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30992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收人4 400元,但由于租住房屋,每月向外支付房费1 500元,上下班交通费约为300元。,免费提供住房,上下班有班车免费接送,将每月工资下调为2600元。,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小张:我的工资3000元,需交纳个人所得税吗?,小李:我的工资6000元,需交纳个人所得税吗?,如需交税,那该交多少呢?,现行个税计算的税法背景,第一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所得额的公式),Product,第二步,选择适用税率,(工资薪金税率表),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计算个税的公式),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学 习 新 课,工资收入个税税基,小李的工资收入4000元,需要缴纳个人

2、所得税。其工资收入4000元就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依据吗?,工资收入,应纳税所得额,调 整,“工资收入”是“会计”意义上的概念,“税法”上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依据(税基)是“应纳税所得额”。,(一)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额 五险一金-费用扣除标准(免征额3500),1、外企中的外籍人员2、外籍专家3、境内有住所、境外工作4、其他人员,-附加减除费用(1300),个税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企业及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可税前扣除,本课案例中月收入均已扣减五险一金。,五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二)适用税率,含税级距:个人承担税款(含税工资),不

3、含税级距:单位承担税款(不含税工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是指用快捷方法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的数额,例1,飞腾公司职员李远2017年月工资收入6000元,小李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解:小李的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额-免征额(3500)=60003500=2500(元),飞腾公司职员李远2017年月工资收入6000元,小李每月缴纳个税适用的税率是多少?,解:小李的应纳税额为2500元,适用第二级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105元。,例6-1,(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1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6-1 飞腾公司职员李远2017年月工资收入6

4、000元,小李每月缴纳个税适用的税率是多少?,解:小李的应纳税额=2500 10%-105=145元,例2,外商投资企业外籍雇员玛丽2017年5月工资20000元,其当月的应纳所得额为多少?,解:玛丽的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额-免征额(3500)-附加减除费用(1300)=200003500 1300=15200(元),外商投资企业外籍雇员玛丽2017年8月取得工资20000元,其当月缴纳个税适用的税率为多少?,解:玛丽的应纳税额15200元,适用第四级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005元。,例2,例2 外商投资企业外籍雇员玛丽2014年8月取得工资20000元,其应纳税额为多少?,解:玛丽的应纳

5、税所得额=15200 20%-1005=2035(元),课 堂 活 动:,请同桌两位同学扮演远华公司会计和出纳的角色,计算职员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职员B(美国员工):20000元,职员A:3450元,职员D:40000元,职员C(英国专家):30000元,B(美国员工):20000元,职员A:3450元,职员D:40000元,B(美国员工):2795元,职员A:0元,职员D:8195元,点击此处添加标题,C(英国专家):30000元,C(英国专家):5295元,个税,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收人4 400元,但由于租住房屋,每月向外支付房费1 500元,上下班交通费约为300元。,免费提供住房,上下班有班车免费接送,将每月工资下调为2600元。,利用网络查找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案例,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寻求合理、合法的避税途径,是经济社会中维护个人权利和义务,激励人奋发向上,实现理想追求的一个有利条件。在积极纳税的同时,寻求合理避税的途径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每个纳税人来说都非常现实,很有必要。,第一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所得额的公式),Product,第二步,选择适用税率,(工资薪金税率表),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计算个税的公式),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总结,1、练习册P62 计算实训题 第8小题2、利用网络查找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案例,课 后 作 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