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621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生活启示录,寓言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劝谕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智子疑邻,韩非子说难,智:认为聪明(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不耻下问 不远千里认为耻 认为远,韩非(约前280

2、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作者介绍,朗读真功夫:智子疑邻(抽掉标点符号你读得顺吗?),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宋国有个

3、富人,因下大雨,(家中)墙毁坏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下雨,毁坏,修补,盗贼,一定,副词,将要,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也这样说,晚上,果然,丢失,的,父:f:对老年男 子的尊称,老人(老公公)。【今义】f:父亲或和父亲同辈的人。,怀疑,大量,形容词作状语,认为聪明,讨论,1.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何智子疑邻?2.谈谈智子疑邻这则寓言的寓意及给你的启示。,寓 意,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

4、,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好。(消极方面),(1)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的亲疏 远近而异。遇事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对待。判断事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2)与人为善。不要凭感情无端猜疑他人。如能 做到公正无私,便不会被感情左右而影响对 事物的正确判断。(3)有些观点即使你知道了,但考虑到你的立场、所处环境也不该说出来,以免不必要的麻烦。(4)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 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是正确的,效果 也不见得好。(5)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 欣然接受的方式。,启 示 富人邻人,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刘安,西汉人

5、,封淮南王。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后刘安因被告谋反而自杀。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神话资料,内容丰富,文笔优美。,作者简介,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朗读课文,翻译古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

6、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形容词做动词,靠近,逃跑,(动词,擅长、精通。)精通术数的人,长城一带,边塞,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这,怎么就,经过,回来,都,对其不行表示安慰,疑问语气词,吗、呢,是,带领,那,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形容词作动词,有

7、很多,喜欢,掉下来,代词,指塞翁,译成“他”,大腿,摔断,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形容词作状语大举,壮年男子,拉开弓弦,借代拿起武器,经过,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了。,这个人唯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瘸腿,这人,因为,缘故,保全,唯独,这个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 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祸,待到“”,就转化

8、为福了;后来,其子骑马,“”,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中,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用原文填空,祸与福,马无故亡而入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堕而折其髀,“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寓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好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两篇寓言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前者运用对比、夸张手法;后者运用夸张手法。,这就是寓言,你明白了吗?,探讨发现,篇幅短小,都通过讲述故事揭示一定的道理,耐人寻味。,检测反馈,一、一词多义。二、词类活用。三、内容理解。,亡:,暮而果大

9、亡其财,无故亡而人胡,丢失,逃跑,富:,宋有富人家富良马,富裕的,有的是,有很多,将:,不筑,必将有盗,其马将胡骏马而归,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聪明,之:,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人皆贺之,助词,的,代词,他,副词,将要,带领,认为聪明(意动用法),其家甚智其子,为:,此何遽不为福乎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动词,是,介词,替,动词,成为,表被动,),表承接,表转折,重点词解释近塞之人有善术者胡人大入塞,形容词做动词,靠近。,动词,擅长。,形容词做状语,大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语释义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成语造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第一次没考好,如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会考得好一些。,这篇寓言用来说明“”(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成语“”就来自这个故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来自这个故事。,驴干活很辛苦。主人拿来一盆豆饼作为奖赏。驴并不高兴:就这点奖赏!主人换来一小捆青草。驴拉长脸:早知如此,不如高高兴兴地把豆饼吃了。,你的感觉如何?,拓展延伸,后悔,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