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表比较,和比,比怎么样。顾吾念之:顾:只是,
21、不过。,第十二段,重点词句,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叱:呵斥。徒以吾两人在也:徒:只是。以:因为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先:以 为先。后:以 为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终于,最终。交:动作名,朋友。刎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
22、每逢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译文二二,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译文二三,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
23、?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译文二四,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译文二五,四、将相和(负荆请罪),开端:相如位高 廉颇恃功经过:相如不争:称病于朝引车避匿 力说舍人:秦廉之比国急私仇结果:负荆请罪刎颈之交,1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外交家和政治家2廉 颇:自高自大、
24、心胸狭窄、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有一定政治头脑,知错能改、坦率真诚的将军形象)。,四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积累成语,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布衣之交 刎颈之交 价值连城,出自本文的成语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2、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愤怒之极。3、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本文指百姓之间的交往。4、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诚恳认错,请求责罚。5、刎颈之交:刎颈:割头。交:交情,友谊。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字词音义,缪贤,肉袒,(mi o 姓氏),(t
25、n 脱去上衣,露出肩膀),(j 傲慢),(n斜看),可予不,列观,(gun 建筑物的一种),(fu 同“否”),甚倨,睨柱,渑池(min地名),缪公(m 同“穆”即秦穆公),汤镬(hu 古代煮食物的大 锅),孰计(sh 同“熟”仔细),盆缶(fu瓦制的打击乐器),颈血(jng 脖颈子),不怿(y 高兴),皆靡(m 退却),字词音义,避匿(n 躲藏),衣褐(y h 穿着粗布衣服),虽驽(n 愚劣、无能),案图(n 同“按”审察、察看),诈 佯(yng 装作),传舍(zhun招待宾客的馆舍),字词音义,通假字,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堂。如有司案图。“案”通“
26、按”,察看,查明。,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人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通假字,以 1)凭借:以勇气闻于诸侯 何以知之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2)拿、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空言求璧 3)目的连词译为“来”:宁许以负秦曲/以绝秦望/以戏弄臣4)把:欲以击柱/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或“而”)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5)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认为: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2、之,伐齐,大破之 秦昭王闻之 即患秦兵之来 均之二策 秦王度之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代词
27、代“齐国”)(代词“赵得楚和氏璧”)(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代词 这)(代词)(助词 的),3、因,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因跪请秦王,(连词 表承接 就、于是)(介词 趁机,由此)(介词 经由、通过)(介词 趁机),4、于,以勇气闻于诸侯 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归璧于赵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介词 在)(介词 表被动)(介词 和、跟)(介词 到)(介词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5、乃,今君乃亡赵走燕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副词 竟然)(副词 就),孰 1)仔细:惟大王与群臣孰计之 2)谁,哪一个: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6为 1)做,担任
28、:拜为上卿 2)认为: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4)结交: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5)演奏:秦王善为秦声 6)替:秦王为赵王击缻 7必 1)一定:大王必欲急臣 2)如果:王必无人,而 夫秦强而赵弱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表假设,如果),(表转折,但是),(表承接),(表并列),顾 相如顾召御史书曰 顾野有麦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莫我肯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后于赵者,(回头看环顾),(顾惜、顾念),(拜访、拜见),(回头),(只不过),一词多义,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
29、,肉袒负荆,(倚仗,凭借),(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承担),(背着),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幸 而君幸于赵王 则幸得脱矣 而君亦幸赦臣,(延请),(拉),(牵,拉,引申为掉转),(宠 幸),(幸而,幸好),(侥 幸),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求人可使报秦者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乃使其从者衣褐/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派),(出使),(让),(使臣),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慕君之高义也,(只是,只不过),(白白地),计 1)计策:计未定 2)打算:窃计欲亡走燕 3)商量:廉颇
30、蔺相如计曰,从 1)跟从: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2)听从:臣从其计 3)由,向: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奏 1)呈献、进:相如奉璧奏秦王 2)演奏:请奏瑟见 1)被: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接见:于是王召见 3)看到:望见廉颇,书 1)书信:使人遗赵王书 2)国书:拜送书于庭 3)写:秦御使前书曰 10遇 1)见面: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2)款待,对待:不如因而厚遇之,闻 1)闻名,出名:以勇气闻于诸侯 2)听说:廉颇闻之 12令 1)长官:宦者令缪贤曰 2)让:故令人持璧归,急 1)逼迫(形作动):大王必欲急臣 2)危急(形作名):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5示 1)给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2)
31、显示:示赵弱且怯也,立 1)站:相如因持璧却立 2)马上:赵立奉璧来 17上 1)上面,上边: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2)向上:怒发上冲冠 3)进献:臣乃敢上璧 18请 1)请求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请允许我:臣请完璧归赵,词类活用,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穿;怀揣)相如前进缶(走上前)怒发上冲冠(向上竖起)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名词作动词 向人进酒或献礼)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名词动词,词类活用,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廷上)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名词状语,词类活
32、用,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 回去)大王必欲急臣(使急,逼迫),使动用法,词类活用,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意动用法,词类活用,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容词作动词 尊重)未尝坚明约束者也:坚守、恪守,形容词动词,古今异义,1、窃计欲亡走燕,(古义:跑;今义:行走),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义:尊重;今义:严格),3、相如奉璧奏秦王,(古义:呈献;今义:演奏或取得),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5、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6、宣
33、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动词;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7、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8、位在廉颇之右,(古义:上;今义:与左相对),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亲,指内亲,父母兄弟姐妹等;戚,外戚,母系或妻系的亲属。“亲戚”一般指内亲,有时也指外戚。今义: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比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的原因 今:因果关系连词,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表判断)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也”表判断)我为赵将。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为”表判断
3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者也”表判断),特殊句式,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使不辱于诸侯。(“于”表被动)拜为上卿 拜,(被)授予官职,特殊句式,倒装句,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句=以何知之)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求可使报秦之人)拜送书于庭。(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庭拜送书),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和相比更(形容词)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以者也的原因是(或
35、)是因为(因果判断句)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独哉?难道吗?,特殊句式,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如果(我们)要把(和氏璧)给了秦王,秦国的城恐怕(还是)得不到的,(我们)就白白地受骗了。,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和氏璧),以此来使秦国承担(不给赵国城池而)理亏的责任。,4.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译: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害了强大的秦国(对我们)的友好感情,(这是)不应该的。,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这是因
36、为我们)尊重大国(并且)以此来表示(我们的)敬意啊。,6.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译:(秦王)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使蔺相如住在广成宾馆中。,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臣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8.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译: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应当被处死,我请求(大王)允许(我)去受烹刑。,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但是我想到,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呀。,10、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各人的私怨放在后面。,四、翻译分析全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37、。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拜,授予官职,者也:判断句的标志。,宦者令:宦官的首领。,舍人:有职务的门客。,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
38、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地受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遗(wi):送。,见:被,表被动。,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求可使报秦之人”,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根
39、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何以:以何,凭什么。,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现在您竟是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国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
40、收留您,反而会把您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于”,表被动。,乃亡赵走燕:乃,却,竟然。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宜:适宜。,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说:“秦王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
41、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了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可是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可是秦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不(fu):同“否”。,曲:理屈,理亏。,以:相当于“而”,连词表目的,来。负:使动,使担负,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说:“大王果真找不到合适的人,我愿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泰国的城划给了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留在秦国;城不划给
42、赵国,我请求你允许我将璧完整无损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必:假如,如果,请:副词,请允许我,请让我。完,使动用法,使完整,使完好,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补偿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奏:进献,传以(之)示美人:示,给看;美人,秦王的姬妾。,瑕:玉上
43、的斑点或裂痕,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蔺相如于是捧着璧后退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取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却:后退,怒
44、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帽子。形容极其愤怒。上,向上竖起。,悉:全部,所有。,逆:拂逆,触怒,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于是赵王就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上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我又把和氏璧取回来。大王如果
45、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叫做斋戒。,拜:行叩拜礼。书,给秦王的回信庭,同“廷”,朝堂,严:尊重,敬畏。修敬,致敬,急:使动。使发急,译为“逼迫”,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拿它去撞击柱子。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向他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这样做,同时召来职有专司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划给
46、赵国城,实际上不能到手,就对秦王说:,睨n:斜视。,辞谢:婉言道歉固,坚决,有司:职有专司的官吏。案图:查明地图。“案”,同“按”,都:城。,特:只是。,详为:假装作。“详”,同“佯”,,“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和氏璧是天下公认宝贝,赵王敬畏(大王)(担心因和氏璧而影响赵国和秦国的关系),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
47、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安置蔺相如住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派他的随从穿上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设九宾:一种外交上最隆重的仪式。有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宾,同傧。,舍:安置传zhun:宾馆。,衣y褐h:穿上粗麻布短衣。谓装作平民,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
48、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带着譬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缪公:即秦穆公,秦秋五霸之一。秦从穆公起开始强大,到昭王共二十二君。“缪”,同“穆”。,坚明约束: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信约。,见于:表被动,间jin:抄小路,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再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者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着璧不给而得罪大
49、王呢?我知道欺骗了大王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大臣们仔细商量这件事。”,就汤镬hu:接受烹刑。就:承受。汤:沸水。镬,大锅。,孰:同“熟”,仔细,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秦王和大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人想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因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完成了
50、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而:连词,表修饰。嘻:苦笑声。,毕、归:使动用法。,因而厚遇之:趁机优厚地款待他。因,趁机,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能不被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这以后)秦国也没有把那些城给赵国,赵国也到底没有给秦国那块和氏璧。,既:已经,在之后。,于:表被动。,拜:授予官职,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后来,秦国攻打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