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5293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收入的分配高三一轮复习2016年(2017届)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关键词:收入与分配,第二单元:生产创造出财富-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三单元:财富的分配-收入与分配,知识联系,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关键词:财政与税收,28-2,收入与分配,宏观把握知识,(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分配原则),必修1 经济生活,考点考向概览,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58,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论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P5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58,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核心考点一、分配制度,1.我国现阶段

2、的分配制度P58(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P59,(1)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范围)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3)地位P59: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4)原因(为什么)P59:必要性:由我国现实的

3、经济条件决定的,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重要性P59:,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分配范围分配对象劳动者特点国家态度,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P59

4、,(2)按生产要素分配P60,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利息、私企外企的税后利润,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私企外企的经理,私营、外企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技术顾问、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3)意义(为什么)P60,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生产要素)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个人)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易混易错提示】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

5、: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配。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3劳动收入并非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注意: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4、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

6、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 按劳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股金收入分红信息服务收入小理发店收入私营企业中的工人的工资国有企业工人的收入出租房屋收入,试一试 连一连,核心考点突破,(2015孝感模拟)关于引导农村土

7、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长期流转承包土地。鼓励通过互换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对此规定,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有()农民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所得以承包经营权入股要求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通过互换解决土地规模化从根本上说是农村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增加收入A.B.C.D.,D,(2015河南名校联考)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得到有关部门、专家肯定。“土地换股权”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

8、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A.B.C.D.,D,(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注意:收入分配公平 平均主义 收入差距 分配不公,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P60,(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P60: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60,危及公平,差距过大,阻碍

9、效率,影响稳定,不利和谐,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1、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谐、进步。2、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3、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危害,判断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表示比较平均;表示相对合理;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亚洲开发银行的信息显示,在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例不合理同工不同酬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达10倍 垄断行业畸高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某些官员灰色收入巨大高收入人群收入过高,居

10、民收入增长的步伐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收入分配不公平之现象,(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P61(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初次分配中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A、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

11、、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B、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社会公平。,(2012高考江苏卷10)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B.C.D.,B,体验高考,2014全国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

12、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D,下列举措中,体现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有()从6月1日起,无锡最低工资提高到1 320元/月从6月1日起,杭州市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25元改善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性收入的发展环境,健全相关制度,促进机会公平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 500元A.B.C.D.,A,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既要求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做

13、大社会财富蛋糕,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效率。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2、兼顾效率与公平P62,(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增加社会财富,提高效率意义,下降,增加,意味,意味,提 高,效率的含义和提高效率的意义,考点突破深度剖析,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不能出现两极分化或者平均主义),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强调产品的分配,强调生产和财富的增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

14、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1、(2015开封二模)2015年1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我国将实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能够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体现能够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AB C D,C,B,2、(2015大名质检)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偏高过高,饱受普通职工的不满和社会舆论诟病。近期出台的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严格规范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

15、进行调整,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关系。此举有助于()A.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B.调动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C.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促进社会公平D.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建立新型社会分配制度,3对下面漫画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初次分配领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反映了分,配领域需要注重社会公平 说明需要整顿分配秩序,抑制垄,断行业高收入,需要政府保护合法收入,A.,B,C,D,A,4、我国政府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降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健全企业职工

16、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高管人员薪酬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提高两个比重的意义,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应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高管人员薪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无益,不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应选。,B,6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D.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析“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等信息强调的是公平对效率的影响,因此

17、B、C、D 三项与题意无关。故选 A。答案A,7、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是正相关系。企业支付高工资会增加成本,但可以通过提高员工队伍质量、提高员工努力程度、降低离职率等得到更多的收益。效率工资理论说明了A.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B.让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C.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D.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解析】由效率工资理论可知,企业支付高工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这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B正确。ABC项与题意无关,效率工资理论没有涉及国家,A不选;与我国分配制度无关,B不选;强调效率,与公平无直接关系,D不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