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1549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30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最新课件.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导入新课:古人十分喜欢竹的灵气,有人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与竹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 并称为“岁寒三友”,与 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人的生活、写作、绘画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跟随作者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松、梅,梅、兰、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北宋苏轼,二、相关介绍:文与可(1018-1079),即文同,字与可,北宋画家。他是苏轼的表兄。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

2、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

3、,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睹物思人,写下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三、课文探究:(学生齐读第1段)问1:今画者如何画竹?明确:“今画者”画竹时“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这种画法追求所画之竹与实物在外形细节上的高度一致,结果所画之竹缺乏鲜活的生机。()问2:写文与可画竹方法的是哪几句?明确:“故画竹,必先得少纵则逝矣。”问3:文与可怎么画竹呢?明确:这几句是说画竹时,应先在头脑中酝酿出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文与可画竹讲究成竹在胸、意在笔先,追求“神

4、似”(即竹子的内在神韵),故而竹子显得活灵活现、生机蓬勃。(),精雕细刻,力求“形似”,意在笔先,力求“神似”,问4:是否只要懂得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就可以画出灵气活现的竹子呢?明确:不是。苏轼说自己懂得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技巧,但是不能做到心手相应,运笔自如。之所以会这样,苏轼认为是“不学之过也”,也就是说,掌握了绘画理论后还应当不断学习,勤于实践。苏轼认为,苏辙未尝绘画,缺乏实践,故而只知理论。【小结】第1段主要阐述画竹理论。(学生齐读第2段)问5:“弃绢于地”一事,写出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明确:文与可厌烦人们拿着丝绢前来求画,他把丝绢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

5、流传。“弃绢于地”一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的淡泊名利(不愿以画传世、以画谋利)、狂放不羁。(弃绢于地淡泊名利、狂放不羁)随后,文章写文与可与苏轼互通书信,围绕“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问6:“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说明画竹应该注重什么?明确:画竹时应画出竹子的内在神韵,即神似重于形似。(互通书信神似重于形似),最后,苏轼追述自己曾寄诗调侃表兄,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的假想情景与现实情景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幽

6、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问7:苏轼赞扬了文与可怎样的品格?明确:所谓“清贫馋太守”则幽默地称赞了文与可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寄诗调侃为官清廉、不图享乐)【小结】第2段主要是追忆交往趣事。(学生齐读第3段),问8:引用曹操的典故是想说明什么?明确:曹操在文中用“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来祭奠桥玄,文中说:“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由此可知,苏轼记载往日和文与可之间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表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问9:第3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第3段主要是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

7、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不禁失声痛哭,于是睹物思人,有感而发,写成了这篇文章。【小结】第3段主要交代写作缘由。问10:文章各段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明确:第1段阐述绘画理论,侧重在议论;第2段追忆交往趣事,侧重在记叙;第3段交代写作缘由,侧重在抒情。,四、总结全文: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主题思想 通过对画竹理论的阐述和交往趣事的叙写,表现了自己和文与可之间的真挚情谊,抒发了对亡兄文与可的深切怀念之情。,【板书设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阐述绘画理论(议论),追忆交往趣事(记叙),交代写作缘由(抒情),弃绢于地,不愿作画,书信往来,戏笑绢竹,寄诗与可,调侃食竹,怀念亡兄兄弟情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