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28430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律失常》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心律失常》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心律失常》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心律失常》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心律失常》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律失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的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的分类,(一)冲动起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窦房阻滞。2异位心律(1)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房性 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2)主动性异位心律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二)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2病理性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

2、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一、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一)正常窦性心律,诊断要点 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直立,PVR倒置,P、V一般也是直立的。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2秒。心房频率:60100次/分。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ECG:P I、II、aVF、V4、V5、V6,直立;P aVR 倒置。P 频率

3、60 100 次/分。,(二)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的频率在成人超 过100次/分(100160bpm)。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失血、心肌炎和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作用时。,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cardia),ECG:窦性心律,100次/分,可继发轻度ST和T波压低。主见于:运动、紧张、发热、甲亢、贫血、低血容量、心肌炎、药物。,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老人及运动员正常心率可较缓,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受体阻滞剂可引起。心率低于40次/分者少见。,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ECG:窦性心律,

4、频率 60 次/分(少见低于40次/分)。,临床原因:老年人,运动员;颅内压、迷走神经张力高,甲减,-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2s。多见于青少年或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者。,窦性停搏:亦称窦性静止,规律的P-P间隔 中突然没有P波,且失去P波之前与之后的P-P间期与正常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窦性停搏(sinus arrest),ECG:规则的 P-P 间距中突然出现 P波脱漏,形成长P-P 间距,与正常的 P-P 间距不成倍数关系。,窦性停博交界

5、区逸博,正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窦性停搏,二、过早搏动,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可发生于正常人,如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情绪激动。及发热等均可诱发。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洋地黄类药物,锑剂、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低血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电生理机制:折返激动;触发活动;异位自律性增高按发生部位分类:房性、交界性、室性。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其次是房性早搏,最少的是交界性早搏。,联律

6、间期 早搏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间代偿间歇早搏后出现的较正常心动周期长的间歇完全代偿 早搏前后两个窦性激动的间距等于一个正常心动周期的两倍不完全代偿 早搏前后两个窦性激动的间距短于一个正常心动周期的两倍插入性早搏 两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早搏单源性早搏 源于同一异位起搏点的早搏,形态和联律间期完全相同,有关期前收缩的心电图术语,多源早搏 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 和联律间期不同的早搏多形早搏 同一导联上联律间期相同,但形态不同的早搏频发早搏 6个/min(或30个/h)以上的早搏偶发早搏 低于频发标准二联律 一个窦性激动后跟一个早搏,规律的出现三联律 两个窦性激动后跟一个早搏,规律的出现,

7、(一)室性过早搏动,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异位节律点的过早搏动,称为室性过早搏动(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联律间期,代偿间期,ECG:1、PVC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或相关的P波;2、QRS宽大畸形,时限 0.12 sec;3、T波与QRS主波相反;4、完全代偿间歇:即PVC前后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 正常P-P间距的两倍。),单源、多源性 PVC,单源性 PVC:起源于同一个起搏点;形态、联律间距相同。多源性 PVC:同一导联,2种以上形态,联律间距不等。多形性PVC:联律

8、间距相同,形态不同。,联律间距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的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PVC 二联律(bigeminy),二联律ECG:PVC与窦性 搏动交替出现。PVC也可形成:三联律(trigeminy)四联律(quadrigeminy),插入性(interpolated)PVC,(二)、房性过早搏动,起源于心房的过早搏动,称为房性过早搏动(premature atrial beat),房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atrial contraction,PAC),P,P,P,P,P,1280 ms,760 ms,ECG:1.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2.P-R间期 0.12 sec;3

9、.代偿间歇不完全。PAC不完全代偿间歇:PAC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如本图:P-P(1280)2 P-P(760),PAC 不完全代偿间歇产生机制,PAC,PAC 逆传,侵入了窦房结,窦房结提前激动,按原周期重发激动。,PAC,部分早搏P波之后无QRS波,且与前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性早搏未下传,P-R可以延长,P波所引起的QRS波有时也会增宽变形,称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频 发 性 PAC,PAC 三联律,PAC 四联律,(三)交界性过早搏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过早搏动,称为交界性早搏(premature junctional beat)。,交界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junctional contraction,PJC),P,ECG:1.提前出现的QRS-T波,形态与窦性下传的相同;2.出现逆行P波 II、III、aVF倒置,aVR直立。逆P的位置:可在 QRS前(P-R0.12sec)、后(R P 0.20 sec)、或与QRS波重叠;3.多数为完全代偿间歇。,早搏的鉴别诊断,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性早搏-二联律,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性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偶发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联律,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形成三联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