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安全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715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安全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法制安全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法制安全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法制安全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法制安全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制安全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安全教育》.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制安全教育、禁毒、反邪教,法制安全教育,一、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三、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2、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

3、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第一、中学生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中学生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第二、如果中学生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

4、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禁毒,(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严重依赖性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目前,我国吸毒者常用的毒品是:海洛因、鸦片、大麻、冰毒、摇头丸等,二、吸毒的主要诱因有哪些?,盲目好奇。在吸毒者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吸毒者中,很多人最初只是为了盲目满足对毒品的好奇心而“偷尝禁果”。慕虚荣、赶时髦。现实生活中,以为“吸毒最时髦”而去赶时髦,从而染上毒品的人为数不少。追求刺激和享乐。一部分吸毒者因腐朽

5、意识作祟,受极端享乐主义的驱使,将吸毒当作“追求刺激”和“高级享受”。某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和暴发户为炫耀自己的富有而吸毒。,无知和轻信。误以为吸毒能治病,而将毒品当作药品使用;误以为吸毒能使人轻松或促进睡眠而沾染毒品。赌气或逆反心理。因赌气或逆反心理导致吸毒者,往往以女性和青少年居多。诱骗胁迫。有不少人因为交友不慎,轻信他人的谎言,被所谓的“朋友”、“哥儿们”恶意引诱,或是由于贩毒分子的蓄意教唆而上当受骗、步入毒途的。自暴自弃。在吸毒人群中,因受到挫折而自暴自弃吸毒成瘾的也为数不少。,吸毒的极大危害。,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扰乱感知觉系统;损伤呼吸

6、系统;影响和破坏消化系统;损害和破坏生殖系统;破坏免疫系统。(2)毒品问题诱发其它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增强防毒能力?,(1)应该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性,认识到毒品对身心健康,事业前途,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社会文明安宁的危害程度,不能在毒品及贩毒分子的诱惑面前存有一丝一毫的好奇心。(2)树立积极进取为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观,珍惜青春美好时光,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勤奋学习和工作上面,用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3)注意选择娱乐场所和结交朋友,不要光顾低级趣味的娱乐场所,不要和不三不四的交朋友,尤其不要轻易接受这些人有意送上的“好烟”,因为一

7、些青少年是由于吸“好朋友”或贩毒者送给的掺有毒品的香烟而成为吸毒者的,青少年要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4)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青少年应该懂得人生无坦途,在学习、工作、爱情、婚姻及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甚至重大打击下,都要正确对待,要以顽强的意志和理性战胜眼前的困难和打击,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而不是因为一时无所适从和精神空虚去寻求不健康的精神刺激。(5)中小学生除了提高自身防毒能力外,还应为全社会禁毒工作做贡献,有责任向父母、兄妹、亲戚、朋友讲解毒品的危害,要敢于向禁毒机关或有关部门揭露毒品犯罪和吸毒行为。,邪教知识,(一)什么是宗教?有哪些特点?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

8、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崇拜超人间的“神”,宗教的神职人员只是神的仆人,为人们提供善意的精神寄托和信仰支持,信仰活动相对宽容、自由,宣传的道德多为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活动及其场所一般是公开的,宗教戒律大多与法律相符合,不危及宪法和法律赋予信徒(公民)的基本权利,教义与现实世界相容,在某一种程度上能劝善戒恶引导积极人生。,(二)什么是邪教?特点是什么?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

9、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主要特点为:(1)神化其“教主”,“创造”一人活在人世间的至上神。所有邪教有一位以“救世主”面目出现的头目,通常都自封为先知、教主、使者、首领、大师等,自称具有特异功能、神灵感应等超自然能力,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2)组织严密,活动诡秘,拥有一套极权主义结构。“结社”是邪教建立“秘密王国”、扩大邪恶势力的主要手段。(3)盘剥信徒钱财,非法牟取暴利。邪教组织用收取“奉献款”、销售邪教用品等名目诈骗群众的钱财。(4)打着宗教的幌子破坏宗教秩序和信仰自由。多数邪教,通常都打着宗教的幌子,借用宗教的术语名词,通过贬损宗教的

10、声誉、扰乱宗教秩序来宣扬自己的歪理邪说。(5)实施精神控制。邪教“教主”们常常通过神功异能、精神诱惑、暴力威胁、心理暗示等手段,诱导、胁迫和控制信徒的心理和意识,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教主”的为所欲为,任其摆布。而这正是一切邪教的用心险恶之所在,也是邪教危害酷烈之所在,(三)邪教的严重危害?,1、煽动反对政府,危害基层政权。邪教头子煽动成员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反对政府。有的邪教公开提出,“我们面前有三大敌人,一是三自教会,二是共产党,三是政府”。有的邪教公然打出“推翻共产党领导,夺取政权,建立神国”的旗号。2、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危害社会。邪教组织往往使用绑架、非法拘禁、色情勾引、恐吓甚至杀人等手

11、段扩充组织、控制成员。某邪教“教主”欺骗成员说“信教的主要目的就是看轻钱财”、“钱财最损害灵性”,但自己却大肆挥霍成员上缴的“奉献款”,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常假借神的名义强迫信徒对教主倾其所有,还号召女信徒对男教主“奉献”身体。,3、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危害群众健康。邪教鼓吹“世界末日论”,宣扬吃“赐福粮”,“生命粮”以及“一切靠神的恩赐”等歪理邪说,致使一些群众受骗上当,整天忙于信“教”、传“教”,有田不耕,有工不作,有的甚至人不归,外出传“教”,导致家庭破裂,家破人亡。邪教还宣扬“信主可以免灾,祷告可以治病”,胡说“只要虔诚祷告,不用打针、吃药,疾病自然会好”,不让患病的成员去医院看病,或

12、用骗术来为成员治病,导致其伤残、精神失常甚至死亡。4、侵蚀和毒害未成年人。教主是现世的人,却自称是至高无上的“神”,要求信徒绝对崇拜、绝对服从。邪教利用未成年人识别判断能力较低的弱点,极力在未成年人中发展成员,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四)关于邪教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

13、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第五条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迷信邪说引诱、胁迫、欺骗或者其他手段,奸淫妇女、幼女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以强奸罪或者奸淫幼女罪定罪处罚。第六条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各种欺骗手段,收取他人财物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第七条邪教组织人员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处罚。其行为同时触犯其他规定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