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467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二.ppt(1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概论 5-1 建筑企业概述,5.1.1 建筑企业的概念建筑企业是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它既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建筑产品的经营者。作为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首先,企业必须是经济组织。所谓经济组织,是指从事有关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组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是 生产企业,其中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是 建筑企业;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是 工业企业;从事流通活动的是 商业企业等等。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既有别于其它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有别于执行国家经济职能的经济管理机构,更有别于国家的政权机关或行政组织。,其次,企业必须是盈

2、利性的组织。有些经济组织虽然从事生产、经济活动,但不是盈利性的,这样的经济组织就不能叫做企业。构成企业的根本标志是盈利,只有实行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才是企业。最后,企业还必须是经济法人。经济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按有关法律规定行驶法定权力、履行法定义务的社会经济组织。它的设立必须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给营业执照,在法律上取得“法人”地位。它能独立对外,独立地与其它经济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契约,法律要保护它合法的经济权益,同时它也直接承担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责任。,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有独立组织生产和进行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资格,能独

3、立对外签订合同并具有法律效力;2.有与承担施工任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3.有与承担施工任务相适应的生产机具和流动资金,并在银行开设帐户,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核算单位;4.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经济核算办法,能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5.有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手段和设施。,5.1.2 建筑企业的责、权、利,现代企业制度的四项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因此,明确建筑企业的责任、权限和利益,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5.1.2.1 建筑企业的经营权 5.1.2.2 建筑企业的盈亏责任,5.1.2.1 建筑企业的经营权,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转换经营

4、机制实施办法明确规定 建筑企业 享有14项 经营权:生产经营决策权;建筑产品、劳务承包定介权;产品销售权;承包工程所需物资采购权;对外经营权;投资决策权;自主支配和统筹使用资金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在这14项权利中,主要是下述5项:A 生产经营决策权B建筑产品、劳务承包定价权C 对外经营权 D 投资决策权E 劳动人事和工资奖金分配权,A 生产经营决策权,这是增强建筑企业活力,实现企业自主经营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客观要求。B 建筑产品、劳务承包定价权建筑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然要进入市场,

5、通过投标竞争,承揽工程任务,承发包双方通过签订合同确定建筑产品、劳务承包价格。建筑产品的价格由生产建筑产品的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一样享有定价权。C 对外经营权建筑企业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参加两个市场的竞争。凡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具备的,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享有对外经营权:可以直接在境外承揽工程,提供劳外,出口建筑材料设备,进口自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未获得对外经营权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对外代理企业,并有权参与同外商谈判。,D 投资决策权建筑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专职的独立法人和经济实体,为了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在下述三方面扩大了投资决策权:

6、一是企业投资权限,主要依据企业自身的投资能力确定;二是鼓励企业用留利增加新的投入;三是强化投资责任。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投资决策失误,致使企业财产遭受损失的,主要责任者要分别承担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E 劳动人事和工资奖金分配权 在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和企业职工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企业工资总数应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减而增减。按照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原则对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作了新的规定。,5.1.2.2 建筑企业的盈亏责任,建筑企业在享有充分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负有相应的盈亏责任:a.企业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厂长(经理)对企业盈亏负有直接责任,职工按照企业内部责任

7、制,对企业盈亏负有相应责任。b.企业以国家负有上交利润、歉收自补的责任。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未完成上交利润任务的,应当以风险抵押金、工资储备基金、留利补交。实行租赁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实行歉收自补。c.企业有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国有资产和企业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d.企业承担分配约束责任。企业必须建立分配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坚持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必须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收入增长幅度必须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增长幅度的原则,并建立工资储备基金制度。,5.1.2.3 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本核算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由于企

8、业经营的差别,经营业绩也有差别,经济效益各有不同。为了打破企业经营不分好坏吃国家“大锅饭”的不合理状况,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先进企业,鞭策落后企业,并允许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存在差别。这样,就能促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获得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经营权力、盈亏责任、经济利益之间,盈亏责任是核心,经营权力是尽责的保证,经济利益是尽责的体现。企业应使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得其所。,5.1.3 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的途径,5.1.3.1 企业素质的概念 企业素质 是指构成企业各个要素的

9、质量,是生产力诸因素通过人的科学管理作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能量的综合反映,即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组织等各种因素有机给合所形成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企业素质 主要由企业内部的劳动力、机械设备、资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 各种因素所决定。企业的外部条件,如材料供应、交通运输等因素对企业素质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5.1.3.2 企业素质的内容 企业素质包括 内在因素和外在表现 两部分,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外在表现取决于内在因素的质量。A、企业素质的内在因素 B、企业素质的外在表现,A 企业素质的内在因素,a.人员素质,是指企业劳动者个人的素质和劳动集体中协调配合、综合发挥

10、的程度。它包括领导素质和职工素质。领导素质是关键,职工素质是基础。b.技术素质,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条件的综合。它包括硬技术素质(机械装备水平)和办技术素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能力)。c.管理素质,是指企业经营管理功能的综合能力。它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素质。管理素质影响着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生产经营综合发挥的程度。,B 企业素质的外在表现,企业素质的外在表现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a.竞争能力,是指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成本、施工工期、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和社会信誉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水平及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b.应变能

11、力,是指企业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冲击的适应能力。c.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取得合理盈利能力。d.技术开发能力,是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开拓新市场,创造新的施工水平与管理水平的能力。e.扩大再生产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改善管理、挖潜、改造,依靠自己的财力、物力、人力,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增强施工力量,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5.1.3.3 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的途径,企业素质 主要由 企业的 内在诸因素所决定,与外在条件亦有牵连,因此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的途径,从根本上说在于:1、提高企业劳动者的质量,要从培养

12、大量合格人才入手。职工的个人和集体素质不仅是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 力量源泉,更重要的是这些力量的综合发挥,才能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使各类人员得到培植和锻炼,只有全员高素质才有企业高素质。2、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配备经营决策干部,要求领导者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作用。3、要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企业的组织、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达到最佳配合,重视管理科学,提高管理水平。,5-2 建筑市场的结构特征及运行机制 5.2.1 建筑市场的概念,建筑市场

13、是国民经济整个大市场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市场的一般概念可知,对建筑市场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的建筑市场,是指以建筑产品为交换内容的场所;广义的建筑市场,则是指建筑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建筑市场表现为 建筑产品、建筑生产活动和与建筑生产活动有关的机构 三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可用三维坐标图表示。,5.2.2 建筑市场的结构特征,市场结构 是指市场的组织特征,主要包括买主和卖主的集中程度,即卖主或买主的数目和交易的规模;产品的差别程度,或买主对不同卖主的产品质量和声誉的鉴别程度等。与一般市场相比,建筑市场结构具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建筑市场中没有商业中介人,

14、由需求者和生产直接交易 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和生产过程必须在其使用(消费)地点最终完成的特点,只能按照具体用户的要求,在指定的地位为其制造某种特定的建筑物。因此,建筑市场上的交易是需求者和生产的直接交易,先成交,后生产,不需经过中间环节。,2、建筑产品的交换过程很长 建筑产品的交换,由于不是以具有实物形态的建筑产品作为交换对象,因而无法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由于建筑产品价值巨大,生产周期长,因而在确定交易条件时,生产者不可能接受先垫付资金进行生产、待交货后由需求者全额付款的结算方式;同样需求者也不可能接受先支付全部工程款、待工程完工后才由生产者向需求者交货的交易方式。建筑产品的交换基

15、本上都是采用分期交货(中间产品或疗分产品)、分期付款的方式,通常是按月度进行结算。这样,从货款支付和交货过程(即建筑产品实物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产品的交换就表现为一个很长的过程。3、建筑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建筑产品的生产地点和消费地点是一致的。建筑产品生产者和需求者相互之间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确定相互之间的交换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4、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在建筑市场中,建筑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由于建筑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生产者基本上是被动地去适应需求者的需要,需求者相对而言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这自然加剧了建筑市场竞争的

16、激烈程度。建筑市场竞争的基本方式是招标投标。建筑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上的竞争。由于不同的生产者在专业特长、管理和技术水平、生产组织的具体方式、对建筑产品所在地各方面情况了解和市场熟悉程度以及竞争策略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它们之间的生产价格会有较大差异,从而使价格竞争更加激烈。,5、建筑市场风险较大,对建筑产品生产者来说,建筑市场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定价风险。由于建筑市场中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定价过高就意味着竞争失败,招揽不到工程任务;定价过低则可能亏本,甚至导致破产。二是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由于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干扰因素,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环

17、境条件的变化等。这些干扰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而且影响生产周期,甚至影响到建筑产品的质量与功能。三是需求者支付能力的风险。建筑产品的价值巨大,其生产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可能使生产成本和价格升高,从而超过需求者的支付能力;或因贷款条件变化而使需求者筹措资金发生困难,甚至有可能需求者一开始就不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凡此种种,都有可能出现需求者对生产者已完成的阶段产品拖延支付,甚至中断支付的情况。,对建筑产品需求者来说,建筑市场的 风险 主要表现在:,一是价格与质量的矛盾。需求者往往希望在产品功能和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价格尽可能低,由于生产者与需求者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产生理解的分歧,从而在既定的价格条

18、件下达不到需求者预期的质量标准。二是价格与交货时间的矛盾。需求者往往对影响建筑产品生产周期的各种干扰因素估计不足,提出的交货日期有时很不现实,生产者为获得生产任务当然要接受这一条件,但都有相应的对策,使需求者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三是预付工程一般无力垫付巨额生产资金,故多由需求者先向生产者支付一笔工程款,以后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扣回。这就可能使某些经营作风不正的生产者有机可乘,给需求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5.2.3 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是指建筑市场中经济活动关系的总和。建筑市场经济活动的关系有:建筑企业与市场,建筑企业与政府,建筑企业与用户,建筑企业与生产要素供应企业,建筑企业

19、相互之间,建筑企业对海外承包,建筑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关系等。上述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建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实行市场经济后,建筑市场运行机制的模式应由政府为主体转向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格局,企业、个人应成为决策执行主体和利益主体;决策风险也应由政府和社会承担转向由企业和个人承担;政府依法治价,对低价抢标、高价抬标者依法管理。,建筑市场的运行模式可概括如下:,运行主体建筑企业;运行基地建筑市场;调节主体国家;调节对象市场活动。这一运行模式即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体现。是以企业为本位,以市场为基础,以国家为领导,实行国家市场企业双向调节的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在此市场中,具有如下特点:a.建

20、筑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的商品生产者,成为市场主体。b.建筑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组织健全,市场发育程度高。c.国家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法制化体系初步形成。政府行为要有规范化的约束,政府不应拥有竞争性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严格规定竞争性企业必须与政府脱钩。,5-3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5.3.1 经营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教育、激励等工作的总称。它的目的 是保证顺利地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概括。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企业内部生

21、产活动的管理,如对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以及为生产服务等以生产活动为中心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二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如生产经营方式、材料设备供应、劳动力的补充与调整、产品销售、资金结算以及市调查、经营预测与决策等方面,称之为经营管理。,企业管理是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的统一,其基本职能主要有:,计划: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 行动纲领,是决定企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 途径、方法的管理,亦是管理的主要职能。组织:是为了企业总目标和各级分目标的 实现,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系统,将全体职工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合理配备和使用企业资源,以推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

22、管理活动。指挥: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预定目标的实现,对企业各级各类人员进行领导,布置任务,安排工作。控制:是为了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沿着预定的目标轨道同步进行,对企业的生产、质量、进度、成本等,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协调:就是调节企业内部所属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调节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建立起良好的协作配合关系,从而减少或不发生失误或矛盾,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激励:是指通过精神和物质的方法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活动。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企业活力的主要源泉,5.3.2 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是人们生产劳动中出

23、现了分工和协作时开始的。其理论的发展,大体分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理论三阶段。1、科学管理的创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 工程师 泰罗 认为要使企业获得利益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加强生产组织管理。他提出把工业生产划分为五大要素,即管理、机器、货币、材料和有技术的人,把管理放在第一位。他还提了一套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其基本内容是:确定合理的作业方法;确定各项作业的标准时间;制订每人每日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制,付给差别工资,用较大的工资差,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又提出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后又逐步发展到职能组织和管理专业化。泰罗的主张使个人的管理经验上升到

24、管理理论,被誉为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他首创了横道图),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崛起,广泛推行泰罗制度,虽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对工人强调服从、管制,把工人当作机器的附属物。对工人的过于苛刻,激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降低了生产热情,甚至消极怠工。二战后,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对工人在生产中所表现的一切活动,即各种各样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他认为要使工人经常保持生产热情,要搞好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来控制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逐步形成了行为科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学派。,3、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

25、,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西蒙为代表,吸取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技术等内容,形成了一整套现代化大生产的管理理论。过去泰罗的重点是放在车间班组的管理方面,强调如何提高工效。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剧烈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等环境的迅速变化,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如何及时地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合理的战略决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它比企业内部提高工效更为重要。于是,管理的重点就逐步转向决策,尤其是高层的战略决策,管理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学派十分强调决策的重要性。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

26、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决定组织的成败,所以又称之为决策论。,5.3.3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于建筑产品和施工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使其具有以下3个特点:1、生产经营业务不稳定;2、生产经营环境多变化;3、组织机构人员变动大。5.3.3.1 生产经营业务不稳定建设项目类型繁多,任务多变,建筑企业要按用户的要求和工程特点,组织施工,因此经营对象是多变的,建设工程任务与国家投资政策有关,经济发展时期,建设项目大幅度增加;经济调整时期,建设项目缩减。企业任务的获得还要通过投标竞争,因此企业的经营业务是不稳定的,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5.3.3.2 生产经

27、营环境多变化,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生产的流动性,使企业的经营环境随着建设工程的地点而变化。施工地点不同,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劳动力供应、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协作配套条件等社会环境也随之变化,因而增加了生产经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给生产经营的预见性和可控性也带来了难度。5.3.3.3 组织机构人员变动大建设项目和经营业务不稳定,施工生产连续性差,变化因素多,因而难以实现有节奏地均衡施工。工程任务时大时小,机构人员、工种比例经常需要调整,所以应根据建筑业用工特点采用适用的用工办法。充分认识上述经营特点,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和管理手段,对搞好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5.3

28、.4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了保证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建立正常和稳定的管理秩序,提供企业管理必要的条件和可靠依据,逐步提高企业素质所进行的各种工作,统称为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 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前提,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为各项专业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和信息,是企业领导者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决策的依据;是建立正常管理秩序,有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原始记录和凭证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生产情况最早的

29、真实记录,如各种会议纪要、隐蔽工程记录、施工日志、施工变更通知书、材料和构配件的收、发消耗凭证、财务报表等。各种记录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必须及时、准确可靠,并且按规定办理签署认证手续。,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有:,2、计量和检测手段 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是获得生产经营活动信息的重要手段。获得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和全面,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要严格计量工作责任制,加强挂牌管理,完善计量工具和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器具、仪表设备的配置、保管、校正、维护,并且保证正确和合理使用。3、定额和标准 建筑企业执行的定额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30、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在投标竞争中,企业没有反映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定额,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标准化是根据使用要求,对建筑产品的类型、性能、材质、形状、尺寸、精度、试验方法、交工验收等,规定出统一的标准。建筑标准化是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基本条件。建筑企业针对建筑产品不易定型、施工流动性大、不利于组织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正在努力对房屋建筑的设计、建筑材料的生产供应、构配件的制作、现场施工安装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推进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5-4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5.4.1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现代建筑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

31、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法人制度;2、有限责任制度 3、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管理度5.4.1.1 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但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完整的企业法人制度,其关键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不仅做到有人负责,而且有条件负责。,5.4.1.2 有限责任制度,企业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

32、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破产清盘时,出资者只以其投入企业的出资额及其留给企业的收益为限,不涉及出资者的其它资产。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竞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有限责任制度是出资者实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办法。5.4.1.3 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管理度通过规范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决策和执行机构之间相互独立、权责明确,形成制约关系。这种组织制度可以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5.4.2 现代建筑企业的领导体制,非公司制和未经改造为公司制的企业中,仍实行工厂制。继续坚持 和不断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保证厂长(经理)依法

33、行使职权。在各类公司制企业中,则应按公司法建立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实行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的领导体制。有限责任公司设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5.4.2.1 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国家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授权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权利,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5.4.2.2 董事会:由组成公司的企业或其它投资主体委派董事组成。董事成员中应当有公司的职工代表,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是公司的决策

34、机构。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的,可以不设董事会,只有一名执行董事。经理和经理班子,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经理负责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经理列席董事会议。5.4.2.3 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可以设12名监事。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会或监事,依据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对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执行公司职务时的行为进行监督。,5.4.3 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指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和各组成部分如何结合的模式。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既有利于公司总部的统一领导,又有

35、利于调动各级、各部门及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个组成部分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高效协调地运转。一个大型建筑企业从公司总部到项目经理部、栋号班组,往往多达810个管理层次。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应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改善。现代建筑企业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管理组织结构形式:1、集权式直线职能管理组织结构 2、分权式事业部制管理组织结构,5.4.3.1 集权式直线职能管理组织结构,集权式直线职能制 是现代企业早先采用的管理形式,是一种以权力集中于企业高层为特征的企业管理机构(见教材P82图5.2、图5.3)。在采用 集权式直线职能制管理结构的建筑企业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

36、职能分成若干垂直管理系统,每个系统又直接由企业最高领导指挥。其优点是:(1)、有利于企业按照总体设想,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最有益的环节中去。尤其是当企业规模不大时,有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集中使用资金,及时形成生产能力;(2)、有利于产供销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协调,尤其是实行垂直联合的企业 这一优点表现更为突出。其弱点是,不利于发挥中层管理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润集中使用,影响部门或分公司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决策高度集中,影响各级、各部门中层管理者的自主权。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经营范围拓宽,这种管理形式就不适用了。,5.4.3.2 分权式事业部制管理组织结构,它是以企业总部与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分权为

37、特征的。当企业承揽工程类型多或工程任务所在地区分散或经营范围多样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宜实行这种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管理组织形式,如教材P83-85图5.4、图5.5、图5.6、图5.7所示。实行事业部 分权体制的关键是企业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事业部,使其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每个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拥有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和财务独立性,可以在公司总部的统一发展策略的框架内谋求自我发展。建筑企业一般按地区和产品类型划分事业部。如日本全国规模的大型建设公司把国内分成10个地区,按地区设置分公司制的事业部,另外还设置了海外工程事业部。,第五章:小结,提高建筑企业素质,加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

38、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等,是我国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上述内容都已作了全面的介绍与分析,现归纳如下:1、建筑企业是指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它既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建筑产品的经营者。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建筑企业是一个基本核算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主要权限有生产经营权、工程承包权、对外经营权、投资决策权、劳动人事与工资奖金分配权等。同时,也负有相应责任,如对企业盈利亏损负有责任,对国家负有上交税利、兼收自补的责任,确保企业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承担分配约束的责任等。,2、企业素质包括企业的内在因素和外部表现两个方面。内在因素系指人员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其

39、中人员素质中,领导素质是关键,职工素质是基础;外在表现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即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领导素质和全体职工素质,以及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3、建筑市场 表现为建筑产品、建筑生产活动和与建筑生产活动有关的机构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建筑市场,狭义系指以建筑产品为交换内容的场所;广义系指建筑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其运行机制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国家为指导,实行国家市场、市场企业双向调节的市场运行机制。,4、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

40、制、协调及激励 等工作的总称。目的是保证企业实现总目标取得最佳效益。5、现代建筑企业制度 包括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特点。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在实行有限责任制的公司中,应建立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实行现代建筑企业制度,一般采用 集权式直线职能制和分权式事业部 制 两种,前者适应于按职能分若干垂直管理系统,由企业最高领导指挥管理的建筑企业;后者适应于承揽工程类型多或工程任务分散或经营范围多样时的建筑企业。,第六章:经营预测与决策 6-1经营预测方法,6.1.1 概述6.1.1.1 基本概念预测是一门实用学

41、科。它是从对历史及现状的了解出发,对社会某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而推断未来可能发展趋势的一种管理行为。经营预测是各种预测的组成部分,它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处于不断变之中,只有科学的预测,才有正确的决策。,6.1.1.2 经营预测的作用,首先,经营预测是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和进行经营决策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市场息息相关,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只有通过预测,掌握大量的第一手市场动态和发展的数据资料,才能情况明、方向准,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取得取佳的经济效益。其次,经营预测能增加企业的管理储备,增加企业的弹性。所谓管理储备,就是企业的积极弹

42、性,它是指通过预测能使领导及有关人员把情况看深、看透、看实,从而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多手准备,增强应变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经营预测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主要表现为中标率的高低,企业依靠科学的预测,可以充分了解竞争的形势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投标策略,在竞争中争取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经营预测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的基础。,6.1.1.3 经营预测的分类,经营预测按范围划分,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宏观预测 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或部门经济趋势的推断,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建筑产品的需求,竞争形势预测等。微观预测 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状态的估

43、计,如资源需求预测,企业生产能力预测,利润、成本预测等。经营预测按方法划分,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 是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人们主观判断分析的能力,对未来状况的预计。定量预测 是根据历史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推测事物的发展状况,或者是利用事物内部因果联系来推测未来。按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的期限一般在五年以上,它是有关生产能力、产品系列、服务构成变化等远景 规划的基础;中期预测的期限为三年左右,其目的在于制订较为切实的企业发展计划;短期预测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它为当前生产经营计划或实施具体计划提供依据。,6.1.1.4 经营预测的步骤,经营预测一般

44、可分为以下五个基本步骤:A 确定预测目标和要求包括预测的项目、范围、性质、数量、时间、重点和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正确预测。B 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有用的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C 选择预测方法,确定预测模型,进行科学预测根据不同的预测时间、不同的数据资料、不同的预测精度要求,并考虑预测所需的费用和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合理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D 分析和评价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预测目标,预测结果是否合理等。如果得出否定结论,则需重新确定预测目标或选择其它预测方法,再次进行预测,并评价预测的结果。E 追踪与反馈对预测结果进行追踪检查,了解

45、预测的结论和建议被采纳的程度、实际的效果以及预测结论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等。随时对追踪的结果进行反馈,以便在今后预测时改进方法,纠正偏差。,6.1.2 定性预测方法,6.1.2.1定性预测法概念是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人的经验、知识和主观判断并进行逻辑推理,对事物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估计和推测的方法。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时间快,是应用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方法,至今在各类预测方法中仍占重要地位。它的缺点是易带片面性,精度不高。下面介绍两种方法:6.1.2.2 专家预测法;6.1.2.3 特尔斐法,6.1.2.2 专家预测法,由专家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判断,然后把专家们的意见归纳整

46、理 形成预测结论。它又分为专家个人预测法和专家会议预测法两种。专家个人预测法 是由确有专长,具有远见卓识和丰富经验的专家提出个人意见,然后将各专家的意见收集起来归纳整理形成预测结论。该法能充分发挥专家的创造能力,不受外界影响,没有心理压力。但此法容易受到专家知识面、知识深度、占有资料以及对预测问题是否有兴趣等因素所制约,预测结果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专家会议预测法 是向专家们提供需要预测的问题和信息,请他们事先作好准备,然后在确定的时间召开专家会议,由专家们各自提出预测的意见,相互交换,相互启发,弥补个人知识经验的不足,并通过讨论、补充、修正之后得出预测的结果。此法的缺点是参加会议的人数有限

47、,代表性不够广泛;另外,在会上发表意见还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畅所欲言,容易受到权威意见和大多数人意见的影响,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愿意在会上发表或不愿意公开修正自己已发表的意见,导致预测结果的可靠程度有限。,6.1.2.3 特尔斐法,特尔斐法 是集专家个人预测法和专家会议预测法二者之长,去二者之短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书面的方式和专家们联系,而不采取开会的形式,因此又称为函调法。它以匿名的方式通过几轮咨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预测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作为参考资料以文件形式发给每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反复三至四轮,直到得出预测结论为止。该法采用匿名的方式

48、征询专家意见,专家互不照面,各抒己见,博采众长,分析判断比较客观,预测结果比较准确,而且预测费用较低,广泛应用于技术预测、经营预测、短期预测、长期预测、预测量变和质变过程等多种情形。A 特尔斐法的预测过程 特尔斐法的预测 过程可分为:准备阶段、预测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三个阶段。,特尔斐法的预测 过程的三个阶段:,a.准备阶段。其主要工作是确定预测主题和选择参加预测的专家。首先要制订目标-手段调查表,并在此表基础上制定应答问题调查表。预测领导小组或专家一起,对已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预测对象的总目标和子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编制手段调查表。当有多种手段时,应精选主要的、互不干扰的各种手段。手段

49、调查表是特尔斐法预测的重要工具,是信息的主要来源,表的质量对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影响很大。因此,制表时应非常慎重。b.预测阶段。第一轮,发给专家第一轮调查表,表中只提出预测问题,不带任何约束条件。预测领导小组对专家填写后寄回的调查表进行汇总、归纳,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一览表。第二轮,发给专家第二轮调查表,即预测一览表,由专家对每个事件作出评价,并阐明理由,预测领导小组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如此再进行第三轮、第四轮调查与统计,最终得出一个相当集中的预测意见。c.结果处理阶段。对应答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是特尔斐法预测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处理方法和表达方式,取决于预测问题的类型和对预测的

50、要求。根据大量的试验证明,专家的意见分析是接近或符合正态分布的。,B 组织预测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特尔斐法的预测精度,组织预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对特尔斐法作出充分说明。b.预测的问题要集中。c.避免组合事件。d.用词要确切。e.调查表要简化。f.领导小组意见不应强加于调查表中。g.问题的数量要限制。h.支付适当报酬。i.结果处理工作量的大小。j.轮问时间间隔。特尔斐法虽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预测,但只有合理、科学地操作,并注意扬长避短,才能得到可靠的预测结果。,6.1.3 定量预测方法,6.1.3.1概念定量预测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推测事物的发展状况,或利用事物内部因果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