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的环境整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居的环境整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法导读2018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紧接着国家发改委发 布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通知(发改农经2018343号),本文就如何 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一点浅薄的看法。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农民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生产要素和 生活资料的有机结合体。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功能和变化规律正在遭受由于人口 增长、城镇化、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人为破坏而逐步走向衰竭。同时,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也因国家“优先工业和城市”的战略而俞加明显,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获得了
2、相对自由的行为空间。而农村地区空间 无序化、自然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传统文化逐步衰落消亡等都导致了农村人 居环境日益落后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也逐渐把视线转向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现状居住条件(1)住房问题农村地区因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村民建房选址随意,房屋布局较为零乱,房屋风格多 样。同时,农村占用、滥用土地问题严重,影响道路布局,对村庄日常的交通影响也较大18。 部分村民为方便自己,将自家住宅修建于主要道路两侧,村庄的布局形式由此受制,形成长 条形的布局模式。(2)生活用水饮用水是村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活用水质量主要是受两方面
3、 影响,一是取水源的水质影响,二是现有水厂设备设施对生活用水的影响。在生活用水处理方面,村民将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接近排放,形成臭水沟或废水沟,影响 了农村村容村貌,降低了农村人居环境品质。(3)农村厕所农村厕所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这对于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有一定的影响。在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村民直接挖坑当作厕所使用,俗称“旱 厕”,同时将其作为灌溉肥料的储存所。(4)家畜与住宅关系农村住宅与家畜多混杂一起,很多农民常将鸡舍等设置于住宅内或者不远处,猪舍、牛 舍等也离住宅不远。其产生的粪便等污染也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影响村民身体健康和人居 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现状农
4、村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却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反而一些“白色污染”成为了 威胁。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没有垃圾收集站,浪费了农村可回收资源,环境也受到污染, 人居环境也下降,违背“村美”的观念。农村居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往往会在生产种植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虽然农药可以减 少病虫害,但是却对生态环境和土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土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空气 污染,水质污染等。基础设施现状(1)道路交通现状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的道路交通建设情况较差,与城镇联系不便,村民得到的信息也 相对滞后。(2)公共文化设施现状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欠缺,教育水平低下,村民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不高,因 此,文化、体育
5、、娱乐等设施普遍不足。(3)电力通讯现状我国农村地区供电水平虽较以往得到提升,但还是因为供电设施布点不足、不合理的 低压网络配置及供电半径过大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村的用电需求。通讯方面,农村的固定电 话和手机的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量也大增,但村内留守人员,特别是老人 使用较少。同时,通讯基础设施水平低,农村地区网络信号覆盖较差等原因,使村民与外界 信息交流机会受到限制。(4)消防设施现状从我国农村目前的消防设施建设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农村都未设置消防设施。(5)绿化现状村庄道路两旁基本无绿化,植物种植杂乱,缺乏层次;村民的庭院绿化被农作物代替, 无合理规划等,都影响了人居环境质量。农
6、村人居环境整治原则(一)人居环境的指导原则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较为庞大,是多层次,因素较多、复杂的复合系统,是环境、 空间、区位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因此,人居环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原则。根据吴良镛先生的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结合我国目前人居环境现状,提出7点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的 原则;规划全面性原则;生态的原则;社会经济的原则;文化建设的原则;创新的原则。这七个原则之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少,形成共体。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应遵循上述原则, 统筹兼顾,并不断根据国家形式和动态及时调整,适应国家发展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二)“天人合一”有机原则“天人合一”有机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满足人的需求为基础,同
7、时与周边的环境 及生物和谐相处,保护和修复原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循环;农村人居环境建 设要将城乡之间的大环境视为成体有机体,统称城乡发展,把人的需求与自然的承载能力放 在这样的一个整体环境中思考。(三)绿色可持续原则绿色可持续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旨,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 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存在的客观矛盾,制定建设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环境等的具体措施, 将农村天然的自然环境融入到规划的空间环境之中,既保证村庄的各项发展,又注重与自然 的协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重视人的社会性,鼓励人的积极参与,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主 体,需要人的意识参与,才能保证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
8、,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协调。(四)经济合理性原则农村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就在经济,这也是村民最大的愿望,农村人口流失很大的原因 就是经济滞后,配套不足等问题。因此,在人居环境建设时需将其作为重点考虑问题。农村 由于交通不便,村庄未经合理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村民规划意识薄弱,导致未实现自身 经济增长而牺牲优越的自然资源,使得人居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五)公众参与原则在越来越多的规划建设及整治过程中政府主导占据大部分,然而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参 与,导致规划或整治项目不能够满足人民的生活,公众参与不仅仅能够反应当地现状情况, 同时也能够使得做出的规划或整治结果得到实际的经济效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以保障村民
9、基本生活条件、治理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为主要 任务。尊重农村现有格局,在现有布局基础上,改善村庄环境,保持乡村特色,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方便村民生产生活,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规划整治贯穿始终,应做好深入 调研,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村庄基础资料,以便了解村民的具 体需求,让村民参与规划整治的全过程。保障农村安全和村民基本生活条件(1)村庄安全防灾整治:分析农村所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护要求,划定防护 范围;提出预防各类灾害的措施和建设要求;确定村内避灾疏散通道和场地位置、范围,提 出建设要求;划定消防通道,明确消防水源位置、容量;建立灾害应急反应机制。(2)农
10、房改造:提出既有农房、庭院整治方案和功能完善措施;提出危旧房抗震加固 方案或拆除方案;提出村民自建房屋的风格、色彩、高度控制等设计指引。(3)生活给水设施整治:合理确定给水方式、供水规模,提出水源保护要求,划定水 源保护范围;确定输配水管道敷设方式、走向、管径等。(4)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提出现有道路设施的整治改造措施,整治要与周边环境 相适应,兼顾道路的美观与景观效果;确定村内道路的选线、断面形式、路面宽度和材质等; 提出停车方案及整治措施;确定道路照明方式;确定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位置。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和配套设施(1)排水污水处理设施:确定雨污排放和污水治理方式,提出雨水导排系统
11、清理、疏 通、完善的措施;提出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的整治、建设方案,提出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 施的建设位置、规模及建议;(2)环卫设施整治:农村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所以整治的时候将生 活污水用污水管网收集处理,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检测达标后排放或用于 农业灌溉;引导且鼓励村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利用,实现就地减量,在村庄居民聚 居点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和相应数量的垃圾桶,设置垃圾转运站;每个居民点可设置 1-2处公厕,将粪便无害化处理。(3)电杆线路整治:提出现状电力电信杆线整治方案;提出新增电力电信杆线的走向 及线路布设方式。(4)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合理确
12、定村委会、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敬老院、文 体活动场所等设施的类型、位置、规模、布局形式;确定小卖部、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的位置、规模。村庄各公服设施风貌与住宅应尽量统一,小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文化站点等 便民设施配备应在村委会内,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5)村庄节能改造:确定村庄炊事、供暖、照明、生活热水等方面的清洁能源种类; 提出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提出房屋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缺水地区村庄应明确节水措施。提升村庄风貌(1)村庄风貌整治:挖掘传统民居地方特色,提出村庄环境绿化美化措施;确定本地 绿化植物种类;提出村口、公共活动空间等重要节点的景观整治方案。防止照搬大广场、大 草坪等城市建设方式。(2)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保护:提出村庄历史文化、乡土特色和景观风貌保护方 案;确定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案,防止拆旧建新、嫁接杜撰。(3)根据需要可提出农村生产性设施和环境的整治要求和措施。(本文编辑于西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原标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法运用研究一一以平武 县高村乡民主村为例,原作者宋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