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公差的分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4042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公差的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几何公差的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几何公差的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几何公差的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几何公差的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公差的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公差的分类.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1 几何公差的分类,几何公差,形态公差,位置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平行度),(垂直度),(位置度),(同轴度),(倾斜度),(对称度),(单跳动),(全跳动),有相对基准的几何公差,测量时必须前设定基准,公差符号,公差值,基准代码,没有相对基准的几何公差,测量自身形状的公差,公差符号,公差值,几何公差篇,(形位公差),姿势公差,真直度,平面度,真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平行度,直角度,位置度,同轴度,倾斜度,对称度,单跳动,全跳动,(形状公差),(面轮廓度),偏移公差,(位置公差),(位置公差),(位置公差),面轮廓度,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

2、差篇,2-3-2.1 使用记号的说明,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2-3-2.2 基准的设定,基准的指示图面上所指示的基准是理论上正确的几何学的基准、关连形体所要求的特性是把图纸中理论的基准作为实际测量的基准。在设定基准时,就是必须将标准基准(如大理石平台、刀口尺等)与实物基准形体间的空隙尽可能设定成最小。实际上,基准形体就是使其自身在安定的状态下与实用基准接触图a、或者是调整基准形体使其必须在安定的条件下与实用基准接触图b。,认定计划,等高物,几何公差篇,单一基准,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2.轴直线的基准圆筒轴的基准,例如能使用V形块、L形块、L形架来设定。参照下图,*

3、基准形体的形状不同,V形块以及V形架的角度会影响基准的位置,也会影响测定值。,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3.多基准基准由两个以上基准形体构成时,它的优先顺序就变的重要了。基准由三个以上基准形体构成时,必须是以第一基准形体A取3点(面基准)参照图a、第二基准形体B取2点(线基准)参照图b、第三次基准形体C取1点(点基准)参照图c来支持。,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理光基准的补充说明1,2,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A:第一基准B:第二基准C:第三基准,A:第一基准C:第二基准B:第三基准,图12,图12(a)的场合 图12(b)的场合 图13参考 基准被指定的场合的基准的顺序

4、,如图13那样会对公差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需注意。图14为图示例。,A基准平面为第一基准取3点、B 基准轴为第二基准取2点、C基准为第二基准取其圆心的1点,5,2-3-3.1 真直度,形状公差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态,认定计划,说明,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一个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认定计划,a,a,b,b,a,b,a,b,0.02,0.1,0.02,b,b,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在任意方向上时,公差带是地径为公差值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5、,0.1,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圆柱体内任意方向,认定计划,放置测定物使上侧的母线与平台平行,沿母线全长记录测定值.直线度就是测定了母线的表头所读取的最大值 对必要的多条母线进行测定,几何公差篇,用百分表进行测量,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軸線的真直度,1轴心线的真直度(指的是以直径0.05作直径的円筒内,轴心线的偏差必须在其范围之内),大理石平板,被测部品,间隙规(塞片),2以空心轴为轴心线的直线度要求(所指的是在同轴度不考虑的情况下(内側形体)的轴心线偏移必须在直径0.05的圆筒形状范围内的图例),3对测量有实体径要求的原则上可制作治具进行判定。,专用治具,多个轴线的真直度

6、表示,对多个轴线有关联要求的情况,在测量出两轴的实际直径后,在相对应的2轴下垫经过计算得出的量块,大理石平台,外表面(或母线的位置)需要用真直线表示,外形部(母線部分)真直,可调节的等高块,等高块,母线,真直度练习,下面两图中都表示的真直度是否判定和测量方法一致。,2-3-3.2 平面度,形状公差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认定计划,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面之间的区域,0.1,a,b,a,b,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将测定物倒置于平台上方,将被测面设定为假想的平面.在必要的多个位置,测量两面间的间隔

7、距离。平面度就是测定值的最大差。(将测定物支撑在等高并且尽可能相离的3点上。),认定计划,通过与基本平面的比较来检验平面度,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平面度1,整个平面为测量对象,整个部品表面上的平面度为0.2,刀口样板尺,平面度2,部品表面的平面度在有任意特定的区域范围的情况下表示,平面内任意面积为50 的范围,平面度3,平面度在有特定的范围内的情况,特定范围的平面度,平面度 4,相离的2个平面在有CZ的要求下的平面度,塞片,大理石平台,2-3-3.3 真圆度,形状公差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0.2,A,

8、A,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t,将测定物放置于在坐标测量机上。在二次元坐标上测定圆形断面的各点的位置LX,LY。测定圆周上必要的多点的数据 真圆度通过最小二乘中心法计算求得。对必要的多个断面进行反复测定。(使用内侧,外侧的两个表面。使用装有电脑的 坐标测量机或测量显微镜。),通过坐标测定检验真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的轮廓和同心圆进行比较。真圆度从同心圆的半径求得。(这个方法,测定物的大小受到轮廓投影机大小的限制。使用轮

9、廓投影机,光切断式断面投影机(光走查机器)等。),通过轮廓投影来检验真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设定在测定仪器上。使测定物的轴心线与测定方向成直角,固定轴方向。为了计算,记录旋转一圈中,指示器所读取的值。重复测定有必要的几个断面。真圆度就是考虑夹角及测定断面的齿数,读取指示器来求得。(这个测定,是为了测得奇数齿形状的误差而进行的。偶数齿形状的误差用二点法能够测得90及120或者72以及108是最最一般的夹角在这个方法中,无论旋转测定物或测定仪器之中的哪一个,都可以。适用于内外两面),通过二点及三点测

10、定来检验真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设定在测定仪器上。使测定物的轴心线与平台平行,将回转中心置于正上方的位置。测定转动一圈后直径的变化重复测定有必要的几个断面。真圆度是读取的最大差的一半。(这个测定只对偶数齿形状的偏差有效,奇数齿形状的偏差必须使用三点法测量。适用于内外两面这个测定无论旋转测定物,还是旋转测定仪器都可以。),通过二点及三点测定来检验真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2-3-3.4 圆筒度,形状公差表示零

11、件上圆柱面外形状轮廓上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A,B,C,A,B,C,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t,t,t,通过坐标的测定来检验圆筒度,将测定物置于三次元平台上,用三次元测定被测圆筒上必要的几点。圆筒度就是通过线图及电脑,或使用电脑来评价。得出的最小范围圆筒的半径差。(这个方法,如果没有高级的装置,会相当化时间。要使用装有记录器及电脑的三次元。),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

12、施-几何公差篇,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2-3-3.5 轮廓度,形状公差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0.1,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上(注:当被测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轮廓模板,将轮廓模板按指定方向与测定物相合。对照着指定的光源,检查被测物与轮廓模板之间的间隙。如果观测不到光线,那么与模板对照,部品的轮廓度就在0.003mm以下(判定数值很难

13、(偏差大时,将模板的两端与测定物保持相等距离,然后用数个规格的塞规来测量两者之间的间隙。),通过与正确的形状要素的比较来检验线的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上(注:当被测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轮廓模板,将轮廓模板按指定方向与测定物相合。用测定物的轮廓形状与轮廓模板比较。通过使用上限和下限形状的两个基准模板来提高测量精度。只使用一个模板,偏差的量不能明确的测得。,通过与正确的形状要素的比较来检验线的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

14、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上(注:当被测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按正确的姿势设置于平台上。在轮廓上必要的几点上,测定二次元坐标。记录测定值,将记录值与界限轮廓线进 行 比较。测定时,使用坐标测定机,但应考虑测定头的外形(大小及及形状),通过坐标测定来检验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上(注:当被测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

15、实施-几何公差篇,2-3-3.6 平行度,姿势公差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认定计划,基准,基准,平行与基准面,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基准,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A,0.2 A,A,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0.1,0.2,0.2,0.1,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面与面之间,线与线之间(两个方向),在任意方向上,0.1的范围内,以基准为圆心作圆周运动,其任意方向的偏差都必须在0.1的范围以内

16、,其X方向Y方向的偏差都必须直径为0.1的圆柱内,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线与线之间(在任意方向上),基准A,通过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平行度,基准轴直线及测定形体的轴线,用大于被测定物长度的量棒,塞规来代用。摆好测定物的位置,使之能按图面所示2个方向进行测定。在及的位置上对轴进行测定。平行度Pd通过下列公式来计算 Pd(M1M2)L1/L2(为使轴与孔之间没有间隙,可使用 扩张式的轴,或选择能与孔径匹配的轴。如果上边的那根轴对孔来说变得不稳定 时,要将所测定的平行度调整为小。),在给定方向上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

17、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与之匹配量棒,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基准轴直线及测定形体的轴线,用大于被测定物长度的量棒,塞规来代用,接着把轴设定在测定位置上。在轴上的测定位置上,测得M1,M2的测定值。对0到180之间的必要的数量的角度位置进行测定。平行度Pd通过下列公式来计算 Pd(M1M2)L1/L2(为使轴与孔两者之间更好的匹配,可使用扩张式的轴,或选择能与孔紧密接合的轴。如果上边的那根轴变得不稳定时,要将所测定的平行独调整为小。)测定可仅限于测量两个直角方向。但 两个方向各自测出的值的

18、偏差的二次方相 加后开平方根后所得出的值必须比所指 示的公差值要小。,通过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与之匹配量棒,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基准轴直线用与大于被测定物长度的量棒,将其轴心线来代用。调整部品,使有公差的平面与平台平行。测定整个平面。平行度就是指示器读出值的最大差。为使轴与孔之间得到更好的配合,可使用扩张式的轴,或选择能与孔径匹配的轴。测定物姿势的调整,可通过数学的方式来处理。,通过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平行度,在给定方向上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

19、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线对面,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与之匹配量棒,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放在比整个基准面大的平台上,测定整个平面。在整个面上的任意方向直线的长度将100mm作为其测量单位进行测定。这两个例子,是以涉及长度的平行度为对象的,它的平行度就是所读取的值的最大差。,通过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平行度,在给定方向上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20、面对面,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平行度1,平面与基准面的平行度,大理石平台,在整个平面进行判定如果平面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0.3 该部品判定OK,平行度2,几个平面对轴心线的平行度,A,B,A与B的高度需要调整到一致,平行度3,几个孔的轴心线相互平行的状态,量棒,量棒,平面度4,多个孔德轴线与基准的平行度,测量出2孔的最低点的值,并将加上2个孔各自实际半径的距离进行比较。,平行度4,直线与直线在任意方向上的平行度,0180,2-3-3.7 直角度,姿势公差表示零件上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夹角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基准,基准,认定教育实施-几

21、何公差篇,在任意方向上,在给定方向上,A,A,OK,NG,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OK,NG,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两个相互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的区域,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在 指定方向 距离为 0.2的取值范围内.,在 0.2的取值范围内,将测定物放在平台上。在距离标为L2的2个部位的高度上,测量代替公差形体所使用的圆柱心轴与直角规的距离,用M1,M2表示。另外,在圆轴的高度上,测量圆轴的直径d1,d2。G方向的垂直度PdG为 PdG 对于与G方向成

22、直角的H方向,进行同样的测定,计算出H方向的垂直度PdH 付有公差的形体的垂直度Pd,按以下公式计算 PdPdG+PdH,(在轴线的直线度不能确定的情况,有必要对两个以上的纵断面进行测定。),通过距离的测定检验垂直度,在任意方向上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在任意方向上,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可回转的基座,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放在平台上。在距离标为L2的2 个部位的高度上,测量代替公差形体所使用的圆筒心轴与直角规的距离,用M1,M2表示。在圆轴的高度上,测量圆轴的直径d1,d2。垂直度Pd,按以下公式计算

23、 Pd,通过距离的测定检验垂直度,在给定方向上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两个相互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的区域,面对线,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固定在直角定台。调整部品,使含有公差的部品表面与水平定 盘平行。垂直度,就是读出的最大差。,通过距离的测定检验垂直度,在给定方向上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两个相互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

24、直角度1,表示2孔的轴心线与基准面之间直角度,0180,直角度2,部品表面与基准面之间 的直角度,直角度3,弯曲面部品与指定基准的基准面之间的直角度,直角度3,指定部品表面与基准基准轴线之间的直角度,直角度4,0180,轴线对基准平面的直角度,直角度5,指示(内側形体)表面、基準軸直線対直角,2-3-3.8 倾斜度,姿势公差表示零件上两要素相对方向保持任意给定角度的正确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A,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50,A,0.2 A,0.2时OK,0.2时NG,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呈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几何公差篇,此为倾斜

25、度的偏差,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按指定的角度10(90-80)角置于平台上,将圆筒心轴嵌入含有公差的孔内。旋转测定物,使差(M1-M2)变为最小。在高于L1的两个高度上,测量直角台到圆筒心轴的距离M1,M2。倾斜度Ad,通过下列公式计算。Ad(M1M2)L1/L2 为使轴与孔之间得到最匹配状态,可使用扩张式的轴,或选择能与孔径匹配的轴。,通过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倾斜度,在给定方向上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呈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按指定的角度40角置于平台上。转动测定物来调整。将

26、在公差面用指示器所读取的最大差变为最小。倾斜度就是指示器所读出的最大差。,通过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倾斜度,在给定方向上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呈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倾斜度1,一个贯通孔与另一个贯通孔相连轴心线与基准轴心线的正确角度关系。(30),倾斜度2,部品表面对基准平面正确角度关系,倾斜度3,指示表面位置、指示距離角度寸法通位置,倾斜度4,2通孔轴心线与基准面之间的正确角度关系,2-3-3.9 位置度,姿势公差表示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准确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X

27、Y,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0,Y,X,151,96,其之间的距离就是位置度,实际加工时所在的位置,148,94,151148,9694,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设定成与测定机的坐标轴相一致。测定坐标x1,x2,y1,y2。孔的轴线的x的方向的位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X=Y方向的位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位置度Pd,由X,Y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d=2(100-X)+(68-Y),通过坐标或者距离的测定来检验位置度,任意方向上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线的位置度,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2,2,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使测定物与测

28、定机的坐标轴相一致。在各孔中 插入扩张式圆筒心轴。测量每个孔的坐标x1,x2,y1,y2。位置度Pd的X方向,通过下记公式计算。Pdx=2(x1+x2)/2-xt Y方向,通过下记公式计算。Pdy=2(y1+y2)/2-yt 添字t的意思是理论上正确的值。代替扩张式圆筒心轴,可选择和孔之间 没有空隙,能和孔匹配的圆筒心轴来使 用。然而,如能无视孔的形状偏差,测量孔 的绫边也可以。,通过坐标或者距离的测定来检验位置度,在给定方向上 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则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1t2,且以

29、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2-3-4.0 同轴度,姿势公差表示零件上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基准,两外径的中心轴,同轴度的偏差,将圆形测定物装在测定机上。使测定物的端面于测定机的回转轴垂直。记录基准形体及含有公差的形体,回转一圈中半径方向的变化。从记录数据中求得二者的中心。同心度,就是两个中心间的距离的2倍。(使用能测定回转中心半径变化的装置。使用测定头回转形或回转平板形的测定 机器),通过测定固定共通中心半径的变化来检验同心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

30、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设定在测定机上,使测定物的端面与X-Y平面平行。移动测定头,使其最少3点,且尽可能等间隔的接触外周。通过计算基准形体的中心位置(x1,y1)及含有公差的形体的中心位置b(x2,y2),求得到b的距离。同心度就是通过下列公式,得出两个中心位置的距离的2倍。同心度=2(x1x2)+(y1-y2)(这个方法,可利用来测量内侧及外侧形体。如果能对其它点进行反复测定,可使形状误差的影响,变为最少。这时,取中心坐标的平均值。),通过坐标或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同心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

31、内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设置在测定机上。使基准圆筒的 轴直线与回转轴一致。在必要的几个断面测定含有公差形体的半径方向的变化,并作记录来决定形体的轴线。同轴度就是轴方向的各测定断面的记录图形的中心和原点的最大距离的2倍。(这个方法,可利用来测量内侧及外侧形体。使用装有极坐标线图记录计,及/或装有计算机,能测定半径方向的装置。),通过测定固定共通轴半径的变化来检验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使用最大实体原理来检验同轴度,通过机能规来检查测定物。基准轴直线及含有公差的形体的

32、轴线通过同轴圆筒来表示。,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治具,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同轴度1,中央的轴心线与2侧轴心线的重合度,同轴度2,如图右侧轴心线、与左侧基准轴心线的重合,2-3-4.1 对称度,姿势公差表示零件上两对称中心要素保持在同一中心平面内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A,A,这就是对称度的偏差,基准,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A,e实测距离为18.3,f实测距离为18.23,此对称度距离为实测距离e-f,18.3-18.23=0.07所以此部品完全符合要求判定OK,几何公差篇,c,d,c=d,a,b,a=b,认定教育实施-几

33、何公差篇,e,f,将测定物置于平台上。测量平台到含有公差的形体间的距离。反转测定物,进行同样的测定。对称度就是已测定距离的差。(这个方法,实用于内侧及外侧两表面的形体。),通过坐标或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对称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面对面,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测定含有公差形体同基准面的距离。对称度就是距离B与C的差。,通过坐标或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对称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面对线,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

34、实施-几何公差篇,A,B,C,D,D,0.1,AB,D的轴线必须位于正截面为公差值0.20.1,且相对公共中心平面AB和CD分别对称配置所构成的四棱柱内,若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则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一线对两面,通过坐标或距离的测定来检验对称度,t1,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对称度,0位,将溶接平面的2个L型组立部品与平面上的2个孔的轴心线组成的中心平面为基准进行比较。,2-3-4.2 单跳动,姿势公差表示零件上的回转表面在限定的测量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保持固定位置的状况,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基准A-B,A-B,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最小接触圈,最大接触圈,

35、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某一截面,有公差的面,基准轴直线用两个相同的V形块代用,将测定物在轴方向上固定。半径方向的圆周跳动就是在各断面上的旋转1圈中指示器读出的最大差。在必要的多个断面上进行重复测量。(这种测定方法,会受到V形块的角度和基准形体的形状误差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测定围绕基准轴心旋转的固定点的距离的变化来检验圆周跳动,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

36、几何公差篇,2-3-4.3 全跳动,姿势公差零件绕基准轴线作连续旋转时,沿整个被测表面上的跳动量,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基准A-B,A-B,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t,径向全跳动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N个截面,t,t,t,t,t,t,通过测定围绕基准轴心旋转的固定点的距离的变化来检验全跳动,将测定物置于设定成与平台平行的两个同轴外接导具上(实用基准形体)。将测定物在轴方向上进行固定。沿成为基准轴直线的理论上正确的1根直线要素边移动边多次转动测定物。半径方向的全跳动就是在此期间测定所读出的最大差。可以通过V形块及两个尖端等简单的方法来决定基准。,径向全跳动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将测定物设置在与平台垂直的外接导 具上(实用基准形体)。将测定物在轴方向上进行固定。沿对于基准轴直线理论上正确的1根半径方向的直线要素边移动边多次转动测定物。半径方向的全跳动就是在此期间测定所读出的最大差。可以通过V形块及V形加等简单的方法 来决定基准。,通过测定围绕基准轴心旋转的固定点的距离的变化来检验全跳动,端面全跳动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认定计划,几何公差篇,认定教育实施-几何公差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