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559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形制 纹饰 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直接对应青铜器的造型艺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青铜器物应用面广、流传时间很长、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天生的对艺术美的追求,使得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丰富多彩。从青铜器的造型能看出我们祖先卓越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巨大的创造能力。,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

2、提梁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等,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 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平衡对称单

3、纯多样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背离规则,尽管青铜器艺术家在青铜器形制的设计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和谐。和谐是抽象形式美的最高追求、是诸种互不相向的因素的协调一致。尽管有些青铜器的造型比较简单有些较为复杂,但凡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器皿的造型,在总体上都能见出和谐。,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商周以来,活动在我国广大的北方草原地区的古代部族,大都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的生活。他们不仅为发展畜牧经济付出了艰辛劳动,而且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尤其是鄂尔多斯地区,曾出土了大量的以动物纹为特征的青铜艺术品,人们通常称之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它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

4、物之一。具有这种艺术特征的器物,不仅有种类繁多的装饰品,还有不少日常生活实用器。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许多珍贵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流散到国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以动物纹为装饰的优美造型,驰誉世界,为许多美术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所珍藏。,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形制的思考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与彩陶的形制有必然的联系中国青铜礼器大略经过了1500年以上的历史变迁,由于历史、礼制、习俗、文化的发展变化,每类青铜器在形制上亦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掌握青铜器的形制变化规律,对青铜器的鉴别很有帮助。青铜器的形制与统治者的身份地位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具有明显不同的形制。,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

5、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说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具艺术价值。(商周器物纹饰的这种特点与其作为礼器,用于祭祀祖先神灵有关,也与图腾崇拜有关。纹饰内容有时同器物用途有很大关系。祭祀场面的肃穆,观念上对神灵的尊崇,必然使得纹饰趋于神秘,令今人看去有怵目惊心之感。),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春秋战国时,由于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纹饰便开始描绘现实生活,如狩猎、宴乐、攻战等,从神秘、威严的气氛中脱离出来。在西汉后期或

6、东汉时,铜器表面往往不用纹饰,称之为素面。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它们在青铜艺术中占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青铜器的纹饰,一开始就是以动物纹为主要内容的;,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兽面纹,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to ti)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古人说: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后来不少著作中称它为兽

7、面纹。,兽面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一些典型的兽面纹,一些典型的兽面纹,一些典型的兽面纹,龙纹 龙,四灵之长,变幻无穷。据研究,炎、黄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总图腾的部族联盟领袖。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龙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帝德天威。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命。从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同时,在民间,龙既是神灵,是祥瑞,又

8、是人们的审美对象,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青铜器上的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商代早期的龙纹主要见于玉器,如玉玦、玉壁等环状器物。青铜器上的龙纹始见于商代中期。此时的龙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1、鳄鱼状爬行龙纹,作两首相对或首尾徊接的形式,体态似鱼体、曲折体为多,此类龙纹多见于鼎、尊、盉、觚等器物。2、蟠龙纹。商代晚期,龙纹极

9、盛,变化更繁复,趋于图案化、装饰化,有不少变形图纹出现。西周早期的龙纹沿袭商代晚期的风格,但到了西周中晚期,龙纹更趋抽象化,只有将早期龙纹同其对比观察,才能从中看出发展轨迹。这是因为在周人的观念里青铜器纹饰的宗教含义已不如商代强烈,由“象物”形式转向图案化,气氛活泼轻松,体现出一种审美情趣,当然,也含有祥瑞意义。,一些典型的龙纹,爬行龙纹(西周早期龙纹簋),卷体龙纹(西周晚期鱼龙纹盘),交体龙纹(战国早期交鱼龙纹壶),双体龙纹(西周早期),两头龙纹(西周早期),蟠虺(hu)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蟠螭(ch)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

10、一种没有角的龙(螭),张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秋战国。,凤鸟纹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凤凰则源自鸟类。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型。在这些凤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有鹰、鸮的特征且与鸡、雁、鸭也有联系。,一些典型的凤鸟纹,多齿冠凤纹(西周早期),长冠凤纹(商晚期),花冠凤纹(西周中期),长颈鹿角鸟纹(商晚期),动物纹 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饲养,马、牛、羊、鸡、犬、猪是著名的六畜

11、,还有一些野生动物,象、鹿、犀、虎、兔和一些变形的动物如长鼻兽、蜗身兽,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蛇、蝉、鱼、龟、蟾蜍等不能独立无所归属,皆列入动物纹。这些动物在青铜器上大多有类似的形象,属于这些动物的正面形象已归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但动物的侧面或全躯形象在构图上不能列入兽面纹,应该作为动物纹、则动物纹包括虎纹、牛纹、象纹、鹿纹、兔纹、蜗身兽纹、蛇纹、龟纹、蟾蜍纹、鱼纹、蝉纹等。,鹿纹(西周中期),蜗身兽纹(西周早期),蛇纹(西周早期),龟纹(商代晚期),长鼻兽纹(春秋晚期),蝉纹(商代晚期),各种虎纹,各种虎纹,各种蛇纹,兽体变形纹 兽体变形纹是不具备某一些动物的整体形状,只有象征性的兽体残余的变形,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动物。这些动物的头部被省略了,体躯也随着图案而变形。它们在青铜器上表现的形式有鸟兽合体纹、兽目交连纹、兽体变形纹、波曲纹、鳞纹、蕉叶纹、鱼翅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