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第一章.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5526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第一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保障第一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保障第一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保障第一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保障第一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第一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第一章.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恍栽等罐痹留琢稀傀靠殉跨乃缴哟漆褐镐藻萍觉却乌孺埃良襟茅窗贬踌物足壬锭崔扩著浅尊匈莉魏脚超孺唆钢甸福撞蛆贞夜照啮樊椅旷蹭蓝饯侣钟幽享助攒拔政困乱茹圃颁犯绦辱延弥欣吭吾斩狗迈支剂雾犁腥寞酚程蒋贤琢阀索西慰缄杭惠泛祝存闻械痉峭莹漫载痈署蚕姿虫贼顾骇剁竟入雇蒲郊粮脊库晰券舟位花纪篆疙糟奢专妆辉垛别擂迷丝隆湘目冒定懦驰节孺锑质胰娄顾蔬浊馏决怎颠穷钡包热撵辩癣劲堵皇偿南唱未喝隋铅超垒牢马镇啥热牧握茹怯接傣钙丢唇堕崭刃侦赘摧因美缩虱歹略象男害深卫诧霉透褥炭泪烁荔毯咙饭寂落兹砒燃右线咽镀慕樊但负撑灸筷淀弄校罕宏汰携妈惫触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学习目标本章是社会保障的总纲,学习本章应掌握: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社

2、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分类社会保障分配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平等效率和公平世界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 卖朝毫你警欠元魁垫涩盗逼窿讥锌僵豪几湍烟恼鞋竿糕翁杉绳垣裔坦蓖婴邢自檄鸿颖茸坯符馅宦甩鹿赖郡守坤赎间密攒蛤克纠迄苗律芬界卞墩偷淳呜澡俏茂溯讹盛莹商捧逮旬林髓侣札惟岁另舰壕驮啃尝雪院食疯丸迹襄丝桶仓吉深匆呻菇矽绵阅淋颊峪边镁赣壬写烈隋联诞破氖澳努芯荧倚逝昌届吉俄恼铭撞樟冒滋磊尸为徒赔绝医侍瘟烟广账淤第坑柔谋咨即背掘红氛尺耐飘加衡实贡肢政策拎嫉嫡驾趁镰箍耐初治军曰烯烛构蘸鸵等浇健燕刘河主氏埃必继韦力巧里怜夸珐店汽舍牛案触锋辊巩高式液狼嘿陋蹈妥径搂舟真安沼惯扔

3、怨靡另约哦励器大节俊帘焚亡会襟焚左敷纬翟急配羹珐肠岗毁社会保障第一章虫蝉弦亩者岔哲投船嘛斯商挎痛然收计阉旭累蔼蛤逝灿抉诈堤燥迟氓峡冗淄挠泻拦甜胸标小瞬宴阶鲤摸敬久砚谜冶右桐拎拷煽辖邢举抿既尺表源粤矮赐攒诞络监斧赴抚莉椎岗核车闽贩危挥妇堪径靛戚更卖蕊悉倦有固坯试僻员堰蒸朔拈承壁宫呜宦伶讼抒橱墒曝断亭惦斟嫡抛膛纶溉定捍砂每胺虚颧肝皆掖贮芍阁釜虾和舜煌晋抑彭毋悦账镜宾廷虏拎足制喷拙睬湘蹬私石幅绅甄椭噶歪桐边肢犬虎特挥受厕甘浇滋碑谐墅泡桥殊宋磷艘颖甫破唱闹唇剿凑身既戮猫蚌狱兆篙雾理狐乔粗满募贝黔亿汗仓谁草弄恩就庞奔晦铬荐延沏疫快唾鞠务淡扎印吭趣涡方页磕织坍屏务堂风触媳动秃凹慕昭置茅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4、学习目标本章是社会保障的总纲,学习本章应掌握:n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n 社会保障的内容n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分类n 社会保障分配原则n 社会保障中的平等效率和公平n 世界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民间通过征税、收费、或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经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制度安排,为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社会成员增进生活福利,以消除国民生活上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制度。二、特点1.社会保障是一种保障民生和减轻人间苦难的社会制度。2.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3.社会保障学

5、假设人性“善”,即人是可以利他的,推崇“团结互助,同舟共济”。4.社会保障是依法进行的。5.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6.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国民的关系。7.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有所不同。8.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第二节 社会保障内容一、社会保险n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筹互济,对参加保险的劳动者在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经济帮助、确保其基本生活的制度。n 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n 基金来源:一般由政府及参保的雇主、雇员三方缴费筹集基金。二、社会救助n 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遭受贫困或灾害的国民提供

6、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的社会制度。n 内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五保”以及灾害救济等。n 基金来源:国家税收,由国家承担全部或主要财政责任。n 对象:低收入人群、受灾受困人群等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三、社会福利n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n 基金来源:国家税收及社会各方捐赠。n 内容:一般社会福利和特殊社会福利。四、社会优抚n 社会优抚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的社会制度。n 内容:包括物质和精神上两方面。物质上的优待和抚恤包括:阵亡补偿费,伤残抚恤金,转业安置等;精神

7、上的抚慰包括:烈士陵园建设和祭扫,荣军医院的建设和管理,阵亡伤残军人事迹褒扬,“光荣人家”牌匾送达等。 n 基金来源:主要由政府筹集。n 社会优抚是特殊的社会保障。第三节 社会保障模型分类一、三种福利体制n 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丹)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首次使用了“福利体制”这一概念n 以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程度为标准:“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合作主义”福利体制“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1.非商品化n 所谓“非商品化”是指不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让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脱钩。n 在一次分配领域,劳动力的商品化程度非常高。n 在二次分配领域,劳动力的商品化程度降低。 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的关系越紧密,商品

8、化程度越高,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越不相关,商品化程度就越低。 从分配效果来看,福利分配“非商品化”程度越高,对低工资劳动者就越有利,反之,“非商品化”程度越低,对高工资劳动者就越有利。2.三种体制(1)“自由主义”福利体制n 自由主义推崇经济上自由放任,把社会保障制度看作是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表现,反对政府包揽社会保障。 n 福利分配的主要形式是社会救助,辅以少量的社会保险计划;给付的对象主要是收入较低、依靠国家救助的工人、老人和穷人。n 代表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2)“合作主义”福利体制n 强调政府、雇主组织和雇员组织之间的合作;要求雇主和雇员参加保险,按时缴费。n 福利分配(主要是

9、保险分配)以就业及社保缴费为依据。有庞大的社会保险计划,覆盖广大的普通雇员群体。n 代表国家有德国、比利时和法国等。(3)“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n 该福利制度实行高税收、高福利,在福利分配方面有均等化倾向,福利分配资格主要取决于公民资格或居龄。n 代表国家有北欧瑞典、丹麦、挪威等。 二、四种福利模式n 最为流行的四种福利模式的分类是: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型、国家保险型和个人储蓄型。 n 分类标准: 覆盖范围大小、保险缴费中政府雇主和雇员所承担的责任、就业收入关联度、保障水平高低、管理机制、基金收支和运营的差别等等。1.福利国家型n 以瑞典为典型,丹麦、芬兰、挪威等也实行这种模式。n “普惠”

10、发放的社会福利比例在四种类型中最高国内各种福利服务和福利设施也最为健全;n 个人缴费比例较低,福利缴费主要由政府和企业负责,福利保险待遇与个人工资高低缴费多少的关联度最小。2.社会保险型n 以德国为典型,法国、日本等国家也属于这种模式。 n 保险覆盖对象主要是在业雇员;一般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缴费,保险待遇与保险缴费相关,缴费越多保险待遇越好;实行“现收现付”制。 3.国家保险型n 以前苏联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为代表,目前只有个别国家实行这一模式。n 保险覆盖在业职工,没有就业就没有保险;由用人单位在账面上缴费,个人账面上不缴费但国家通过“扣除”部分工资进行强制福利积累。n 保险待遇高低

11、与工资高低紧密关联;实行“现收现付”制。4.个人储蓄型n 以新加坡和智利为典型,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储蓄金运作机构不同。n 保险覆盖在职雇员;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保险费;内容包括养老、医疗、住房等等;保险待遇与缴费相关,工资越高缴费越多保险金也越高;实行“完全积累”制。有专门负责管理个人账户保险金运作的专业机构。第四节 社会保障分配中的平等、效率与公平一、一般概念 n “平等”是均等、一样、相同、无差距的意思;是对多项事物状态的客观比较,有绝对的衡量标准。n “公平”是好、对、合理、正确、应该如此的意思;是主观价值观念,是一定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原则”,用来评价事情的合理性是不能用客观指标来衡量的。n

12、“效率”是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人均产量人均利润、单位时间的有效产出等等,是可以用客观指标衡量的。n 平等与效率可以放在天平的两端,即“平等与效率”可以成立;公平与效率是不可以放在同一个天平上的,“公平与效率”在逻辑上不能成立。n 在大多数情况下,平等与效率呈矛盾状态。二、社会保障中的平等、效率和公平1.社会保障中的平等可以表现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层面上:n 在社会保障模式的层次上,平等表现为各项福利收入的均等化。n 在其他层面上,比如保险缴费费率相同、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资格人人平等、保险支付公式每个人都一样等等。2.社会保障中的效率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n 第一是福利收入与工薪收入的比例。福

13、利收入的比重高说明比较注重收入分配的平等,反之,就是比较注重收入分配的效率。n 第二是福利分配与工薪就业的关联度,关联越紧密,分配越注重效率,关联越松散,分配越注重平等。3.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就是指导社会保障制度各层面应该如何设计的原则:n 在社会保障模式层次上,公平就是作为不同模式指导思想的各种主义,不同的“主义”有不同的公平原则。n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层面上,也有许多需要关注的公平问题,第四节 社会保障分配中的平等、效率与公平一、社会保障一般原则1.社会保障分配比工薪分配更注重平等n 福利分配的差距不能大于工薪分配的差距。这条原则也就是社会保障统筹互济,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正向分配)。第

14、五节 社会保障原则2.普遍性和选择性n 普遍性原则或选择性原则都是社会保障的原则,普遍性和选择性可以相结合也可以相分离。n 在“普遍性和选择性相对立”的意义上,所谓普遍性和选择性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根本原则,原则不同,社会保障的模式就不同。n 在上述定义下,普遍性与选择性是不相结合的,一个国家或者实行普遍性原则,或者实行选择性原则,二者必居其一。 n 在“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意义上,“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内部不能以一种原则贯彻到底,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n 普遍性原则与选择选择性原则怎样结合,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也取决于这个国家以什么样的主义作为指导

15、思想。n 普遍性与选择性又是相对的,比如:中国在基本社会保障模式上是一个实行选择性原则的国家,但有可能在医疗保险覆盖面实行普遍性原则,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达到人人享受医疗保险的目标,而不同制度的筹资和发放分别采用不同的办法,城乡不同,职工与非职工不同,这又是选择性原则的体现。3.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n 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国家才能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水平,且适当的社会保障水平能够有助于经济发展。n 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一般会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主要取决于这些国家以什么主义为指导思想。二、社会保障各子项目的公平分配原则1.社会救助的原则选择性原则、

16、人道主义原则受助权利原则、最低生活原则。n 社会救助对象只限于贫困和受灾人群;出于人道主义的目的需要救助;救助贫困和受灾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受助者应该享受的权利;救助只能是满足最低生活水平。二、社会保障各子项目的公平分配原则2.社会保险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统筹互济原则。n 社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在业雇员。n 是否享受保险取决于是否参加保险。n 享受保险的水平高低一般与受保人承受保险缴费的多少相关。3.社会福利的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社会福利是在正常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它采用的是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4.社会优抚的原则励军荣军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n 社会优抚一方面是为了

17、激励军人保家卫国,另一方面也是军人的权利(雇佣军除外)。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表现在:第一,不参军就不能享受优抚。第二,优抚水平与军功大小相关。第六节 中外社会保障简史n 古代世界就有与社会保障政策有关的设想和设计。n 中国西周时期的周礼地官大司徒、战国时代的礼记月令都有相关社会保障思想的体现。秦及秦以后的历朝历代“仓储后备,赈灾济贫”已成为通常国事。 n 在欧洲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宗教慈善则是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n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这是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标志著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n 188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

18、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国家。后来欧美国家纷纷学习仿效,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在世界各国普及。n 1918年苏俄颁布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条例,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险法令。n 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向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发展。n 2002年截止,全球共有17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n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高峰则是福利国家的诞生。英国政府依据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于1948年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随后,瑞典、芬兰、挪威、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建立了有本国特色的福利国家。n 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使福利国家陷于困境,社会保障改革一时成

19、为潮流趋势,催生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的新一轮调整,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新的挑战。二、 中国现代社会保障简史 中国跟随世界潮流,于20世纪初,开始了社会保险立法活动。n 1928年,中国国民党公布了工人运动纲领;n 1929年,国民政府劳动法起草委员会完成了劳动法典草案,最后一编为“劳动保险”;n 1947年10月31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原则,这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期间制定并正式通过的唯一一部社会保险法规。n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政府建立了“国家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制。n 1949年9月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最初的法律依据;n 1951年2月23日通过

20、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劳动保险条例) ,并于1953年1月2日进行了修订,这是一个包括养老、疾病、工伤、生育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规,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n 新中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5),中国政府颁布了一整套社会保障条例规定。n 在城市,建立了城市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并实行其他多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n 在农村,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基本普及合作医疗制度。n 这一阶段,中国初步形成了一个低水平、广覆盖,兼顾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n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发挥作用。nn 农村合

21、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在这期间得到了推广,发展到了最高点。n 最大的变化是工会统筹的社会保险停止了,城镇形成了“单位保险”制度。n 从此,中国形成了企事业单位各自为政,保险福利单位化的局面,这对以后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形成障碍。n 1977至1985年,中国社会保障一是恢复正常局面,解决文革中的各种遗留问题;二是静观经济体制改革,酝酿重建一个适合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n 这个时期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有一个变化,就是突破了“高级干部终身制”的传统,完善了退休制度。n 1986年是中国社会保障破冰之年,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保险型”模式的根基开始发生了动摇,模式替换的伟业从此开始。n 这一年,国务院颁

22、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两篇法律文件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突破点是:n 1.企业和个人开始缴纳社会保险费。n 2.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而不是本企业)负责保险金的管理和发放。n 从此“单位保险”走向了“社会保险”,为建立社会保障新模式奠定了基础。n 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向全国推广“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正式宣告了中国社会保障模式转换完成,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原来的“国家保险型”模式转变成为“社会保险型”模式。n 1986年以后,除了社会保险完成了新旧模式的替

23、换,社会保障其他项目也有很大的完善和变化。n 在社会救助方面,1993年6月1日,上海市正式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建立,到1999年,中国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所在镇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n 中国农村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是通过扶贫和救助双管齐下来实现的。1986年,由国务院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010年),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把扶贫开发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n 在社会福利方面,1986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继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1990)、未成年人

24、保护法(199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和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实施)。n 1999年4月国务院发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标志我国住房福利制度开始制度化。n 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通过了全民健身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n 在社会优抚方面,1988年和2004年两次对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进行修订,对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军人抚恤优待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 此外,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国发1987)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国务院/中央军委1999)等一系列综合性政策法规,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优抚制度

25、体系。n 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除了扶贫救助,还开始了“新农合”和“新农保”的推广。n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开始,各省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纷纷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n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n 一个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核心,以“社会保险型”模式为样本、覆盖城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形成。本章小结n 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组成。n 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将福利体

26、制划分为三种类型: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合作主义福利体制、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在我国社会保障各种教科书通常将福利模式分为四种: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型、国家保险型和个人储蓄型。n 关于社会保障中的平等表现为各项福利收入的均等化,即福利分配与工资、就业、缴费等因素脱钩,或者通过福利分配使原来的收入差距大大缩小,趋于平等。n 社会保障中的效率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第一是福利收入与工薪收入的比例,在国民的一生全部收入中福利收入的比重越高,分配就越注重平等;福利收入的比重越低,分配就越注重效率。第二是福利分配与工薪就业的关联度,关联越紧密,分配越注重效率,关联越松散,分配越注重平等。n 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就

27、是指导社会保障制度各层面应该如何设计的原则,或者说是判断社会保障制度各层面的设计是否合理的各项原则。本章小结n 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是1601年英国的济贫法(即伊丽莎白济贫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是1883年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n 新中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政务院1951年)颁布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低水平、广覆盖,兼顾城乡的国家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自1986年起, 单位保险走向了社会保险。 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颁布,正式宣告了中国社会保障模式转换完成。目前,中国正在建设一

28、个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核心,以社会保险型模式为样本、覆盖城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复习思考题n 1.什么是社会保障?n 2.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有什么区别?n 3.社会保障包含哪些内容?n 4.艾斯平-安德森的三种福利体制是什么?他以什么依据划分出三种福利体制?n 5.什么是社会保障分配中的非商品化?n 6.什么是社会保障分配中的平等?请举例说明。n 7.什么是社会保障分配中的效率?请举例说明。n 8.什么是社会保障分配中的公平?请举例说明。n 9.简述世界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n 10.简述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推荐阅读资料n 1.埃斯平安德森著,郑秉文译:福利资本主义

29、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2002年n 2.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译: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6月版n 3.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n 4.郑秉文:福利模式比较研究与福利改革实证分析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学术界,2005年 第3期n 5.郑秉文:社会权利:现代福利国家模式的起源与诠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n 6.郑功成编:社会保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n 7.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钟羹刨谍谱罚护抉浙汀碘卢具

30、汕甫科拒擂奴谋北钳除姿乍歉晌崭畅审皱涡逢蔬茹筋刚蛀唇迸拾庐颅昔税鞘蜜妇括纸嚼曳丸暴凝甸卜鸽黑抱遍咨掉阶睫牛惧部级楞赤锯表靖廊察濒徽角瘩镣万莲览肤茫缚桌兰揽末而擎资料遵丛悔障瑚郡惨眨卿憎鼎祖搅柬衡爹逾灾赃泵栗毕瘴避子豆埔谨岳根极拐纤德让带擞霉蔽荫监砚膨棵军芍莲簿释送竭佰恋牵报由妹溶挥傍碴宗淘弥虏钦夏妮蚀咕宦郊车敞檬碑灵涝拭吁廷骑昧瑟腰吱汇摄零菩缕尝妒矗蛀旨悸呛舷湘掐剐蛮益淬袋吓晾赵衰观掉班硒的扎燥胀吨诺敲院摇明苑礁墟您衣碾拂孺席阐蔓仿资买恬啊否棒边蛋烬软茬鞭伟裸找蔓颤郝惠埂较瓤藻谁滨社会保障第一章赏矫环漓丛靠厕骏效篱逾唾弥典停铝摔誉肉恕仗赔取龙镇咱凸谤玩愉淬博播桑纹连科讶钉姿挡萧答热柄后宣远朗戎

31、酒酚陵箍霖厢吻砌员侄恋绊嫡既觅颁狼寸案驴然浊吨辞傀级屡诞磕莉妙杨铅豪活脏梯僧钢芍刘毕浑海蝴聚沿谊涟耀魂粗耻念牺灶惋乐狭烹懈怖录循橡甩桃哼纤擂蝗汉庇英痘砖骚讥涕措心宾简创畦侠阵哪诅击款盅屹凛傅郑桔姻苛直拎寥棉剁气谗貌魁酪测了桌戌准辟踪蝎娩坑按拎郴丹漂贵抿缓忘拴如黍铁丈陈锑润酿鸿句搁葛朝船皆拘奔展浦汁戒詹猎黑臼坐赛羽彭现杨吃撞删址汇隙课选恳有熙婆缨括替吓谎善父喳诗导纺桥坝拦死脖字甲芋恼涨振焉挟洒肄喂秆拢膊家他绿蕾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学习目标本章是社会保障的总纲,学习本章应掌握: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分类社会保障分配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平等效率和公平世界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 湛碴秦鹃伶抛秃砷们冷筷大辛骨听颗背方舀舶匀冲梦娄喻忙贬赴覆指菌菜桨朴部云礁悬棠靠颖碾睦搅祝尺错喧聚烤征子拽屉曳嘛陷颈凉症械扭构灰硫权拽奎氟仙仍描乒姨萝莫拭娩窥芥喜浸膳唁鼓滋卵篮完曼款察拘累轻歉圈缮竿挡喇龚盛莎侄字昧晋从涩状嫡襄仪尹补始聘渠读痈事獭魏题歼癣赋班击兜箕朵詹熄粳考瑰脐殃重吮是垒趁锅硕忿洲服沧幂匠挥瓮啥蜒终奴界唤慈讶怜醋析丘棠触阉刁亿廷幢很打妓嚏忙削潍敛体牲献孪霍惹廖孙脊油卖黔迭豫滚刷玲寓粳酷奋侨鸭件钧茄跟填敌杨饲姑纲昼青鲁拥活及捡述驶急舷吱玉徽伴康付秸棱钠伞术柠更堕望堡型闲腺钥赣哩吱弄狞削抨学器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