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3000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学设计.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四大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登岳阳楼,(唐)杜甫,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子美,诗圣,李杜,诗史,“三别”,“三吏”,杜工部,少陵野老,知人论世,大历三年(768)冬,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此诗

2、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写作背景,诗歌翻译,渴望向往已久,如愿以偿甚喜,合作探究,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为下文描写洞庭湖蓄势。,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分裂。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这气势何等磅礴。“浮”,漂浮荡漾。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这景象又何等壮丽。,一派壮阔磅礴的图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

3、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种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由此可见,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

4、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主旨总结,前四句写景 宽阔广大五六句叙身世 凄凉落寞七八句抒感慨 广阔胸襟,登岳阳楼,内容梳理,沉郁顿挫,拓展延伸,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旅夜书怀,(唐)杜甫,解 题,“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1、通过“旅”字看背景2、通过“夜”字察实景3、通过“书怀”悟实情,公元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回到成

5、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765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重庆)、忠州(重庆忠县)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全诗流露了詩人奔波不遇之情。,创作背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近景,寓情于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远景,因“平野阔”,故见星点遙挂如垂,用“垂”字,反衬出平野的广阔;因“大江流”,故江中月影流动如涌,用“涌”字,烘托出大江奔流的气

6、势。意境气势雄浑阔大且壯美,历來为人所称道。,置身诗境,置身诗境,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的孤独和渺小。(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以壮景衬哀情,缘景明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反语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声名竟因文章而著。杜甫休官,其实是因为被排挤,而不是因为老和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而“休官”的激愤与不平。要旨:抒发不平之怀,暗点他飘泊无依的根本原因:仕途失意。,缘景明情,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以“沙鸥”自况。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诗人以“沙鸥”自比,深刻地表現了诗人內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抒写飘泊奔波无依的伤感情怀。,置身诗境,书怀,反语运用,抒发怀才不遇的激愤。,沙鸥自比,表露漂泊无依的伤感。,课堂总结,旅夜所见,寓情于景,渺小孤寂,阔大雄浑,旅夜书怀,直抒胸臆,叹未老而休,悲飘零如鸥,前两联,后两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