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562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关系(二轮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专题之鉴赏,景与情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1、在原古诗的基础上,区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与景和以景结情四种景物关系。2、掌握景情关系的内在联系:以乐写乐、以哀写哀、以乐写哀、以哀写乐。3、了解此类题型的问法,并准确答题,以练促学。,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如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对苏轼望江南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首词作赏析。”2007年上海卷第16题“就作品中的画线句,联系上下片内容,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2008年天津卷第16题考查王维的山居即事的后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2008年山东卷第14题第一问“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江西卷第14题第二问: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为全诗动人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9题考查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设题为:“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作者将自己忧郁心情融于眼前景物,写出夔州秋景的壮阔与悲凉,既含有无边的悲意,又蕴有不尽的悲愤,为全诗渲染了悲凉凄切的氛围。后两联写杜甫晚年多病客居他乡、独自登台赋诗,生命的苍凉感与秋的肃杀浑然融为一体,衬托出诗人无尽的悲凉。诗人触景生情将悲自然之秋雨悲自然之秋恰当地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悲壮、苍凉、雄浑阔大的意境,以哀景抒哀情。,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物予以抒发。,诗人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得想到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悲伤,觉得那流水包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和泪,进而抒发感情。从而塑造出词人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菩萨蛮

4、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寓情于景、融情与景:,指诗人带着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将自己的情感熔铸在客观的景物之中,以客观景物来寄托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欧阳修年少时,曾被贬到夷洲,夷洲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隔,眼下虽已二月,但春天好像还未来到小城一样。不过那时的作者还很年轻,志向远大。因此虽然有山居的寂寞,“乡思”的缠绕,但更多地是伺机而发的热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的早春景物中,寓情于景,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令人兴

5、奋。,戏答元珍 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景结情,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就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提问:“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以景结情,明确:诗歌前三句就乐声抒情,说道边愁用“听不尽”三个字,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个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宕开

6、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之置久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发。“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的情感。,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的情感比较直接,读完诗后的感受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情感全部寓于眼前的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1、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2、列举景物(意象)3、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

7、境)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二、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的角度:,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哀景写哀情,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乐景写乐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乐此地空余黄鹤楼 景黄鹤一去不复返 写 白云千载空悠悠 哀晴川历历汉阳树 情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哀笛中闻折柳 景春色未曾看 写晓战随金鼓 乐宵眠抱玉鞍 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景与情的内在关系,钱塘湖春

8、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诗歌借景抒情,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春意盎然,作者以“莺争”“燕啄”“绿杨”“白沙”等意象,从动态到色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乐景,借乐景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一)乐景写乐情,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9、。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充满肃杀之气。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二)哀景写哀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

10、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三)乐景衬哀情,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四)哀景衬乐情,思路:手法+内容+作用步骤:(反衬)以衬情(总结)以此种手法突出/强调/增

11、添了情,答题步骤,判断下面几首诗的景情关系,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注释;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小结情与景的关系,情与景的结构关系上分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以景结情。情与景的感情色彩上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牛刀小试,阅读下

12、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春行即兴,明确:【步骤一】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以乐写哀)的表现手法【步骤二】诗人站立城头远眺,只见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潺潺溪水东流又折西,灿烂的山花无人欣赏,任其自开自落,鸟语婉转,构成一幅明丽的春景图,【步骤三】但美景竟无人欣赏,春花自落。白鸟空啼,我们可以感受到安史之乱后,民生凋敝带给诗人的寂寞、伤感之情。,绝句二首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

13、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提问:此时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绝句二首,明确:此诗通过对初春景物的描写,春天阳光普照,四野春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香味,泥融土湿,燕子正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睡在沙洲上,描绘出一幅明镜绚丽的春景图,融情与景,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流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提问: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苏幕遮,明确:这首词情景交融【步骤一】通过对碧天、黄叶、

14、寒烟、斜阳、芳草、明月等极富秋天特色的景物描写,形成了一幅明丽的秋天图,显示了诗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自然的热爱【步骤二】抒发了羁旅天涯的词人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步骤三】,巩固训练:,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绮霞在夕阳的照耀下更显五彩斑斓,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画眉的翠黛,河畔青草,生机盎然,但是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联想到家乡、故人,不免引发怀旧之情,更显惆怅。,拓展延伸,写景,如同叙事和议论一样,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写作基本功。景物描写是作文中最华彩的一笔,“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景物描写如锦缎之绣花,画龙之点睛,在使文章活色生香的同时,亦能使文章感情浓郁。请结合以上提示,运用情景结合的方式,写一篇100字以内的小作文,谢谢光临指导,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