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809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防知识培训,消防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消防的工作方针 第二部分 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类 第四部分 生活中十大火灾隐患 第五部分 自救与拨打119,我国消防的工作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 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

2、知识,火灾的定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火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正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它是人类的朋友,有时是人类的敌人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火灾的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叫做火灾。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平均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亡2000多人,受伤30004000人,财产损失10多亿元。2010上半年,全国发生火灾

3、73317起,死亡656人,受伤271人,财产损失79290.7万元。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一、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火灾等级仍然划分: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 493号),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公消2007234 号)将火灾等级增加为四个等级,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4、。(“以上、以下含本数下同”)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 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以上内容同时在2008年出版的全国公安民警“三个必训”统编教材中消防监督教程也明显阐述。,火灾、燃烧与灭火

5、基础知识,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的充分条件:1、可燃物 2、助燃物(氧化剂、氧气)3、一定的温度(引火源)点 火能量 4、三者形成链式反应。,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E五类。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甲醇、沥青、石蜡;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E类火灾 指带电类火灾。如配电箱,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闪

6、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5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6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蒸气的燃烧,因此,液体是否能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

7、、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液体火灾危险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分为甲类(一级易燃液体)液体闪点小于28摄氏度;乙类(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度;丙类(可燃体)液体闪点大于等于60摄氏度三种。7.固体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燃烧方式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火灾的传播途径与发展过程: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影响热 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 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热对流:是指热量

8、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 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 要形式。飞 火:常见于麦草、棉絮等火灾火灾的发展过程分:初期、发展、猛烈、下降 初期:15分钟该阶段火焰不高,热辐射不强,火势发展较缓慢,这阶段是灭火的最好阶段发展:58分钟该阶段火焰渐高,热辐射加强,火势发展较快,该阶段应迅速有效的撤离火场猛烈:8分钟后该阶段火焰高,热辐射强,火势发展迅速。下降:该阶段可燃物基本烧光火焰降低,热辐射减弱,火势即将熄灭。,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燃烧产物及其毒性:燃烧产物

9、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一、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窒息灭火: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

10、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灭火器是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几类。,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干粉灭火器:以液态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喷出进行灭

11、火。用途与使用方法:它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等。由于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因此也能扑救带电设备火灾。这种灭火器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油库及交通等场所。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干粉灭火器有外装式、推车式、背负式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使用时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火灾、燃烧与灭火基

12、础知识,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用途与使用方法: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并有一定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的电气设备及油类初起火灾,不能扑救钾钠等轻金属火灾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开启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是手动开启式(即鸭嘴式)的灭火器,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一手持喷筒把手,一手紧压压把,二氧化碳即自行喷出,不用时将手放松即可关闭。如果是螺旋开启式(即手轮式)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将铅封去掉,翘起喷筒,一手提提把,手将手轮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高压气体即自行喷出。使用二

13、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火灾、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1、灭火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并取用方便的地方,环境温度-5+45度为好灭火器应避免高温、潮湿和有严重腐蚀场合,防止干粉灭火剂结块、分解。2、每半年检查干粉是否结块,储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如系储压式则检查其内部压力显示表,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泄漏无法使用,应赶快送维修部门检修。3、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充装,再充装时,绝对不能变换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即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不能

14、换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4、每次再充装前或灭火器出厂三年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对灭火器筒体和储气瓶应分别进行。其水压试验压力应与该灭火器上标签或钢印所示的压力相同。5、水压试验合格后才能再次充装使用。6、维护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修理、再充装应送专业维修单位进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类,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余种,详见“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

15、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生活中十大火灾隐患,一、缺乏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火灾中不懂得简单的火场逃生知识。二、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易燃材料。三、违章使用电器。家用电器成倍增加导致用电量急剧上升,若超过原电气线路和开关的最大承载能力,极易造成打火或局部发热,从而引发火灾。另外电线长期受热、受潮、失去绝缘能力,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破损,乱接乱拉,致使电线短路,也极易引发火灾。

16、在使用家用电器后,有些人只是将电器机身的开关关掉,而不将电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使电器仍处于局部通电状态,长期蓄热引起电器故障而发生起火或爆炸;家电插头布置过于集中,或者干脆从一个插座取用,增加了线路的接触电阻,长此以往也极易引发火灾;电冰箱、空调、灯具等过于靠近窗帘、沙发等可燃物;使用电烫斗时突遇停电,却忘了拔下插头,一旦来电,也极易引发火灾。,生活中十大火灾隐患,四、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如在烹调中使用的食用油,如果连续加热时间过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燃烧。五、对燃气灶具没有定期检查,出现破损(如阀门、垫圈、胶管破损),导致燃气泄露,或者操作不规范(如倒卧气瓶、高温烘烤、用后

17、不及时关闭阀门等),也易引起爆炸起火。六、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由于摩托车、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有些人为图方便,将汽油存放在家中而不采取安全措施,埋下了火灾隐患。七、小火源处理不当,如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特别是饮酒以后,烟未吸完,人已入睡,烟头极易烧着被褥。八、小孩玩火或者燃放鞭炮。九、用易燃材料私搭乱建,乱接电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十、重防盗,轻防火。如窗户上安装防盗护栏,住宅小区通道上设置栏杆,造成火灾发生时无法逃生和消防通道不畅。,自救与拨打119,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

18、应急逃生预演,使大家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事前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场。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自断后路,必死无疑,自救与拨打119,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

19、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

20、因害羞或顾及贵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救与拨打119,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

21、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何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 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危险。,自救与拨打119,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何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

22、专门设 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胆大心细 救命绳就在身边。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问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坚盾何惧利矛?,自救与拨打119,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被烟火围困暂

23、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所以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此外,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自己。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

24、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自救与拨打119,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极端恐怖和接近崩溃,惊慌的心理极易导致不顾一切的伤害性行为如跳楼逃生。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即使已没有任何退路,若生命还未受到严重威胁,也要冷静地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

25、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跳楼不等于自杀,关键是要有办法。,自救与拨打119,为什么把火警电话号码定为“119”?1.国际标准化管理的需要。70年代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根据国际标准化管理 要求,建议世界各国火警电话采用“119”号码;2.为了避免火警电话用“0”号开头与其他通讯服务相互影响;3.火灾具有突发特点,为保证通讯畅通无阻,应将其并入“11”号开头的特别服务中去;4.“119”号码便于记忆,发生火灾时,想到“要、要”,以便联想到“119

26、”拨火灾报警电话 拨打火警电话“119”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关键是要把情况用尽量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报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A.要记清火警电话“119”。B.电话接通以后,要准确报出失火的地址(路名、弄堂名、门牌号)、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有没有人被困、有没有发生爆炸或毒气泄漏以及着火的范围等。在说不清楚具体地址时,要说出地理位置、周围明显建筑物或道路标志。C.将自己的姓名、电话或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注意听清接警中心提出问题,以便正确回答。D.打完电话后,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E.如果火情发生了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部署。温情提醒:拨打“119”火警电话与公安消防队出警灭火都是免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